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4.1热导检测器(TCD) 5.4.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5.4.3氮磷检测器(NPD) 5.4.4电子俘获检测器(ECD) 5.4.5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烟草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仪器:液氮罐PCR仪旋涡混合器微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凝胶成像系统超净工作台电泳装置高压灭菌锅真空干燥机纯水器各式微量移液器各式微量离心机溶剂配液:烟草检验实验室仪器配置清单阿贝折射仪:测定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和平均色散白度计:测试产品白度火焰光度计:临床化验及病理研究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酸度计:测PH值电阻式木材测湿仪:测烟草的湿度烟草自动化学分析仪:分析烟草中化学元素、成分纸张含水量测定仪:测烟纸的湿度烟草中主要的TSNAs及致癌性等级名称缩写致癌性(IARC)N-亚硝基降烟碱NNNGroup 1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Group 1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Group 3N-亚硝基新烟碱NATGroup 3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醇NNAL-4-(甲基亚硝胺基)-4-(3-吡啶基)-1-丁醇Iso-NNAL-4-(甲基亚硝胺基)-4-(3-吡啶基)丁酸NNAC-4-(甲基亚硝胺基)-4-(3-吡啶基)-1-丁醛NNA-烟草中的有害气体及检验方法 焦油 烟碱 一氧化碳 TSNAs(4) 苯并a芘 氮氧化物(2) 金属(7) 酚类化合物(7) 羰基化合物(8) 芳香胺(4) HCN 氨 VOCs(5) Semi-VOCs(3)卷烟烟气分析的仪器分析方法n 烟碱(GC)n 一氧化碳(非散射红外法)n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分析或FTIR )n 多环芳烃(HPLC,GS/MS-SIM)n 烟草特有的N-亚硝胺(GC-TEA,LC/MS)n 金属(AAS,ICP/MS)n 酚类物质(HPLC)n 羰基化合物(HPLC)n 芳香胺(GC/MS)n VOC(GC/MS)n 氨(离子色谱)n HCN(流动分析仪)多环芳烃的分析技术:(一) 纸(板)色谱法(二) 气相色谱法(三) 高效液相色谱法(四)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04年 CORESTA)烟气中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TSNAS分析方法:毛细管柱GC-TEA系统芳香胺的分析技术n 光度法n 薄层色谱法n 气相色谱法n 液相色谱法n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n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CE)羰基化合物、多环芳烃、金属、酚类物质的HPLC方法所用的仪器:超声波振荡器、固相萃取柱分离 、液相分析仪多环芳烃、芳香胺、VOC的GC/MS分析方法所用仪器:超声波振荡器、固相萃取柱分离 、色-质联用分析烟气中HCN(氰化氢的检测方法)的分析方法所用仪器和试剂:联苯胺和吡啶异烟酸吡唑啉酮异烟酸巴比妥酸流动分析仪玻璃滤片分光光度计真空泵自动进样器 烟草及烟草制品 式样的制备和水分的测定烘箱法1、 烘箱2、 粉碎机3、 筛网孔径0.45MM4、 硅胶干燥器5、 称量皿6、 广口瓶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1、 旋转箱法调节箱旋转箱卷烟直径测量分析天平烟丝填充值的测定:烟丝填充值测定仪器必须满足:1、测量桶:施力测头施压速度卷烟厂主要生产车间1、 制丝车间控制室贮叶室 贮丝房2、 卷包、滤棒成型车间3、 膨胀烟丝车间4、 仓库5、 技术中心、质检中心6、 空调机房7、 除尘室8、 维修车间9、 生产周转车间卷烟厂的生产工艺1、 原料配料及配方叶组:制丝工艺采用片叶、烟梗和再造烟叶为材料。2、 制丝:由原料进入车间至制成烟丝并贮存为止,制丝生产线宜由片烟预处理、制叶丝、制梗丝、白肋沿处理、配比加香和贮存等生产工段组成。片叶预处理工段由备料、开箱、切片、松散回潮、流量配比、预配、除杂、筛分、加料、配叶贮叶等工序组成。