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阳防洪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芷阳防洪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芷阳防洪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芷阳防洪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芷阳防洪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芷阳新苑安置小区(西区)工程审批:审核:编制:芷阳新苑安置小区(西区)项目部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防汛应急救援预案一、 基本情况(一)、施工范围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承建的芷阳新苑安置小区(西区)工程为芷阳新苑安置小区项目中1#14#楼及楼号周边的1#、2#地下车库。(二)、工程概况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芷阳新苑安置小区(西区)工程共由16栋建筑组成,其中114#楼为11层高层住宅楼,其中10#楼有1层地下室,1#、2#地下车库均为地下1层的建筑。建筑防火类别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为一级,建筑工程设计使用等级为一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建筑面积约为123780。(三)、汛情简介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雨季集中在510月,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孔隙性潜水。孔隙性潜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降雨对露天施工最有影响。目前已逐步进入雨季,从今年工作特点来看,楼号及车库基坑开挖工期多集中在610月,位于雨季,如果发生意外,项目部的防汛形势较为严峻。如不采取强有力的防汛措施,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直接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从而造成人员、物资、设备等不必要的投入和浪费。为完成防汛渡汛目标,确保组织落实;确保备用电源和水泵的完好性,加强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清理,制订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四)、防汛工作的特点1、防汛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坑周边排水及人员集中居住区,由于工作面大,需要防治的点多,给防汛人员的组织和设备、物资的准备等都增加了一定难度。2、要求高、难度大。由于作业面在地表下,排水不及时,将给项目部防汛带来很大的难题,尤其是1#、2#地下车库,露天作业面大,暴露时间较长。3、整治的重点部位多、投入大。根据今年防汛特点,由于点多面广、需整治的工作面多,需要的投入人员、物资、设备工程量大。4、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多。(五)、防汛重点部位根据工程特点和目前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将以下工程部位列为防汛的重点:1、 1#、2#地下车库排水;2、 楼号基坑排水;3、 施工人员的生活区、车间、加工区域;4、 场地内排水;二、防汛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一)、防汛应急指挥协调小组项目部成立专门的防汛应急指挥协调小组,负责防汛应急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保证防汛期间人员的安排、物资的供应和设备的调配,以及制定紧急情况下的预案,防汛应急指挥协调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张国华(项目经理)副组长:张部队(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庄稼(项目工程师) 成 员刘玉安(物资主办)王 龙(后勤主任)刘振泉(楼号负责)周 科(1#车库负责)徐峰昌(2#车库负责)王继红(安全负责人)(二)、项目部医疗机构及外部医疗机构离项目部三公里左右就有临潼区人民医院。同时,项目部在施工现场配备一定的医疗急救物品,主要有:急救箱、担架、医药箱等。(三)、现场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项目部经理任总指挥,项目副总经理、项目工程师任副总指挥,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项目部生产部。现场指挥部职责:、发布和解除防汛应急救援或演练命令、信号;、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防汛应急救援行动或防汛应急救援演练行动;、向上级单位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四)、应急救援专业队组成及分工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安排,提供所需的人员、设备,积极参加事故救援抢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中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各救援专业队伍是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组成如下:1、联络通信队担负各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任务队 长:王璐副队长:袁亚娜成 员:马西艳2、抢险抢救队各作业队相应成立防汛度汛抢险突击队,所有的防汛度汛人员服从防汛度汛小组的指挥,按照防汛度汛措施要求,检查各个施工部位的薄弱环节,分析雨季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总体要求,汛期前检查和完善各种防汛度汛设施,并作好非常情况下人员、设备、物资的准备。队 长:张云华副队长:周科成 员:由协作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3、治安联防队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群众疏散队 长:杨小平副队长:杭小宝 成 员:发生事故作业面作业队人员组成4、物资供应队担负伤员生活需品及抢救物资的供应任务。队 长:刘玉安成 员:由后勤部、技术部人员组成5、运输队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任务。队 长:王龙成 员:由项目部驾驶员组成三、预防与预警(一)预警项目部安排专人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当预报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本地雨势可能持续时,发布防汛预警信号。(二) 暴雨时的预防措施1、在降雨连续达3小时以上时,由项目部副经理带领生产部人员及各协作队人员对基坑及人员上下通道口周边、办公区域、加工厂及生活区进行巡查。2、在施工现场备足抢险材料、机具,如水泵、木材、沙包,在进出口位置用沙包围起来,防止雨水灌入。3、仔细检查施工现场、明挖基坑内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方、基坑附近有管线或电缆沟的地方,发现因下暴雨导致易坍塌的地方用沙包或其它材料加固。4、基坑周边及人员上下的通道口周边设置挡水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排水,检查下水道及排水设施的情况,保证在暴雨季节的排水畅通及基坑内不积水。5、将基坑内及基坑周边的施工机具转移,避免在下暴雨时被水淹没。6、仔细检查施工现场内的电器设备、电缆情况,如发现电缆被水淹或因局部坍塌而导致电缆断开,须先将电源总闸断开,立即处理。7、做好整个施工现场的保护接地工作,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建筑物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8、仔细检查施工现场的材料库,如水泥库、加工车间,避免因漏水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突发性防汛应急措施当连续性暴雨造成基坑跨塌从而影响周边地表构筑物时:1、在暴雨来临前,先对整个施工场地内进行巡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受影响的管线进行保护。2、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对塌方段的通道进行加固。并加强对塌方段的地表沉降观测。四、应急响应(一)、洪灾发生时应急处置流程图突发事件(事故)发现人发现后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或生产部汇报迅速作出判断,下达应急处理命令,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警,以便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及时参加抢救项目部总经理判断应急措施的适应性,并立即赶赴现场,跟踪应急处理情况。