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系列一心连心传世名方_第1页
儿科系列一心连心传世名方_第2页
儿科系列一心连心传世名方_第3页
儿科系列一心连心传世名方_第4页
儿科系列一心连心传世名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房里面的传世名方(儿科系列) 主讲:夏昊,夏昊 华中科技大学 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中医中药工作13年。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对祖国中医药有浓厚的兴趣。,一心做事 以心换心,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清热平喘名方麻杏石甘汤,【原文点睛】“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条)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条)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以上四味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渣,温服一升。,小儿麻甘颗粒的来源,小儿麻甘颗粒,【方解】君麻黄 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 清泄肺胃之热臣杏仁 降肺气,止咳平喘,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桑白皮地骨皮黄芩 清肺热紫苏子 降气化痰,导痰从大便中出。佐使甘草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寒温。,宣肺泄热。,泻肺清热。(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适用人群提示】咳喘时可见汗出、平时好动怕热、口渴、喜食冷饮。痰液鼻涕黄稠。,【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以表现发热、咳嗽、气喘为表现的疾病,如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等。,小儿麻甘颗粒,肺与支气管及其分支,【成分】麻黄、竹叶、防风、西南黄芩、桔梗、芥子、苦杏仁、葶苈子、马兰、黄芪、山药、山楂、甘草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用于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黏稠、咳痰不爽。【用法用量】用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1/3袋,一岁至三岁一次2/3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袋,八岁至十四岁一次1.5袋, 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规格】8克*8袋,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积食咳嗽的克星,“食生百病痰生灾” 明李时珍频湖脉学“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痰证,麻黄、竹叶、防风、西南黄芩、桔梗、芥子、苦杏仁、葶苈子、马兰黄芪 益气固表山药 健脾益肺山楂 健胃消食导滞,【方解】,宣肺解表,清热化痰。,【适用人群提示】一般积食咳嗽会有明显的存食症状:1.嘴巴通红、手足心发热2.痰多、口臭 、舌苔黄腻3.大便干燥或恶臭4.舌苔很厚 舌尖红艳5.夜间咳嗽居多、久咳不愈7.食欲下降,三成的儿童咳嗽与积有关,预防积食,主要还得从控制饮食入手。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次以七分饱为宜,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尤其晚上不要吃太饱,饮食要清淡。另外,多让孩子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米食、面食、控制肉类、巧克力、牛奶、蛋糕等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量,这些食物比较难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医生提示:,用方要点,感冒、支气管炎多痰安全: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善治风热感冒:咳喘并有大量黄稠痰,呼吸较粗重容易积食、反复感冒。,黄痰咳喘,就用小儿宣肺!,小儿宣肺止咳颗粒积食咳嗽的克星,【成份】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氯化铵、酊橙皮。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香兰素。【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用法用量】口服,25岁一次5毫升,2岁以下酌情递减,5岁以上一次510毫升,一日34次。【规格】10ml*6支,桔梗汤小儿止咳糖浆,【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现代应用】1 以疼痛为主症的咽喉部炎症。如急慢性、喉炎、扁桃体炎等。有时伴喉中介介如梗状,粘痰多者。2 以胸胁疼痛或咳吐脓痰浊液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如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慢支、大叶性等。也可引申用于分泌物多而稠的鼻窦炎。