制丝工段由叶片增温增湿、金属剔除、筛分、切叶丝、叶丝膨胀、烘丝、冷却等工序组成。配比加香:烟丝流量配比、加香、贮丝烟丝流量配比:由叶丝、梗丝、3、 卷接包:供丝、卷接、包装、装封箱至送入成品周转库为止。4、 滤棒成型:从原料备料至丝束卷制成滤棒和发送为止。包括丝束和辅料暂存、滤棒暂存、滤棒发射等工序。5、 烟用材料周转6、 成品周转7、 膨胀烟丝:浸择、开松、干燥、二氧化碳回收、热风循环、回漕、贮存8、 技术中心9、 机修工艺管道:物料管、蒸汽管、凝结水管、给水管、排水管、压缩空气管、真空管、除尘管、排气管。制丝线设置水分检测装置的工位序号工位必要性备注1松散回潮后2片烟加料机后3叶丝在线膨胀系统两台4叶丝冷却机后5白肋烟加温加湿机前6白肋烟加里料机后7白肋烟烘焙机后8白肋烟加表料机后9烟梗回潮机后10烟梗蒸梗机前11梗丝加料机后12梗丝膨胀机前和烘梗丝机后两台注:应配置 宜配置水分仪的选择条件:1、 烟尘较多的场合宜有清扫镜头的装置2、 水气较多的场合宜有防镜头结露的装置3、 温度较高的场合宜有镜头降温的装置常用的有:烟草水分测定仪 烟丝水分测定仪 烟叶水分测定仪技术中心与烟草质检中心应设置的实验室:1、 通用理化分析和测试包括: 长度 光电法 圆周(激光法) 吸阻 重量 硬度 点压法 水分 空头 圆度 熄火 爆口 外观 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旋转法 小盒密封度的测定 通风的测定2、 原材料测试烟纸包括以下几项检测: 卷烟纸、成型纸、安装纸等具有定向透气带的材料透气度的测定 卷烟纸燃烧速率的测定 烟用安装纸原纸中铅硒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卷烟纸中柠檬酸盐、宁酸盐和脂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烟用纸钾钙钠镁和有机根离子的测定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烟草原料的测试 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氯化碳的测定 非衍射红外线法 空气中气相烟碱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微电流放大器、记录器) 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吸烟机、氮氧化物检测系统、氮氧化物分析仪) 烟气中氢氰酸的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法 主流烟气中主要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卷烟总粒相物中水分的测定 卡尔费体法 烟气中自由基含量的测定配方烟丝结构的测定3、 香精香料测试包括: 香精的酸值测定 相对密度的测定 折光指数的测定 乙醇中融混度的评估 澄清度的评估 香气质量田用评定方法 挥发性成分总量 抽样 烟用香精中汞钾铅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4、 成品测试烟草制品的测试5、 信息处理也可分为:1、 物理检验室纸张拉力机烟草数字投影仪五功能测试台烟用纸张裁样机烟支纵向裁切机温湿度检测仪磷化氢检测仪纯水机烟丝水分仪:专用于检测烟丝含水率的仪器,按其测定原理和方法可分烘箱法、化学法、电容法、微波法和红外线等,又可分为实验室烟丝分水仪和在线烟丝水分仪。红外水分仪:利用不同含水率的烟丝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束的吸收率有一定差异的原理,客队烟丝含水率进行非接触式测定的仪器。烟丝填充测定仪:专用于测定烟丝填充能力的仪器,其原理是将一定质量和一定含水率的烟丝至于专用的圆筒内,并对烟丝施加一定质量的压力载荷,经过预定的时间后其烟丝的高度即代表烟丝的填充能力。烟丝的宽度测定仪:专用于测定烟丝宽度,通常用光学放大投影法进行测定烟支自由燃烧测定仪:测定烟支自由燃烧速度的专用仪器,装有自动点火、自动计时装置,以阴燃时间的长短表示其燃烧性能。硬度测定仪:测定烟支或滤棒硬度的专用仪器,分点压法和全压法两种。圆周测定仪:测定烟支或滤棒圆周的专用仪器。有气动法、拉带法、光电法等类型。直径测定仪:测定烟支或滤棒直径的专用仪器。一般用光电法测量,分为激光和普通光。综合测定仪:可以连续测定烟支或滤棒的质量/直径、压降/稀释度和硬度的专用仪器。通气稀释测定仪:专用于测定测定滤嘴卷烟通气稀释率的仪器吸阻测定仪压降仪:专用于测定测定烟支或滤棒的吸阻仪器。其测定原理是,在标准状况下,用一个流量为17.5ML/S的稳定气流流经式样,式样两端的压力差即体现吸阻的大小。烟支含末率测定仪:测定烟支含末率的专用仪器。吸烟机:自动抽吸卷烟的同时可自动采集咽气冷凝物和气相物的仪器。