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汇总2011修.doc_第1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汇总2011修.doc_第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汇总2011修.doc_第3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汇总2011修.doc_第4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汇总2011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解 题题 说说 明明 本题库试题类型是根据国家考试中心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包括 A 型题 B 型题 C 型题 X 型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8 种题型 各章均按以上题型顺序编写 现将 8 种类型试题简介 如下 A 型题又称最佳问答题 是目前最常使用也是考试中最常出现的多选题题型 它由 1 个题干和 5 个 备选答案组成 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其余四个均为干扰答案 干扰答案可以是不正确的 也可以是 部分正确 答题时要求应试者根据所提的问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佳答案 B 型题又称配伍题 本型试题一开始就列出 A B C D E 等 5 个共用的备选答案 随后才列出若干道考题 每一道考题需 回答一个最合适答案 每一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重复使用或不用 C 型题是复合是非题 命题形式和 B 型题类似 列 A B C D 四个答案在前 而考题在后 备选答案中 A B 是实质内容 C 和 D 分别表 示 A B 两者均有或均无 X 型题是近年来提出并常使用的复合是非题 试题由一个题干和 A B C D E 等 5 个备选答案组成 答案可有两个以上 如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因此答题难度较大 填空题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的记忆和重要数据的掌握 填空题中有多少个空项 就要求考生回答多 少个答案 将答案填入空项中 名词解释题考核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有些医学院校常以英文命名名词解释题 因此本书的名词解释题均附相应的英文名词 对名词解释题的回答要求叙述完整 回答中肯 简答题考核学生对一些较简单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 由于本书篇幅限制 因此答案中 只列出答题要点 在回答时可以答题要点为基础 加以扩展和延伸 以便答案更完善 论述题考核学生对一些复杂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 有的考题要求学生作纵向或横向的 比较和联系 同样也由于受篇幅限制 答案只列出答题要点 在回答时还应以答题要点为基础 加以扩充 和深化 必要时可设计用图表表示 以求答案更完善 考生在参加考试解题时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 看清题目类型 逐字逐句阅读试题 2 仔细分析题干与备选答案之间的关系或题目答题要求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黑体字黑体字的否定措辞 如 不 非 不是 不属于 不符合 错误的 等 以免错选答案 3 在答题时 将正确答案写在答案相应的位置上 4 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题目时 不要死扣不放 可作出记号 暂时放下 先做下面的试题 待考题 全部做完后 再花时间仔细推敲作答 5 考生在平时宜根据教学和复习进程 对本书内容进行逐章练习和复习 使在考试中提高应试技巧 和考试成绩 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试题用法简介和解题说明试题用法简介和解题说明 病理生理学题库和题解所采用的试题 是依据国家考试中心统一规定的五种题型拟定的 即选择题 含 A 型题 B 型题 C 型题和 X 型题 名词解释题 填空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 下面简要介绍各型 题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一 一 A 型选择题 型选择题 由 1 个题干和 5 个备选答案所组成 应试者可根据题干的答案选择最合适的 1 个 最佳答案 其余的答案均为干扰答案 干扰答案可以部分正确或者不正确 题干的表述有肯定和否定两种 形式 肯定形式称为 A1型题 而否定的形式称为 A2型题 它要求应试者用反向思维选出最佳答案 题干 中对否定词 不 不符 除外 不应该 不包括 错误 等用醒目的黑体字打印 以免错答 例如 反映血浆中实际 HCO3 量的指标是 A BB B SB C BE D AB E CO2CP 正确答案 D A1型题 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无发绀 A 呼吸衰竭 B 贫血 C 心衰 D 窒息 E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B A2型题 二 二 B 型选择题 型选择题 又叫配伍题 先列出 A B C D E5 个备选答案 随后才是考试的题干构成 应试者给每一道题配上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几次 也可以一次也不选 只起干扰 作用 例如 A 酸中毒时酸性尿 B 酸中毒时碱性尿 C 碱中毒时碱性尿 D 碱中毒时酸性尿 E 酸碱正常时酸性尿 1 严重失血性休克时出现 2 剧烈呕吐时出现 3 长期低钾血症时出现 正确答案 1 A 2 C 3 D 三 三 C 型选择题 型选择题 又称复合是非题 先列出 4 个备选答案 实际上只有 A B 两个 C 为两者均有 D 为两者均无 与 B 型题一样 随后的考题可配上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一种备选答案可以只用一次或多 次 也可以完全不用 例如 A 微循环前阻力加大 B 微循环后阻力加大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 休克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发生 2 休克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发生 3 休克微循环衰竭期发生 正确答案 1 A 2 B 3 C 四 四 X 型选择题 型选择题 又称复合多选题 由 1 个题干与 5 个备选答组成 答案的数目可选 2 5 个 但数 目与组合均无规律 应试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例如 急性 AIDS 时 中性粒细胞激活后可释放 A 氧自由基 D C 反应蛋白 B 溶酶体酶 E 促凝物质 C 炎症介质 正确答案 ABCE 五 名词解释题 五 名词解释题 用中文或英文列出一个概念或名词 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和 认识 要求应试者简要说明或解释 命题时可用中文 也可用英文来考核学生 例如 水肿 edema 正确答案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六 填空题 六 填空题 是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的记忆和重要数据的掌握 填空题有多少空项 考试者就应该 填多少项答案 例如 体温上升 1 心率每分钟约增加 次 这主要是由于 对窦房结的刺激所致 正确答案 18 次 血温 热血 七 简答题 七 简答题 用文字列出题干 要求应试者简明概要的回答一个原理的内容或一个基本知识点 无 须论述 例如 简述热休克蛋白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热休克蛋白基本结构为 N 端有 ATP 酶结构域和 C 端有一个基质识别的结构域 八 论述题 八 论述题 用文字列出题目 要求应试者就该问题进行论述 有论点和论据 测试应试者分析 综合和应用的能力 例如 试述休克与 DIC 的关系 答题要点 休克与 DIC 互为因果 相互影响 可形成恶性循环 休克晚期可发生 DIC 血液高凝 血液浓缩 血流变慢 酸中毒 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血细胞成分破坏可诱发 DIC DIC 