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探索城市小学养蚕新模式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个单元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小学生通过饲养蚕宝宝的活动来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但是,城市学校地处城区,家、校附近没有桑树,孩子要养蚕,需要家长开车到郊外很远的地方采集桑叶。前几年开展养蚕活动,只有少数学生参加。要开展大面积的养蚕实践活动,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如蚕种、桑叶来源,养蚕技术,家长是否支持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让学生人人亲历和体检科学探究活动”就不能落实。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来解决好上述问题呢?我反思前些年这个单元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探索出城市小学生采用“套餐”养蚕模式,构建起“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社会参与”的科学教育平台,收到了很好的实效,有利于在城市学校普及与推广。我们的策略是:一、公司联手,推行“套餐”养蚕法。对于城市儿童来说。“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兴趣,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宽,又易于儿童动手操作。我调查发现,城市学校三年级学生97以上的未养过蚕,他们对于养蚕感觉新鲜、新奇,十分喜欢这项科学活动。怎样才能保证这项科学活动落到实处呢?我们多方打听,最后联系到四川省生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可以提供蚕种和桑叶,为了方便孩子养蚕,我们与公司协商,开发了“少儿科学养蚕学具”, 推行“套餐”养蚕法。所谓“套餐法”,就是由蚕种公司统一为孩子制作少儿科学养蚕学具,学具中包括养蚕所需的所有材料:蚕卵、蚕房、蚕刷、结茧方格簇、养蚕记录表,每周保证提供一次用塑料袋封装的新鲜桑叶,中途如果蚕死亡,给学生补充同龄蚕。这样就能满足每个孩子积极主动投入其中,把科学活动资源引入校园科普教育活动,搭建起学校科学养蚕的教育平台。二、书信沟通,整合家庭资源。根据科学老师事先调查学生,仅凭小孩子回家说“我们要养蚕了”,部分家长会积极支持。但也有一些家庭喜欢养宠物,有些家长因考虑桑叶而发愁,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养蚕活动不理解,担心会影响学习,还有些是因为家里有人怕虫子,不完全支持。我校三年级有9个班450多人,为了让每位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享受均衡教育的权力,养蚕前,我写了一封“科学养蚕实践活动告家长书”,印发给每位家长。通过与家长交流,达成了共识,家长明确了开展养蚕活动的意义,家长的支持是养蚕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硬件设施有了保障后,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也很重要。城市家庭大多没有养蚕经历,仅靠科学老师一人在课堂指导几百个孩子,每周又受课时限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于是,我又印发了“怎样饲养蚕宝宝”的辅导资料让学生带回家庭,对学生和家庭成员进行“岗前培训” 养蚕注意事项:1、给蚕投放桑叶,叫给桑。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给桑叶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每天可以在清晨、中午、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前各给桑一次,睡前可多放一些。对4龄5龄大蚕可适当增加给桑的次数。桑叶的数量以蚕能基本吃净为宜。2、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的过程,称为除沙。为避免小蚕丢失,对1龄小蚕可以不除沙。2龄、3龄每天各除沙2次,4龄、5龄的大蚕应每天除沙1次2次。3、蚕在眠期,室内要安静,光线要稍暗,不要翻动眠蚕。眠蚕蜕皮后,要到头部呈现淡褐色、爬动找食时才开始喂桑叶。刚起眠的“起蚕”,消化力较弱,要喂鲜嫩桑叶并逐渐增加叶量。4、温度和湿度对蚕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在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蚕吃得多,可以缩短饲养期,还可以防止病菌繁殖。1龄、2龄小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628;4龄、5龄大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4-25。蚕室最忌闷热和潮湿,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一定要通风干燥;还要消灭蚊、蝇和鼠类,以免蚕受侵袭和被吃。发现病蚕或死蚕,应立即剔除,以免蚕病蔓延。5、采摘的桑叶如果一时吃不完,可以储存起来。储存的方法是放在塑料袋中扎紧带口,放在冰箱中冷藏。需用时,取出后要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擦净并晾干后才能给蚕吃。由于采用了以上策略,不仅赢得了家长的支持,而且让家人和孩子都掌握了养蚕的技术要领。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三、全程指导,亲历探究过程。在开展科学养蚕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怎样指导学生养蚕?我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负责每周将“公司”从郊区运来的桑叶及时分发给学生;二是对观察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三是解决在养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一度时间,养蚕成了家校沟通的主要话题,大多数家庭中,蚕宝宝成为一家人视线的焦点,养蚕成为家庭亲人与孩子每日共同的娱乐活动。我随时接受来自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咨询,一个多月来,我的手机简直成“热线”了。“老师,我把桑叶喂完了,怎么办?” “老师,我的蚕宝宝今天抬头不吃不动了,是得病了吗?” “老师,怎样才能知道蚕快要吐丝了?” “我的蚕都做成茧了!它吃什么?会饿死吗?”凡是孩子和家长的咨询,我都有问必答。在蚕宝宝的养育过程中,儿童对蚕宝宝用心呵护、精心养育,从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蛾产卵,他们为蚕的进食定时定量,为蚕的健康防虫防病。整个生命轮回的一次全接触,就是一个完整、漫长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对儿童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知识传授及人文熏陶的实践过程。四、成果展示,提升儿童科学素养。学生通过饲养蚕宝宝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有了许多感受,对蚕的一生有了很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们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在大部分学生的蚕蛾产卵之后,安排一次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汇报养蚕成果的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1、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进行总结。