吸烟机应符合ISO3308:1991(GB/T 164501996)的相关要求。一氧化碳自动分析:自动测定卷烟咽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的专用仪器。纸张透气度测定仪:用于测定卷烟纸、滤棒成型纸、滤嘴接装纸透气度的仪器。条码检测仪器长度测量仪器字高测量仪器天平(0.001g)样品盒刀片毛刷气流控制器2、 分析化验室1烘箱2恒温干燥箱3便携式PH计4催化剂评价系统5低温真空等离子体表面纳米材料改性系统6多功能超级进样口7色差仪1(便携)8色差仪2(台式)9标准液稀释分配仪10切丝机3、 其他部分技术中心与烟草质检中心的硬件要求:1、1520平米的冷藏库2、双回路供电3、设置排除有害气体的装置4、污水排放应集中处理5、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6、药品库应有独立的防腐蚀、通风和消防设施卷烟生产自动化系统包括:1、 制丝生产线2、 膨胀烟丝生产线3、 再造烟叶生产线4、 卷接包生产线5、 滤棒成型生产线6、 公用及能源管理系统7、 火灾报警系统8、 其他系统打叶复烤的技术工艺及流程打叶复烤的工艺任务:1、 备料2、 真空回潮3、 辅叶、切尖、解梗4、 润叶5、 筛沙分选6、 叶基、叶尖挑选7、 定量与喂料8、 打叶去梗9、 叶片复烤10.烟梗复烤11.碎叶片处理打叶复烤的检测:在线质量检测原叶检测(烟叶的品质、含水率、砂土率和等级纯度的检测)原料烟叶和叶片化学成分检测项目包括:a) 总糖(total carbohydrates);b) 烟碱(nicotine);c) 总氮(total Nitrogen);d) 氯(Cl);e) 钾(K)。解/散把率检测(电子天平)含水率检测叶片结构检测叶中含梗率检测(电子秤)梗中含叶率检测(电子秤)长梗率检测温度检测(水银球温度计或点度计)杂物检测装箱密度偏差检测(DVR)重量检测包装外观检测化学成分检测a)高效液相色谱(总糖、多元酸的测定、乙醇、丙二醇、质体色氮、丙三醇、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水溶性糖含量的方法。烟草样品经0. 01 molI)-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提取60 min,以Metacarb 67C色谱柱(300 mm6.5 mm)为固定相,纯水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烟草中主要的水溶性糖均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果糖、葡糖糖和蔗糖的检出限(3Sl N)分别为0.60,0.71,0.39 mgI)-l。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1Y699. 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728)在0.97%1.6%之间。烟草中的水溶性糖与烟草的口感、香味特征和焦油生成量关系密切,烟草水溶性糖含量与其产地和种类都有关系,测定烟草中水溶性糖对配方设计、工艺生产、烟草品质监控以及卷烟降焦减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烟草中重要的水溶性糖,占烟草水溶性糖的比例较大。目前测定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包括柱平衡在内的色谱运行时间较长,需60 min以上,而且对色谱柱和检测电极需要进行较多的维护,样品处理时间相对较长1,不利于实验室检测效率的提高。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示差折光检测是一种直接、快速、成本低的测定方法,广泛应用于糖类分析2-8。 本工作使用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填料为固定相的色谱柱,以纯水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I。C)对烟草中水溶性糖进行测定。b) 连续流动法(总糖、烟碱、总氮、氯、钾、淀粉、硝酸盐)连续流动分析仪:取样器、比例泵、渗析仪、加热槽、螺旋管、比色计,配460mm滤光片、记录仪或其他合适的数据处理装置。