促进休克发生和发展 如大量微血栓使回心血量减少 广泛出血使血容量减少 补体和激肽 系统激活 FDP 形成使血管通透性增高 外周阻力降低 这些均促使休克的发生和发展 本题库中每章试题按选择题 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次序排列 附有标准答案和题解 使读者乐意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有利于提高应试者的认识水平 全面掌握病理生 理学知识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一 多选题一 多选题 A 型题型题 1 病理生理学是 A 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 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B 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 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科 C 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 2 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 A 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 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C 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3 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 流行病学调查 D 推理判断 B 动物实验研究 E 临床实验研究 C 临床观察病人 4 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 成套的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 病理状态 D 病理障碍 B 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 C 病理反应 5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前身是 A 器官病理学 D 疾病病理学 B 细胞病理学 E 医学生理学 C 实验病理学 6 病理生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在 A 19 世纪前叶 D 20 世纪前叶 B 19 世纪中叶 E 20 世纪中叶 C 19 世纪后叶 7 我国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成立于 A 20 世纪 20 年代 D 20 世纪 50 年代 B 20 世纪 30 年代 E 20 世纪 60 年代 C 20 世纪 40 年代 8 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国家是 A 中国 D 美国 B 德国 E 俄国 C 东欧 9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 诊断疾病 D 研究疾病的归转 B 研究疾病的表现 E 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 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10 病理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D 美国 B 德国 E 日本 C 俄罗斯 二 多选题二 多选题 B 型题型题 A 病理过程 B 病理反应 C 疾病 D 病理状态 E 病理反射 11 休克是一种 12 瘢痕是一种 13 冠心病是一种 三 多选题三 多选题 C C 型题型题 A 动物实验 C 两者均有 B 临床研究 D 两者均无 14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自 15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自 A 已开展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国家 C 两者均有 B 已成立独立学科的国家 D 两者均无 16 德国 17 美国 18 中国 19 俄罗斯 20 日本 四 多选题四 多选题 X X 型题型题 21 病理生理学是 A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B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 代谢变化 探讨疾病本质的学科 C 研究疾病防治的学科 D 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E 基础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22 病理生理学教学主要包括 A 总论 疾病的普遍规律 D 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 B 基本病理过程 E 各种症状和体征的机制 C 各系统 器官的共同病理过程 23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动物实验 B 尸体解剖 C 临床观察 D 流行病学研究 E 细胞分子病理学研究 24 从学科地位而言 病理生理学是 A 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B 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 C 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 D 与基础医学中多种学科密切交叉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E 从形态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5 下列哪项中不属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范畴 A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B 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发生机制 C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D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E 疾病的治疗方法 五 名词解释题五 名词解释题 1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2 病理过程 pathological process 3 综合征 syndrome 4 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5 实验病理学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六 填空题六 填空题 1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 研究患病机体的 从而探讨疾 病的本质 2 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疾病的概论 和 七 简答题七 简答题 1 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2 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3 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八 论述题八 论述题 1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 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 试举例说明 3 为什么说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一章 绪论答案 一 多选题一 多选题 A A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 B 2 D 3 B 4 B 5 C 6 C 7 D 8 E 9 C 10 A 二 多选题二 多选题 B B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1 A 12 D 13 C 三 多选题三 多选题 