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doc_第1页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doc_第2页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doc_第3页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doc_第4页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民俗风情的写作指导文题亮相家乡的以“家乡”为话题,可以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是说明文。写作方向一通过对特殊意义日子的习俗介绍,表达人们固有的美好的愿望、民族精神。民俗文化是学生了解生活、体察社会、丰富人文情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每个民俗都传承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每一个民俗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传统节日、纪念日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瑰丽多彩,更可见其中所联系着各种情感纽带。比如社戏就是通过介绍江南特有的年规戏来表现江南美丽的风景,民风的纯朴,农村孩子们的聪明能干的办事能力,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比如端午日表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民风淳朴,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美的人性。例给姐姐装喜被表姐明天要出嫁了。苏南的风俗要表姐的姑姑姑父我的爸爸妈妈去装新喜被。这个习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管它了,我要看看喜被是怎么装的。双休日,我也就跟着爸爸妈妈去了舅舅家。舅妈把所有的要装进被子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我爸爸妈妈来装被子。被子颜色按照民族传统大红和大绿,龙凤呈祥的缎面。棉胎是表姐夫的父亲自己种的棉花弹成,特意从河南老家带来的。这被子都是父母的心啊!爸爸妈妈把棉胎装进了被套。我说:“就这么简单?”舅妈说:“还要装东西呢。你马上就知道了。”舅妈数了八样东西,说被子里要装八种东西。什么瓜子、花生、枣子、核桃、鸡蛋、糖果、粘糕等。“为什么要装这些东西呢?”我问妈妈。妈妈说:“花生过去代表生了儿子又生女儿,花着生;瓜子、枣子、鸡蛋就是早得贵子。糕代表步步高升,糖果代表生活甜蜜”,妈妈也有不知道的。但舅妈并没有让爸爸妈妈把这些东西直接放进被套里,她说她改革一下,而是让爸爸妈妈先把两床被子相对的叠在一起,她把东西放在一个红袋子里,把这个装有八样东西的红袋子塞在叠好的被子中间,然后用红带子把枕头和被子一起捆好。跟着被子一起的还有一杆秤。是过去有秤砣的那种长杆秤,用红布条缠着。要用秤抬着被子,这个秤表示称心如意。是希望姐姐婚后的生活衬心如意啊。还有一个子孙桶。其实是过去装小便的园木桶,用红漆漆得放亮。子孙桶里也要装八样东西。这都是过去陪嫁必须要有的东西。姐姐真正的陪嫁是一辆荣威轿车,还有新房的首付,同这些比起来被子、秤算不了什么,但它代表着长辈们的美好愿望。所以装喜被这个习俗一直延续着。点评本文是从装喜被这一活动来介绍家乡的婚礼习俗,先交代习俗流传的区域。再详细介绍此习俗的做法。这个习俗把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拉的更紧了,表达了长辈们的美好愿望,温馨的亲情。写作方向二从同学们熟悉的家乡特有的饮食文化上表现家乡的民俗民情,表现家乡的美好,表达民族固有的情结眷恋家乡,热爱家乡的传统美德。这方面的内容丰富,如:腊八粥、家乡的玉米粥、端午节吃粽子、家乡的豆渣饭、做酱、腌菜等等。这种要把习俗的时间、形成缘由及饮食的做法交代清楚。例三月三,吃菜粑每年农历三月的个巳日,叫“上巳节”,又称“元巳节”,因三月初三与之接近,后来就被固定在这一天。据说它源于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也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也称“鬼节”。“三月不吃粑,蛇咬归人家。”枞阳有三月三吃粑的习俗。“粑”与“巴”谐音,鬼节吃粑是为了“巴”住人的灵魂,不让鬼勾走了。所以这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吃粑,而且还要等天完全黑透了才能点灯,大概是想人在暗处躲着,不让鬼看见。三月三的粑是很有讲究的,粑心是鲜嫩的野菜,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垂手可得,如马兰、米曲、野蒜、蒿子。将野菜洗净后,放在开水锅里焯掉涩水与苦汁,再切碎捣烂拌进麦面粉或细米粉,然后反复搓揉,使之互相融为一体,便将其做成一个个扁圆形的饼粑。这是早年生活艰难时的米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米粑更讲究。那就是将野菜洗净、晾干,与五花肉、豆腐干等一起切碎,放在锅内一起炒熟,再加上一些佐料,以备做馅用。粑皮是上等的米粉,因是生粉,得经过锅里将粉炒熟,炒出香味来。接下来就得揉粉,将米粉加热水一起搓揉,揉至绵软如泥,将其捏成粑皮,旋成窝状,放入菜馅。然后将其托在左手心,右手从窝状的沿开始向中间收拢赶捏,让其缝合见不到馅为止。再用两手掌轻轻的压扁,做出来的形状四周圆滑,中间有馅的地方高高的凸起。制作米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将这些做好的粑放进蒸笼里蒸熟,或是放在油锅里煎烤。待到那些饼粑又香又软时,或是香酥油黄之后,便可以食用了。煎粑看似简单,得掌握一下火候,在洗净的铁锅里浇上香油,上下四周都要浇到,然后将粑一个挨一个地放在锅内煎。待放满了粑,再向四周撒一些水,使少量的水积蓄在锅底,再盖上锅盖,待水烧干了粑也差不多熟了,再稍闷一分钟之后,打开锅盖,锅内的粑香扑面而来,让人大开胃口。据说,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小时候在麒麟老家时,就爱吃菜心粑。他常与见到的乡亲们念叨:我多么想尝尝家乡的菜心粑啊,家乡的菜心粑真有味道。点评通过对家乡菜心粑的介绍,表现了对菜粑的喜爱。吃菜粑已成为一个传统,成为家乡的一个特色。爱菜粑就是爱家乡。体现了热爱故乡的传统美德。首段交代习俗的时间、形成缘由及别称。次段引用俗语,交代吃粑习俗。点题。接着重点介绍粑的内容,从原料到制作的过程,主要运用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最后,插写一笔,交代名人逸事,更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条理清晰,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十分亲切,令人倍感真实。方向拓展: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延续传承的独特的民俗,民风民俗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所知晓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上面只说了纪念日和饮食两方面的风俗,还有诸如丧葬习俗,体现传统的孝道礼仪思想、;建筑习俗,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地理特征,体现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变化无穷;语言习俗,体现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婚礼习俗体现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等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