天平,感量0.0001g振荡器C)烘箱法(试样的测定和水分测定)烘箱粉碎机筛网孔径0.45MM硅胶干燥器称量皿广口瓶D)芒森沃克法(水溶性糖的测定)F)克达尔法(总氮的测定 )E)光度法(总植物碱的测定)G)感官评析法(烟草及烟草制品)H)调节和测试大气的环境I)分光光度法(总植物碱、次氯酸钠-水杨酸)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氨)气体采样泵大型气泡式吸收管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干燥管:内装变色硅胶或玻璃棉J)火焰光度法(钾)K)原子吸收法(钙镁)L)气相色谱法(烟碱、水分、菌核、灭多碱、有机氯、除草剂、毒杀芬、递灭威等农药净残留量的测定)M)微波消解法(总氮)N)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汞、铅、砷含量、硒含量)O)光度比浊法P)硅钙酸重量法(烟碱纯度的测定)Q)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苯并a芘的测定(玻璃纤维滤片、通风橱、分析天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超声波发生器)R)气相色谱-热能分析联用法(分析天平(0.1mg)、气相色谱-热能分析联用仪、超声波发生器、旋转蒸发仪、色谱柱、保护柱、玻璃层析柱)YC/T146-2010烟叶 打叶复烤 工艺规范烟叶 打叶复烤 工艺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打叶复烤各工序的主要工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烤烟和白肋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635 烤烟GB 8966 白肋烟GB/T 18771.2-2002烟草术语 第2部分:烟草加工、烟草制品GB/T 21136 打叶烟叶 叶中含梗率的测定GB/T 21137 烟叶 片烟大小的测定YC/T 31 烟草及烟草制品 试样的制备和水分测定 烘箱法YC/T 137.1 复烤片烟包装 瓦楞纸箱包装YC/T 147 打叶烟叶 质量检验YC/T 159 烟草及烟草制品 水溶性糖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YC/T 160 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植物碱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YC/T 161 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YC/T 162 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氯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YC/T 217 烟草及烟草制品 钾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YC/T 236 烟草及烟草制品 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3术语和定义GB/T 18771.2-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真空回潮vacuum conditioning利用抽真空技术排除烟包内的空气,再增加烟叶温度和湿度的工艺过程。3.2切尖tipping将一定直径烟梗的叶尖部分切下,使叶尖与叶基分离的工艺过程。3.3全叶打叶 whole leaf threshing 烟叶在不切尖的状态下各个部分全部进入打叶去梗工段的工艺处理方式。3.4润叶ordering对烟叶进行一定程度地加温加湿处理,增强烟叶韧性和耐加工性的工艺过程。3.5打叶风分threshing and classifying (threshing and pneumatic separating)利用机械方法,在风力的作用下将叶片与烟梗分离的工艺过程。3.6叶片复烤lamina redrying将去梗后的叶片采用高温处理,去除杂气和刺激性,使叶片含水率达到所规定的指标,以利于长期贮存和醇化的工艺过程。分干燥、冷却、回潮三个阶段。3.7烟梗复烤stem redrying将打叶风分后的烟梗通过高温处理,使烟梗含水率达到所规定的指标,以利于长期贮存的工艺过程。3.8叶片包装lamina packing对复烤后的叶片进行批量计量、预压成型、打包捆扎、标识的过程。4技术要求打叶复烤工艺流程参见附录A。4.1备料4.1.1工艺任务4.1.1.1烟叶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应全部计量,并做好详细记录。4.1.1.2每批次投入的烟叶原料的质量和数量应符合生产规定要求。4.1.1.3应严格按照配方等级、数量要求准备配方打叶的原料。4.1.1.4烟叶原料按批次有序堆放;批次之间的间隔不小于1 m,不应错堆、混堆、超高堆放(限高2 m)。4.1.1.5分批次、按顺序或按配比要求均衡供应烟叶原料。4.1.2来料要求4.1.2.1烟叶原料的等级质量、含水率和自然砂土率应符合GB 2635和GB 8966的技术要求。