C C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4 C 15 D 16 A 17 A 18 C 19 C 20 A 四 多选题四 多选题 X X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21 A B D E 22 A B C 23 A C D E 24 A D 25 D E 六 填空题答案六 填空题答案 1 规律与机制 功能代谢的变化和机制 2 基本病理过程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第二章 疾疾 病病 概概 论论 一 多选题一 多选题 A A 型题型题 1 健康是指 A 没有躯体疾病 D 强壮的体魄 健全的精神状态 B 精神饱满 乐观向上 E 有自我保健意识 C 没有烟 酒等不良嗜好 2 疾病的概念是 A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 躯体上 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 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 在病因作用下 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疾病 disease 英文原意为 不舒服 E 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3 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 哪项是错误错误的 A 有些疾病 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 B 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 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 C 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 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 D 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 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 危险因素 E 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 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诱因 4 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 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原因 D 疾病的内因 B 疾病的条件 E 疾病的外因 C 疾病的诱因 5 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错误的 A 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 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 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 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 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6 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 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 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 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 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7 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 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错误的 A 贯穿疾病的始终 D 相互联系 相互斗争 B 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 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 同时出现 不断变化 8 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 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错误的 A 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B 只有局部病变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C 局部病变可以蔓延到全身 D 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E 全身病变和局部病变何者占主导应具体分析 9 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 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 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 四肢冰冷 血压测不到 脉搏测不到 D 脑电波消失 B 大脑功能停止 脑电波消失 E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 心跳呼吸停止 10 死亡是指 A 反射消失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 D 脑电波零电位 B 细胞死亡 E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C 意识永久性消失 11 死亡的标志是 A 脑死亡 D 反射消失 B 脑电波零电位 E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 C 瞳孔散大 12 下列关于与各种致病因素相关的论述中 正确者为 A 出生时就有的病属遗传病 D 基因突变可致先天性疾病 B 化学因素对疾病发展与作用 E 免疫性疾病是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的疾病 C 心理因素也会致病 13 下列与脑死亡相关的论述中 错者错者为 A 脑死亡是整体死亡的标志 D 脑死亡病人正处于死亡的边沿 B 脑死亡与植物人有死活之分 E 脑死亡者可为器官移植提供材料 C 脑死亡者救不活 二 二 多选题多选题 B B 型题型题 A 遗传因素 D 结核杆菌 B 先天因素 E 消化道出血 C 营养不良 14 干酪性肺炎的原因 15 肺结核发病的条件 16 肝性脑病的诱因重要诱因 三 三 多选题多选题 C C 型题型题 A 精神因素 C 两者均有 B 遗传因素 D 两者均无 17 高血压的病因 18 血友病的病因 19 放射病的病因 A 与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 C 两者均有 B 与遗传因素有关 D 两者均无 20 精神分裂症发生 21 白化病发生 22 先天性兔唇发生 四 多选题四 多选题 X X 型题型题 23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 损伤与抗损伤 D 因果交替 B 社会因素与疾病发生关系 E 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C 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24 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 A 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 D 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性 B 潜伏期短 E 对机体的影响与其作用强度有关 C 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 25 四氯化碳致病特点是 A 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D 连续接触易有蓄积中毒 B 致病力和肝肾功能密切相关 E 