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养生2013_第1页
中医学与养生2013_第2页
中医学与养生2013_第3页
中医学与养生2013_第4页
中医学与养生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养生之道,厦门大学医学院王彦晖,自我简介,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医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著作:实用临床舌象图谱,观舌养生,观舌识健康,中医湿病学,湿病真传,湿病证治,中医学(全国教材)E-mail:2076110,养生因何成为热门话题?,长寿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当代社会安定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养生需求。85%的疾病是慢性病。2011年统计表明,厦门市居民前10位疾病死因构成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精神障碍、泌尿系统疾病。这些病大多属于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来加以预防。注意养生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可以少70%。人口老化使养生成为个人和社会的迫切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0年9月10日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个纳税人养一个退休老人。,注意养生健康十年,各项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生活的人群比一般人群,平均增加6-10年的寿命。,何谓养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核心内容是保持良好生命状态,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颐养天年的目的。天年:自然寿命,与人类的寿命、家族寿命和个人特点有关。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老而健康、老而智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健康是指一个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五福临门,“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尚书洪范,三个角度看健康,自我感受:自觉健康,但是每个人对生命的感受有差异,养生应当提高对生命的感受力。西医诊断健康(体检健康)。中医诊断健康(舌象脉象健康)。,养生法的分类,基础养生(人类生命使用手册): 基本内容:人类千万年来已经适应的健康生活方式。特点:人人适用,古今中外、中西医高度均认同。理论基础:进化医学的核心思想,只要健康生活,人类基本不会生病。大部分疾病是不恰当生活的结果。中医学养生:建立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上,以阴阳平衡为标准,因人而异地对身体状态的失调进行调整。调整正确有好处,调整错误有害。,基础养生(生命使用手册),睡眠正常,起居有常心态平和饮食有节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回避不良的外环境因素避免不良嗜好,睡眠,睡眠是身体自我维护的重要手段。睡眠要点:有规律。9-11PM入睡。自然醒。子午觉,即子时和午时需要处于睡眠的状态。越老越会睡。年龄大,睡眠短是常见现象,但是是病理现象。,心态,二类精神刺激有害健康:1、短时间而剧烈;2、长时间。失眠是精神刺激导致疾病的门槛。如果失眠了,可以选用:耳贴、中药和西药治疗。失眠的损害一般大于药物的损害。幸福是一种心态,知足常乐。,常用穴位:心,神门,脑,失眠,运动,用则进,不用(动)则废。养形(形体)在动,养心(精神)在静。,运动的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全身器官每天一遍的运动,尽量全身都动一遍。太极拳、瑜伽、八段锦、体操。第二层次,每周几次的剧烈运动。标准:1.运动到汗出、心跳和呼吸加速,对心肺功能有重大作用。 2.运动后的第二天,神清气爽,不疲乏。因此,运动量必须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运动,青少年必须大运动量以壮大体魄、增加体能。中老年需要每天、全面、柔和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进化与养生,十人九痔,您见过猪患痔疮?,老人腰腿病多,加强进化薄弱环节的补肾运动,太极拳,八段锦,解决伏案工作引起的脊柱问题,放松内脏的运动,中国近代饮食三阶段,吃得饱,追求吃饱吃得好,追求有肉吃的对,追求正确饮食误区:1、冷饮多。2、荤食多:荤食有营养,贵就是好,坐月子和儿童胖点好,饮食合理,荤素问题,食素者智,脑力劳动时偏吃素。食肉者勇,体力劳动时偏吃荤。年龄小偏吃荤,年龄大偏吃素。,回避不良的外部环境,生物污染:病毒、细菌等化学污染:空气、食物、水等物理污染:电磁、噪音、光、极端温度等,减少不良习惯,吸毒抽烟过度饮酒不适当饮茶(不注意茶的性质与自己的体质是否符合),中医学养生,目标:阴阳平衡。方法:调整阴阳平衡,用自然疗法对身体状态进行调整和干预。实施调整的前提:辨证,即判断身体状态失调的性质和程度。结果:调整正确有好处,调整错误有害。