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8分)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的留恋中姗姗而来。当心灵的帆船回溯( )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声里、掩yng( )在诗词中,最耀眼的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回溯( ) 掩yng(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积淀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2. 古诗文填空。(3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2)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别意出奇”,用 , 来衬托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材料一: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各地,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做着同一件事读书。这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2006年4月23日,我国中宣部等11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全民阅读”的倡议书。2008年,我国中宣部等6个部门出也共同发出通知,要求每年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传统节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全民阅读”要从建设书香校园做起,让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不少学校倡议把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校园读书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材料二: 好书赞(节选)书是师,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书是友,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书是桥,两岸伸;连中外,通古今。书是灯,放光明;指方向,照航程。(1)仿照好书赞的句式,也打一个比喻,赞颂好书。(2分) (2)你赞成把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28日(孔子诞辰)定为“校园读书日”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的倡议吗?写出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2分) 4.古诗词鉴赏。(5分)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色。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梅”呈现出墨黑色,从诗中看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请写出本诗的主旨: (20字以内)。二、现代文阅读。(16分)年的召唤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年,在岁月深处,汹涌成一股潮水,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 A 的脸庞,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5.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段的横线上。(3分)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6.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的语句。(4分)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7.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2分) 8.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3分)9.请简要说说第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1分) 10.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一)(10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 愿陛下亲之信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13.在乙段中分别找出与甲段画线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2分)(1) 亲贤臣: (2) 远小人: 14.甲乙两段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2分) (二)(4分)宋人评苏轼留侯论:先说忍与不忍之规模方说子房受书之事其意在不忍此老人所以深惜命以仆妾之役使之忍小耻就大谋。故其后辅佐高祖,亦使忍之有成。一篇纲目在“忍”字。15.用斜线(/)给加横线部分断句(限6处)。(3分)16.文中的“子房”与“高祖”分别指谁?写出他们的名字。(1分) 初三自主招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 (1)s 映 (2)长期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化等。 (3)A.在“最宝贵”后面补上“的阶段”或“的时期”或“的”等。B.将“倏忽而逝”与“姗姗而来”调换。2.(3分)(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1)示例:书是山,勤为径;攀高峰,步莫停。书是药,效神奇;常服用,可治愚。(2)略。4.(5分)(1)沾染到了池中黑色的水而变黑。(2)托物言志(或象征)(3)借墨梅朴素淡雅的形象表现了淡泊名利的胸襟。二、现代文阅读。(16分)5.A熟透 B熟识 C熟悉6.(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游子的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2)形象地写出了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对故乡的崇敬之情。7.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8.对故乡、对亲人的爱/落寞(忧愁、孤单等)/温暖(快乐、安逸等)9.总括上文,点明主旨。10.略。三、文言文阅读。(14分)(一)(10分)11. (1)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2)亲近他们,信任他们。12. (1)亲近信任贤良的臣子,疏远邪恶的奸臣,这是先汉得以兴盛发达的原因。(2)我诚恳地希望陛下能够头脑清醒,克制享乐的欲望,约束自己,爱护百姓。13. (1)提拔隐逸,以进贤良。(2) 屏黜奸谗,以厚风俗。14. 相同:内容都是关心国事,谏请刘禅要亲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