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发展形势.doc_第1页
手机的发展形势.doc_第2页
手机的发展形势.doc_第3页
手机的发展形势.doc_第4页
手机的发展形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摘 要 2 Abstract 3 1 绪论 4 1 1 手机的发明背景 4 1 2 手机的种类 5 1 3 发展历史 6 2 手机在中国的发展 7 2 1 手机的引进 7 2 2 手机在我国经历的发展阶段 7 3 手机的发展趋势 7 3 1 我国手机的发展 10 3 2 我国手机的发展趋势 12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2 手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手机的发展史 对过去的发展进行了一番回顾 分析了 现在的行业发展情况 同时通过近年来尤其是金融风暴期间的统计数据 对手 机的市场状况做了一些分析 将不同年份和不同公司的数据进行对比 这也有 助于对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 本文还对现在的手机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进行 了陈述 这也是手机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大体现 依照过去的经历 现在的状况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阐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存在 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 关键词 手机 回顾 现状 市场 趋势 3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phone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mobile phon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lot over the last review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financial turmoil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phone to do some analysis of market conditions the different years and compares the data of different companies which also helps to predict future developments This paper also present the achievements of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was stated this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s is a major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past experience current conditions on the future trends are predicted to explai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personal views on these issues Keywords mobile phone review the status quo market trend 4 1 绪论 1 1 手机发明的背景 1973 年 4 月的一天 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 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 无线电话 并打了一通 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 马丁 库帕 当时 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 对方当 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 但尚未成功 库帕后来回忆道 我打电话给他说 乔 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 我听到听筒那头的 咬牙 切齿 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到今年 4 月 手机已经诞生整整 30 周年了 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 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 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马丁 库帕今年已经 74 岁了 他在摩托罗拉工作了 29 年后 在硅谷创办 了自己的通讯技术研究公司 目前 他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马 丁 库帕当时的想法 就是想让媒体知道无线通讯 特别是小小的移动通讯手 机 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外 他还希望能激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兴趣 在 摩托罗拉同 AT T AT T 也是美国的一家通信大公司 的竞争中 能支持前者 其实 再往前追溯 我们会发现 手机这个概念 早在 40 年代就出现了 当时 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 1946 年 贝尔实验室造 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 但是 由于体积太大 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 