致病作用与其性质剂量有关 C 有一定入侵部位 26 流感病毒致病特点 A 有一定入侵部位 D 对易感宿主才致病 B 有一定体内繁殖部位 E 只引起疾病的发生 C 依靠其毒力和侵袭力致病 27 发病学是研究 A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D 病因作用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B 疾病发展和转归的机制 E 疾病的诊断 C 疾病的防治 五 名词解释题五 名词解释题 1 疾病 disease 2 自稳态 homeostasis 3 恶性循环 vicious cycle 4 侵袭力 invasiveness 5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6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e disease 7 原因 cause 8 条件 condition 9 体液性因子 humoral factor 10 细胞因子 cytokine 11 内分泌 endocrine 12 旁分泌 paracrine 13 自分泌 autocrine 14 先天性因素 congenital factor 15 分子病理学 molecular pathology 16 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 17 基因病 gene disease 18 单基因病 mono gene disease 19 多基因病 multigene disease 20 转归 prognosis 21 康复 rehabilitation 22 复苏 resuscitation 23 脑死亡 brain death 24 遗传因素 genetic factor 25 免疫因素 immunological factor 26 精神社会因素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 27 亚健康 sub health 六 填空题六 填空题 1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 因机体 紊乱而发生的 2 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规律和 机制 3 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 的概念 4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 和 前者能引起 并决定其 5 化学性致病因素致病作用特点有 对组织有一定选择性 和 6 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的 侵入宿主机体的 以 及它逃避或抗宿主攻击的因素有关 7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发病规律包括有 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8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 机制 机制 机制和 机制 9 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 除直接的破坏外 主要表现为 障碍和 障碍 10 疾病发展的典型经过包括 和 期 11 完全康复是指 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 12 不完全康复是指 通过代偿可恢复正常功能代谢 七 简答题七 简答题 1 举例阐明遗传性因素和先天性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 什么是疾病 试举例说明 3 生物性病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4 何谓病理过程 试举例说明 5 试以高血压为例 说明疾病发生的神经体液机制 6 何谓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八 论述题八 论述题 1 试从糖尿病合并局部感染阐明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2 举例阐明疾病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表现 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何意义 3 举例阐明疾病过程中的因果交替 它对疾病发展过程有何影响 4 以外伤使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为例 阐明发病学中因果转化恶性循环的规律 5 试以暴力作用于机体为例阐述疾病过程中损害与抗损害反应的关系 6 何谓脑死亡 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有哪些 脑死亡概念问世有何意义 第二章第二章 疾病概论疾病概论答案答案 一 多选题一 多选题 A A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 D 2 C 3 D 4 A 5 B 6 B 7 E 8 B 9 E 10 E 11 A 12 C 13 D 二 多选题二 多选题 B B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4 D 15 C 16 E 三 多选题三 多选题 C C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17 C 18 B 19 D 20 C 21 B 22 D 四 多选题四 多选题 X X 型题答案型题答案 23 ADE 24 ABCE 25 ABDE 26 ABCD 27 BD 六 填空题六 填空题 1 自稳调节 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 一般 共同 3 脑死亡 4 原因 条件 疾病 特征性 5 在体内其致病性可发生改变 潜伏期一般较短 6 数量 侵袭力 毒力 7 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疾病发展过程中损伤和抗损伤 8 神经 体液 组织细胞 分子 9 细胞膜功能 细胞器功能 10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明显期 转归 11 损伤性变化 机体的自稳调节 12 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 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但仍存有基本病理变化 第三章第三章 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 多选题一 多选题 A A 型题型题 1 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 40 B 50 C 60 D 70 E 80 2 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 A 4 B 5 C 6 D 7 E 8 3 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 D 体液 B 细胞内液 E 血浆 C 跨细胞液 4 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5 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 Na B K C Ca2 D Mg2 E Fe2 6 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A HCO3 B HPO42 C SO42 D Cl E 蛋白质 7 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 Na B K C Ca2 D Mg2 E Fe2 8 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 A HPO42 和蛋白质 B 有机酸 C HCO3 D CL E SO42 9 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 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 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 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 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 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10 