有病不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不调整是不好不坏的调整。调整的方法:食品、推拿、针灸、中药、西药。必须有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作为基础。,中医学的主要内容,1、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2、从整体功能角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 3、四诊(望闻问切,特点:舌象和脉象诊断) 4、辨证 :判断身体状态,寒热虚实升降及病因、气血津液、脏腑辨证。 5、治疗手段(导引、方药、针灸、推拿)。,太极图 中国人对自然的看法,1、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部分 构成; 2、构成事物的阴阳两部分,都不是纯阴或纯阳,它们都含着小于自己的反面,通常称大阴含小阳和大阳含小阴。,阴阳学说,基于自然规律的世界观和辩证法。,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与互藏 4、阴阳消长 5、阴阳转化 6、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 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 了破坏疾病产生)。2、阴阳的互根互用:(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 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根 本的关系;(2)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 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阴阳交感与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 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 消减的变化之中。形式有二。(1)阴阳互为消长 一方增长另一方消减 一方消减另一方增长(2)阴阳皆消皆长 一方增长另一方亦增长 一方消减另一方亦消减,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既 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 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机理与形式:极、重、甚是事物的阴 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备条 件。 渐变 突变,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6、阴阳自和与平衡: 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生理自我协调、病理自我恢复平衡) 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阳偏盛 阴偏盛 正 常 实证 阳虚 阴虚 正 常 虚证 代表阳 代表阴,五行学说-运筹学,对自然万物进行分类运用。,藏象学说,人体的五大功能系统心,管精神意识思维的系统:万众一心肝,保证气机畅顺和各脏腑正常运行的管理系统:大动肝火。脾,物质消化和新陈代谢系统。肺,呼吸系统:功能与解剖之肺类同。肾,身体的战略储备,也是先天的薄弱环节。男人怕肾虚。,中西医脏腑概念不同,“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包涵一定的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重道轻器”、“重无轻有”)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就其结构来说、是一个纯形态学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如果把人体比喻为电脑,中医学的藏象是软件,解剖学的脏器是硬件。,中医重功能,第四章: 经 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手 太 阴 肺 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过膈属肺(横行)自中府穴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经手背部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颈(大椎)向前入缺盆入胸络肺过膈属大肠。分支:经颈至面入下齿,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旁。,足 阳 明 胃 经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入目内眦,与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下行,入上齿,出而挟口两旁,环口唇,在颏唇沟承奖穴出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到前额。分支有1、2、3、4、,足 太 阴 脾 经,起于足大趾内侧(隐白)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内踝前缘商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肝经之前,循大腿内侧前缘至冲门入腹,属脾络胃,再上穿过膈,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连舌根,散舌下。