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江都市育才中学何 菱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东西方都提倡人文教育,但一个走向对科学的信仰,另一个则走向对道德的崇拜。实际上,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进入21世纪,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热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历史教育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从而,通过历史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懂得社会,认识自我,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精神;教师人文素质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不仅应具有 科学 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勇敢和顽强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中华文明。这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比较薄弱。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教育尤其重要。一、人文精神的内涵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主义精神就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humanism”是由拉丁词根humanus演化而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人文主义是一种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的思想态度,阿伦布洛克也认为人文主义一词是西方历史上的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同样教育本身也是对人的一种培养。“人文”一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对人的肯定。人文精神则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它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它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主张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肯定那些在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精神气质:独立不羁的自由思想精神,勇于进取、忘我献身的精神,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欧洲的思想家把“人文”的含义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指的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权力、人的尊严、价值、情趣、人格、人性、人道等内容。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尝试历史,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自身发展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但是长久以来,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反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阻碍人文精神培养的因素。在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和升学的压力下,历史教学走入了一种误区,陷入了一种困境。多少年,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主宰课堂;放弃了历史学习中更大的空间,更丰富鲜活的内容,原本应该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历史学习被呆板的说教、枯燥的记忆、僵化的理解所取代。但伴随着新课改的进程,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浓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之情,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等。(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 经济 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 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 经济 所采取的各种 政治 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二)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保证由于时代不同,对教师的类型、素质等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具备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富有时代精神品质,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1、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就是为新时代的民族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每位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一切,即在人身上实现伟大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有了这样的思想,才能产生相应的积极行动。2、教师要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就教育观而言,应体现历史教学功能性,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创设平等、人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充分开放自己的心度,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力。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人文修养,主要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语言、姿态和表情的修养,努力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理、美”多位一体、水乳交融的教学境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 艺术 、建筑、医学、天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一般签协议还合同
- 窗户样品出售合同范本
- 船厂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楼房正栋出租合同范本
- 河北商品房合同范本
- 水轮机采购合同范本
- 洗衣房承揽协议合同
- 【正版授权】 ISO 24758-2:2025 EN Fine bubble technology - Evalu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ultrafine bubble dispersions - Part 2: APF 3-(p-aminophenyl)
- 出租车续保合同范本
- 服务费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天津滨海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3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变电设备检修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磁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广核新能源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d-d二聚体课件教学课件
-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 【语文】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 2025年法院司法辅助人员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安检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 压力管理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