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 60 年代末期 AT T 和 摩托罗拉这两个公司才开始对这种技术感兴趣起来 当时 AT T 出租一种体 积很大的移动无线电话 客户可以把这种电话安在大卡车上 AT T 的设想是 将来能研制一种移动电话 功率是 10 瓦 就利用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加以沟 通 库帕认为 这种电话太大太重 根本无法移动让人带着走 于是 摩托罗 拉就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申请 要求规定移动通讯设备的功率 只应该 是一瓦 最大也不能超过三瓦 事实上 今天大多数手机的无线电功率 最大 只有 500 毫瓦 5 从 1973 年手机注册专利 一直到 1985 年 才诞生出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 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 重量达 3 公斤 非常重而且不方便 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 所以就被叫做 肩背电 话 与现在形状接近的手机 诞生于 1987 年 与 肩背电话 相比 它显得轻 巧得多 而且容易携带 尽管如此 其重量仍有大约 750 克 与今天仅重 60 克 的手机相比 像一块大砖头 从那以后 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1991 年时 手机的重量为 250 克左右 1996 年秋 出现了体积为 100 立方厘米 重量 100 克的手机 此后又进一步小 型化 轻型化 到 1999 年就轻到了 60 克以下 也就是说 一部手机比一枚鸡 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 现代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 军刀了 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 新型的手机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 可以上网 玩游戏 拍照 甚至可以看电影 这是最初的手机发明者所始料不 及的 在通讯技术方面 现代手机也有着明显的进步 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 电话时 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 事实上 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 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 第二代手机 GSM 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 的时差来区分用户 到了今天 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 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 迅速增长 于是 更新的 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 CD MA 技术应运而 生 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 还能减少辐射 可称得 上是 绿色手机 1 2 手机的种类 手机类型顾名思义就是指手机的外在类型 现在比较常用的分类是把手机 分为折叠式 单屏 双屏 直立式 滑盖式 旋转式等几类 单屏折叠式 折叠式手机是指手机为翻盖式 要翻开盖才可见到主显示屏或按键 且只 有一个屏幕 则这种手机被称为单屏翻盖手机 目前 市场上还推出了双屏翻 6 盖手机 即在翻盖上有另一个副显示屏 这个屏幕通常不大 一般能显示时间 信号 电池 来电号码等功能 直立式 直立式手机就是指手机屏幕和按键在同一平面 手机无翻盖 直立式手机 的特点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滑盖式 滑盖式手机主要是指手机要通过抽拉才能见到全部机身 有些机型就是通 过滑动下盖才能看到按键 而另一些则是通过上拉屏幕部分才能看到键盘 从 某种程度上说 滑盖式手机是翻盖式手机的一种延伸及创新 腕表式 腕表式手机主要是带在手跟手表一样的手机 其设计小巧 功能方面与普 通手机并无两样 旋转式 和滑盖式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在 180 旋转后看到键盘 1 3 发展历史 1G 第一代手机 1G 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 也就是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 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 博士 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 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 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 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 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 砖头 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 如 NMT AMPS TACS 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 收讯 效果不稳定 且保密性不足 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 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 线电双工电台 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 