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次生灾害防治0.doc_第1页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0.doc_第2页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0.doc_第3页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0.doc_第4页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实用技术手册国家减灾委员会抗震救灾专家组 编科 学 技 术 部2008年6月目 录第一章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与处置3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12第三章 生产安全18第四章 灾害损失评估23第五章 灾后重建选址防御地震次生灾害技术指南25第一章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与处置一、震损水库大坝隐患探测与安全评价技术(一)功能与用途受强烈地震影响,大坝内部及附属建筑物的结构可能受到严重损害,例如出现裂缝、松动、严重渗漏,垮塌等重大隐患,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大坝内部隐患检测,为大坝的安全评估提供直接有效的检测数据,并为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依据。(二)技术简介序号名称用途1稳态表面波裂缝检测仪检测大坝裂缝深度2瞬变电磁仪检测渗漏、绕坝渗流3大地电导率仪检测渗漏、绕坝渗流4探地雷达大坝内部不均匀性、松散区5多频电磁剖面仪检测渗漏、绕坝渗流6地层地温测量仪检测渗流通道7红外成像仪监测大坝渗漏情况,检测渗流通道利用以上专用探测设备对水库大坝坝体和坝基进行隐患探测,对开裂和渗漏进行分析评价。(三)适用范围混凝土大坝、土石坝及堤防的安全检测与评价。(四)典型工程三峡大坝、丰满电厂大坝、二滩电厂大坝、云南普洱地震震损水库东洱河水库和大河边水库、福建山美水库、湖南岳阳麻塘垸大堤、大毛家湖大堤、中洲垸大堤等。(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联 系 人:姚成林 联系电话13910058036电子邮箱: 二、大坝裂缝检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强烈地震给水库大坝造成严重破坏,会使大坝出现大量裂缝,破坏大坝的整体性。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对大坝裂缝进行检测,为大坝的安全评估提供直接有效的检测数据,并为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依据。(二)技术简介采用稳态表面波裂缝检测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产品)检测混凝土大坝、及土坝裂缝深度及走向,检测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面、混凝土与岩石和土层的结合状态。评估裂缝对大坝的影响程度,提出处理措施。(三)适用范围混凝土大坝、土石坝及堤防的安全检测与评价。(四)典型工程三峡大坝、丰满电厂大坝、二滩电厂大坝、云南普洱地震震损水库东洱河水库和大河边水库等。(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邮编:100038联系人:姚成林联系电话13910058036电子邮箱:三、震后混凝土坝内部损伤层析探测技术(一)技术简介利用大坝声波层析检测技术(大坝CT)ST-2000对大坝典型断面进行层析扫描检测,测出大坝混凝土纵波波速分布特性,根据声波波速与混凝土特性的关系,判断大坝震损情况,界定内部震损区域,为除险加固提供技术支持。(二)功能与用途用于整体检测大坝典型断面灾害震损情况,圈定大坝受损区域。通过在大坝的上游面布置高频电火花震源、下游坝面上安装接收传感器,对大坝进行扫描检测,应用层析成像分析处理软件得到大坝内部病害的直观图像。(三)适用范围混凝土大坝的安全检测与评价。(四)典型工程丰满电厂大坝、二滩电厂大坝等。(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 邮编:100038联系人:姚成林联系电话13910058036电子邮箱:四.水库大坝及近坝岸坡安全性态诊断、监测及预警技术(一)技术简介选用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对重点部位或缺陷部位进行监测,利用我院编制的专业监测软件进行分析和预警预报,作出安全性态诊断评价。1、安全性态诊断技术:专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软件,可对监测资料准确快速分析。2、大坝安全监测技术:选配并布设专用监测仪器设备对重点部位或缺陷部位进行监测,利用监测自动化采集设备进行自动采集和及时的数据传输(包括有线、无线、短信等),利用专用监测软件进行分析和预警预报。3、滑坡体或不稳定山体监测技术:利用固定测斜仪对滑坡体深部位移进行自动监测,利用专用测斜仪软件进行分析和预警预报。(二)功能与用途利用专用监测整编分析软件对水库大坝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编,结合现场巡视检测情况对大坝安全性态进行评估。