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 Na B K C 有机酸 D 蛋白质 E 尿素 11 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渗透压 90 95 来源于 A K 和 HCO3 B Na Cl 和 HCO3 C Ca2 和 HPO42 D 葡萄糖和尿素 E 氨基酸和蛋白质 12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离子最主要的是 A K B Na C Mg2 D Ca2 E HPO42 13 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Na D K E 尿素 14 正常成人每天至少必须排出多少尿液才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A 800ml B 1000ml C 500ml D 1200ml E 1500ml 15 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 A 消化道 B 皮肤 C 肺 D 肾 E 以上都是 16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A 3000 4000ml B 2500 3000ml C 2000 2500ml D 1500 2000ml E 1000 1500ml 17 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范围约为 A 100 120mmol L B 120 130 mmol L C 130 150 mmol L D 150 170 mmol L E 170 190 mmol L 18 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 A 1 0 2 5 mmol L B 2 0 3 0 mmol L C 2 5 3 5 mmol L D 3 5 5 5 mmol L E 5 0 6 5 mmol L 19 抗利尿激素 ADH 的作用部位是 A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B 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 C 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 D 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0 正常机体水 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 A 神经系统 B 内分泌系统 C 神经 内分泌系统 D 肾 肺 E 胃肠道 21 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最重要因素是 A 血浆渗透压 B 血清 Na C 血清 K D 血容量 E 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 22 心房利钠肽释放入血后 主要通过哪条途径影响水钠代谢 A 减少肾素的分泌 B 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C 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D 拮抗醛固酮的滞 Na 作用 E 以上都是 23 细胞外液透压增高时首先会引起哪一项变化 A ADH B 醛固酮 C 心钠素 D 细胞内外钠交换 E 血管内外钠交换 24 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 ADH 释放 A 1 2 B 3 4 C 5 6 D 7 8 E 9 10 25 人体的体液包括 A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透细胞液 D 结合水和游离水 B 血管内液和细胞内液 E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C 组织间液和血浆 26 细胞外液包括 A 血管内液和血管外液 B 组织间液和淋巴液 C 淋巴管内液和血管内液 D 血浆 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E 血浆 淋巴液和第三间隙液 27 下述有关体液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不同年龄体液占体重都是 60 D 和进水量关系十分密切 B 年龄越小 体液越少 E 体瘦者体液含量少 C 因年龄 性别 胖瘦而异 28 有关心肌组织含水量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含水量可达 90 B 主要为自由水 有润滑作用 C 含水量多 便于舒缩 D 含水量多 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 E 主要含结合水 使之坚实柔韧 29 水通道蛋白 AQP 1 位于 A 红细胞膜上 B 肾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 C 肾集合管主细胞膜上 D 肺泡 型上皮细胞膜上 E 泪腺细胞膜上 30 水通道蛋白 AQP 0 的作用是 A 维持晶状体水平衡 B 有利于红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适应 C 提供泪腺分泌泪水通道 E 在产生肺水肿时起一定作用 D 提供颌下腺分泌通道 31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 120mmol L B 125mmol L C 130mmol L D 140mmol L E 150mmol L 32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 原发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低渗性脱水 E 慢性脱水 33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 水中毒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高渗性脱水 E 原发性脱水 34 大量体液丢失后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慢性水中毒 E 血清钾升高 35 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 A 失 Na 多于失水 B 血清 Na 浓度 130mmol L C 血浆渗透压 280mmol L D 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 以上都是 36 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 细胞内液无丢失 仅丢失细胞外液 D 细胞外液无丢失 仅丢失细胞内液 B 细胞内液无丢失 仅丢失血浆 E 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C 细胞内液无丢失 仅丢失组织间液 37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 A 长期持续使用速尿或利尿酸 B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 慢性间质性肾疾患 D 消化道失液 呕吐 腹泻 E 大量出汗和大面积烧伤 38 下列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细胞外液减少 易发生休克 B 无口渴感 C 早期便有 ADH 分泌增多 晚期 ADH 分泌减少 D 有明显失水体征 E 肾外因素所致失钠者 尿 Na 含量减少 39 哪一类水 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低钾血症 40 临床上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 A 高渗性氯化钠液 B 低渗性氯化钠液 C 等渗性氯化钠液 D 10 葡萄糖液 E 50 葡萄糖液 41 短期内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常出现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低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42 下述哪一情况可引起低渗性脱水 A 大量胃肠液丢失 B 经皮肤大量失液 C 髓袢升支功能受损 D 长期使用速尿 利尿酸 E 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43 