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综述及生产概况_第1页
金针菇综述及生产概况_第2页
金针菇综述及生产概况_第3页
金针菇综述及生产概况_第4页
金针菇综述及生产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针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 菌株代号:9201、9401、2513、F4、FV093等,返回本节,是一种以食菌柄为主的小型伞状菌,食疗价值,返回本节,生产概况,返回本节,形态特征,灰白色、绒毛状浓密、较细,略有爬壁现象 易形成粉孢子(粉孢子过多的菌株菇体质量差 )菌丝体成熟时转入雪白色,并分泌深棕色液滴,(一)菌丝体,返回本节,(二)子实体,丛生,白色或黄色菌盖:小(球形半球平圆)菌褶:白色或淡黄,较稀疏菌柄:细长、中空、纤维质基部暗褐色,并密生绒毛,返回本节,细长的柄,圆小的盖,返回本节,异宗四极结合性菌类,三、生活史,返回本节,(二)温度低温型,P、K、Mg三元素最重要,34死亡19品质差21难出菇,四、生活条件,返回本节,(三)湿度,CO2可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伸长,返回本节,CO2含量对子实体的影响,返回本节,(五)光照,通气少、光线弱,易长盖小、柄细长、质嫩、色浅的优质菇,返回本节,1、 菌丝体生长阶段 一般来讲,菌丝体耐低温,不耐高温。常利用这一特性来保存菌种(04 ) 根据菌丝体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可将食用菌分为: 低温型:21-24,如金针菇、滑菇 中温型:25-26,如香菇 高温型:32-35 ,如草菇,碳源种类:1单糖:葡萄糖 、果糖、甘露糖 2双糖:赤砂糖、麦芽糖 、纤维二糖、蔗糖和乳糖3. 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和糊精、果胶 ,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甘蔗渣、马铃薯等。4有机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5低分子醇类:甘露醇、甘油等。,无机氮,氮源,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有机氮,小分子物质:尿素、氨基酸、蛋白胨等,大分子物质:玉米浆、豆饼、蚕蛹粉、米糠、麸皮等,C/N值计算公式,C/N=,C1W1 +C2W2 +CxWx,N1W1 +N2W2 +NxWx,-,C/N值的计算有一配方:干猪粪28%,麦秸70%,石膏2% ,水160% 。求该料堆中的碳氮比值。已知鲜猪粪中含碳7.8%,含氮0.6;麦秸中含碳46%,含氮0.53%;鲜猪粪含水量为82%。,C/N值,一般认为:菌丝体阶段 C/N =20:1 子实体阶段 C/N =30-40:1 若C/N 比过大,则菌丝生长慢而弱,难以高产; C/N 比太小,则菌丝会因徒长而不易转入生殖生长,计算过程,1.因为题目中未给出干猪粪的C和N值,故先求出鲜猪粪的重量,2818%=155.6kg,则根据已知有鲜猪粪:C1=7.8,N1=0.6,W1 =155.62.麦秸:C2=46,N2=0.53,W2 =703.根据公式: 7.8155.6 4670 4433.7C/N=-=- =34:1 0.6155.60.5370 130.5,母种的制备,保藏菌种室温活化3-5d菌种提纯复壮母种培养基:稻草或棉籽皮马铃薯浸液培养基母种扩繁:,组织分离,子实体:灵芝、金针菇 、木耳菌核:猪苓、茯苓、雷丸菌索:蜜环菌、假蜜环菌,孢子分离,1、单孢分离:主要用于菌株筛选和杂交育种,生产上只适于同宗结合(草菇、双孢菇等)。异宗的食用菌需进一步人工杂交,选取 优良组合,制备3级种之后,出菇试验,表现优良的个体组织分离留种备用。2、多孢分离:大多异宗结合(金针菇)采用此法获结实性菌株。