利用精密、可靠稳定的监测仪器设备对大坝及近坝岸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集和整编监测数据,并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三)适用范围混凝土大坝、土石坝及堤防的安全监测与评价。(四)典型工程三峡大坝、向家坝电站、溪洛渡电站、株洲航电、临淮岗水利枢纽等(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联系人:田冬成 联系电话13501217848五、大坝渗透压力与绕坝渗流监测技术(一)功能与用途用于监测大坝坝体与坝基渗透压力变化和绕坝渗流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大坝遭到渗透破坏,或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二)技术简介利用振弦式渗压计、自动采集模块(MCU)及计算机、通信等设备,能适应工程现场气候环境下正常工作,并具有防水、防雷、抗干扰等性能。自动测量单元有分布式网络化测量、测量数据存贮、自动定时测量、计算机通讯、越限报警、测量数据管理、测量成果输出、附设读数仪人工比测等功能。渗压计监测精度可达0.1FS,自动采集单元单点数据采集时间小于3s,可实时监测大坝渗透压力状态,如大坝已有测压管,监测将更加简便、实用、快捷、经济,配合资料分析评价软件,可输出实时监测评价成果。(三)典型工程三峡大坝、向家坝电站、溪洛渡电站、重庆江口水电站、株洲航电、临淮岗水利枢纽、丰宁水电站、务坪水库等(四)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号,邮编:100038联系人:田冬成 联系电话13501217848电子邮箱:六、坝基处理速凝膏浆灌浆技术 (一)技术简介强烈地震过后,土石坝、堤防等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过大变形,在高水头压力作用下形成渗流通道,坝体或坝后土体细小颗粒有可能被水流带走,形成大的孔隙结构,且渗流可能具有一定的流速,采用常规高喷灌浆、水泥灌浆等防渗处理方法存在浆液易被水流稀释、冲走等问题。速凝水泥膏浆具有抗水流稀释和抗水流冲击能力、独特的扩散型式、触变性和凝结时间可控性等特点,可以用于530cm开度、2m/s流速地层的灌浆防渗处理。(二)功能与用途中国水科院研究的膏浆技术可以快速封堵较大的渗流通道,具有施工便利、快速和封堵率高的特点。(三)技术适用范围堆石体、大孔隙结构、块石架空结构、溶洞等2m/s以内动水流速地层的渗漏处理(四)典型工程1、红枫水电站堆石坝体帷幕灌浆2、海南龙塘水轮泵站坝基溶洞漏水封堵工程3、广西拔贡水电站溶洞堵漏工程4、广西乐滩水电站10#坝基堵漏工程5、重庆彭水水电站上下游围堰堵漏工程6、重庆鱼洞大桥主桥墩围堰堵漏防渗工程7、广西桥巩水电站围堰堵漏工程(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联系人:符平联系电话13683231684 七、混凝土坝体裂缝处理(一) 技术简介强烈地震过后,坝体混凝土在水平和垂直地震加速度作用下,会产生拉裂、压剪等破坏现象,从而形成混凝土裂缝,而且部分裂缝的深度较大,甚至可能是贯穿性裂缝,对大坝的安全构成威胁。我院研究的SK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可以快速、安全地封堵混凝土裂缝,其粘结强度大于4MPa,可使混凝土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二)功能和用途针对地震后混凝土坝坝体裂缝进行防渗和加固处理。(三)技术适用范围混凝土微细裂缝、岩石微细裂隙等的防渗加固处理(四)典型工程1、东江水电站拱坝裂缝处理2、大黑汀水库溢流坝混凝土闸墩裂缝加固3、响水拱坝裂缝处理4、亭下水库坝体裂缝补强灌浆5、落坡岭拦河坝裂缝处理6、松涛水库导流洞胸墙防渗加固7、东风大坝中孔裂缝化学灌浆及锚固处理8、潘家口水库裂缝处理(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北京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联系人:符平联系电话13683231684八、利用水下电视技术进行水下结构缺陷探查(一)技术简介在引进国际先进水利技术“948”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引进了美国生产的水下电视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控潜器(水下机器人)、TV摄像头、数码照相机、扫面声纳、水深传感器等部件。该系统具有自动定深、平面定位和导航功能,下潜深度可达200m。可在岸上操控机器人,通过监视器和录像,对水下结构状况进行探查。(二)功能与用途通过对工程结构的全断面扫描和录像分析,可以进行库区水下水利工程结构的探查,对上游坝面、溢洪道、闸门等工程结构可能存在的塌陷、裂缝、剥蚀、金属锈蚀等缺陷进行诊断,为工程抢险和安全加固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三)技术适用范围水下机器人广泛适用于水库及水电站、海洋工程、水下考古、水下防护救助等领域,可完成水下目标识别、录像、水下沉物打捞、海底电缆检测、水下障碍爆破等诸多任务。尤其适用于对水库内上游坝面、溢洪道、闸门等工程结构可能存在的塌陷、裂缝、剥蚀、金属锈蚀等缺陷进行诊断,深度范围200m左右。