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外血肿主讲_第1页
硬脑膜外血肿主讲_第2页
硬脑膜外血肿主讲_第3页
硬脑膜外血肿主讲_第4页
硬脑膜外血肿主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膜外血肿,主讲内容,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处理原则,五:护理措施,一:病因病理,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肿25%30%,以急性发生为主,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病因病理】,硬膜外血肿,颅 骨,硬 膜,蛛 网 膜,软 膜,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一:意识障碍,原发性血肿形成,清醒,新血肿形成之前,昏迷,新血肿形成,昏迷,【临床表现】,二: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头痛、呕吐加剧,出现库欣反应。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临床表现】,三:神经系统症状,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系统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才表现出相应症状。但如血肿持续增大,引起脑疝时,则可表现出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典型征象,【辅助检查】,CT表现 典型的 CT特点: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MRI表现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处理原则】,对于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瞳孔无变化,血肿量幕上30,幕下10,中线结构移位1,且病情稳定者可在严密临床观察的前提下予以保守治疗,主要措施是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以及活血化瘀等治疗 。密切注意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利用作动态观察。,【处理原则】,手术指征1、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2、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3、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4、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5、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6、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处理原则】,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神经外科专科处理】,专科处理程序:复核伤情,确定诊断确保气道通畅,建立输液通道,临时处理伤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做好术前准备确定治疗方案,送手术室或NICU病房;颅内压监护及心电监护。,【护理诊断】,1:焦虑,恐惧 与对疾病的害怕,担心有关;2:头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潜在并发症 有感染,脑疝,意识障碍的危险;,【护理措施】,1:劝病人安心休养,耐心的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焦虑心情;2: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改善脑循环的药物;3: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1)抬高床头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护理措施】,(2)吸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 (3)适当限制入液量,补液量每日不超过2000ml,尿量不少于600m; (4)维持正常体温,预防感染 遵医嘱应用抗菌药; (5)预防颅内压增高因素,如咳嗽,便秘,情绪激动;,【护理措施】,(6)预防癫痫发作 遵医嘱给予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健康指导,1.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2.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3.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陪护,防止发生意外)。,4.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