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政管理制度范本(doc 53页).doc_第1页
医疗行政管理制度范本(doc 53页).doc_第2页
医疗行政管理制度范本(doc 53页).doc_第3页
医疗行政管理制度范本(doc 53页).doc_第4页
医疗行政管理制度范本(doc 53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科工作制度医务科是在业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业务行政管理部门。其具体任务与工作范围是:1. 医务科具体职责范围1.1组织全院各医疗科室和医技科室进行正常的医疗和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协调医疗科室和医技科室之间的联系,保证医疗工作的开展,严防医疗差错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1.2拟订有关的业务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1.3督促各科制度、标准、规范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1.4对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院长提出处理意见。1.5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检查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质量,医疗作风,协助党办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奖罚、晋升工作。2.医务科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医务科是联系协调医院内、外医疗业务工作的枢纽。其特点是工作量大,具体、面广、技术性强,因此必须注意配备懂业务的干部。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避免被动,忙乱。2.1抓好工作计划和总结根据院长指示,结合医院的情况,按时草拟全院业务工作计划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专题计划。为了使年度计划落到实处,应分季度计划。通过计划,统一行动,要按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影响计划落实的因素,应及时进行调整。针对计划完成情况,按时进行总结,通过总结提出改进工作和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见,推动工作不断前进。2.2抓好危重患者抢救及新技术开展抓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是医务科的工作重点。首先制定好抢救标准。学习标准,掌握标准,按标准办事。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上必须过硬,科室间、医护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因此,医务科的工作人员要直接深入到抢救现场,组织与协调抢救危重患者,组织好临床和医技科室针对医疗业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的开展新技术。医疗业务查房制度1、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抽查医嘱、病案、并听取各级医师对诊疗工作的意见,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对所查患者,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对新入院患者24小时之内,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必须查房一次。1.2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物理检查;检查遗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对新入院的、重症、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讨论,确定新方案;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对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一一予以纠正;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1.3住院医师一日三次查房(时间:8:00-9:30、下午:4:00-5:30、晚上9:00-10:30,手术或抢救患者时,时间可调整),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要随时诊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请上级医师和科主任亲自诊察,指导诊断治疗。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妥善安排患者的膳食,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值班医师在交接班时必须查房一次,夜间值班时于11点与交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一次。1.4查房前医务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查房前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作出肯定行的指示。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形体征和分析及下步处理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之内。2、教学查房:对实习进修医师、住院医师进行以教学为目的的查房,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示教和讲课,每周1-2次,由科主任安排。