(四)典型工程哈尔滨西泉眼水库隐患探测(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联 系 人:孙东亚联系电话、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地形和枢纽建筑物几何形态测量(一)技术简介在引进国际先进水利技术“948”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了奥地利生产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该设备扫描范围为2-1000m,扫描精度+5mm,反射点间距小于1mm,扫描速率 800012000象素/秒,水平扫描范围 0-360度,分辨率0.02度,竖直扫描范围080度,分辨率0.02度。通过扫描,获得扫描范围内地面不同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地形、地貌、地质结构面等的数字信息。也可用于建筑物数字建模,开挖和填方量评估等工作中的各类测量。(二)功能与用途可快速获得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点的坐标、线的长度、曲面的面积、结构面的倾向和倾角、裸露堆积体的体积等量测。在地表无植被覆盖情况下,可结合高精度GPS进行地形测量,绘制等高线。配合数码照相机,可进行实体三维建模,进行河道、岸坡、枢纽建筑物的数字化。通过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实现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堆积体的扫描分析,可获得块石粒径和级配的相关数据。(三)技术适用范围1、边坡变形监测2、快速地形测量,为工程设计、施工服务。3、古建筑数字建模4、岩石结构面识别5、灾害现场测量,建立DTM(四)典型工程1、什刹海后门桥镇水兽的三维模型建立2、北京古观象台三维模型的建立3、 江西长江棉船洲崩岸治理段地形扫描4、溪洛渡水电站左岸缆机平台变形测量(一期)5、甘肃小海子水库溃坝现场测量6、北京废旧矿山地形测量7、怀柔、昌平、海淀、密云、平谷等地废弃矿山8、河北迁西潘家口水库脖子梁副坝地形测量9、河北涞源某尾矿坝地形测量10、四川绵阳肖家桥和罐滩堰塞坝体地形扫描(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邮编:100038联 系 人:孙东亚联系电话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一、泥石流拦砂坝设计技术(一)功能与用途目前,泥石流拦砂坝设计尚未有设计规范和规程,本技术由我所根据多年泥石流防治工作和拦砂坝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而集成,用于拦砂坝的规划和设计。1、拦砂坝的选址;2、拦砂坝的规划与设计。(二)技术要点1、拦砂坝的设计标准。2、拦砂坝的选址。3、拦砂坝的水文和水利计算。4、拦砂坝的结构设计。(三)应用实例我所已在云南、四川、北京等地成功设计了数十座大中型拦砂坝,并运行正常,如国内最高的四川泸沽铁矿泥石流拦砂坝,国内最高的云南盈江县浑水沟泥石流拦砂坝群。(四)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610041)联 系 人:王士革电 话:028 85221893子邮箱:二、泥石流排导槽设计技术目前,泥石流排导槽设计尚未有设计规范和规程,本技术由我所根据多年泥石流防治工作和排导槽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而集成,用于排导槽的规划和设计定。(一)功能与用途1、排导槽的选线;2、排导槽的规划与设计。(二)技术要点1、排导槽的设计标准。2、排导槽的布置。3、排导槽的水文和水利计算。4、排导槽的结构设计。(三)应用实例我所已在云南、四川等地成功设计了数十座大中型排导槽,并运行正常,如四川宁南县城阴阳沟排导槽泥石流,云南昆明市东川区大桥河泥石流流排导槽。(四)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610041)联 系 人:王士革电 话13980900767电子邮箱:三、DFW-型泥石流次声波警报器泥石流次声警报器DFW-型是基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专利(专利号:ZL 01 2 56480,X.)而开发的第三代产品,目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一)功能与用途泥石流在流域源地形成和沟床运动时其声发射中的次声部分,以约344米/秒的速度、以空气为介质向四周发射,它远大于泥石流的运动速度(一般为5-15米/秒)。泥石流次声信号为一确定性信号,其波形为简谐正弦波;卓越频率约为5-15HZ,具大于背景噪声20dB以上。由于次声信号可以从极小的缝隙穿过,该警报器可以置放远离流域源地和沟床(10-15公里)的室内。当泥石流发生时,泥石流次声警报器能率先接收到泥石流次声信号,再利用声音与泥石流速度之差而实现报警。该警报器主要用于泥石流警报,还可以用于山崩、雪崩、滑坡、海浪等领域,并已得到相关的数据。此外,该警报器还十分完整地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历次余震的地震次声资料。(二)技术要点1、DFW-型为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新型产品,具有报警、数据记录、数据传输等功能。