认识了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从蚕经历的几个时期,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就会死亡。对于这些科学概念,不是读来的,听来的,而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的。从而对学生渗透:“听到的易忘记,看到的易记住,做了的易理解”的教育理念。 2、发展了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养蚕活动有助于儿童科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升。下面是语文老师给我推荐的一段学生养蚕日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个生命变化时清晰的思维方式:充满欣喜与愉悦,敏捷而有序,全面而严谨。“今天放学回家,蚕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了,它把头昂得高高的,我以为它得病了,就急忙电话问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不要急,那是蚕在睡眠了,是脱皮的前兆。蚕是怎样蜕皮的?我好奇地观察,一小时后,蚕宝宝有了动静,它的头皮先脱,身子使劲地向前爬,一会儿,它身体从旧皮里钻出来,好像比原来白了一些。它蜕皮的时候也把嘴壳也给蜕下了。”在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时,一个孩子讲述:“有一天,我上学了,奶奶在家感到屋子了有些冷,担心把小蚕冻坏了,就把蚕盒放在阳台上晒太阳,结果蚕宝宝全死了。这说明蚕宝宝怕晒太阳。”3、掌握了科学方法。养蚕活动讲究的“科学方法”,从养蚕之前的培训、养蚕过程的咨询、桑叶保鲜、到养蚕结果的总结,教师始终与孩子们认同这样的信念: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养蚕成功的关键。许多同学在对自己养蚕过程进行总结时都以生动的对比来说明他们在科学养蚕活动中因为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差异而导致情绪上的喜、怒、哀、乐。在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时,一个孩子讲述: “有一天,我上学了,爸爸、妈妈也上班了。爸爸担心蚕宝宝在家饿着了,就把养有蚕的盒子放在车子里,上班后车子停在露天停车场里,中午休息时去喂蚕,结果蚕已经晒死了。这说明气温对蚕的生命有影响。”4、培养了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思索、探究、创造的精神。养蚕活动使每个卓雅人都品尝、体味到了探索、创新的快乐,感受到了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欣慰。一位学生在汇报时讲道:“这段时间我有很多新发现,知道蚕宝宝是靠身体呼吸的,如果你把蚕宝宝的头放到水里,不一会儿它就会死掉。蚕宝宝小时候食量很小可是到了四龄蚕、五龄蚕时,它的食量每天都在增大特别是五龄蚕时,我把整片桑叶放在它们身体上面,它们吃得比原来快多了,吃起桑叶来可以听到一阵沙沙的响声。我发现蚕蛾大多数是在夜间从茧里爬出来。还知道了怎样分辨雄蛾和雌蛾的方法!雄蛾身体瘦小,雌蛾身体肥胖。” 另一个学生接着发言:“我看到了蚕蛾交配特别有趣,一天早晨,一只蛾刚从蚕茧里爬出来,个子瘦小,我想是雄蛾吧!它很快向一只雌蛾爬去,尾巴不停地弯曲,不一会儿,它们尾尾相对,雄蛾的翅膀不停地扇动。它们连得很紧,我用小棒也没把它们分开,连着呆了一天一夜。当雌蛾少,雄蛾多的时候,三、四只雄蛾会围着一只雌蛾十分着急地爬来爬去。”从学生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养蚕活动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掘,培养了仔细观察、善于思索、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这是值得老师和家长欣慰的。5、培育了健康的人格。养蚕活动的开展有益于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有益于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尽责之德、感激之情、有益于儿童道德的养成。科学养蚕活动是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一个极好平台,它让教师、学生、家长成为教育合作者,让校园乃至社区成为开启儿童创造智慧的教育乐园,它为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既可以观察蚕成长变化的全过程,了解养蚕的科学知识,激发创造探究的浓厚兴趣,也可以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养蚕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活动,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使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可爱。由此可见,在城市小学实行“套餐”养蚕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资源整合,易于推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1年7月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张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4、郁 波:关注科学概念、从“主题活动”模式到“概念过程”模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宁江区一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东软c语言笔试题及答案
- 现金折扣会计试题及答案
- 湖北襄阳老河口四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力机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浙江省温州市九上化学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物流供应链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舞台美术师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美容技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国美书法高考试题及答案
- 老乡贷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技能内河船员证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老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表怎么写(5篇)
- 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数学真题(原卷版)
- 安装大棚合同(标准版)
-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 汽车销售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正式版)DB15∕T 2351-2021 《燕麦米加工技术规程》
- 2024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内分泌科进修总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