3、业务院长查房:业务院长带领医务科等与医疗有关的科室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各科的查房,查房内容包括医疗质量、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安全、病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查房结束后由医务科记录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授权管理制度一、临床医师执业资格授权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执行医师注册执业管理。医务科严格审查医师资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者及未经医师执业注册者不得独立从事医疗工作。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在我院的人员,经本人申请,医务科审查后经培训处方管理办法合格后授予普通处方权。对于经常使用麻醉药品的特殊科室医生,须经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有医务科授予麻醉处方权。3、对于新调入我院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试用期满后,办理执业变更手续,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医务科审核合格后授予处方权,方能独立执业。4、手术医师的授权管理,应参照关于印发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流程的要求执行。5、对于特殊诊疗项目,如介入手术、腔镜手术、麻醉,参照我院麻醉医师权限分级管理制度与流程、腔镜手术医师权限分级管理制度与流程及关于下发介入医师手术权限的通知的要求,进行申请和授权。6、特殊操作技术和治疗,如重症医学、核医学、人工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心脏同步化治疗、脑卒中诊疗等,经科室培训、考核合格后,提出申请,报医务科复核并授权。7、内镜检查操作者需经专业资质培训或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后,由本人提出申请,科室考核合格后,报医务科复核并授权。二、医技人员职业资格授权管理制度1、从事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经科室考核合格后书面报送医务科,在审核同意备案、授权后方可独立操作和出具相关检验报告。2、取得药士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医务科授予普通处方调剂权,取得药师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医务科授予麻醉、精神药品处方调剂权。3、从事普通放射、CT、MRI、核医学、病理科、超声科、心电专业、脑电专业、肌电专业的技术人员,须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和(或)大型设备上岗证后,方可进行仪器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本规定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三、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管理。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由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等情形之一的。目录由卫生部制定,需要经卫生部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目前卫生部公布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如下: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的医疗技术:克隆治疗技术、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病技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技术、瘤苗治疗技术等。2、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同种器官移植技术、变性手术等。3、风险性高,安全性、有效性尚需验证或者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利用粒子发生装置等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毁损式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肿瘤热疗治疗技术,肿瘤冷冻治疗技术,组织细胞移植技术,人工心脏植入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治疗技术等。4、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基因芯片诊断和治疗技术,断骨增高手术治疗技术,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等。四、我院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属于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以及本规范实施严格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二类。1、普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资质审批指临床常用低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的有创操作:如导尿、胃肠减压、骨髓穿刺,浅表组织活检,B超引导下诊疗性腹穿、胸穿,外周血管穿刺,清创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成功完成一定例数的操作后,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考核后,予以资质准入,科室、医务科留存备案。2、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级审批。(1)各科根据本专业有创诊疗操作技术的复杂性,难度和风险,列出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报医务科审核。