电源为交直流两用,当市电断电后,自动切换至直流电源,直流电池组可以工作约24小时。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采用太阳能供电。2、泥石流次声报警器的核心部分为传声器。CHZ系列传声器可以满足泥石流次声信号的接收。经比侧,该传感器与世界名牌产品MODEL 4190(丹麦B&K公司)和MK222(德国产)有相同的性质和精度。(三)应用实例自1994年以来,该警报器样机和一、二代产品经历国内外近二十次原型泥石流应用,无一漏报、错报,其警报提前量在10分钟到40分钟。该警报器第一代产品DFW-型曾于2000年作为国家科技部援外项目,赠送委内瑞拉两套,同时作为合作研究,送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各一套,我国台湾两套。该产品于2007年在国内云南、四川、西藏、台湾,国外的奥地利使用,均获成功。其中在云南东川蒋家沟监测5次泥石流,其警报提前量均达半小时以上。(四)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610041)联 系 人:章书成电 话:028 85458553子邮箱:四、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一)功能与用途地震后由于山体大面积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大量出现,地震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灾害性泥石流可能性增大,本技术用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地震区泥石流沟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性;为政府在泥石流防治和灾后重建决策提供依据。(二)技术要点1、泥石流沟的流域特征、泥石流暴发频率、泥石流性质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和泥石流重度、流量、输沙量等特征值的分析与计算。2、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与危险区划分。3、应用技术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等(三)适用范围处于地震山区的城镇、公路、水利和水电设施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工作。(四)典型工程四川福堂电站、大岗山电站、黑水县城、茂县大沟生态站等。(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610041)联 系 人:王士革电 话:028 85221893子邮箱:五、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与风险评估(一)功能与用途强烈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山地灾害,同时,由地震引发山体结构破坏而形成的次生山地灾害,以及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将对震后恢复重建造成极大的危害。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与风险评估是对地震灾区范围的危险程度进行分区评价,对灾区建设进行风险评估,规避风险,为震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二)技术简介通过对成灾环境、山地灾害的发育特点、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和权重的确定,采取多元融合的计算方法,多元态多状态的可靠性分析,实现山地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结合恢复重建的需求,通过对易损性与期望损失率的分析,完成对灾区重建的风险评估。(三)适用范围地震灾后重建与其它建设(四)典型工程西南地区城市地质环境风险分析。(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编:610041联系人:孔纪名联系电话13658061599电子邮箱:六、线性建设工程山地灾害预测与风险分析(一)功能与用途线性工程是指公路、铁路、输油管道、输电线等线状建筑物。强烈地震可以引发大量的山地灾害,造成线性工程的大量破坏,同时也对震后工程恢复重建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线性工程山地灾害预测与风险分析,就是对灾害的危害程度、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危害进行评价与预测,对工程建设进行风险分析,为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依据。(二)技术简介通过对线性工程山地灾害的发育特点、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运用多元融合计算方法,采用两层次分析预测法,实现对线性工程山地灾害的预测。结合山地灾害对线性工程的危害程度,通过恢复路段易损性与期望损失率的分析,完成对线性工程的风险分析。(三)适用范围地震灾后重建中线性工程建设。