,孢子采集的方法,孢子印法(整菇插种法)三角瓶钩悬法贴附法印模法菌摺涂抹法(野外采用),基内菌丝分离,特点:野外常用,不易彻底灭菌,需反复转管或反复平板培养(挑去单条菌丝尖端)抑菌(减少平板培养次数)方法:加抑菌素、低温培养抑杂菌而让菌丝生长突显。,1Cm湿木屑,10Cm麦粒,1Cm湿棉花,胶塞,金针菇菌种退化的判断,PDA平板培养基上的分纯情况和形态特征 对LBL液体培养基的脱色情况,200g马铃薯,20g乳糖,2gNH4NO3,1.5g,KH2PO4,0.5MgSO4,0.06g溴百里芬蓝(BTB),pH7.0,注:菌种活性越高,颜色越浅,高温对培养基 pH值的影响,原种的制备,谷粒原种 高粱或谷子综合培养基 培养基 麦粒原种 玉米粒原种等 棉籽皮、锯木 屑等培养基 营养、颗粒圆整度、体积大小、分散度、接种后萌发点多少、价格等问题。每批原种污染率4%,倒出、晒干、重新灭菌。,原种培养基原料,栽培种的制备,常用培养料C/N比,1、棉籽皮营养及物理性状: 营养丰富、供肥均衡、后劲足、棉纤维易吸水和保水、通气性好、因本身呈碱性而可抑霉菌生长。2、杂木屑: 硬杂木、陈、单独使用加氮源、颗粒搭配,3、甘蔗:南方4、甜菜渣:北方、稍加氮肥5、玉米芯:南北方、吸水量大、加水闷料后用6、稻草:早、中、晚之分,矿质元素:P、S、k、Ca、Mg激素类:维生素类:VB1、VB2缺乏型,金针菇属低温恒温结实型真菌15-20,孢子大量形成, 16 孢子萌发,24 最适宜,超过30 不萌发菌丝3-34 生长,22-24 最适,34 会死亡 5-15 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6-14 ,金针菇特点总结,好气性、喜湿、低温、恒温结实性、弱木腐性、喜偏酸性、维生素缺乏、具锁状联合、异宗结合、四极性双因子控制、无转色阶段、熟料栽培、瓶栽袋栽各具优劣势、生物学转化率高、目前栽培主要有黄和白两个品种、菌种在10-12下琼脂斜面保藏、转潮快、子实体具向光性、,食用菌专用塑料袋及其物理性状,温度,一般来 说,每一种食用菌对温度的需求呈现前高后低的规律,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返回本章,品种及栽培,一、品种,返回本节,三色品系对温度需求特点,返回本节,(二)主要品种,返回本节,栽培时期,返回本节,二)栽培现状 金针菇属熟料栽培的种类,我国北方地区栽 培量较大,为我国第四大栽培种类,栽培技术工 艺相对简单,以袋栽形式为主。,袋栽立式出菇,袋栽立式出菇,袋栽卧式出菇,主料摊薄不需溶解的辅料 混匀后撒入主料需溶解的辅料溶解 均匀拌入主料中用清水拌至含水量 堆闷12h,1、拌料,手工拌料:,返回本节,预堆,返回本节,(三)装袋,平底袋,返回本节,四、管理,(一)发菌期,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井”形排列,金针菇栽培,萌发期 按菌丝生 定植期: 吃料、勿机械翻动长发育顺 生长期:防烧料、温和通风序 生理成熟期:窜菌5-7天、吐黄水 按菌丝生 发菌前期:3-5d,26-28,利长时间顺 早萌发、早定植、同步生长序 发菌中期:20-24 ,17-18d 发菌后期:17-18 ,发菌管理,发菌注意事项: 1、昼夜温差不宜过大。 2、协调最适温度,有利菌丝营养积累。 3、12-15%的污染率。,金针菇栽培,搔菌时机:吃料深度距料面5-7cm轻搔菌 搔菌方法:瓶栽袋栽不同 催雷方法:低温、光照、机械刺激 催雷 湿度变换等。,出菇管理,披膜揭膜、地面洒水创造催雷小气候,控制通气和温度,弱散色光(100-150lx) 菌丝体出现黄水时。松袋口 幼菇长至5cm,降湿揭膜,增光强至150-200lx,保持2-3d 检查代扣并盖上薄膜,提高湿度80-90%,10-15d可获优质菇。,割袋口,返回本节,返回本节,1抑制期(控制生长),这是金针菇管理中的特殊期,子实体生长期,返回本节,抑制期中的菇蕾,返回本节,2伸长期(促进生长),加湿器,返回本节,返回本节,3.采收,时机:柄长约15cm,菌盖半球状方法:成丛扭收注意:采前23天,降空气湿度至80%85%,成熟期,返回本节,采收,切根,返回本节,返回本节,1常规管理骚菌(除老菌皮)覆膜、停水养菌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