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 2G 也是最常见的手机 通常这些手机使用 PHS GSM 或者 CDMA 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 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 在第二代 7 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 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 例如支持彩 信业务的 GPRS 和上网业务的 WAP 服务 以及各式各样的 Java 程序等 3G 3G 是英文 3rd Generation 的缩写 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对第一 代模拟制式手机 1G 和第二代 GSM TDMA 等数字手机 2G 第三代手机一般 地讲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能够处理图像 音乐 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 电话会 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这种服务 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 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也就是说在室内 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 2Mbps 兆字节 每秒 384kbps 千字节 每秒 以及 144kbps 的传输速度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 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 在中国大陆及台湾 以 GSM 最为普遍 CDMA 和小灵通 PHS 手机也很流行 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 代手机 2G 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 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 还可以收发 短信 短消息 SMS MMS 技术 MMS 彩信 多媒体简讯 无线应用协议 WAP 等 2 手机在中国的发展 2 1 手机的引进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 邮电通信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自从 1987 年广 东开通第一个 ETACS 模拟蜂窝电话系统以来 移动通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2 手机在我国经历的发展阶段 1 移动电话得到超前发展 移动电话用户急剧增长 1988 年 全国仅有移 动电话用户 3 千多人 截止到 1997 年底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 1300 万 用 户数量连续十年成倍增长 这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 这在十年前是 无法想象的 就连当时有关部门的十年规模预测目标也仅为到本世纪末移动电 话累积达 20 万 相当于 1997 年半个月的放号数 2 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手机产品由单一走向多元 由摩托罗拉产品 8 一枝独放 到众商家参与竞争的 百花齐放 摩托罗拉公司率先向国内提供 ETACS 移动电话生产技术 因此 1993 年以前 手机市场基本是摩托罗位手机 一统天下 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 GSM CDMA 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引 入 国外各主要厂商看好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 纷纷设法挤身其中 这些厂商 都相继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中国成立公司 目前在国内设立移动电话生产线的 国外公司已达 8 家 使其产品不断进入中国的市场前沿 据统计 截止到 1997 年底 经邮电部审批入网的手机已多达 74 种 其中 GSM 手机 57 种 随 着手机技术的发展 手机越做越小 功能越来越多 其中不少产品已实现中文 显示 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 3 手机由 模拟 向 数字 方向发展 随着通信向宽带化 智能化 数 字化 综合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手机由 模拟 向 数字 发展已成为必然 进入九十年代 随着 GSM 技术的成熟和在欧洲商用化的成功 为 GSM 在我国的 发展提供了条件 1994 年联通公司成立 开始形成竞争格局 大大促进了 GSM 在我国的发展 邮电部门从 1995 年开始大力发展 GSM 数字移动电话网 对已建 成的模拟网采取了适度完善的政策 即东部地区在优化网络的基础上少量补缺 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不搞模 数并行扩建 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数字网建设 并计 划近期内覆盖到全国 300 个地级市和 1460 个县 中国联通作为中国第二公众网 以 GSM 为市场切入点 经过 3 年多的努力 也已初具规模 目前已在 76 个城市 启动 48 个城市建设 30 个城市联网 正式开通运营 25 个城市 用户已逾 20 万 从今年开始 邮电部将在主要中心城市开始积极建设 CDMA 网 这些都加快 了数字手机在我国的发展 其规模和发展势头将远远超过模拟机的发展 4 竞争使手机价值呈持续下降趋势 客观上促进了手机市场的发展和用户 的增加 5 6 年以前 手机价格不菲 一部 