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产品知识_第1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产品知识_第2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产品知识_第3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产品知识_第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产品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质疏松与骨折,Osteoporosis & Fracture,骨质疏松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特点,年龄相关性 在妇女更常见 低骨量 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 骨脆性增加 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分类,原发性: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型老年性或退化性骨质疏松继发性:内分泌疾患、药物、失重、制动、废用,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及特点,骨量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年龄(岁),8,12,16,20,30,50,70,90,男性,女性,骨量,60,80,40,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种族(白种人、亚洲人)、家族史、 体格(矮小、瘦弱) 营养因素(咖啡因过量、低钙)、 吸烟、嗜酒、 胃和小肠切除术、长期激素治疗、 办公室人员 缺乏运动,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年龄60岁): 男性:14.6 % ; 女性:61.8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男性:15.6 % ; 女性:23.5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我国的统计资料,小梁骨骨再建过程步骤,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雌激素缺乏,骨对PTH敏感性,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吸收,骨盐的含量 ,血Ca,PTH ,1,25(OH)2D3,肠Ca吸收 ,负钙平衡,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维生素D摄入减少,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血钙浓度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上升,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骨矿化减少,骨基质形成减少,转化生长因子下降,骨形成减少,骨 折,易跌倒,临床表现,腰背疼痛: 最常见、最主要 身长缩短,驼背:主要是椎体前部 骨折: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痛的情况,58.4%,41.6%,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破骨细胞溶骨所致 疼痛通常在下半夜或凌晨时发生,骨丢失越快,骨量越低,骨痛越明显机械应力造成骨微细结构破坏;生活中轻微外力即可造成其结构的破坏,即骨质疏松患者日常最多见的腰背痛,其与活动程度及负重关系明显,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位的静息痛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79.8%,20.2%,骨质疏松诊断标准,WHO的BMD诊断分类: 正常:BMD骨峰值 (青年成人平均值)-1SD 骨量减少:BMD=骨峰值(青年成人平均值) -(1SD-2.5SD) 骨质疏松:BMD骨峰值-2.5SD 严重骨质疏松:BMD 乳房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Risk :髋骨骨折 前列腺癌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有1/8发生椎体骨折每30秒钟,全世界有一例骨松性骨折发生,欧洲骨质疏松协会1998年报告(二),髋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超过24%50%的患者将无法完全康复亚洲地区在未来的数十年中髋骨骨折发生率将猛增美国1年发生骨松性骨折数为150万,其中髋骨骨折为30万美国1年因骨质疏松支出的医疗费用为140亿美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我国部分地区调研资料: 北京、上海60岁人群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15% 部分省市调查50岁人群 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8.2-40.0% 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病人至少在3000万以上,医疗费用每年约150亿,骨折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骨折特点,老年人:女性发生于绝经期后,男性在60岁以上 骨量明显降低,BMD都低于2.5SD以上,伴有重度骨质疏松症 轻微暴力即可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因此是完全性骨折,不存在部分性骨折 疼痛、功能障碍、生活质量的下降、并发症、死亡,38%,19%,19%,欧洲地区妇女椎体变形率调查85岁 27.9%,椎体骨折发生率,中国北京地区妇女的椎体骨折情况,402个50岁以上的妇女 椎体骨折率15%,骨质量与骨量是影响骨折重要因素,峰值骨量,骨丢失率,骨量,骨的结构,有机基质,骨的矿化,微小损伤,骨折危险,骨质量,骨强度,I度: 纵行骨小梁明显 II度: 纵行骨小梁粗糙 III度:纵行骨小梁模糊,骨萎缩度的评定标准(脊椎X线象评定),人口老龄化 我国大于60岁的老人达1亿多,已超过总人口的10% 中国人均寿命延长至70岁,已进入老龄社会,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性,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折的外科处理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增强老年人肌力和神经肌肉协调性,预放跌倒、损伤,临床目标 缓解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骨质疏松治疗目标,根本目标根据骨转换状态,调节骨代谢,使骨形成 骨吸收,治疗骨质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分类,抑制骨吸收药物 增加骨形成药物 改善骨质量药物,降钙素雌激素双磷酸盐,氟化物同化类固醇激素雄激素PTH片段生长激素骨生长因子,降钙素PTH片段第二、三代双膦酸盐,HRT可以预防绝经后的骨丢失,17- 雌二醇 + 醋酸炔诺酮(NETA) - 诺康律 Trisequens或安慰剂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矿含量(BMC)的%,序贯疗法组(连续雌二醇 + 周期性NETA:诺康律 Trisequens)安慰剂组,Reference: Christiansen C et al. Lancet 1981; 1: 459-461,双膦酸盐的临床疗效 - 增加骨密度,BMD变化%,脊柱 股骨颈 转子间,脊柱 股骨颈 转子间,福善美组,安慰剂组,P0.001,876543210,7.1%,1.8%,-0.1%,1.3%,2.5%,4.4%,破骨细胞在吞噬骨头,在骨小梁上形成吸收陷窝,给予降钙素后,破骨细胞萎缩并失去活性,降钙素抑制骨溶解 降低骨高转换 减少骨破坏抑制破骨细胞功能,降钙素抑制骨溶解 降低骨高转换 减少骨破坏降钙素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干细胞,破骨细胞前体,破骨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其它,作用于中枢神经,抑制骨吸收减少骨溶解,降钙素,抑制炎症组织生成前列腺素,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内啡肽,降钙素快速缓解溶骨性疼痛,双重镇痛作用,密盖息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下降36%,1.175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参加的为期5年的双盲对照研究的3年试验中期结果。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生率(PAOOF研究),鲑鱼降钙素 - 骨科学抑制溶骨,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迅速缓解溶骨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骨痛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力学强度对骨、软骨愈合,骨折后修复的研究人工关节术后的修复与固定椎管狭窄间歇性跛行,合理的治疗方案,1.骨折的治疗:内固定,假体置换,2.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早期康复,避免并发症,提高骨的质量,手术的选择,根据骨密度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提高骨折愈合率,早期愈合,早期康复,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