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饮食民俗.doc_第1页
萍乡饮食民俗.doc_第2页
萍乡饮食民俗.doc_第3页
萍乡饮食民俗.doc_第4页
萍乡饮食民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萍乡的饮食民俗 我是来自外地的一名学生,籍贯江西萍乡,是的萍乡就是我的家乡。萍乡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省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在我的眼中是一块心灵的净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西与安徽属于邻省关系,但是两地的饮食民俗却相差甚远,下面我将详细的阐述我的家乡萍乡的饮食民俗。 古圣人说:“食色,性也”。的确,饮食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和完善乃至繁荣起来。萍乡地处中国内陆,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缓慢的生活节奏,使我乡人有着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调制饮食;而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又使我乡饮食从此有了不同别地的风情。萍乡的点心小吃也颇有特色,米制品点心种类繁多,如萍乡米面、米豆腐、推浆米古、米发糕、硬米麻片、空心麻圆、各式棕子、汤圆、艾米古、麻糍、葱油米饼、象形水点心等,这与萍乡地处江南稻米之乡有关。 大安冬粘米的清香,长平山羊肉的肥美,杨岐石鸡的滑嫩,武功冬笋的甜爽,鲜活可口的禾花鲤鱼,热腾腾辣呼呼的杨胡子米面,早春翠绿的艾米古,冬月金黄的腊肉腊味我乡人对食物的保存是颇具匠心的,我乡人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熏、晒、腌。熏。熏是先将食物用盐渍,晾干后,再将其用烟熏。我乡人把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食物一概称之为“腊菜”。腊菜的制作须在立冬之后,因此时天气寒冷,食物不易变质的缘故。我乡腊菜品种繁多,美不胜收。还有不少蔬菜和豆制品也可制成腊菜。如腊芋头。芋头新鲜时并不好吃,在我乡甚为便宜,我乡人将其刨皮后,用渍肉后的剩盐浸泡一二天,再将其用绳子穿好,悬挂于烟火之中一周左右。腊芋头食用时先将其用温水浸涨,切细丝方可。 腊菜体现着一个家庭的殷实富足,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热情好客;同时,腊菜在宾客盈门的正月的冰天雪地里,又最能解主人的燃眉之急,因此,腊菜是我乡人的最爱。另外,每有我乡人须向外乡人送礼之时,腊菜往往是最佳礼物。萍乡的腊肉、腊味也堪称一绝,易经上就有“日希 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的记载。每年冬至后,农户人家杀了过年猪,就要熏制腊肉、腐均可熏制,熏制前先用盐腌渍2-10天不等,然后悬挂在火塘一米腊味,以备正月里待客,所有的畜、禽肉及其内脏,鱼类及芋头、豆多高处,燃木柴、树蔸、锯屑、谷壳熏制,冬季取暖,一举两得。熏知时宜文火慢熏,半月后取下洗去烟垢,晾晒干爽,色泽金红。如浸在茶油缸里,可经年不坏。腊肉腊味可蒸可炒,萍乡的“蒸五花腊肉”、“冬笋炒腊驴肉”等。时空迈入改革开放的今天,萍乡菜点也是东西贯通,南北交融,争奇斗艳,推陈出新,在继承发扬传统特色风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朝着“保健、营养、文化品位、色、香、味、形、器俱佳”的更高层次,为赣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晒。我乡地处亚热带,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宜晾晒物品,我乡人于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将食物晒至脱水,使之不易产生霉变,从而得以长久保存。我乡蔬菜丰饶,邑人将豆角、青菜梗、茄子、苦瓜、笋、姜、辣椒等等。晒干后的蔬菜,食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其当成菜肴。每年青黄不接时,我乡人以晒干的蔬菜为接济来度过难关。而此外种干菜味道迥乎平常蔬菜,因此也能起调节口味的作用。特别须指出的是,我乡人对辣椒情有独钟,一日无此君不可下饭,故干辣椒是每家必备之物。二是将其当成待客之零食。我乡人的盐果子风味绝佳,其原料就是干菜。“老三片”中的红薯片,同样也是晒成的。而且,我乡人还喜晒米粉肉。先用五花肉,切成三厘米厚的肉块,起腌后,拌成糯米粉、红曲粉、微量八角粉,至烈日下暴晒即可。米粉肉油而不腻,有一种独特的浓香。腌。腌是将食物加上盐、酒、糖等,与空气隔绝一段时日而成。腌制食物在我乡饮食中所占比重相当大。我乡腌菜最为常见的是“搓菜”。取上等大青菜、芥菜或萝卜菜,洗尽,沥干,晒至半干,加盐,用力搓,搓至其熟透再晒,脱水程度视个人品味而定(喜酸者,水分重些;不喜酸者,水分少些),将其放置于坛中,坛口封紧,在坛托里每日加水以此隔绝空气。搓菜在我乡极为普遍,故在我乡方言中,有“便宜得像搓菜一样”的说法。霉豆腐也是我乡人最爱的腌菜之一。冬至以后,将白豆腐切块,静置一个星期左右,待其发出香味,以辣椒粉、盐、红曲粉拌之,装坛,加少量优质白酒,有的加入冷油浸泡,密封即可(冷油:是将油烧红后,倒出冷却后称之)。辣酱也是非常大众化的腌菜。秋季,将新鲜红辣椒晒至半干,剁碎,拌之以盐、豆豉、刀豆丝、西瓜皮、微量糖、酒,装坛,密封。同样,扎鱼也是我乡腌菜中的佼佼者。先将鱼用盐腌,晒至半干,加酒再装坛,即可。 菜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菜系的划分单就汉族的饮食特点而言,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而且划分系类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菜系大致划分为四川、广东、江苏、山东四大菜系。从菜系的命名看,虽以省命名,但是它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凡在饮食习俗方面都受其影响,口味、烹调都一般相同,这就是菜系的范围。我乡地处江南丘陵,多水田,因此,我乡人的评论为米饭。我乡水稻一年两熟,早米虽不及晚米口感好,但更出饭,因此,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早米反更受我乡人的欢迎。另外,我乡有一种几风俗:早米收成后,乡人将其送至各家亲戚处,称之为“新米”。新米用来煮稀饭、做米果,别有一番滋味。我乡红薯产量高,过去,乡人稻米不够,多在米饭中搀杂红薯丝。红薯丝是将生红薯刨成丝,晒干而成。米与红薯的比例不定,视各家情况而定。菜肴,指素菜和荤菜。我乡素菜和荤菜各类繁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辣椒。其实,辣椒并非原产于中国,它的家乡在中、南美洲,是印第安人重要的调味品,于十六世纪末,传入中国,当时称之为“番椒”,不过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至清乾隆年间,辣椒最先被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食用,由此可推知,我乡人食用辣椒的历史最长也不会超过三百年。不过,一则因我乡号称江南煤都,煤矿工人常年在湿气弥漫的井下作业,二则因我乡毗邻嗜辣的湖南,故我乡人嗜辣如命。在我乡,除极少数的蔬菜外,绝大部分菜肴烹调中都离不开辣椒。而且我乡人对辣椒的做法也花样百出,聊举几例:腌辣椒是将青辣椒晒至半干,收于酱菜坛中密封而成,可清炒也可加肉等荤菜;白辣椒,将青辣椒用开水过一下,晒干,油煎而食;煎辣椒,是将青或红辣椒去把,洗净,用力打扁,先放油,待油红后,放入辣椒和豆豉、大蒜片等,即可,特别是扯苗辣椒煎着更好吃。以上仅为我的家乡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