(四)典型工程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与防治技术,输油管道灾害预测与防治(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系地址:四川成都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编:610041联系人:孔纪名联系电话13658061599电子邮箱:第三章 生产安全一、城市及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技术(一)功能与用途采用该技术可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城市及化工园区的风险分布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危险源的合理布局、安全监控和管理工作,对化工园区区域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二)技术简介城市及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技术是以区域性定量风险评价技术为核心,以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为规划指标的安全规划成套技术。该技术给出了城市及化工区危险源辨识和脆弱性目标分析方法,给出了重大事故后果影响评价及多米诺效应分析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推荐容许标准,将事故风险与经济风险相结合,给出了城市及化工园区安全容量分析方法。(三)应用实例1、南宁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试点项目;2、深圳清水河及南山油气库区安全规划项目;3、宁波化工园区安全规划项目;4、浙江上虞精细化工园区安全规划项目;5、广州市南沙(小虎)化工区安全规划项目。(四)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城市及化工园区在进行化工石化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时,对危险源进行合理布局,从规划阶段减少危险源发生事故的风险。(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邮编:100029联 系 人:魏利军联系电话13701104007相关网站:/二、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CASST-QRA(一)功能与用途可进行区域性的事故后果计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计算,是进行安全评价、应急预案编制、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等工作的重要工具。(二)技术简介1设备设施失效频率分析。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结合事故树的分析,筛选出定量风险评价所需的压力容器、常压容器、管线、阀门、泵、压缩机等事故风险点清单。在工艺过程危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危险点泄漏尺寸类型分析,以此确定各危险点设备设施失效频率。2事故发生情景频率分析。各个风险点会因危险物质种类、泄漏类型、泄漏大小、点火条件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事故情景,不同事故情景发生的概率不同。通过事件树分析,建立不同事故风险点的事件树,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发生凝聚项含能材料整体爆炸、压力容器物理爆炸、Beleve、VCE、池火灾、有毒气体扩散等情景的条件概率分布。3点火可能性分析。在设备实施、工艺条件、平面布局等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厂内、周边设施、道路等的潜在点火源进行分析,分析其潜在的点火可能性及导致点火的累积概率。4泄漏计算。存储于罐体、管道的介质由于罐体或管道破损,会产生泄漏,形成液池和蒸发。通过软件内嵌的泄漏模型,计算出泄漏量、蒸发量、液池面积等数据,为事故后果和个人风险计算提供支持。5事故后果计算。根据事故情景描述以及泄漏计算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所有事故情景的事故伤害后果,用死亡可能性50%的涵盖区域来描述。其中还包含气体扩散形成蒸气云爆炸和闪火危害的后果。6个人风险计算。基于设备设施失效频率、事故发生情景频率、气象条件概率和事故后果,通过计算模块,完成事故发生频率(fs)和事故后果(vs)的拟合计算,并在评价区域平面图上绘制出所要求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7社会风险计算。基于个人风险计算结果、区域人口分布及气象条件概率,通过计算模块,完成事故情景发生累积频率和伤亡人数的计算,并在社会风险曲线窗口绘制不同企业和区域的社会风险曲线。