(2)各专业根据高风险诊疗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的难度要求按项目进行资质准入,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分专业设制准入标准,取得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方可提出最低难度的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的准入资质申请,申请前必须在上级医师(或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5例,经科室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根据相应项目考核,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科室上报医务科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经公示生效,获得相应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资格,方可进行独立操作。(3)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管理危重患者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的医疗风险,为了保证操作质量,减少操作风险,除非紧急抢救生命,在操作前要进行科室讨论,评估有创诊疗操作的利弊和选择。原则上要安排技术熟练的医师负责具体操作,不得安排技术不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具有高危险性,高难度操作常用项目如下:经皮动脉置管术,各种途径的中央静脉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三腔管气囊填塞术,心包穿刺术,气管切开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腹膜置管透析术,机械通气,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等技术。3、有创操作人员资格管理有创诊疗操作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复评一次,进行操作技术能力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主要依照实际能力提升而变,不唯职称晋升而变动。当出现下列情况,取消其进行有创诊疗操作的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者。五、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管理参照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相关文件执行,包括医疗技术项目和人员。如批文没有具体人员规定,医院原则上按高风险诊疗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在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或者第三类医疗技术前,必须向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在我院实施。属于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分别报河南省卫生厅和卫生部审定。六、 各科室在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1、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4、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5、本院医学伦理审查报告;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七、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后30日内到河南省卫生厅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经登记后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八、新批准开展的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在2年内须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九、各科室不得在临床应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院属各科室: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和河南省三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我院手术和有创操作权限做如下规定:一、加强各级医师管理,建立严格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一)医务科对全院外科医师按职称制定培训计划,强化住院医师的外科基本功训练(切开、缝合、止血、包扎、无菌观念)。(二)各外科系统科室紧紧结合本专业和本科室医师情况,分别制定专门培训计划,抓好培训。每年对每位医师写出评价上交医务科。(三)医院严格按照省卫生厅关于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及各专业手术分类的要求,对外科系统各级医师进行考核,必须按手术医师分级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达标,否则视为不称职医师,降级适用。(四)成立外科系统医师考核小组组长:李献哲成员:李天宇 马荣耀 张玉斌 潘世界 张新培 张金婷 田玉军 周 理 师恒伟 余德旺 景聪荣 宋 玮考核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李雪银(兼)(五)医务科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分别下发学习大纲,每季度组织理论考试和基本功考试一次,每半年进行基本功比赛一次,每年由考核小组对外科医师手术操作考核一次,并给予评价记录,列入医师定期考核依据。手术操作考核范围,重点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二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各种重大手术。三、手术医师分级所有手术及有创操作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我院。