Motorola 8900X 高达 2 万多元 当时拥有一部手机甚至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如今 手持大哥大骑着自行车 打电话已成为街头新景 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手机价格的不断下调 使 手机成了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 大众商品 其原因 一方面是众多商家产品竞 争带来的裸机价格的不断下降 一方面是中国联通介入竞争使手机资费逐步下 调 二者造就的火爆的手机市场使广大用户成为受益者 2 2 1 中国手机发展 9 1983 年 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 寻呼机从国外进入中国 如果谁有 个寻呼机挂在腰间 发出如蛐蛐般的 哔哔哔 声 就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 情 最开始的呼机还是数字显示的 直到九十年代以后寻呼系统又从数字升级 为汉显 汉显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 只不过中间还是要通过寻呼台的转达 a b 图 1 寻呼机图片 图 2 大哥大 手机 进入九十年代 出现了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 即 800 兆移电话 拉出长 长的天线是当时使用大哥大的标志性动作 能买得起大哥大的差不多都是各界 先要人士 包工头 大老板等 手持这样一个大件在马路上说话 也成为城市 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两机 的普及率逐渐地提高了 使用者也往往不同时开动 两机 而是先接受传呼机的信息 然后根据内容 再打开大哥大回电话 10 1998 年 两机合一的替代产品 手机问世了 真正的数字手机开始投入 使用 电蛐蛐 和 大哥大 差不多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们就像一张张过时 的大人物的华丽名片 虽然随着时间流逝渐渐失去的光泽 却在电话的发展历 程中留下的不能磨灭的印记 3 手机的发展趋势 3 1 我国手机的发展 百万像素不是救命稻草自九月初 TCL 手机全线跳水之后 联想手机凭借第 一度的高速增长和行业中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迅速跟进 发动了其历史上最大规 模的秋季攻势 之后 索爱 摩托罗拉 波导 夏新全面杀人 2004 年手机市 场国庆旺季的促销战役正式打响 百万像素背后的厂商心态早在今年年初 各 大手机厂商就纷纷在百万像素手机上排兵布阵 高调发布了自己的百万像素手 机上市日程表 然而由于国际元器件紧缺等各种问题 这一日程表最终一拖再 拖 就在各大国际厂商百万像素手机尘埃落定之后 国内企业终于开始按耐不 住了 然而和国际巨头试图利用百万像素手机卡位高端获取高额利润的意图不 同 国产厂商在百万像素手机上却显示出特别的 甚至有点近似疯狂的热情 而这种热情表现在对谁是 国产百万像素手机第一人 名分的争夺上 对于这 种疯狂热情背后的心态 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两种 一种是真的希望通过百万像 素手机市场的引爆 将竞争对手拉到高端拼杀 通过领先一步的优势占领市场 先机 扭转目前低迷的态势 还有一种却并没有将担负销售重任的希望寄托在 百万像素手机上 而是要通过百万像素手热的炒作 以 引导手机潮流的品牌 形象 展现在国人面前 试图让消费者因百万像素而承认他的技术实力 最终 带动全线产品的销售 在国庆旺季打一个翻身仗 对于前者 我们只能说他缺 少战略眼光 没有预见到目前制约百万像素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发展的四个紧 箍咒 价格 应用 元器件紧缺和技术 不同与联想等企业在 03 年发起的 彩 屏风暴 由于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实力将百万像素手机产品的价格做到消费者 的心理预期以内 同时也没有类似当年带动彩屏手机飞速增长的彩信等新的增 值服务的出现 而元器件的紧缺对于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弱的企业来说 带来的供 货和售后服务滞后的问题仍将不可避免 最后国内企业在 CPU 中央处理器 电池 11 内存技术等方面的落后 都决定了目前百万像素手机的普及决不会象 03 年彩屏 手机普及那样水到渠成 而百万像素手机市场的表现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但 是 我们相信更多的企业并非无法预见戴在百万像素手机头上的这四个紧箍咒 我们也相信他们都不缺少洞察产业发展的眼光 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摆脱 当年宝石手机一招鲜式的炒作心态和浮躁表现 同时我们也看到 与这些拼命 炒作的企业不同 在国内手机企业中仍旧有一批具有相当技实力但却并没有在 百万像素手机上高调炒作的企业 例如联想 联想在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在高端 产品研发的基础上 更是在本次秋季攻势中 紧抓消费者的需求 适时地打出 服务牌 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在市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联想的表现我 们看到 在如今越来越成熟的手机市场中 只有静下心来苦练内功才是真正的 制胜之道 苦练内功的两大秘诀 3 1 2 技术 技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 联想等企业已经给了我们很 好的例证 成立之初 联想移动就确定了 走自主研发道路 的战略 在研发 上保持着一贯的投人 并坚决把技术打造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联想手机 的自主研发率高达 80 而正是因为有了技术的保证 联想在 Ql 业绩 4 5 6 月 国内手机行业大势不好的情况下 逆势劲增 依然获得了销量同比增长 145 9 销售收人同比增长 61 3 的骄人业绩 也是凭借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联想才能在此次国庆旺季促销中乘胜追击 