分支:从胃别出,上行过膈,注入心中,交少阴心经。,手 少 阴 心 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脑)。直行支:出心系,退回上行经肺,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腕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少冲穴)交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直上过腕,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肘,自肩关节后肩真穴出,绕行肩胛,交会大椎,向前进缺盆下行入胸络心,沿食道过膈达胃属小肠;分支:自缺盆沿颈至面颊,到目外眦折入耳;分支:自面颊分出斜抵目眶下缘达鼻根部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前额至巅顶,交会百会。分支:头顶分出至耳上角;直行:自顶向后至枕入颅络脑,回出下行到项交会大椎,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旁1.5寸下行,达腰(肾俞)入脊旁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分支:自腰沿脊下行过臀自下肢后侧外缘下行腘窝;分支:项后下行经肩胛内侧挟脊旁3.5寸至腘窝,足 少 阴 肾 经,起于足小趾,斜抵(涌泉)出于舟骨粗隆(然谷)从内踝后分出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上股内侧后缘达尾骨(长强),穿脊至腰属肾,络膀胱;分支:自肾穿肝过膈入肺,沿喉咙达舌根两旁。分支: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至下腹,沿腹中线两侧0.5寸上行,夹脐抵胸到锁骨下(俞府);分支:从肺分出络心交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行过膈,依次络上、中、下三焦。分支:自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自腋下3寸(天池)上至腋窝,循上肢内侧中线入肘,经腕后内关,过腕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中指(中冲)。分支:从掌中(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直至其指端的关冲穴,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关冲,沿尺侧至腕背外侧阳池,循上肢外尺桡骨间,过肘尖,上行至肩(肩窌)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向下过膈,依次属上、中、下三焦。分支;自膻中分出,上出缺盆,至肩向后左右交会大椎,斜向前上至耳后翳风,直达耳上角,后屈曲向下经面颊至目眶下,分支:翳风分出,入耳,出耳前,经上关前.胆经。,足 少 阳 胆 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上至额角(颌厌),再向下至耳后(完骨)反折上行至额达眉上(阳白)再后折至耳后(风池)循颈侧达肩部(肩窌)于项后左右交会(大椎)再分开前行入缺盆。分支:耳后(完骨)分出,经(翳风)入耳中,再出耳前,过听宫至目外眦后方。分支:从目外眦分出分支:从缺盆分出.分支:从足背(临泣),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出,下至趾外端大敦再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1寸中封穴,经胫骨内侧前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脾经,过膝,循大腿内侧中线入阴毛中,绕阴器,抵少腹,至章门,自期门入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上穿过膈布胁肋,循喉入鼻咽部,再连目系,出额达头顶交百会。分支:出目系行颊里环唇分支;自肝穿膈入肺,气血津液精,通天下一气耳,所有物质都是气化生出来的。与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相关。精是藏于肾、集阴阳于一体的物质,是所有物质的基础。气是无形、活动力很强的物质。津液是身体内除了血液之外,一切液体的总称。血是血管中的红色液体。,教大家辨寒热虚实,中医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判断和调整状态。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寒热虚实升降,正常舌象,原理: 生命全息律:相对独立的部分是全身的缩影。舌质淡红:寒热均衡。舌苔薄白:舌苔不多说明邪气少;舌苔不少说明脾胃不虚。,热证,舌质红主热证热证表现:身热汗多,面赤烦躁,口渴喜冷饮,痤疮,各种肿痛,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少而黄。调理方法:清热。,能够清热的食物,饮料:绿茶、菊花茶、蜂蜜。蔬菜:苦瓜、芹菜、冬瓜、白萝卜、黄瓜、藕、莴笋、丝瓜、茭白、紫菜、海带、竹笋、绿豆。水果:西瓜、梨、香蕉、橙子、柿子、鲜百合、甘蔗、猕猴桃。,清热食物,能够清热的疗法,刮痧拔罐推拿,拔罐,应当少吃的食物,酒、烟、蒜、辣、羊肉、狗肉和熏烤食品。,寒证,舌质淡主寒证寒证的表现:畏寒、面色苍白、四肢冷、喜热饮、大便泄泻、小便清长。调理方法: 祛寒或者补阳。,能够祛寒的食物,祛寒食物:姜、胡椒、香料、黄酒、辣椒。