处理完毕后评审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必要时修改文件安监部、生产部(二)、报警和通讯1、发现或得知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或发现施工场地内雨水排出不通畅或都发现雨水流入基坑或人员下下通道口时,巡查人员或发现人员立刻向项目部安全监察部、生产部报警。2、生产部人员接到报警后,及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职,火速赶往现场。3、指挥部成员根据险情、灾情的严重程度迅速向业主、监理、当地公安、安监局、劳动部门等单位报告。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4、报警和通讯一般就包括以下内容:、发生洪灾事故的时间、地点、相关设施;、事故危险级别、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三)应急响应 1、当预警信号为一般级别时,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岗位,24小时值班,组织巡逻人员加强巡查,抢险队伍、抢险车辆集结待命,作好抢险物资调运准备。2、当预预警信号为较重级别时,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指挥抢险,防汛物资运到指定位置,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3、项目部防汛指挥中心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使用。4、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指挥中心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抗洪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施,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5、项目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低洼地带的设备及时撤离,各相关人员进入各自的岗位,做好施工抢险的准备。 (四)应急响应结束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应立即配合相关单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五、现场抢救1、当发生险情时,施工现场及时拉好警戒线,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由相关人员进行指挥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对作业场所人员、设备进行清点,并及时向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汇报。对危险地段的地表及构筑物进行监测,并及时通知相关的产权单位。 2、在项目部各相关专业人员未到来之际,项目部各协作队专职安全员、班组长须立即清点人数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撤离,不得在危险作业面逗留。 3、如出现由于洪灾引起塌方时,立即组织人员对塌方地段用砂包或水泥砂浆进行加固,同时安排人员对所有基坑进行加固(如对钢支撑重新施加应力),并做好对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巡查和加固。六、信号规定及事故应急内部联络法在雨季,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红白相间带,警戒人员佩戴红袖标,救护车、救火车鸣笛。七、防汛应急救援外部联络电话单位电话单位电话甲方电警110交通122火警119医疗急救120监理、条件保障及资源配置(一)、器材按照任务分工做好长期物资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消防、抢修等器材和工具。上述器材设置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伏态。以保证抢险救灾时各类设备的快速调动及启动。加强对防汛物资的管理,定期对防汛物资数量、存放部位、完好性等进行专项检查,防止防汛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和失效;及时补充和更新防汛物资。(二)、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根据人员的变化进行组织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三)、经费项目部应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四)、建立相关制度值班制度:目前项目部实行二班制,晚上留有人员值班。检查制度:结合每月的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例会制度:结合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负责人会议,总结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总结评比制度:与安全文明生产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奖励。九、应急救援组织的培训、学习及演练1、项目部后勤办、安全监察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对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协作队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防汛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并将报警电话公布。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2、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及协作队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洪水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要具备洪水灾害应急组织指挥能力。防灾、减灾培训要纳入项目部安全培训内容。3、项目部安全监察部将不定期组织防汛应急知识培训,通过通知、墙报、影像或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防汛应知识宣传,做到人人参与。 4、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防汛应急演练,特别是防汛抢险和疏散撤离人员和设备的演练,以检验、完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5、项目部各专业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的每年进行防汛抢险演练。十、应争救援预案的修改为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及气候变化等条作,由项目部安全总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视情况变化进行修订。同进对新修订的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发布、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十一、附件(一)、主要应急机械设备表主要应急机械设备物资储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备注1挖掘机台1PC2001m3/斗5风镐台10YT-2826L/S7汽车吊台1QY-2525T租用8电焊机台2BX5009千斤顶台32YCW-120120T11发电机台1250GF250KW13装载机台1ZL402.0 m314泥浆泵台2DN155-45扬程34-48m15方木m39515015016型钢T6017钢管m425159,618热轧钢管m100323.2519PVC软管m12050020钢筋网片m2656610010021编织袋只50022应急警戒灯只4023钢质围挡m30024铁锹把20025钢丝绳m10026运输车辆台4租用附件一:应急救援小组员的通信联络方式:序号机构组成姓名联系电话办公电话备注1组长张国华13609127179147092225132副组长张部队13891813406147092225133副组长庄 稼18991855895147092225135小组成员史宇梁18991978205147092225136小组成员袁亚娜15829773820147092225137小组成员肖红英13991864901147092225138小组成员马西艳15596697822147092225139小组成员杨小平131861460571470922251310小组成员杭小宝153892606901470922251311小组成员张云华132014115561470922251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