下述情况不会不会引起低钠血症 A 急性肾衰竭 B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ADH 分泌异常增多症 D 支气管肺癌 E 结核病 44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常发生于 A 用无盐水灌肠 B 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而又补液不恰当时 C 精神性饮水 D 持续大量饮水 E ADH 分泌过多 45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点是 A 血清 Na 浓度 130mmol L B 血浆渗透压 280mmol L C 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 D 体液量明显增多 E 以上都是 46 下列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哪项是不正确不正确的 A 细胞外液量增多 血液稀释 B 细胞内水肿 C 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 红细胞压积降低 E 早期尿量增加 肾功能障碍者例外 尿比重下降 47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 A 原发性高钠血症 B 高渗性脱水 C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 Cushing 综合征 E Addison 病 48 高热患者易发生 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 等渗性脱水 D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 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49 原发性高钠血症产生的机制是 A 渗透压调定点下移 B 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 C 摄入钠过多 D 排出钠过少 E 醛固酮分泌减少 50 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 哪项是错误的 A 失水 失钠 血清 Na 浓度 150mmol L B 血浆渗透压 310 mmol L C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D 细胞外液量减少 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 E 又称为高渗性脱水 51 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口渴 B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C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 D 尿少 尿比重增加 E 醛固酮和 ADH 分泌增加 52 下列关于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 哪项是错误的 A 血容量和血钠均增多 B 其主要原因是盐摄入过多或盐中毒 C 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 D 严重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 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用速尿治疗 53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是 A 渗透压调定点下移 B 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 C 摄入钠过多 D 钠排出过少 E Cushing 综合征 54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低钠血症 55 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 水肿 B 水中毒 C 低渗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E 高渗性脱水 56 低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B C D E 正常 57 高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B C 正常 D E 正常 58 等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B C 变化不大 D E 变化不大 59 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清钠浓度是 A 150mmol L B 160mmol L C 170mmol L D 180mmol L E 190mmol L 60 哪一类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 A 等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低钠血症 E 低钾血症 61 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 A 250mmol L B 270mmol L C 290mmol L D 310mmol L E 330mmol L 62 盛暑行军时只大量过多饮水可发生 A 等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高渗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E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63 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 A 补 0 5 葡萄糖液 B 补 0 9 NaCl 液 C 先补 3 NaCl 液 后补 5 葡萄糖液 D 先补 5 葡萄糖液 后补 0 9 NaCl 液 E 先补 50 葡萄糖液 后补 0 9 NaCl 液 64 等渗性脱水时 体液变化的特点是 A B C D E 细胞内液 变化不大 细胞外液 变化不大 65 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低钠血症 D 低钾血症 E 水中毒 66 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急性水中毒 E 慢性水中毒 67 下述有关高渗性 低渗性 等渗性三类脱水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渗性脱水 B 分别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其病生变化相同 C 均有明显口渴 尿少症状 D 细胞内 外液量都会减少 E 严重时都可因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导致循环障碍 68 水肿的概念是指 A 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 B 体内体液含量过多 C 细胞内液含量过多 D 细胞外液含量过多 E 血管内液体过多 69 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A 心性水肿 B 炎性水肿 C 肾性水肿 D 肝性水肿 E 营养不良性水肿 70 下述哪一项不是不是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因素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微血管壁通透性 C 淋巴回流 D 血浆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 71 造成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 水潴留的机制哪项是不正确的 A GFR 降低 B 心房肽分泌减少 C 肾小球滤过分数降低 D 醛固酮分泌增多 E ADH 分泌增多 72 水肿时出现钠 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B 淋巴回流受阻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肾小球 肾小管失平衡 E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73 