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1) 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四、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帮助指导下,熟练掌握一级手术,做二级手术的助手,也可担当部分二级手术的术者。(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应掌握二级手术,做好三、四级手术的助手,在上级医师具体指导下,也可担当个别三级手术的术者。(三)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帮助下熟练掌握三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可配合正、副主任医师开展四级手术。在正、副主任医师帮助下,也可担当四级手术的术者。(四)正、副主任医师参加各级手术。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好手术,负责监督检查手术质量。(五)进修医师手术范围同住院医师,但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六)实习医师只能在医师指导下做简单的一级手术。(七)高干患者、高级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干部的手术由主治医师或正、副主任医师担当术者。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级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五、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和手术质量的关键。(1) 正常手术:择期手术,其审批方是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2) 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署同意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核备案,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后,方可签发手术通知单。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各种重大外伤应属于此类。5、同一患者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6、高风险手术。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8、大器官移植。(三)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科研性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科审核、业务副院长审批,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论证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手术。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员生命,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四)非计划再次手术凡非计划再次手术,所在科室一律应在进行再次手术的前一天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上报医务科,科室应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专门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专项管理登记本,再次手术后,科室应对患者施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术后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6、 施行手术的几项具体规则(一)凡需施行手术的患者,术前必须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及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明确诊断。做出术前小结,同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二)三级以上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麻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三)术前讨论应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指定专人做好记录。(四)术前必须由患者家属或者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按手术批准权限办理审批手续,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签字,经科主任或院长授权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五)手术通知单需提前一天交手术室,手术医师或助手应在手术前一日开好医嘱,并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协助手术室护士准备特殊器械。(六)接送患者时,要带病历,并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七)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负完全责任,助手应按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有不利于患者的情况时,助手应及时提醒术者注意,但必须紧密配合,术中遇有疑难问题或意外情况时,可互相商讨并请示上级医师。手术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时,仍由上级医师对患者负完全责任,术者必须服从指导。(八)术后随即开好术后医嘱,填写手术采集标本的病理申请单,由术者或第一助手及时完成手术记录。