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ppt_第1页
第9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ppt_第2页
第9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ppt_第3页
第9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ppt_第4页
第9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十八世纪德国美学 17世纪末 德国仍然分为360多个小公国 18世纪初 普鲁士崛起 晚到的启蒙运动18世纪在德国渐渐展开 狂飙突进运动 打破高特舍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拥护卢梭 回到自然 的口号 唤醒了德国人民的历史意识和民族意识 莱布尼茨 1646 1716 的 单子论 事物的运动的连续性原则是不能违反的 物体的运动不能由假设来解释 单子是单纯的实体 不是物理的 也不是数学的 是精神的 具有心灵的功能 上帝是最完善的单子 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 存在于微生物 植物之中 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 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 所以 知识不能来自外界 一定产生于心灵自身 经验不能创造知识 只能把知识引出 真正的知识是普遍的和必然的 只有通过确实的推理所根据的先验原则才能成立 宇宙是一个数学 逻辑体系 只有理性能够阐明 1 鲍姆加通 鲍姆加通 AlexanderGottliedBaumgarten1714 1762年 生于柏林一个牧师家庭 少年时父母先后去世 靠兄长们资助读完文科高中 鲍姆加通从此精通拉丁文 尤其热爱拉丁诗歌 1735年出版博士论文 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 174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开了 美学 课 1750年 鲍姆加通发表了 美学 第一卷 这一事件被美学史认为是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1751年 37岁的鲍姆加通健康恶化 但他还坚持写作 美学 第二卷 1758年 美学 第二卷发表 1762年5月26日 鲍姆加通在久病11年后逝世 1 Aesthetica的内涵及意义拉丁文 aesthetica 直译是 感性学 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 里首先提出建立Aesthetica的建议 1750年他正式出版了用Aesthetica命名的著作 这个词是鲍姆加通从希腊语 aisthesis 意即 感性 一词改造而成的 拉丁 aesthetica 感性学 希腊 aisthesis 感性 拉丁 sensus 感觉 英文 sensualism 感觉论 英文 aesthetics 美学 这个词后来被翻译成汉语 美学 鲍姆加通因此被美学史家称为 美学之父 此前西方有关于美的论述 而没有 美学 这一学科 为什么要建立美学这一学科 人的心意活动有知 情 意三个领域 传统的哲学中 逻辑学 理性 知 伦理学 道德 意志 意 情感鲍姆加通要创立Aesthetica即 美学 这一学科 是要建立一种专门研究感性认识和情感的学问 目的是要填补传统哲学中一个与逻辑学和伦理学相对立的空白的学科 我们关于感性认识的知识是否能够建成一个专门研究的学问 感性认识能否成为一种独立的哲学研究的对象 如果我们能认识一件事物 我对它就有明晰的知识 但是明晰的知识又分混乱的和明确的两种 如果我还不能把某对象所由区别于其他对象的特征一一指出 我的知识就还是混乱的 例如我们看到画家和其他艺术家对于什么好和什么不好 尽管很清楚地意识到 却往往不能替他们的这种审美趣味找出理由 如果有人问到他们 他们就会回答说 他们不喜欢的那种作品缺乏一点 我说不出来的什么 莱布尼茨坚信这种混乱的认识是一种独立的知识 与审美 艺术活动相关 是逻辑学和认识论不能涵盖的 鲍姆加通更明确地指出这种感性认识是感性学 美学 的对象 希腊哲学家和教父们已经仔细地区分了 可感知的事物 和 可理解的事物 因此 可理解的事物 是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 可感知的事物 是通过低级的认知能力 作为知觉的科学或 感性学 美学 的对象来感知的 模糊的 obscura 认识明确的 distincta 明晰的 clara 混成的 confusa 莱布尼茨 混成的认识是另一种明晰的认识 谐和与美这种感情就是人类混成的知觉或形式 心灵对于事物的秩序 宇宙的和谐的这种知觉 不必有明确的知识 却有一种虽然混成 但很明晰的知识 鲍姆加通 混成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 是指在严格的逻辑分辨界限以下的表象的总和 这种感性认识虽然未经逻辑分辨 却能呈现出生动的图像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事物显现给感性认识的那一线 审美之光 即那种鲜明性和明晰性 它既不同于逻辑认识 