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筹规划 注重探索 持续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共宜阳县委书记 王琰君卢展工书记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就是要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并赋予其“新型城镇化作引领、新型工业化作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作基础”的实质内涵。作为基层这个层面,必须首先弄清“两不三新”的概念和意义,才能更好的实践、探索和操作。卢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就是区别过去的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农村人口简单地向城镇集中的城镇化,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管理、城市化服务、城市化保障的城镇化。并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地推进,从而实现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协调发展。领会卢书记讲话精神,个人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是破解用地难、用工难等瓶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的需要;是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建立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是扩大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需要;符合河南省情,符合基层实际,符合河南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从现实意义上讲,它有效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 的四大难题,解决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三化”的互融、互动、互促、互进良性发展格局;有利于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增加地方收入;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在实践中,我们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结合点、突破口进行探索,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坚持把握好一个原则,编制好三个规划,实施好四种模式,实现好一个目标。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把握“农村社区、新型标准、政策引导、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以点带面、分期推进、城乡一体、以乡促城” 48个字的原则。依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农村社区,就是抛开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县城结合部的产业集聚区而在纯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的社区。新型标准,按照“五化”(绿化、亮化、硬化、垃圾污水洁化、安保智能化)、“十有”(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中心、文化中心、警务室、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公寓、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和垃圾中转站)的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政策引导,制定配套各种优惠、鼓励和支持政策,调动农民主动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社区如何建,标准规模如何定,产业如何培育等都从实际出发,适宜怎么办就怎么办。规划先行,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统筹规划,符合农民的意愿。产业为基,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结合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培育支撑产业。就业为本,社区的居民要有就业门路、稳定的收入。群众自愿,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完整的交给农民,让农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表明群众的意愿,确保绝大多数群众满意。以点带面,通过先行2个试点,总结出经验后,在面上推广。分期推进,就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搞一刀切,一步规划到位,分期实施,条件成熟的先搞,先易后难,不搞强迫命令,不做“夹生饭”。以乡促城,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及城乡结合部改造。城乡一体,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一样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编制好三个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分类推进,试点先行,将全县城353个行政村按近、中、远期编制实施规划。近期规划,今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6个,涉及24个村11874户49928人,流转土地58377亩。中期规划,到2015年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1个,涉及81个村37582户16.2万人,流转土地22.4万亩。远期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县全部353个行政村9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安置居民总数达到72110户32万人。实施好四种模式。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特点、人口分布、文化特色、产业优势,主要按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产业带动型、移民搬迁型四种模式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好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三个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和“四个就地”(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就地实现生产集中集聚,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达到群众满意、经济增长、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新型农村社区具体的推进和建设上,我们注意把握十个方面。一是规模标准。除花果山、灵山等旅游景区和上观等搬迁扶贫区规模在5000人以上外,其余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均在1万人以上。移民搬迁区建设两层或四层房屋,其余农村社区建设四层或六层房屋。二是土地结构。节约土地复耕,增加耕地面积,确保粮食产量不降低;节约土地指标进行置换,用于补贴群众建房费用;按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节余土地用于二、三产业发展需要;村内土地全部实行流转,进行规模经营。三是产业就业。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一个产业支撑体系,确保每户有一个就业岗位。四是群众收入。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保证群众有“三金”收入,一是土地租金收入,二是到企业从业获得的薪金收入,三是各项惠农补贴资金收入。五是群众财产,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农民每户都拥有集体小产权房,并办理房产证,可在社区范围内流动。待条件成熟后,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办理大产权可上市交易。六是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投入,平均每人4000元左右。5000人左右的社区需要2000万元,10000人左右的社区需要4000万元,其中每个社区市、县配套资金为1000万元,每个社区可均得农口整合资金1500万元,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资金有一定保障。七是功能规划。按照“五化”、“十有”的标准规划建设。“五化”:绿化、亮化、硬化、垃圾污水洁化、安保智能化;“十有”: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中心、文化中心、警务室、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公寓、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和垃圾中转站。八是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程序上把“四议两公开”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全过程,让老百姓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从项目的动议、规划的设计、工程的监管建设都要让群众参与。每户都要发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明白手册,包括有关政策、户型设计、外观设计、规划图都要在各个村进行宣传,征求群众意见。九是组织管理。在新型农村社区设立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派出机构,党工委下设党支部,暂时保留村委会并逐步改为居委会。十是运行服务。在新型农村社区成立物业公司,负责社区运行的管理和服务,所需费用由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更新钢管井施工方案(3篇)
- 道路石材面板施工方案(3篇)
- 严管厚爱系列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景区许愿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长宁企业年会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机械模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学课件里能用党旗党徽
- 小学学科融合题目及答案
- 改写寻隐者不遇作文14篇
- 文化娱乐行业节目分类表
- 台湾-国民年金保险课件
- 血透室运用PDCA循环降低无肝素透析凝血发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的护理
- 主持人妆 男主持人上镜妆
- 安全伴我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吊篮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