附:各科手术分级目录及相应级别手术权限医师名单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附:各科手术分级目录及相应级别手术权限医师名单(一)妇产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张新培、张金婷、王书霞、姜晓红、金红霞、王利霞、王玉、薛小芳)1、宫颈活检2、上环、取环、人流术、药流3、胎头吸引术4、人工剥离胎盘术5、前庭大腺脓肿切开引流术6、处女膜切开术7、一侧附件切除术8、度以下会阴裂伤缝合术9、会阴侧切缝合术10、输卵管通液检查术11、宫颈炎的各种物理治疗(电、激光、微波、冷冻等)12、诊断性刮宫术二级手术:(手术医师:张新培、张金婷、王书霞、姜晓红、金红霞、王利霞、王玉、薛小芳)1、子宫全切术2、附件切除术3、子宫肌瘤剔除术4、臂位牵引术5、古典式剖宫产手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6、宫外孕手术,输卵管切除术7、二度会阴裂伤缝合术8、有异常的人流、取环术9、前庭大腺囊肿术10、无痛人流11、中期妊娠引产术12、输卵管造口术三级手术(手术医师:张新培、张金婷、王书霞、姜晓红、金红霞、王利霞、王玉)1、复杂子宫全切术 2、碎胎术、穿颅术 3、阔韧带内肿瘤手术 4、三度会阴裂伤缝合术 5、宫腔镜、阴道镜诊断技术的应用(宫腔镜黏膜息肉切除术) 6、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 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 8、产后阴道大血肿切开缝合术 9、盆腔粘连松解 10、输卵管整形术 11、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四级手术(手术医师:张新培、张金婷)四级手术(手术医师:张新培、张金婷)1、 卵巢癌根治术2、 宫颈癌根治术3、 子宫体癌根治术4、 各种难产的复杂手术5、 诊断不明确的探查术6、 有严重合并症的产科及妇科各种手术7、 阴道内子宫切除术(二)眼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贾玲、景聪荣、白石、焦建慈)1、 单纯胬肉切除术2、 眼睑内翻矫正术3、 麦粒肿切除术4、 霰粒肿刮除术5、 泪囊摘除术6、 结膜瓣遮盖术7、 角巩膜穿通伤缝合术8、 眼睑、球结膜色素痣切除术9、 眼睑外伤缝合术10、 球结膜环切、新生血管烧灼术11、 双重睑手术12、 眼袋成形术13、 光学虹膜切除术14、 绝对期青光眼减压术15、 睫状体冷凝术16、 角膜、球结膜异物剔除术17、 泪道冲洗术18、 睑结膜结石剔除术19、 球结膜下、囊球后注射术(局部)20、 前房穿刺术二级手术:(手术医师:贾玲、景聪荣、白石、焦建慈)1、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 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手术4、 眼睑植皮术5、 上睑下垂矫正术6、 共同性斜视矫正术7、 前段眼内磁性异物摘除术8、 鼻腔泪囊吻合术9、 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手术10、 眼睑外翻矫正术11、 内眦赘皮成形术12、 羊膜移植术13、 泪腺、眼睑肿瘤摘除术14、 复发性胬肉切除术 15、 视网膜光凝固术16、 眼肌手术17、 眼内异物取出术18、 虹膜切除术19、 眼球内容剥除术20、 眼球摘除术21、 眼球内容剜除术三级手术:(手术医师:贾玲、景聪荣)1、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2、 视网膜脱离手术3、 垂直性斜视矫正术4、 双眼复视眼肌手术5、 白内障小切口(或超乳)、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6、 眼眶肿瘤摘除术7、 泪管断裂吻合术8、 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9、 结膜囊成形术四级手术:(手术医师:贾玲、景聪荣)1、 眼前段再造术2、 眶尖部肿瘤摘除术3、 眼眶深部异物取出术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小切口(或超乳)、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一级手术:(手术医师:李天宇、王硕、杨洪、杨国明、杨丙厚、赵学建、张伟峰、徐文举、孙羽飞、李翔、闫静、黄军、赵俊芳)1、 各类断层皮片的切切术及异体皮制备2、 各类烧伤清创术3、 中小面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4、 小面积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术5、 趾、指截除术(烧伤后)6、 焦痂切开减压术7、 Z成形术、V-Y成形术8、 睑外翻整形术9、 各类软组织的小缺损修复术10、 多趾(指)截除术11、 各类体表小肿瘤摘除术12、 各类烧伤创面处理13、 中小面积烧伤清创术、早期切、削痂植皮术14、 单纯性瘢痕挛缩整形植皮术15、 指关节融合术16、 单纯唇裂修补术17、 烧伤清创术(含小儿)18、 中、小面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含小儿)19、 体表小肿瘤切除术(含小儿)20、 趾、指截除术(烧伤后)(含小儿)21、 焦痂切开减压术(含小儿)22、 软组织小缺损修复术(含小儿)23、 磨痂术24、 剥痂术(扩创术)25、 各种单纯口唇畸形修复术26、 单纯性鞍鼻整形术(隆鼻术)27、 额面部外伤清创修复术28、 深静脉制管术29、 眼袋成形术30、 内眦赘皮成形术31、 单纯皮管成形、转移术二级手术:(手术医师:李天宇、王硕、杨洪、杨国明、杨丙厚、赵学建、张伟峰、徐文举、孙羽飞、李翔、闫静、黄军、赵俊芳)1、 截肢术2、 真皮下血管网皮移植术3、 大片异体皮移植,自体皮嵌入术4、 微粒皮移植,异体皮移植术5、 部分鼻、耳缺损的修复术6、 一般耳畸形修复术7、 足底足跟溃疡皮瓣修复术8、 中、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术9、 双侧唇裂修补术10、 各类鼻畸形修复术11、 巨大体表肿瘤切除修复术12、 隆乳术13、 重睑术14、 吸脂术15、 皮管成形术16、 皮肤扩张术(含小儿)17、 斜颈整形术18、 下肢橡皮肿切除植皮术19、 各类皮瓣、肌皮瓣、肌瓣筋膜皮瓣成形修复术20、 肉芽创面植皮术21、 瘢痕单纯切除,Z字改形修复术22、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23、 单纯性唇裂修复术(含小儿)24、 单纯性唇、鼻部肿瘤切除整形术25、 巨大体表肿瘤切除缺损修复术26、 唇部畸形、唇部肿瘤切除修复术27、 单纯性皮管成形转移术28、 一般耳畸形修复术29、 各类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术30、 眼部瘢痕畸形及内眦赘皮修复术31、 处女膜修补术32、 上睑下垂修复术33、 下眼袋矫正术34、 眼睑缺损修复术35、 驼峰鼻矫正术36、 耳部畸形矫正术37、 口角成形术38、 颞部充填术39、 全颜面磨削术40、 乳房下垂矫正术41、 