补阳气食物:大枣、龙眼、葡萄、榴莲、羊肉、牛肉、鸡肉。,能够祛寒的疗法,灸法,应当少吃的食物,温度低的食物和饮料。性质冷的食物:绿茶、啤酒、菊花茶、苦瓜、冬瓜、生白萝卜、生黄瓜、藕、海带、竹笋、西瓜、梨、香蕉、绿豆。,中性的食物所有人都可以吃的,大米、小麦、黄豆、黑芝麻、花生、马铃薯、白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柠檬、苹果、猪肉、鸡蛋、鲤鱼、鲫鱼、泥鳅、黄鱼、鲳鱼、牛奶。红茶,实证,体内有不需要的物质和功能(邪气)存在。厚腻苔:主痰湿。舌质紫:瘀血。调理方法: 泻法。,虚证,身体物质和功能不足。舌嫩虚证。苔少脾胃虚弱。诊断的关键是虚脉。调理方法: 补法。,健康无症狀,功能失调-无症狀,功能失调-有症狀,器质异常-可逆-不可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四种状态,实证与舌象变化的关系,体质(基本状态),理想体质-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实证体质-身体存在病理产物(物质的停滞):气滞(停滞状态的气)、瘀血(停滞或者运行缓慢的血)和痰湿(停滞或者运行缓慢的津液)虚证体质-气血津液精的不足,气滞(肝气郁结)体质,精神压力大,工作紧张、睡眠不足百病皆生于气,气滞(肝气郁结)是实证类内生性疾病的第一种状态。情志异常、 喜叹息感觉异常:皮肤痒、咽中异物感、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妇女月经失调 、经前乳腺胀痛,肝气郁结,不应该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通常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为主要病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及其他系统紊乱。,气滞体质调理,多吃黄花菜、玫瑰花、薄荷、芹菜、小麦、茼蒿、九层塔、西红柿、葱、蒜、荞头、刀豆、豌豆、甘蓝、萝卜、柚子、橙子、金橘、山楂等。保持生命良好节奏,早晨喝些茶叶、玫瑰花提神,午后避免饮茶、咖啡以免影响睡眠。宜较大运动量和集体性的运动,多结交朋友,避免自我封闭状态。,疏肝理气的食物,瘀血体质,舌质青紫、瘀斑瘀点局部疼痛、皮肤出现瘀斑、黄褐斑容易出现肿瘤、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筋骨关节痛。由气滞到瘀血的变化,也是功能性疾病向器质性疾病的转化过程。,瘀血体质调理,多吃藕节、玫瑰花、黑木耳、香菇、茄子、芋头、黑豆、黄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田七、藏红花,丹参。少食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增加睡眠和运动。,活血的食物,痰湿体质,原因:荤食太多,睡眠不足。舌苔厚腻疲倦、脘腹胀闷、痰多容易出现肿瘤、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 痛风、糖尿病。,痰湿体质调理,饮食以素食为主,多食祛痰湿的谷类、豆类、紫菜、海蜇、洋葱、批杷、葫芦、白果、薏苡仁、包菜、茄子、芋头和辛香的九层塔、胡椒、姜、香料、金桔、韭菜、葱、蒜。多喝普洱茶。忌油腻、冷饮。宜循序渐进地不断增加运动量锻炼。,气虚体质,畏寒,疲乏,懒言,动则气促舌质淡、脉虚,气虚体质调理,宜糯米、大米、小米、麦类、荞麦、栗子、榛子、莲子、花生、白扁豆、山药、黄豆、苹果、葡萄、樱桃、荔枝、红枣、菱角、蘑菇、鲫鱼、泥鳅、黄鳝、番鸭、乳鸽、鹌鹑、羊肉、鸡肉、牛肉。宜红茶、咖啡。少食冷饮冷食、芋头、白萝卜等。宜柔缓运动,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津亏内热证,口干咽燥,五心(手足心、心窝部)烦热消瘦舌质红绛、舌苔少、干燥。南方沿海地区少见,津亏内热体质调理,治法:滋阴(补津液)清热。多食黑木耳、白木耳、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鲍鱼、鳖、海参、燕窝、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驴皮胶等。忌羊肉、鸡肉、鸽肉、韭菜、辣椒。注意睡眠,避免过量运动,节制房事。,肾精不足,成年人早衰:腰膝酸软,足跟痛,生殖功能低下,头发、牙齿、视力、听力过早衰退。儿童:发育不良,肾精不足体质调理,补肾精(不阴不阳、既阴又阳):核桃、淮山、芡实、莲子、松子、栗子、豇豆、黑豆、芝麻、骨髓、腰子、海蛎、鳗鱼、蜂王浆、灵芝、冬虫夏草、紫河车。偏热的补肾药:韭菜、虾、海马、鹿茸、鸽肉、羊肉。滋腻不容易消化的补肾药:甲鱼、海参、熟地、枸杞 。增加休息,练马步和飞燕式,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对疾病的认识,中医:状态差导致疾病。西医:疾病导致状态差。,中医擅长的疾病,1、生活方式疾病(内伤病)的早期预防和调理,癌症、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神经官能症和功能失调性疾病。2、从西医看机制复杂,或者疗效不好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肠易激惹症、克罗恩氏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病、胶原血管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纤维化、晚期肿瘤等。3、妇科的乳腺病早期、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4、中医学治疗具有较好效果的症状和综合症,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