4.1.2.2烟叶原料的产地、类型、品种、数量应符合要求。4.1.2.3烟包无严重破损,包内无霉变、异味、污染、水渍、杂物及未经处理的虫蛀烟叶。4.1.3质量要求按要求的烟叶等级、数量、配方比例进行配比,准确率达100%。4.1.4设备要求4.1.4.1备料搬运工具不应有水、油等污染物质。4.1.4.2计量器具感量不超过0.5 kg。4.1.5过程要求4.1.5.1备料要求4.1.5.1.1备料场地应具有存放一个或一个以上班次生产所需烟叶的空间,备料场地清洁、无杂物、远离污染源。4.1.5.1.2备料时,根据配方比例要求及生产情况设计流量,每小时为一个投料单元,确定每工位的投料进度。4.1.5.1.3烟叶来料应附有送料单,送料单上应注明烟叶的年份、产地、数量、等级、类型和委托加工单位。4.1.5.2原烟挑选要求4.1.5.2.1原烟挑选处理工序见图1。 图1原烟挑选处理工序4.1.5.2.2烟叶挑选区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挑选烟叶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除尘装置,具有充足的挑选场地,适宜的挑选能力,选叶区灯光光照强度为(30050) lx(勒克司)。注:烟叶精选时光照强度应高于选叶区光照强度要求。4.1.5.2.3根据原料情况和合同要求,确定对原烟进行选把、选片,并制定样品。4.1.5.2.4将合格烟叶循序渐压地放入专用器具,烟把向外。4.1.6仓储能力要求原烟仓库的仓储能力应达到生产线年加工设计能力的1/2以上。4.2真空回潮4.2.1工艺任务4.2.1.1增加烟叶的含水率和提高烟叶的温度。4.2.1.2松散烟叶。4.2.2来料要求4.2.2.1烟叶放置整齐、紧凑,不倾斜。4.2.2.2烟叶产地、年份、品种、等级和数量符合要求。4.2.3质量要求真空回潮后烟叶应符合表1要求。4.2.4设备要求 4.2.4.1柜门、真空蝶阀、破空阀、安全阀、冷却塔、冷凝泵、水箱、仪表等符合设备设计要求。4.2.4.2柜内导流板和侧壁导流槽无破损或变形。4.2.5过程要求4.2.5.1在环境温度低于25 、烟叶含水率低于16%时或烟叶出现板结现象时,应采用真空回潮。4.2.5.2蒸汽压力、水压、压缩空气压力等均应满足工艺条件要求。4.2.5.3应根据烟叶产地、类型、等级、品种、含水率、烟包粘结程度等情况确定真空回潮周期。4.2.5.4烟包及其载体与真空柜内壁、柜门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应接触;烟包堆码整齐。4.2.5.5真空回潮后的烟叶不应封存在真空柜中,出柜后的烟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0 min。如遇设备故障,应采取措施散包。4.2.5.6回潮后的烟叶应松散柔软,保持原有色泽,叶片无潮红、水渍现象。表1真空回潮后烟叶质量指标烟叶等级 指标设计值范围 回透率% 回潮后包芯温度 回潮后含水率% 上等烟 5060 1618 98中等烟 6070 1618 98下(低)等烟 6075 1719 98注: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回潮后包芯温度的允差为设计值5 ,含水率的允差为设计值1%。4.3铺叶、切尖、解把4.3.1工艺任务4.3.1.1将来料按生产规定要求,连续、均匀、整齐一致地铺在摆把台输送带上。4.3.1.2切尖打叶时,切下烟梗直径小于1.5 mm的叶尖部分。4.3.1.3剔除非烟叶物质和青、霉、油污、虫蛀烟叶及等级不符合要求的烟叶,分离烟把中的碎烟。4.3.2来料要求 若烟叶经过回潮工序,来料应符合第4.2.3条的要求。若烟叶不经过真空回潮工序,来料应符合第4.1.2的要求。4.3.3质量要求4.3.3.1 解把率80%。4.3.3.2 叶尖含梗率3.0%。4.3.4过程要求4.3.4.1摆放在铺叶台上的烟把与流向垂直,叶基朝外,无重叠,流量均匀,铺叶数量为(250300)kg/人/小时。注:统计的人数包括铺叶人员以及铺叶工序辅助人员。4.3.4.2配方打叶时,定时检查原料投入比例的符合性,及时调整每工位的投料进度。4.3.4.3及时处理本工序范围内的散碎烟叶。4.3.4.4更换烟叶等级时,两等级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两等级烟叶不应混合。4.4润叶4.4.1工艺任务4.4.1.1一次润叶:提高烟叶(叶基)的含水率。4.4.1.2二次润叶:提高烟叶(叶基)的温度和松散程度。4.4.1.3润尖:松散粘结叶尖、提高叶尖含水率。4.4.2质量要求润后烟叶的质量应符合表2要求。表2润后烟叶的质量指标指标 烤烟上等烟 烤烟中等烟 烤烟下(低)等烟 一润 二润 润尖 一润 二润 润尖 一润 二润 润尖设计值 温度, 5060 5065 5060 5063 5068 5060 5065 5070 5060 含水率,% 1518 1720 1518 1720 1821 1619 1519 1822 1719散把率,% 95 95 95 注1:配方叶组打叶,参照本表。