多指并指矫正术三级手术:(手术医师:李天宇、王硕、杨洪、杨国明、杨丙厚、赵学建、张伟峰、徐文举、孙羽飞、李翔)1、 血管植入,皮瓣预构手术2、 游离皮瓣移植术3、 腹壁整形术4、 复杂性皮瓣、肌皮瓣、超薄皮瓣修复术5、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术6、 重度腭裂修复术7、 巨乳缩小术8、 乳房再造成术9、 皱纹舒展术(除皱术)10、 切(削)痂植皮术11、 鼻畸形整形术(含小儿)12、 重度腭裂修复术(含小儿)13、 双侧唇裂修复术(含小儿)14、 颅面畸形整形术(含小儿)15、 复杂性瘢痕挛缩畸形修复术(含小儿)16、 游离皮瓣移植术(含小儿)17、 腹部吸脂术18、 腹壁成形术19、 尿道下裂手术四级手术:(手术医师:李天宇、王硕、杨洪、杨国明)1、 血管游离移植,皮瓣移植术2、 各种烧伤晚期功能严重障碍,功能重建术3、 烧伤后高位截肢术4、 自体上皮、真皮皮浆混合移植术5、 微移自体皮、大张异体皮混合移植术6、 新开展的各种手术(所有改进、改良手的术)(四)神经外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马荣耀、王相阁、张继东、彭兆龙、冯大磊、杨荣刚、孙书光、李坷、朱帅、李靖、牛永彬)1、 各种轻度头皮外伤清创术2、 头皮及颅骨肿瘤切除术3、 脑脓肿穿刺术(含小儿)4、 颅骨肿瘤切除术(含小儿)5、 头皮清创缝合术(含小儿)6、 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形术(含小儿)二级手术:(手术医师:马荣耀、王相阁、张继东、彭兆龙、冯大磊、杨荣刚、孙书光、李坷、朱帅)1、 各类经颅骨钻孔减压、引流、抽吸术2、 各类颅骨手术3、 各种复杂头皮外伤清创术4、 各种头皮肿瘤切除术5、 各种外生骨疣切除术6、 开放性颅脑外伤清创术7、 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8、 颅骨成形术9、 各类颅内血肿清除术10、 椎板切除减压术11、 周围神经或神经节封闭术12、 脑脓肿手术13、 脑室穿刺引流术14、 脑室腹镜分流术15、 大脑半球肿瘤手术16、 脑室分流术(含小儿)17、 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含小儿)18、 远离脑干脑室的脑肿瘤手术(含小儿)三级手术:(手术医师:马荣耀、王相阁、张继东、彭兆龙、冯大磊、杨荣刚)1、 除一类以外各主管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和介入手术2、 椎管内外各种手术(包括普通病变脊髓手术)3、 经蝶垂体手术4、 立体定向手术5、 椎管内肿瘤手术(含小儿)6、 脑室内和近脑干各类手术(含小儿)7、 脑内血肿清除术(含小儿)8、 脑脓肿切除术(含小儿)9、 脑底部位肿瘤手术(含小儿)10、 脊膜膨出手术(含小儿)11、 全脑血管造影手术(含小儿)四级手术:(手术医师:马荣耀)1、 经幕后下入路各种肿瘤切除术2、 复杂性动脉瘤夹闭术(部分)3、 复杂性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部分)4、 难度较大的深部脊髓病变手术(部分)5、 高颈段或脑干肿瘤切除术(部分)6、 复杂性的颅底外科手术(部分)7、 复杂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部分)8、 复杂性颅底手术(含小儿)(部分)9、 枕骨大孔区手术(含小儿)10、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及脑动脉畸形手术(含小儿)(部分)11、 经幕后下入路各种肿瘤切除术12、 复杂性动脉瘤夹闭术(部分)13、 复杂性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部分)14、 难度较大的深部脊髓病变手术(部分)15、 高颈段或脑干肿瘤切除术(部分)16、 复杂性的颅底外科手术(部分)17、 复杂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部分)18、 复杂性颅底手术(含小儿)(部分)19、 枕骨大孔区手术(含小儿)20、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及脑动脉畸形手术(含小儿)(部分)21、 高颈椎髓区手术(含小儿)(部分)(五)骨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张晓奎、朱新雷)1、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2、 关节腔切开引流术3、 骨牵引术4、 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5、 植皮术6、 筋膜间隙综合症切开减压术7、 截指(趾)术8、 关节脱位复位术(含小儿)9、 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含小儿)10、 多指切除术(含小儿)11、 腱鞘囊肿切除术(含小儿)二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张晓奎)1、 肌腱移位术、跟腱延长术2、 腱鞘囊肿切除术3、 拇指外翻矫形术4、 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固定术5、 四肢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6、 低毒性骨脓肿病灶清除术7、 截肢(指、趾)术8、 关节融合术9、 三翼钉固定、拔钉术10、 骨疣切除术11、 良性骨肿瘤刮除移骨术12、 腘窝囊肿切除术13、 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14、 先天性肌性斜颈矫治术(含小儿)15、 骨髓炎引流术(含小儿)16、 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17、 肘关节脱位、骨折切开复位术(含小儿)18、 马蹄内翻软组织松解术(含小儿)19、 四肢骨折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含小儿)20、 良性骨肿瘤切除植骨术(含小儿)21、 并指植皮术(含小儿)22、 跟腱断裂修复术(含小儿)三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1、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2、 脊柱后路椎板减压及椎弓跟内固定的应用3、 骨关节肿瘤切除及重建术4、 四肢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5、 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修复术6、 关节镜手术7、 肘内翻截骨矫形术(含小儿)8、 髋关节脱位莎氏手法(含小儿)9、 