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祭十二郎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7祭十二郎文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归取其孥(n)形单影只(zh)不省(xn)所怙(h)B.衔哀致诚(xin)万乘之公相(shn)丞相薨(hn)C.其余奴婢(b)冀其成立(j)兄殁南方(m)D.令守汝丧(sn)长吾女(zhn)辍汝而就(chu)解析:D项,“丧”应读“sn”。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耳C.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解析:A项,“比”意为“近来”,“就”意为“就职上任”,“凭”意为“临”;B项,“应”意为“应付”;D项,“止”意为“留居”,“既”意为“不久、后来”。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止一岁,请归取其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B./C./D./解析:C项,“其”的意义和用法依次为:代词,那、那些/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代词,他、他们。答案:C4.对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惟兄嫂是依何为而在吾侧也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其又何尤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不知问家人以月日A./B./C./D./解析:为宾语前置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吾与汝俱少年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C.又可冀其成立邪D.而汝抱无涯之戚解析:A项,“少年”古义为“青年男子”,今义为“人生一年龄段”;B项,“几何”古义为“多少”,今义为“几何学的简称”;C项,“成立”古义为“成长立业”,今义为(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答案:D二、课内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克:能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继承的事业。C.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长:成长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尤:怨恨解析:C项,长:养育。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C.其传之非其真邪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解析:D项为助词,的;其余三项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D8.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B.选文(甲)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C.选文(乙)段主要表现作者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荡,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D.(乙)段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很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解析:(乙)段画波浪线句子只是表明自己悲痛至极,并非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解析:注意“所谓”“推”“知”几个词语的意思。答案:也就是所说的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解析:注意把握“影”“形”“相接”的意思。答案: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灵魂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三、延伸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伯父墓表(宋)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解析:B项,益:增加。答案:B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B.C.D.解析:是说苏涣交游(结交朋友)的情况,是说苏涣对王蒙正的看法,表明苏涣爱才。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解析:C项,受杖责的不是张宗的儿子,而是张宗,此处是对“府为符县,公杖之”的错误理解。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解析:参考译文:伯父名涣,早年字公群,晚年字文父。小的时候,他聪明有悟性,和他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年长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开始参加乡试,第二年就考中进士,担任凤翔宝鸡主簿。不久,苏涣改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自己是章献太后的亲家,便倚仗势力骄傲蛮横。(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苏涣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侍奉王蒙正,但是看不起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推荐苏涣,又写信给显要的官员,说苏涣可以被重用。苏涣告诉凤州在京城办事处的官员,截留了王蒙正的奏章,并且藏起了他的私信。不久,王蒙正失势败落,士人们因此称赞苏涣。因为太夫人去世,苏涣辞官。后来被起用,担任开封士曹。雍丘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害怕获罪,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派官员去处理,考察多次都不能查出真相。等到苏涣前往,就洗雪了冤情。夏人进犯边疆,开封府应当买百姓的马匹来增加骑兵,开封府尹把这件事交给苏涣办理,马全部买到而老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后又做阆州的通判。虽然施政极其宽容,但是有法必依,官员和百姓敬畏他,社会安定。阆州人鲜于侁,年轻时候好学并且能够忠诚地实践,苏涣礼遇他并非常看重他,让他准备乡试,鲜于侁因而获得了功名得以为官。鲜于侁刚开始只是担任小吏,苏涣又任命他为循吏,对他给予期望。鲜于侁最后官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苏涣担任祥符的县令。乡中书手官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害怕苏涣,假托有病,满百日后辞官离开,并引荐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苏涣说:“书手一职依照法令应该任用三等人,你属于二等,不能胜任。”张宗一向侍奉权贵,到府衙控告。府衙为此向祥符县下达了公文,苏涣杖责了张宗。不久宫中地位显赫的宦官到府衙,传达皇上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一职,苏涣依据法令拒不奉旨。又一个宫中地位显赫的宦官到祥符县,说:“一定要按法令之外的要求来任命张宗。”苏涣对府尹李绚说:“一个小人物能这样扰乱法纪,府衙也没有什么办法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面不同意为借口争辩一下呢?”李绚面对苏涣的话,非常惭愧,第二天入朝报告皇上。皇上说很好,命令内侍省审问苏涣。张宗贿赂温成那些人,就不再深究,杖责假传圣旨的人,将他赶走,一府的人都震惊了。包拯见苏涣感叹道:“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提拔苏涣做了利州路刑狱官,苏涣到任一年多,弹劾城固一个滥杀无辜的县令,一道的人都震惊惶恐,于是因此此处太平。苏涣死后二十七年,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苏涣过去的事迹,来交代我说:“父亲已经逝去,只有我这个儿子活着,不抓紧时间记录下来,不久这些事迹就更要散失了,这就是我做儿子的大不孝。”我年轻时候侍奉伯父,常常听伯父说:“我年少时候读书,年长一些开始写文章,每天都有目标,不完成目标就不会停下来。在外漫游,行路中规中矩。回到家里生活,没有懒惰的样子。所以那时,没有听过我自己有错误的行为。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我害怕家门后生一天天懈怠,所以记录下这些听闻来作为警戒。答案:(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四、语言运用14.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20字以内。文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古人有“韩潮欧澜”的说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前人说到韩愈,有“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的仿例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波澜,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感受。韩愈不愧为写文章的高手,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寻找到的结构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这种结构有时更带隐蔽性,它甚至不必经过逻辑的过滤而直观地为人所接受,同样可以达到移人情性的效果。清代林云铭读韩愈的师说后,其感受是这样的:“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解析:解答此题,可利用分层法迅速筛选出文段的主要信息,然后对其进行整合。文段共6句话:第1、2两句是第一层,说明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讲究笔法,追求波澜之美;第3、4、5句话是第二层,说明韩愈追求波澜的具体做法及效果;第6句话是最后一层,引用前人的话印证韩愈的文章具有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