注2:白肋烟润叶(尖),参照烤烟中等烟润叶(尖)。注3: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润后温度允差为设计值5 ,含水率允差为设计值1%。4.4.3设备要求4.4.3.1各种仪表工作正常,数字显示准确。4.4.3.2加湿加热系统、热风循环系统及传动部件完好,自动调节系统工作正常;蒸汽、水、压缩空气的管道系统及喷嘴畅通,喷嘴雾化效果良好,滤网完好畅通。4.4.3.3二次润叶后的金属探测装置灵敏可靠。4.4.4过程要求4.4.4.1蒸汽压力、水压、压缩空气等均应符合设备的设计要求。4.4.4.2润叶筒内温度达到预热要求后才能投料生产。4.4.4.3润后烟叶应松散,无粘结、水渍、潮红叶、蒸片,确保烟叶原有色泽。4.4.4.4一次润叶后,烟叶的特征为叶片柔软,用手握时烟筋不易折断,可以从烟筋上撕下叶片,撕裂处不光滑。4.4.4.5二次润叶后,烟叶的特征为用手握时叶片、烟筋柔软,容易从烟筋上撕下叶片,撕裂处光滑。4.4.4.6如遇故障停机,应及时关闭汽水阀门。停机时间超过15 min,应将筒内的烟叶转出摊晾。4.5筛砂分选4.5.1工艺任务除去混杂在烟叶中的砂土、烟虫、虫卵等杂物,并分选出碎烟片。4.5.2来料要求满足4.4.2一润工艺指标要求。4.5.3过程要求4.5.3.1烟叶流量均匀,符合设备工艺生产能力。4.5.3.2筛孔不堵塞,筛后物流输出通畅。4.6叶基、叶尖挑选4.6.1工艺任务4.6.1.1人工挑拣出青烟、霉烂烟、杂物及其他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烟叶。4.6.1.2 对未解把的烟把进行人工解把。4.6.2来料要求4.6.2.1满足4.4.2一润工艺指标要求。4.6.2.2烟叶松散,流量分配均匀。4.6.3过程要求4.6.3.1挑选后的烟叶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类杂物”(塑料纤维、油污烟、毛发、金属物)含量为零;“二类杂物”(纸屑、绳头、麻片)和“三类杂物”(植物及非烟草类植物纤维)含量不超过0.00665%。4.6.3.2在挑选叶基时,应解开没有散开的烟把。4.6.3.3挑拣出的杂物,应放入专用杂物箱内,并及时清理。4.6.3.4挑拣出的青杂烟、霉烂烟和其他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烟叶,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并集中处理。4.7定量与喂料4.7.1工艺任务4.7.1.1将烟叶按生产工艺要求的流量,均匀地供给下道工序。4.7.1.2储存一定量的烟叶,满足工序间缓冲和调节。4.7.2设备要求4.7.2.1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完好。4.7.2.2计量管及贮料柜上的光电开关灵敏完好。4.7.2.3电子皮带秤应定期校验,具备恒流量控制功能。4.7.3过程要求4.7.3.1生产过程中料仓内烟叶贮存量应在料仓容积的1/6以上,否则停止生产。4.7.3.2应根据设备设计能力及加工烟叶的质量特性确定二润前的流量设定值。4.8打叶去梗4.8.1工艺任务4.8.1.1将烟叶(叶基)进行梗、叶分离。4.8.1.2对分离出的叶片进一步筛分处理。4.8.2来料要求满足4.4.2二润工艺指标要求。4.8.3质量要求打叶去梗后叶片及烟梗应符合下列质量指标:a)叶中含梗率2.0%;b)梗中含叶率1.2%;c)长梗(长度大于20 mm)率:上中等烟70%,下低等烟65%;d)粗梗(直径大于2.38 mm)率0.4%;e) 打叶去梗后叶片结构的质量要求见表3。4.8.4设备要求密封和耐磨材料良好、稳定,密封性良好,不易脱落。4.8.5过程要求4.8.5.1根据不同类型、等级、品种烟叶的具体情况,控制烟叶的进料流量;做好框栏、打辊转速、风量、风速、抛料辊转速等的技术调整。4.8.5.2合理调整打叶线各级打叶风分量,一级打叶风分出片率占全线叶片出片率的比例为(6065)%;二级打叶风分出片率占全线叶片出片率的比例为(2025)%。4.8.5.3根据梗中含叶率及时调整回梗系统的风量。4.8.5.4生产结束或调换烟叶等级时,应清除机内残留物料。4.9贮叶配叶4.9.1工艺任务4.9.1.1使各配方叶组的叶片进一步掺和均匀。4.9.1.2进一步平衡叶片水分。4.9.1.3实现上下道工序平衡生产。4.9.2来料要求4.9.2.1来料含水率和流量均匀。4.9.2.2同4.8.3。4.9.3质量要求贮叶配叶后,烟碱变异系数(即烟碱标准偏差/平均值100)小于10%。4.9.4设备要求4.9.4.1配叶时应采用两个以上柜体。4.9.4.2光电控制系统完好。4.9.5过程要求4.9.5.1应采用往复式布料形式。