也不同于宗教和道德感悟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对于美的事物的感受 经常也是既清楚但又难以言说 当下人们所言说的 帅 和 酷 就是对这种事物认识的非常典型的表达 鲍姆加通认为 人们在这种感性活动中所认识的 完善 其实质就是美 完善的外形 或是广义的鉴赏力为显而易见的完善 就是美 相应不完善就是丑 美成了Aesthetica研究的对象 探讨美的一般性质也是Aesthetica的主要任务 Aesthetica就是 关于美的认识的本质的理论 以及通过正确途径获得美的认识的方式方法的理论 Aesthetica 美学 既然对于这种感性认识的判断 是由与美相关的感官作出的 这些感官必然又受到趣味的影响 这种感性认识与艺术的 情感的活动密不可分 鲍姆加通 实质上 诗就是一种完善的感性谈论 而 混成 就是 诗意 所需要的丰富性 栩栩如生的感性表象显然不是通过定义和推理 而是通过对 混成 的表象进行艺术处理获得的 诗意正是混成而又明晰的感性表象的完善的表现 鲍姆加通由此又把Aesthetica与艺术联系起来 Aesthetica自然就成为关于艺术的科学或艺术哲学 定义 Aesthetica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 低级认识论 美的思维的艺术和类理性 analogirationis 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2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是完善的观念是笛卡尔以来欧洲大陆哲学家的传统看法 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哲学都认为 事物的美即完善 实际上是来自于最高的实体 莱布尼茨 上帝是绝对完满的 从个体事物到整个宇宙 都呈现出一种完满的性质 一个生物或动物的形体永远是有机的 因为每一个单子既是一面以各自的方式反映宇宙的镜子 而宇宙又是被规范在一种完满的秩序中 所以在表象中 亦即在灵魂的知觉中 应当也有一种秩序 沃尔夫 美可以下定义为 一种适宜于产生快感的性质 或是显而易见的完善 鲍姆加通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的 这个原则当然随时可以采取目的论的形式 不同的是 一般的提法可能意味着是对完善性的感性欣赏 而鲍姆加通的提法则是感觉的完善性 感性知觉内容在本质上同美学相关 就像认识的性质同逻辑学相关一样 自然即感官可以达到的世界就是完善 就是艺术的标准和范型 待模仿的自然就是完善性的天启 美就是被感受到的完善 这种完善不仅与外在形式的匀称 比例相关 也与内在的精神形式相关 通过这些能力 感性认识的美只要求一种呈现出来的匀称 容不得不美的比例 那它也同样能够达到广义的精神美的匀称 鲍姆加通关于美是完善的思想 在他对于诗意的分析中充分地展开出来 他说 凡有助于一首诗的完善者 谓之富有诗意的 诗歌描绘的是一种感性表象 达到完善的美的艺术作品 必须具有丰富性 真实性和鲜明性 丰富性取决于知觉的丰富程度及其多样性 真实性即是对感性事物把握真实可靠程度的要求 用哲学的语言说 就是 美的思维的对象和因与果的联系 这种联系通过类理性可以感性地加以把握 鲜明性是对事物的混成表象的充分的描写 这种混成的表象往往呈现出极深的诗意 鲍姆加通还谈到诗的措辞 寓意 音律 词藻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而对于那些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人们 鲍姆加通认为必须有天赋的洞察力 感觉力和想象力 既清楚又混乱的诗意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采桑子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 诗表达的都是 愁 各人所表达的正是一种 既清楚又混成 的意义 正是这种含蓄的表达 使诗意达到最充分和完满的境界 小结鲍姆加通的Aesthetica涉及了三个广阔的领域 第一 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种思维学说 它涉及了感性认识 成为感性学 第二 作为研究美的本质认识和一般规律的学说 它是美学 第三 作为一般艺术理论的学说 它研究了艺术美的构成 创造 欣赏 成为艺术哲学 近代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就是如此 鲍姆加通被称为 美学之父 是名副其实的 鲍姆加通对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严格划分 并论证了一种感性认识的独立性 对康德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果说 鲍姆加通奠定了现代美学的基本形态 那么 现代美学理论危机的根源也在这里 20世纪西方的许多美学流派正是因此而诞生 2 莱辛 莱辛 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 1781年 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 从小在镇上文法学校学拉丁文 1746年进莱比锡大学学神学 曾参与了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奈贝尔 