发动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秋 季攻势 尝到了 走自主研发 道路甜头的联想 也继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人 9 月 8 日 斥巨资建设的国内第一个全面提供手机工业链生产环境的手机工业 园 联想厦门研发生产基地 开始奠基动工 半年建成后 届时可使联想移 动 20 年产能达到 1000 万台以上 将形成很好的研发 营销 物流 服务平台 拥有先进完善的办公条件和信息化系统 3 1 2 服务 在国内企业中 我们可喜的看到已经有一批有眼光 不浮躁的企业开始沉 下心来 在服务上苦下功夫 前不久在由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 计算机世 界传媒集团联合主办 计世资讯 CCWResearch 承办的 2004 中国 IT 用户满 意度调研 活动的手机国产品牌用户满意度调查中 联想手机荣获综合第一 12 而在本次秋季攻势中 服务依然被联想手机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投 人了大量资金启动的 金秋真情服务 快车 为用户提供多项免费增值服务 3 2 我国手机的发展趋势 十几年前手机还是高档消费品 厚重的 砖头 成为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自然其价格也是普通老百姓望而生畏的 1998 年前 国内市场上的手机基本是 国外品牌 国产手机几乎一片空白 直到 1999 年国产手机业才真正全面发展起来 国 产手机在与国外手机巨头的几番较量中 扬长避短 打下一片江山 目前据统计 拥有信息产业部生产牌照的国内手机企业有 37 家 包含 22 家三资企业 其中同 时生产 GSM 和 CDMA 的手机厂商有 12 家 1999 年国内生产手机 2270 万部 2002 年国产手机生产量达 1 3 亿部 2003 年上半年生产量为 5170 万台 市场 占有率也从 1999 年的 2 升至 2001 年 14 13 2002 年市场占有率超过 30 最 近信息产业部的数据表明 2003 年上半年 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 55 28 虽然 55 28 是根据国内制造商卖给代理商而不是最终消费者的数据 统计出来的 但仍然可以看出国产手机近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节节攀升 我 国手机行业发展壮大的经验也可以对其他类似的行业有借鉴作用 一 国外上游厂商形成战略联盟 解决核心技术问题 国产手机起步至今 最引人注意的是其缺乏核心技术 技术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 国内手机商就 从国外厂商进口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 然后再自己进行组装 并贴上自己 的商标和说明书 许多人认为这种 OEM 或 ODM 的生产方式会使国内手机失去与 国外手机顶尖品牌抗衡的根基 但是国内厂商通过与国外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商合 作 很巧妙地回避了技术难题 曾有位老总认为只要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在与国外 企业合作中不要站错了队 能利用各种利害关系 作出正确选择 就可以与国外企 业形成联盟 各取所长实现以市场换技术 波导手机和萨基姆 西门子 德州仪器 等公司合作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芯片技术 同样还有东信 南方高 科和摩托罗拉合作 首信和诺基亚 联想和 LG 合作 还有一些厂商为了避免和竞 争对手在核心技术上的正面冲突 为降低生产成本 转向韩国 日本 新加坡和台 湾的技术商合作 2002 年国内手机商与 LG PANTECH SK 三星等 4 家韩国公 司签的进口合同高达 11 亿多美元 台湾明基在 2002 年的手机收入中 有 60 多亿 13 来自大陆手机厂商的定单 这种战略联盟能帮助国产手机商摆脱技术层面的困 扰 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选择合作伙伴 而且通过合作对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有 帮助 二 个性化设计和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诺基亚作为全球顶尖级的手机制造销售商在进军中国市场时 以深受欧美消 费者青睐的直板机型为主 但这种机型在中国市场却不如在西方市场受欢迎 摩 托罗拉公司最先推出折叠机型 V998 横扫了中国手机市场以后 国内手机生产商 主推的机型都是折叠机 且其比例高达 80 如果不同品牌的手机在差不多的技 术层面的情况下竞争 消费者选择的差异就会体现在外型设计和多样化功能上 国内的手机厂商抓住这一商机 结合先进技术生产符合中国人消费特点的手机 如海尔的笔型手机 TCL 的镶嵌宝石的手机以及东信的皮质手机等等 而且国产 手机跟上了技术变化的速度 从黑白屏幕到蓝屏再到彩屏 从不带摄像功能的手 机到内置数码摄像功能的手机 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国内手机注入了流行和 时尚的元素 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中国市场以中低端消费品为主 手机昂贵的 价格下降后 就使这种奢侈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面对剧增的国内市场需求 国产 手机商大规模生产中低档手机 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如 2002 年中秋至国庆期 间波导就推出三次手机促销活动 主要的机型都降价 TCL 紧跟其后 降幅在 20 以上 接下来几乎所有的国产品牌都在调低价格 国产手机市场大增 这一举措给 在以高端市场为主的国外手机商一次打击 进入 2003 年来 国产手机以时尚和廉 价加剧了与国外品牌的竞争 手机降价的幅度也由年初的 3 上升到 25 三 强大的广告攻势和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 国产手机商利用广告攻势来扩大知名度与国外手机商争夺国内市场 据北 