肘关节镜手术10、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肩、膝、踝)11、 关节镜下关节成形术(肩、膝、踝、腕)12、 关节镜下膝前叉或后叉韧带重建术13、 椎间盘镜下涉及椎体原节段手术14、 断肢(指、趾)再植15、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包括常规手术及椎间盘镜)16、 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17、 椎间盘镜下行单纯颈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18、 髋肩关节切开复位术(含小儿)19、 椎间镜下行单纯颈、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20、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21、 儿麻后遗症肌腱移植术(含小儿)四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1、 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肩、膝、踝、腕)2、 带血管指趾再造术3、 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4、 骶骨肿瘤切除术5、 脊椎前路手术(颈、胸、腰)6、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需要特殊内固定的手术7、 上颈椎后路手术8、 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9、 胸椎管狭窄减压术10、 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11、 骨延长术(含小儿)12、 关节镜下膝前、后叉韧带同时重建术13、 髋关节镜手术14、 脊柱前后路翻修手术15、 颈椎管狭窄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16、 骨盆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除外)17、 骨盆截骨术(含小儿)18、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含小儿)19、 其它疑难复杂手术22、 经幕后下入路各种肿瘤切除术23、 复杂性动脉瘤夹闭术(部分)24、 复杂性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部分)25、 难度较大的深部脊髓病变手术(部分)26、 高颈段或脑干肿瘤切除术(部分)27、 复杂性的颅底外科手术(部分)28、 复杂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部分)29、 复杂性颅底手术(含小儿)(部分)30、 枕骨大孔区手术(含小儿)31、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及脑动脉畸形手术(含小儿)(部分)32、 高颈椎髓区手术(含小儿)(部分)(五)骨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张晓奎、朱新雷)12、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13、 关节腔切开引流术14、 骨牵引术15、 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16、 植皮术17、 筋膜间隙综合症切开减压术18、 截指(趾)术19、 关节脱位复位术(含小儿)20、 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含小儿)21、 多指切除术(含小儿)22、 腱鞘囊肿切除术(含小儿)二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张晓奎)23、 肌腱移位术、跟腱延长术24、 腱鞘囊肿切除术25、 拇指外翻矫形术26、 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固定术27、 四肢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8、 低毒性骨脓肿病灶清除术29、 截肢(指、趾)术30、 关节融合术31、 三翼钉固定、拔钉术32、 骨疣切除术33、 良性骨肿瘤刮除移骨术34、 腘窝囊肿切除术35、 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36、 先天性肌性斜颈矫治术(含小儿)37、 骨髓炎引流术(含小儿)38、 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39、 肘关节脱位、骨折切开复位术(含小儿)40、 马蹄内翻软组织松解术(含小儿)41、 四肢骨折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含小儿)42、 良性骨肿瘤切除植骨术(含小儿)43、 并指植皮术(含小儿)44、 跟腱断裂修复术(含小儿)三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梁卫中、张艳锋、王新浩)22、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23、 脊柱后路椎板减压及椎弓跟内固定的应用24、 骨关节肿瘤切除及重建术25、 四肢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26、 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修复术27、 关节镜手术28、 肘内翻截骨矫形术(含小儿)29、 髋关节脱位莎氏手法(含小儿)30、 肘关节镜手术31、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肩、膝、踝)32、 关节镜下关节成形术(肩、膝、踝、腕)33、 关节镜下膝前叉或后叉韧带重建术34、 椎间盘镜下涉及椎体原节段手术35、 断肢(指、趾)再植36、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包括常规手术及椎间盘镜)37、 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38、 椎间盘镜下行单纯颈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39、 髋肩关节切开复位术(含小儿)40、 椎间镜下行单纯颈、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41、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42、 