4.9.5.2配叶贮叶时,各叶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防止叶组混淆。4.9.5.3更换烟叶等级时,应清理设备中的残留物料。4.9.5.4 根据下工序要求,合理调节出料流量。4.9.5.5 烟叶在柜内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小时,避免叶片结块。4.10叶片复烤4.10.1工艺任务4.10.1.1将打叶去梗后的叶片(叶尖)经过干燥、冷却、回潮,控制含水率。4.10.1.2灭杀霉菌、虫卵,适度去除青杂气。表3打叶去梗后叶片结构的质量要求 单位:%规格 烤烟上等烟 烤烟中等烟 烤烟下低等烟(25.4*25.4)mm2 47 45 41(12.7*12.7)mm2 83 81 77(6.35*6.35)mm2 94(2.36*2.36)mm2 99.2(2.36*2.36)mm2 20 mm)和短梗(烟梗长度20 mm)两个规格(或根据合同要求)。4.11.3.3筛分后,烟梗符合下列工艺质量指标:长梗率85%。4.11.3.4 烟梗对杂物的要求:一类杂物含量为零,二、三类杂物含量不超过0.00665%。4.11.4设备要求4.11.4.1加温系统及传动部件正常,网板孔不堵塞。4.11.4.2烟梗振筛的筛孔不应堵塞,烟梗输送通畅。4.11.5过程要求4.11.5.1蒸汽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满足设备要求。4.11.5.2投料前,设备应进行预热(1520) min。4.11.5.3将烟梗均匀地分布在烤梗机网带上,进入烤梗机干燥。4.11.5.4根据烟梗流量及含水率,合理设置网带速度和烤房温度,烤房温度不超过120 。4.12碎片和碎末的处理4.12.1工艺任务4.12.1.1将生产线产生的碎叶片单独烘烤,并将烘烤后的碎叶片按所要求的规格进行筛分。4.12.1.2将筛后尺寸大于(2.36*2.36) mm2的碎叶片剔除所含烟梗后均匀掺入烤后叶片中,尺寸小于(2.36*2.36) mm2的碎末单独包装或根据客户需要按尺寸分类包装。4.12.2来料要求来料流量均匀。4.12.3质量要求4.12.3.1烤后碎片和碎末的含水率为(1113)%,碎片和碎末含梗率0.5%。4.12.3.2碎片和碎末对杂物的要求 :一类杂物含量为零,二、三类杂物含量不超过0.00665%。4.12.4过程要求碎片和碎末的复烤温度100 ,烤后含水率均匀一致。5包装5.1叶片包装5.1.1工艺任务将复烤后的松散叶片,按照一定的包装规格和质量(重量),经过计量、预压成型、复称,进行打包捆扎、标识。5.1.2来料要求5.1.2.1叶片含水率(1113)%。5.1.2.2叶片松散,水分均匀,含水率标准偏差0.5%。5.1.3质量要求5.1.3.1叶片纸箱包装技术要求见表4。表4叶片纸箱包装技术要求外型尺寸(长宽高)mmmmmm 净重kg 叶片含水率%烤烟 白肋烟 烤烟 白肋烟 1115690725 1115690725 2000.5 1800.5 11131136720725 1136720725 5.1.3.2箱内密度偏差率(DVR)10%。5.1.4设备要求5.1.4.1计量器具感量不超过0.25 kg。5.1.4.2油阀及管道接头无跑、冒、滴、漏等现象。5.1.4.3预压机、打包机的压头高度和保压时间均可调整。5.1.5过程要求5.1.5.1箱包装应有牛皮纸、瓦楞纸板内衬加固(或根据合同要求)。5.1.5.2叶片经预压机预压时,根据叶片等级适当调整压头高度和保压时间。5.1.5.3烟箱进入扎带机并扎带,4条捆扎带平行且等距,捆扎带间距为270 mm,均匀不偏斜。5.1.5.4箱内烟片应四角充实、平整,无空角、无杂物等。5.1.5.5打包成型后,箱内叶片回涨超出烟箱部分的高度应小于50 mm,箱体完整,无破损、无污染。5.1.5.6叶片装箱后,箱芯温度为(3545) 。5.1.5.7标识项目齐全、字迹清楚,粘贴工整,不应错号和隔号。5.1.5.8标识内容应包括:烟叶产地、年份、等级、质量(重量)(毛重、净重)、复烤企业名称、生产日期、班次、箱号、类型、品种等。 5.1.5.9应收集落地叶片,剔除杂物后重复放到生产线,不应混入杂物。5.1.5.10 包装物应符合以下要求:a) 纸箱结构、材料与技术要求按YC/T 137.1执行;b) 包装捆扎按YC/T 137.1执行。5.1.5.11叶片包装工艺流程见图2。 图2叶片包装工艺流程5.2烟梗包装5.2.1工艺任务将筛分后的烟梗装入纸箱或麻袋,并加标识。5.2.2来料标准烟梗含水率为(1013)%,长梗率85%。5.2.3质量要求烟梗包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或根据合同要求):a) 麻袋包装:应加内衬薄膜袋,烟梗包装净重(3050) kg 0.2 kg;b) 纸箱包装:(2000.8) kg。5.2.4过程要求5.2.4.1标识清晰、齐全,称重准确。5.2.4.2包装好的烟梗应按指定位置堆码整齐。