Neuber 剧社的一些戏剧活动 1766年 莱辛发表著名的 拉奥孔 Laokoon 1767年 他受聘担任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 为剧院全年52场演出写了104篇评论 他的评论抨击了高特雪特的戏剧观念和理论 建立了德国市民剧的完整理论 这些评论后来汇集为 汉堡剧评 成为欧洲剧评的经典之一 1781年2月15日去世 1 关于希腊艺术的理想德国艺术史家和美学家温克尔曼 1717 1768年 在1755年发表的 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摹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 和1764年出版的 古代艺术史 中 论述了希腊艺术的特征和理想等问题 他认为古希腊艺术的理想是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 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 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 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 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 希腊雕刻 拉奥孔 就是表现了一个伟大而沉静的心灵 虽然他处于极端的痛苦之中 他的疼痛在周身的全部肌肉和筋脉上都有所显现 即使不看面孔和其他部分 只要看他因疼痛而抽搐的腹部 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 但这种痛苦并未使拉奥孔面孔和全身显示出狂烈的动乱 身体感受到的痛苦和心灵的伟大以同等的力量分布在雕像的全部结构 似乎是经过平衡了似的 他因此批评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史诗 伊尼特 中写了拉奥孔痛苦的哀号 这时他向着天发出可怕的哀号 正像一头公牛受了伤 要逃开祭坛 挣脱颈上的利斧 放声狂叫 而在希腊雕塑中这种痛苦的表现只是轻轻的叹息 温克尔曼的观点引起莱辛的不同思考 于是莱辛发表了 拉奥孔 以批评温克尔曼的观点为切入口 广泛分析和引证了古希腊史诗 悲剧 雕刻 绘画等艺术作品 深入地阐发了他关于不同艺术样式 主要是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 的表现手段的界限和特点的思想 书名即为 拉奥孔 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 兼论 古代艺术史 若干观点 拉奥孔故事原自一个希腊传说 莱辛承认维吉尔的史诗中描写了拉奥孔的叫喊是事实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之间的不同 在荷马的史诗里也有人们肉体遭受痛苦时大喊大叫的描写 当狄奥墨得斯的投枪刺向埃涅阿斯 阿弗洛狄特之子 的时候 阿弗洛狄特赶去救他 这时候 高傲的提丢斯之子在浩荡的人群中追上她 用锐利的长枪刺伤她的纤细的手掌 枪尖穿过秀丽女神们为她编织的神圣的袍子 刺破她腕上的嫩肉 女神的神圣的血 永乐的天神身上的一种灵液往外流 女神大叫一声 把她的儿子扔在地上 由此可见 温克尔曼所谓希腊艺术的具有 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的风格的观点 是不能成立的 2 诗与画的界限诗人有意识要把这种哀号表现出来 为什么雕刻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 这个差别不是希腊艺术与罗马艺术之间的差别 而是另一种差别 这里面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涉及到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界限 拉奥孔 诗和雕塑之间有几点不同 第一是激烈的痛苦在诗中尽情表现出来 而雕塑中却大大冲淡 第二 巨蟒在诗中是绕腰三道 绕颈两道 雕塑中只绕腿部 而且诗中的描写很血腥 可怕 刺激 雕塑中没有 第三 诗中有衣帽 维吉尔所写的拉奥孔穿着司祭的道袍 额头围着司祭的头巾 雕塑中是裸体 这些不同涉及到不同门类艺术的特点 诗与画都是模仿 不同在于 第一 媒介 画用颜色 线条 诗用语言 颜色线条的各部分是在空间中并列的 是铺在一个平面上的 而语言的表述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先后承续 沿一条线发展 第二 题材 画只能描绘空间中并列的物体 诗则叙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 画的题材局限于 可以眼见的事物 诗却没有这个界限 但诗只能描绘个体的动作 画则可以描绘集体的动作 第三 接受艺术的感官和心理功能 画所表现的物体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 物体是平铺并列的 一眼就可以看出整体 借助想象的较少 诗主要诉诸听觉 但语言本身是观念性的 而动作情节是先后承续 所以整体要靠想象和记忆来构造 诗人只能将美的各要素相继地指说出来 我们若想根据这些要素来立刻想象 不可能获得像它在画中并列时那种效果的 