儿麻后遗症肌腱移植术(含小儿)四级手术:(手术医师:潘世界、田玉军)20、 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肩、膝、踝、腕)21、 带血管指趾再造术22、 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23、 骶骨肿瘤切除术24、 脊椎前路手术(颈、胸、腰)25、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需要特殊内固定的手术26、 上颈椎后路手术27、 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8、 胸椎管狭窄减压术29、 脊柱肿瘤切除内固定30、 骨延长术(含小儿)31、 关节镜下膝前、后叉韧带同时重建术32、 髋关节镜手术33、 脊柱前后路翻修手术34、 颈椎管狭窄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35、 骨盆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除外)36、 骨盆截骨术(含小儿)37、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含小儿)38、 其它疑难复杂手术(六)普通外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师恒伟、张涛、余进松、贾昀豪)1、 阑尾切除术2、 疝修补术3、 体表肿瘤、异物摘除术4、 痔核切除、肛旁脓肿切开引流5、 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6、 清创缝合术7、 静脉切开术8、 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9、 体表淋巴结摘除术10、 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11、 会阴肛门成形术12、 脐膨出修补术及脐成形术13、 美克尔息室切除术14、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幽门环肌切开术二级手术:(手术医师:师恒伟、张涛、余进松)1、 肝脓肿切开引流术2、 小肠切除术3、 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4、 胃肠造瘘术、吻合术5、 胃肠穿孔修补术6、 大隐静脉结扎转流术及剔除术7、 单纯胆囊切除术8、 单纯乳房肿块切除术9、 PTC及PTCD技术10、 结肠造瘘术11、 肠旋转不良Ladds手术12、 肠瘘闭合术13、 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复位14、 肠套叠手术复位15、 腹腔脓肿引流术16、 剖腹探查术(按具体情况分类)17、 肠切除、肠吻合术(包括肠闭锁)18、 盆腔脓肿引流术19、 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三级手术:(手术医师:师恒伟)1、 一类手术以外的肝、胆、脾的各种手术2、 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3、 肝、脾损伤的处理4、 直肠切除术、回盲部肠切除术5、 结肠癌根治术6、 一类手术以外甲状旁腺各种手术7、 肝部分切除术8、 甲状腺次全手术9、 改良根治性乳癌切除术10、 胸、腹联合损伤的救治手术11、 复杂环状痔切除术12、 复杂高位肛瘘切除术13、 胆总管探查加“T”型管引流14、 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15、 脾切除术16、 甲状腺舌管囊肿切除术17、 胃癌根治术18、 门静脉高压的各种断流术19、 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再植术20、 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腹腔内良性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手术医师:师恒伟)1、 复杂胰腺癌根治术2、 肝脏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3、 胆道癌根治术,复杂的弹道再次手术4、 扩大全胰腺切除术5、 胰管空肠内引流术,胰管切开取石术6、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 7、 腹腔内肿瘤联合三种以上脏器切除术8、 复杂的腹部腹腔镜及内镜的诊疗手术9、 甲状腺癌根治术10、 保留脾脏的脾腺次全切手术11、 肝叶切除术12、 后矢状路肛门直肠成形术13、 脾脏分流术14、 扩大胃癌根治术15、 布加综合症的各种术式16、 门静脉高压的各类分流术17、 腹腔肿瘤切除术18、 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19、 胆总管囊肿切除加内引流术20、 腹会阴肛门直肠成形术21、 新开展的各类手术 (七)泌尿外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手术医师:周理、宋渊博、李继团)1、 单纯包皮环切及外伤缝合2、 膀胱穿刺造瘘术3、 睾丸鞘膜翻转术4、 睾丸附睾切除术5、 尿道扩张术6、 包皮环切术(含小儿)7、 睾丸切除术(含小儿)8、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含小儿)9、 泌尿系各种造影术,如静脉肾盂造影(IVP),排尿时膀胱尿道造影 二级手术:(手术医师:周理)1、 单纯肾切除肾造瘘术2、 输尿管吻合术3、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4、 膀胱部分切除、修补术5、 交通性鞘膜积液高位结扎术6、 睾丸下降固定术7、 输尿管镜检查术8、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含小儿)9、 膀胱切开取石术(含小儿)10、 尿道漏修补术(含小儿)11、 尿道下裂修补术(含小儿)12、 肾切除术(含小儿)13、 隐睾下降固定术(含小儿)14、 输尿管异位囊肿去顶术或切除术(含小儿)15、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含小儿)16、 体外震波碎石疗法三级手术:(手术医师:周理)1、较复杂的肾脏手术如:根治性肾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复杂性肾结石手术2、肠管代输尿管手术3、膀胱扩大手术4、泌尿系造瘘的修补、成形手术5、前列腺摘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