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即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 A 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 B 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 C 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D 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隙的流体静压之差 E 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74 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 A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 E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75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的含量 A 糖蛋白 B 脂蛋白 C 纤维蛋白 D 清蛋白 E 球蛋白 76 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77 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常见病因是 A 肝硬变 B 严重 C 肾病综合征 D 恶性肿瘤 E 以上都是 78 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静脉血栓形成 B 左心衰竭 C 右心衰竭 D 纵隔肿瘤 E 淋巴回流受阻 79 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 A 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 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 E 淋巴回流障碍 80 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 A 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 D 醛固酮分泌增多 B 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E 心房肽分泌增多 C ADH 分泌增多 81 下列哪一因素使肾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 A 肾素分泌增多 B 肾上腺素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 心房肽分泌减少 E 醛固酮分泌增多 82 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含义是指 A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 B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之比值 C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值 D 肾小球滤过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钠量之比值 E 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例 83 肾脏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 A 近球细胞 B 集合管上皮细胞 C 肾髓质间质细胞 D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E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4 下列哪一种激素病理性分泌增多可导致钠在体内潴留 A 甲状旁腺素 B 甲状腺素 C 醛固酮 D 抗利尿激素 E 肾上腺素 85 漏出液的相对密度是 A 高于 1 015 B 低于 1 015 C 高于 1 018 D 低于 1 018 E 在 1 015 1 018 86 渗出液的相对密度是 A 高于 1 015 B 低于 1 015 C 高于 1 018 D 低于 1 018 E 在 1 015 1 018 87 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A 晶体成分 B 细胞数目 C 蛋白含量 D 酸硷度 E 比重 88 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是 腹壁水肿 B 皮肤肿胀 C 足踝部水肿 D 皮下水肿 E 眼睑浮肿 89 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 四肢 B 面部 C 眼睑 D 下垂部位 E 腹腔 90 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 上肢 B 下肢 C 腹腔 D 眼睑 E 下垂部位 91 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 上肢 B 下肢 C 下垂部 D 面部 E 腹腔 92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 A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 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C 醛固酮增多 D 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93 有关水肿液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错误的 A 所有水肿液均含有血浆的全部成分 B 根据蛋白含量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C 漏出液蛋白质的含量低于 2 5g D 渗出液蛋白质的含量可达 3g 5g E 渗出液多见于炎性水肿 94 淋巴性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局部毛细淋巴管通透性高 D 局部组织蛋白分解多 B 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高 E 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 C 局部微静脉通透性高 95 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A 肠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D 肾的调节和皮肤的调节 B 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E 皮肤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C 肾的调节和肠的调节 96 下述有关钾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体内的钾主要从食盐中摄入 B 肠道不易吸收故肠道中钾浓度高 C 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钾浓度 D 多吃肾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E 主要靠远曲管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 97 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是 A 各种钾的通道 B 细胞膜上钠 钾泵 C 泵 漏机制 D 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 E 钾离子化学门控通道 98 下列影响钾跨细胞转移因素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胰岛素直接刺激 Na K ATP 酶的活性 促细胞摄钾 B 肾上腺能的激活通过 cAMP 机制激活 Na K ATP 酶 促细胞摄钾 C 酸中毒促进钾离子移出细胞 而碱中毒作用正好相反 D 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升高可直接抑制 Na K ATP 酶的活动 E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急性升高促进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 