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魂”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背诵三首古诗。3.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意思。教学重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感悟古诗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元日(课前播放歌曲过大年,播映喜庆的图片)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1.同学们,春节过完不久,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回答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作“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别人家怎么过节。A.放鞭炮B.吃年夜饭,喝酒庆祝C.贴对联2.教师归纳:(幻灯片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举杯同庆,迎接新年;大红对联,美好心愿。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过渡:其实,古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1.会读古诗。(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幻灯片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注。(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2.理解古诗。(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3)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3.诵读古诗。(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高兴。)(2)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2)小结、介绍: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之为“传统节日”。(3)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5.了解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2)师出示、介绍:介绍王安石。(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屠:古时用屠苏酒以祛除瘟疫,现今指宰杀。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第二课时清明一、提问设疑,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诗。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牧,揭示题目。我们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清明这个节气、节日。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1.指名读诗。2.范读。(出示课件)3.分组读诗。4.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二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2)标注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学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句诗。2.学习第三句(课件出示第三、四句):(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第三课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激情导入,揭示主题1.(出示望月图,音乐)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齐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谁的乡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简介王维。(结合课前了解的材料)3.释题,画简图助理解。二、初读古诗,感悟诗意(一)认音1.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2.检查认字情况(生字卡)。3.再读诗句。(二)知意1.生自己读诗句,借注释理解诗意。2.读读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3.共同初释诗意。(借机板书:思)(三)悟情(1)自由读“独在异乡为异客”。简介诗作背景。同学们去别人家做过客,在别人家做客就是别人家的客人。王维在长安就是长安的客人,所以说是异客。王维独在异乡做异客是一天吗?十天?一个月?还是多长时间?(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啊)(2)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有什么感觉呢?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师:诗人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呀,他会在哪些时候最想家?口头练习:诗人离开家乡亲人两年了,平日里常常想家,在节日里他会更想家。所以说:(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课前让你们了解了很多节日,你们知道哪些节日?有哪些习俗?王维过节了能跟家人团聚吗?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吗?能跟朋友一起快乐地玩吗?他又是什么感觉?(难过、悲伤、伤心,怕过节。)虽然王维害怕过节,但是每个节日还是会如期而至的。(口头练习说话:)春节之时,外面鞭炮声声,远在异乡的诗人只能用诗句对家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春节)倍思亲。端午节了,中秋来临,除夕之夜,今天是重阳节了,有谁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说出来。想想王维此时此刻的心情。生反复读诗句体会王维的情感。(3)导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名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象一下:王维的兄弟分茱萸的情景。是多了一枝茱萸吗?师:我的亲人朋友们,思念可以穿越很远的距离。把你们的思念说出来吧,我一定会感受得到的。分组、分男女读诗句。三、诵读积累,学会背诵我的亲人们朋友们,我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们,但我的功名还没成就,现在只能寄回我的一首诗,你们从诗中就能读懂我的心啊。1.感情诵读。2.积累背诵。四、延伸拓展,交流心得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异地,遇到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见面时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王维好不容易见到故人了,他想问的是什么呢?1.出示:杂诗“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交流自学情况。3.诗人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每一人每一事,连家乡的每一草每一木都在他的牵挂之中。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再齐读杂诗。板书设计9古诗三首元日除夜燃爆竹事成空饮屠苏愁换旧符脸憔悴同节不同情孤独思念教学反思古诗教学,少不了“指导朗读”。为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改革面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美术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育平台用户增长策略优化:国际教育市场拓展报告
- 路政执法证管理办法
- 2025年村居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村后备干部测试题及答案
- 工业天然气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严重失信名录管理办法
-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培养方案
- 森林植被自然更新促进技术方案
- 2024建筑工程监理表
- 胸部肿瘤放疗讲课
- 新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空乘服务语言艺术与播音技巧全套教学课件
- 小米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 张拉应力及油表读数计算的表格
- 香港著名导演介绍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典型题带答案
- 《工业视觉基础知识》课件
- 家长进课堂金融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