(三)应用实例1、南沙区(小虎)化工区安全评价项目2、中国石油唐山LNG项目接受站工程安全预评价3、吉化丙烯氰装置定量风险评价4、浙江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区域性安全评价5、中国石油唐山LNG项目接受站工程定量风险评价6、宁波化工区区域性风险评价及事故应急预案编制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锦州20-2陆地终端风险评估8、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液化天然气工程厂址与周围环境安全可行性研究9、深圳市清水河及南山半岛油气库区安全现状评估(四)适用范围适用于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及相关科研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或工程安全评价、项目设计、科研及教学工作。(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邮编:100029联 系 人:魏利军联系电话13701104007相关网站:/三、加油站危险源综合监控预警系统(一)功能与用途针对石油分公司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实现加油站管理、实时监控预警及应急救援等功能,防止加油站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加油站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二)技术简介采用多媒体监控技术,实现本地和远程两级监控。在上级石油公司设立集中监控中心,对所辖各加油站实行统一监控与管理,通过互联网,能远程监控各加油站实时传输的参数数据和视频信息,对加油站进出车辆情况、收费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人员工作情况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监视与控制。系统采用面向角色和工作流程的纵横权限管理技术,包括加油站现场监控和远程监控中心两个模块。(1)加油站现场监控。包括对各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等设备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进出车辆监控;收费情况监控;员工工作情况监控;流动人员情况监控;以及安全状况智能分析与预警、自动报警等; (2)远程监控中心监控。包括远程监控信息和报警信息实时获取与响应,现场状况实时监控,及安全状况分析与预警等。 (三)应用实例该技术在湖南高速公路加油站危险源综合监控预警系统开发应用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四)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新改扩建加油站。(五)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邮编:100029联 系 人:魏利军联系电话13701104007相关网站:/四、油气集输企业安全监控预警及管理信息系统(一)功能与用途采用数字化的图像处理技术、总线式的数字采集传输技术和高速的网络传输平台,代替传统人工巡查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油气集输生产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管理。(二)技术简介系统包括参数监控、视频监控、音频调度及预警报警等功能模块:(1)参数监控。利用采集I/O及模块实现采集、传输和处理现场数据,在监控中心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和可视化显示。监测的参数包括现场环境参数,如风向、大气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明火等,流体参数,如温度、液位、压力、流量和可燃气体浓度等,状态参数,如电机的启停、断相等。(2)视频监控。主要包括各个边远井采油机及周边环境图像信息、整个站区室内的三相分离器、锅炉、加热炉、污水处理等重要设施和操作人员状态的现场图像信息,站区内的储罐溢出、人员以及车辆出入等状况的视频监视,实现对重要油气作业场所人员进出的监视和控制。(3)音频监控。主要通过在各关键工作区设立防爆电话,实现工作人员间的日常联系、生产调度指挥和报警等事务。(4)预警报警。支持现场及远程多级报警设置,当有异常状态情况出现时,系统将给出预警信号和处理措施,触发应急救援指挥和调度,或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自动触发相应的动作,将系统带入安全状态。并能以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自动告警和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报警过程自动记录、存档和备份。(三)应用实例该技术已在中石化华东石油分公司危险源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油气集输站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苏北工区油田场站危险源综合监控预警系统开发应用两个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四)适用范围该技术适用于危险品生产储存单位,尤其油气集输企业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