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广告监测系统对全国 618 种平面媒体监测统计 2001 年有 43 个手机品牌在 359 种报纸杂志上投放广告 总的费用达到 57380 64 万元 比 2002 年平面广告费增长了 10 95 2001 年的投放总量比 2000 年增长 20 45 其中有 22 个国产品牌 近两年国产品牌广告费用的增长已大大超过了国外品牌 电视广告媒体中手机广告战也如火如荼 自 1999 年科健手机率先用明星来为手 机打广告以来 波导 TCL 康佳等品牌纷纷以重金请明星为其产品代言 2002 年 底 熊猫手机以 1 亿元的代价成为央视黄金段广告标王 2003 年康佳手机请影 14 星张曼玉作为其产品代言人 耗资过亿的广告促销活动是康佳成为国产手机的黑 马 上半年的销售量挤进前五的重要原因之一 强大的广告攻势使国产手机迅速 在国内市场树立起了知名度 目前 激烈的广告战进入了细分市场的阶段 各大厂 商在建立起品牌后着重针对特定的消费者推出不同型号的手机 如波导推出了 女人心 哈 Q 族 等系列 预计随着手机市场的竞争加剧 广告战也会愈演 愈烈 虽然国产手机没有技术优势 不能以技术对抗洋品牌 但国产手机厂商靠 精耕细作的营销方式以及触及到终端用户的销售网赢得了半壁江山 国产手机 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自建销售渠道 把销售网络深入到各县镇 如波 导在 2001 年在全国建立了 306 家办事处 组建了 4000 人的销售队伍 加强对终 端销售的控制 迅速灵敏地反映市场的变化 另一种是家电销售模式 手机厂商直 接与各大型连锁家电销售商签定销售合同采取直销的模式 2002 年 家电销售 企业苏宁与 11 家手机生产商签定了 160 万部手机价值 20 亿人民币的销售单 国内手机销售渠道如图一所示 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依靠全国总代理以 及其下属的各类经销商代销手机 这种销售网络一般不能深入到地级县市 而且 厂商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有滞后性 但是国外手机厂商在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后在 2003 年也对其销售渠道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如今销售网络都趋于扁平化 有利于 降低成本和快速反映市场变化 四 未来手机功能发展趋势 未来 5 年会体验到手机更强大的视讯 导航及信息交流功能如今众多的手 机功能让你目不暇接 触摸屏 带自动对焦功能和内嵌 GPS 定位信息的数码相机 3D 快速 GPS 导航 移动电视 3D 游戏 视频短信 电子邮件 NFC 移动支付 HD 视频播放 HSDPA 虚拟大屏幕显示 桌面式互联网浏览器 这些功能都是 新推出或者即将推出的手机机型的流行特性 但是 手机功能版图的扩张步伐还远远没有停止 TI 博通 Broad 鄄 com 英飞凌 美光科技 飞思卡尔 恩智浦半导体 NXP CSR Nvidia MicroEmissiveDisplays MED 微软等公司不断展示的最新方案 在不久的未来将手机功能的多样性和精湛水平推向另一个高度 GPS 功能将盛行 俄罗斯 新消息报 6 月 20 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 未来 5 年内人们很可 15 能就会体验到手机拥有的更强大的视讯 导航及信息交流功能 文章说 前不 久 诺基亚公司同美国加州大学联合搞了一个试验 展示未来手机通信的强大 潜力 100 名大学生驾驶汽车驶向不同的方向 每人都有一部装有 GPS 导航仪 和记录路况软件的手机 这些手机通过中央计算机交换信息 结果发现 只需 几部手机就能得到一幅准确可靠的路况信息图 而且还能对路况发展作出预测 因此 每个手机用户很快就成为 堵车预报员 GPS 定位导航技术是当前的一 大热点 它通过卫星定位 依据地图数据进行导航到目的地 对于商务人士而 言 外出拜访客户或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地市 有 GPS 的帮助就能轻松应对 目 前高端的智能手机大多内置有 GPS 芯片 在手机上实现导航定位 互联网技 术已经成熟 有了 GPS 将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这在 2008 年是智能手机的另一 趋势 GPS 模块将不再成为炫耀手机功能的工具 它将变得更加实用 日前 市场研究公司 ABI 称 越来越多的手机嵌入 GPS 功能将极大地促进基 于位置的服务的繁荣 在未来 5 年里 基于位置的服务收入将从 5 15 亿美元增 长到 133 亿美元 WCDMA 和 GSM 手机越来越多地与 CDMA 手机一起配置 GPS 功能 以及消费者对个人导航设备兴趣的日益提高 这些都成为推动这个市场增长的 重要因素 ABI 称 基于位置的服务市场分为 5 个分市场 个人导航 交友 本地信息搜索 家人跟踪应用和车队管理 车队管理和员工队伍跟踪等企业应 用预计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到 2013 年的收入将达到 65 亿美元 个人导航市 场是第二大市场 2013 年的收入将达到 43 亿美元 HD 视频播放和硬 3D 游戏普 及随着高分辨率移动显示技术和低功率媒体处理技术的进步 迅速降低的移动 内容存储成本以及更快速的移动网络推动着手机实现高清摄像和视频播放功能 特别是以硬件加速 3D 图形功能为特色的手机已经逐步具备了与专业游戏设备媲 美的画面质量 殊功能越来越多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 类似如迪斯尼 hellokitty 等细分群体手机很受追 捧 卖出超高溢价的现象说明针对妇女 儿童家庭型的细分客户市场开始逐步 形成 同样的 针对大中学生 白领人群的 带有英文学习等学习型手机 功 能简单 使用简便的大屏幕 大按键的老年人手机 具有跟踪功能 只能接 听而打出预设电话号码的儿童手机也将会成为市场的热点产品 最近还提出 16 了 手机医生 概念 手机医生 如何为你诊病呢 如果你感觉身体异样 就 向最近一家医院的计算机中心发出信号 置入服装中的感应器会持续监测你的 体温 汗腺分泌 脉搏和心跳频率等 这些数据通过手机自动与医院数据库中 所储存的你的 生理正常值 相比较 然后手机将告诉你 是否需要去看医生 或者吃药 还有通过手机内置的感应器 电子鼻 对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