,【原文点睛】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311条)2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曲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七篇第10条) 桔梗一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小儿止咳糖浆,支装更安全!,桔梗 具有促进痰液排出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桔梗所含的皂甙经口服可刺激胃黏膜,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临床用于呼吸道炎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甘草 生甘草则清热解毒。氯化铵 刺激性祛痰药,适用于干咳以及痰不易咳出等。橙皮酊 芳香健胃。为芳香性苦补健胃药。,退热良方小儿解感颗粒,小儿解感颗粒思路应该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小柴胡是古代退热抗炎、免疫调节剂。小柴胡汤有很多加减变化的方法,大枣、人参、黄芩、生姜皆可以去掉,唯有两位药不变,那就是“柴胡”与“甘草”。 小儿解感颗粒因为用于急性发热,所以去掉了小柴胡汤的“参、枣、姜、夏”。添加了“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君大青叶清热解毒 柴胡重用30克以上方能退热臣黄芩清泻肺热 荆芥疏风解表佐桔梗宣肺祛痰、利咽开音 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消炎止咳。用于感冒发烧,头痛鼻塞,咳嗽喷嚏,咽喉肿痛。,金匮要略桔梗汤用于咽喉痛,【方解】,【适用人群提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持续发热,体温常常高达38.5度以上、汗出不畅、面红身热、咽喉痛、头痛。建议每2-3小时服。如连服3次。,小儿解感颗粒的运用,=,标本兼治,【我的退热经验方】主治感冒发高热,汗出热不退或无汗身热者。这种发热夏秋季尤其多见,体温常常高达38.5度以上我即开此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儿童量减半。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23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源于明代婴童百问“琥珀散”,十卷。明鲁伯嗣撰。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详尽,其中麻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建国后选入北京市中成药规范更名小儿至宝锭(丸)。,小儿至宝丸来源 婴童百问北京市中成药规范,内因:贪爱零食,症状:腹胀恶心、呕吐,症状:发热,症状:惊风抽搐,外因:感受风寒,诱 因,【成 份】紫苏叶、广藿香、薄荷、羌活、陈皮、制白附子、胆南星、炒芥子、川贝母、槟榔、炒山楂、茯苓、六神曲(炒)、炒麦芽、琥珀、冰片、天麻、钩藤、僵蚕(炒)、蝉蜕、全蝎、人工牛黄、雄黄、滑石、朱砂。【功能主治】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小儿至宝丸,替代品种:小儿午时茶颗粒,儿科补脾名方启脾丸,龚廷贤撰于万历十五年(1587),全书共8卷,是一部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的综合性医学著作,载186种病证。刊本甚多。现存最早者是万历三十年(1602)金陵周氏重刊本,其他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经纶堂重刊本、明活字印本。阊门书林叶龙溪刻本,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年间各种刻本,近现代重刊本和日本元和活字本,共30多种。,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功用 补中益气、 健脾和胃。主治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儿科补脾名方启脾丸,挑食、消瘦,“启脾丸适合脾胃不和的人群服用,这些人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或厌食或拒食,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宿食不消,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腹胀,大便溏薄或不调等症状。”“除了日常保健外,启脾丸更是治疗脾胃虚弱,水谷不运导致的食滞、厌食、疳证、泄泻病症的良药。西医所说的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见上述证候者,都适合使用启脾丸。”“大便拉的泡沫样便较多的时候,我常考虑启脾汤。一天一二次的拉肚子,这时候我用启脾汤用的蛮多,也会用参苓白术散。” 日本汉方名家大塚敬节,为已故著名儿科专家李晏龄教授依传统经方“三甲散”化裁而来,做为医院处方制剂已使用了三十多年。该方在消食积、乳积,促进消化、增食欲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小儿的脾胃功能。中医古籍幼科发挥有记:“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儿科验方太子金颗粒,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积增食。用于小儿乳食内滞所致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大便失调的辅助治疗。,太子金颗粒说明书,儿科验方太子金颗粒,大便干结,君 太子参 健脾益气、养胃护阴、助五脏、强筋骨、益智臣 枳实 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 砂仁 行气健胃。佐使鸡内金 山楂 鳖甲 穿山甲 。,健脾开胃、理气消积,健脾消食,软坚消积,改善积食。,儿科验方太子金颗粒,功用 健脾和胃,消积增。主治 针对婴幼儿成长发育特征,科学组方,在消积食、增食欲的同时,更注重小儿脾胃调理。,太子参:体润性和,没有人参的燥烈之性,常用于体虚的儿童,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鸡内金:消积滞,健胃消食。治食积腹胀,呕吐反胃,疳积,遗尿等。