99 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 A 胰岛素 B 肾素 C 生长素 D 甲状腺素 E 甲状旁腺素 100 有关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钾平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错误的 A 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 B 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 C 钾的分泌主要由该段肾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 D 主细胞基底膜面有 Na K 泵 E 主细胞管腔面胞膜对 K 有低度通透性 101 影响远曲小管 集合管排钾的调节因素是 A 醛固酮 B 细胞外液的钾浓度 C 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 D 酸碱平衡状态 E 以上都是 102 促使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是 A 醛固酮分泌减少 B 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 C 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减慢 D 急性酸中毒 E 慢性酸中毒 103 下述有关钾的生理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错误的 A 钾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关系密切 B 钾参与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C 钾参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的调节 D 钾对神经 肌肉组织兴奋性维持是不可缺少的 E 细胞外液钾含量少且浓度变动影响不大 104 细胞静息膜电位主要决定于 A 膜对钾的通透性 D 膜对钠的通透性 B 膜内外钾浓度差 E 膜内外钠浓度差 C 膜对钾的通透性和膜内外钾浓度差 105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A 1 5mmol L B 2 5mmol L C 3 5mmol L D 4 5mmol L E 5 5mmol L 106 引起缺钾和低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钾丢失过多 B 碱中毒 C 长期使用 受体激动剂 D 钾摄入不足 E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107 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 A 严重腹泻呕吐 B 利尿药用量过多 C 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D 某些肾脏疾病 E 经皮肤失钾 108 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A 经胃失钾 B 经小肠失钾 C 经结肠失钾 D 经肾失钾 E 经皮肤失钾 109 经肾失钾过多的原因是 A 速尿 利尿酸的使用 B 肾小管性酸中毒 C 盐皮质激素过多 D 镁缺失 E 以上都是 110 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 酮固酮分泌过多 C 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 结肠分泌钾加强 E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111 软病 的病因与下述哪一项物质摄入有关 A 粗制糠油 B 粗制棉油 C 粗制菜油 D 有机磷农药 E 重金属盐 112 钡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 小肠对钾的吸收减少 D 钾从细胞内流出的通道被阻断 B 剧烈呕吐失钾 E 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 C 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113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膜电位的影响是 静息电位 负值 阈电位 负值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距 A 不变 B 不变 C D 不变 E 不变 114 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B C D E 115 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静息电位 负值 阈电位 负值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距 A 不变 B 不变 C D 不变 E 116 低钾血症的心电图特点是 QRS 波 ST 段 T 波 u 波 A 增宽 下移 低平 有 B 增宽 正常 低平 无 C 增宽 上移 高尖 无 D 变窄 下移 高尖 无 E 变窄 正常 正常 有 117 某患者消化道手术后禁食 3 天 仅静脉输入大量 5 葡萄糖液 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 低钠血症 B 低钙血症 C 低镁血症 D 低磷血症 E 低钾血症 118 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A 反常性酸性尿 D 正常性酸性尿 B 反常性碱性尿 E 正常性碱性尿 C 中性尿 119 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T 波 U 波 QRS 波 A 低平 有 增宽 B 低平 无 增宽 C 低平 有 变窄 D 高尖 有 增宽 E 高尖 有 变窄 120 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 兴奋性 A B C D E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121 缺钾对肾的影响有 尿浓缩功能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A 不变 不变 B 不变 C D 不变 不变 E 不变 不变 122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 肾 功能 衰竭 D 肠麻痹 B 心肌收缩性减弱 E 心肌自律性增高 C 呼吸肌麻痹 123 低钾血症可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 A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D 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B 左心衰竭导致肺水肿 E 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C 引起Error A Error 失调 124 低钾血症促成横纹肌溶解主要原因是 A 运动时肌肉缺血 D 碱中毒 B 代谢障碍 E 肌肉麻痹少活动 C 尿毒症 125 低钾血症对心肌功能的损害可表现有 A 窦性心动过速 B 期前收缩 C 阵发性心动过速 D 对洋地黄类药物毒性的敏感性增高 E 以上都是 126 缺钾对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 A 蛋白尿 管型尿 D 集合管对 ADH 的反应增高 B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E 尿浓缩功能障碍 C 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 NaCl 障碍 127 低钾血症时补钾时应遵守 A 一般口服 严重病人必要时可静脉推注 B 血清钾500ml 以上时才允许静脉滴注补钾 E 补钾 3 天应停止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128 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 细胞内碱中毒 细胞外酸中毒 D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B 细胞内碱中毒 细胞外正常 E 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