即不能产生一个统一的 协调的图画 第四 艺术的理想 画的最高法律是美 作为摹仿的技能来说 绘画有能力去表现丑 但作为美的艺术来说 绘画拒绝表现丑 诗以动作情节的冲突发展为对象 正反题材兼收 诗可以写丑 不以追求美为主要任务 而重在表情和显示个性 所以诗能够写戏剧性的 悲剧性的 可嫌厌的和崇高的事物 绘画只能够描绘身体的美 由于再现物体静态 所以不重表现戏剧性 莱辛考察了古代希腊的很多雕刻艺术作品 发现古代的造型艺术家们都极力避免对于人物不美的表情的表现 他们把忿怒冲淡到严峻 哀伤则冲淡为愁惨 他们对于人物过度的激情或是避免 或是冲淡到可以现出一定程度的美 根据这样的原则 对于雕塑 拉奥孔 的表达样式就不难解释了 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 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 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 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 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 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 令人恶心 人们不放试想一下拉奥孔的口张得很大 然后再下判断 3 诗与画界限的超越诗画虽然各有局限 诗只能描绘个别的动作而不能表现整体 画能够表现静态的美而不能表现情节过程 但是 也可以相对克服这些局限 首先 对于画来说 绘画只能满足于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或是单纯的物体 但这些物体可以用姿态去暗示某一种动作 让观者通过对于这个动作的联想来达到对于一个完整情节的领悟和把握 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 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 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 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就是说 绘画从情节发展过程中选择足以见出前因后果 最富于包蕴性和暗示性的时刻来表现 这种给想象以最大活动余地的那一顷刻 不是情节发展的顶点 一般说来 正是在情节动作发展顶点之前的某一顷刻 诗要达到表现事物的整体性 大约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化静为动 即把对事物细节的具体描绘变成一个动作过程 例如 荷马把对阿加门农的衣饰描绘变成穿衣的过程 也借叙述火神制造阿喀琉斯盾牌的过程去描绘这盾的形状 另一种方法是从效果暗示美 海伦究竟怎样美 荷马从来不正面就海伦的美进行详细地描绘 当战争进行到第9个年头 特洛亚的长老们坐在望楼上 他们望见海伦来到望楼上面 便彼此轻声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 特洛亚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为这样一个妇人长期遭受苦难 无可抱怨 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 莱辛 能叫冷心肠的老年人承认为她的战争 流了许多血和泪 是值得的 有什么比这段叙述还能引起更生动的美的意象呢 这样可以达到对于海伦美的最大想象 中国古诗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归来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美为媚 Reiz 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 因此 媚由诗人去写 要比画家去写较适宜 画家只能暗示动态 而事实上他所画的人物都是不动的 因此 媚落到画家手里 就变成一种装腔作势 但是在诗人手里 媚却保持住它的本色 它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 它是飘来忽去的 媚比起美来 所产生的效果更强烈 莱辛赞美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陀 1474 1533年 对女巫阿尔契娜的美的描写 娴雅地左顾右盼 秋波流转 朱光潜引用 诗经 硕人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诗用这些方法来描写事物 就可以超越它的某些局限 4 艺术与丑丑是一种违反我们对秩序与和谐的爱好的东西 简言之 是美的反面 如果某一单独部分不妥帖 它就会破坏由许多部分造成美的那种效果 但是对象还不因此就显得丑 丑要有许多部分都不妥帖 而这些部分也要是一眼就可看遍的 才能使我们感到美所引起的那种感觉的反面 绘画 雕塑等造型艺术是完全不能表现丑的事物 丑是不能够变成为美或其他东西 但是在诗中 丑也不会掩盖美 让人们感到恶心或不适 诗中形体丑陋所引起的那种反感被冲淡了 丑仿佛已失其为丑了 诗人不应为丑本身而去利用丑 他却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