,山楂:消食健胃,化积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脘腹胀满,泻痢腹痛,小儿乳食停滞。,鳖甲:软坚化积,亦为珍贵药材品种;,穿山甲:可软坚化积、泻滞消胀,助消化;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名贵药材资源。,【成 份】使君子、山药、白术、蓝花参、乌梅、槟榔、苦楝皮、雷丸、牵牛子、百部、鸡内金、白芍、莲子、芡实、茯苓、苍术、车前子等【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治疗小孩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等。,肥儿疳积颗粒,“遇酸则安,遇辛则伏、遇苦则下”,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牵牛子、雷丸、百部:具有杀虫消积;对蛔虫、绦虫、钩虫、蛲虫等有效。,乌梅:安蛔,疳的含义,西医称为:营养障碍及营养缺乏症,包括厌食、佝偻及多动症等。“疳”有二种含义:一为“疳者甘也”,谓其病由于多食肥甘所致;二为“疳者干也”,是泛指全身消瘦,肌肤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的临床征象。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言其病证。其病变在脾胃,故钱乙有“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的论述。,“积”者食积又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疳积为疳之较重者,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黄如穗结,精神不振,或易烦躁激动,睡眠不宁,或伴有揉眉挖鼻,咬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减退,或多吃多便。,疳积的症状,治疗前,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饮食异常,大便不调。,疳积临床特征,治疗后,【成份】益智、麻黄、肉桂、菟丝子、白果、鸡内金【功能主治】温肾缩尿,运化脾胃。用于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肾气不足证。症见夜间睡中遗尿、熟睡不易醒、尿清量多、面色淡白等。【用法用量】冲服。5-6岁,一次1袋,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7-14岁,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为28天。【规格】5g*10袋,解决小儿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小儿益麻颗粒,方解:,君药,臣药,使药,益智仁:温中散寒、固肾暖胃,麻黄:通阳宣肺、通调水道肉桂:温补命门之火,治下元虚冷、虚阳不足,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缩尿白果:敛肺气、定喘嗽、缩小便鸡内金:健脾消食、固精止遗,温肾缩尿,运化脾胃,处方来源,北京儿童医院儿科陈昭定*老师30年临床经验方。本方是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是根据景岳全书中的“巩提丸”和集效益方妇人良方中的“缩泉丸”为基础筛选而成。该方配伍严谨、组方合理。经三十年的临床观察,验证其对小儿功能性遗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验证有效率在85%以上,而且未发现有不良反应。,*陈昭定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又从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三代“小儿王”王鹏飞教授。为全国第三、第四批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全国中医儿科脾胃病诊疗中心带头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理事、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应用三十多年的经验方,集合三期临床研究713例临床验证真正有效,疾病疗效不劣于盐酸甲氯芬酯胶囊,证候疗效优于盐酸甲氯芬酯胶囊 能起到促进夜间ADH分泌的作用,控制遗尿的同时温补下元虚寒,调理脏腑,扶正驱邪,标本兼治,远期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针对疾病为: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肾气不足症。,卖点及针对疾病定位,什么是小儿遗尿症?,儿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 “遗尿症”归类为泌尿系统疾病 定义:儿童年龄和智龄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43,分 类,原发性遗尿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 PNE)从出生开始遗尿,其中不尿床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继发性遗尿 (Secondary Nocturnal Enuresis - SNE)晚间遗尿,而之前曾经历过6个月没有遗尿的期间,44,对于尿床的小孩来说,8-16岁的小孩子认为尿床是造成心理创伤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父母离异和父母争吵尿床的经历较被欺负和排挤更差,van Tijen et al.Br J Urol1998;81(suppl 3):9899,遗尿的原因?,70%的遗尿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尿量增多所致,行为心理因素?,遗传:父母双方均遗尿,小孩发生率70%; 父母一方有遗尿,小孩发生率40%,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