5.2.4.3严禁露天堆码。5.2.4.4包装前烟梗温度不应高于50 。5.3碎片和碎末包装5.3.1工艺任务将烘烤后碎片和碎末按照一定的包装规格和质量(重量)进行包装标识。5.3.2来料标准同4.12.3。5.3.3质量要求碎片、碎末包装符合下列规格要求(或根据合同要求):a) 麻袋包装(应加内衬薄膜袋):净重(2530) kg0.2 kg;b) 纸箱包装:(1500.5)kg。5.3.4过程要求5.3.4.1称量准确,标识清晰、齐全。5.3.4.2包装好的碎片和碎末应按指定位置堆码整齐。5.3.4.3 严禁露天堆码。5.3.4.4应收集落地碎片、碎末,剔除杂物后复入生产线,严防杂物混入。5.4凉箱(包)工序5.4.1工艺任务将包装后的叶片(烟梗、碎片、碎末)存放一定的时间,以降低温度。5.4.2来料标准 同5.1.3,5.2.3或5.3.3。5.4.3质量要求凉箱(包)后,叶片的箱芯温度35 ;烟梗、碎片或碎末的箱芯温度45 。5.4.4过程要求5.4.4.1烟箱(包)应放入专用凉包区域或仓库。5.4.4.2烟箱存放不应高于两层,烟包存放不应高于四层,四周间距不小于0.3 m。5.4.4.3烟箱(包)分类存放,并有明确的标识。5.4.4.4烟箱(包)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仓。5.4.4.5烟箱(包)搬运时要防雨,防损坏。5.4.4.6 保持凉箱(包)仓库的清洁卫生,并适时通风排湿。 6车间环境6.1车间温度冬季:(225) 。6.2车间相对湿度选叶区、贮叶区:(7075)%;其它区域:(6570)%。6.3噪音小于85分贝 (dB(A))。7在线质量检测7.1原烟检测7.1.1烟叶的品质、含水率、砂土率和等级纯度的检测按GB 2635和GB 8966执行。7.1.2原烟含梗率的测定7.1.2.1取样随机抽取4包原烟烟叶,从每包原烟中随机抽取1把烟叶,混合为一个样品,每等级检测一次。7.1.2.2检测方法7.1.2.2.1检测仪器和设备电子秤,感量为1 g。7.1.2.2.2操作及计算记录样品质量(重量),收集直径大于1.5 mm的烟梗,梗上不应带烟片,称量、记录烟梗重量。按公式(1)计算原烟含梗率。 (1)式中:A-原烟含梗率,以百分数表示;a1-烟梗的质量(重量),单位为克(g);a-样品的质量(重量),单位为克(g)。7.2回透率检测7.2.1取样从真空回潮后的烟包或烟架中随机抽检两份重量为(505) kg的样品,每生产班次检测一次。7.2.2检测方法7.2.2.1检测仪器和设备电子秤,感量不超过0.5 kg。7.2.2.2操作及计算从按7.2.1条取得的样品中挑出未回透的烟把(片),再除去其中已回透的部分,称重,按公式(2)计算回透率。 (2)式中:B-回透率,以百分数表示;b-样品重量,单位为千克(kg);b1-未回透的烟叶重量,单位为千克(kg)。注:若样品柔软松散,则判定该样品已回透,反之判定该样品未回透。7.3解/散把率检测7.3.1取样7.3.1.1解把率取样在铺叶解把后叶基传送带的整个皮带宽度上,随机截取(3000300) g样品;每生产班至少取样2次。7.3.1.2散把率取样在二次润叶机出口处的皮带/振槽上,随机截取润后(3000300) g样品;每生产班次每2小时取样1次。7.3.2检测方法7.3.2.1检测仪器和设备电子秤,感量1 g。7.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程方案及课标解读
- 群众性创新汇报
- 诗经《氓》上课用
- 护理主任年度总结报告
-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肛门直肠疾病肛瘘
- 亲一亲课件教学课件
- 脑血管病的护理管理
- 腰椎骨滑脱症护理查房
- 快递财务工作总结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解读
- 护士执业注册体检表
-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版
- 新生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外科学 胃十二指肠疾病
- 《智能投顾 大数据智能驱动投顾创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职工自愿放弃社会保险协议
- 高中英语Unit5Firstaid文章BasicFirstAid人教版必修五
- 2021北京昌平初二(上)期中数学(A)(教师版)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39901-2021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法硕刑事诉讼法学三辩护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