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_第1页
心肺脑复苏_第2页
心肺脑复苏_第3页
心肺脑复苏_第4页
心肺脑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东风总医院ICU苗丽霞,目 标,了解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及心脑肺复苏的三个阶段了解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掌握心跳停博的早期识别与诊断掌握初期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禁忌症及并发症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有效指征熟悉脑复苏治疗措施与脑功能评估,一.概念,复苏(resuscitation):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对呼吸、心跳停止病人所采取的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抢救措施。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最终目的促使病人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初期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现场复苏,迅速恢复和维持脑、心脏等重要脏器氧供 4分钟以内开始后期心肺复苏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借助于器械和设备、先进的复苏技术以争取最佳疗效的阶段。复苏后处理(长期生命支持)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 PRT 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和缺氧性脑损伤,二.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心肌收缩力减弱:缺氧,CO2潴留,低钾,迷走神经亢进,药物抑制,心肌病变心肌缺血:冠脉硬化狭窄、痉挛、栓塞或梗塞,低血压血流动力学剧烈改变:休克,麻醉过深及阻滞平面过广,心包填塞及心瓣膜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心律失常:心肌病变或缺血,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反射心跳骤停的类型:心室纤颤,心搏停顿,电机械分离。须牢记:三种类型均无有效血流,机体立即遭受缺血性伤害,应立即抢救!,三.心跳骤停的早期诊断,(应在30秒内明确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注意:凭以上三点(主要条件)即可诊断,不可等测血压或心电图。一经诊断就地立即抢救 次要条件:皮肤粘膜苍白或紫绀心音消失(心电图表现)双侧瞳孔散大,四.初期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迅速准确开始复苏抢救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A B C):,判断呼救:一看二摸三听。看:神志、瞳孔、皮肤;摸:大动脉搏动;听:心音、呼吸。(判断时间5-10秒) 摆放体位:环境安全,仰卧体位,背垫硬板(地板),松开衣扣裤带。,开放气道(A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用仰头抬颏法或托下颌法防治舌下坠和会厌阻塞声门。,检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用视(胸腹)、听(口鼻)、感 觉(面颊)判断病人有无呼吸,时间1秒,应见胸廓起伏。 人工通气方法: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2.器械(面罩气囊、插管)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捏鼻孔深吸气包紧口部用力吹入胸廓上抬停止吹气松开鼻孔胸廓下降被动呼气。,人工呼吸有效指征:可听到或感觉到患者呼气时的气流声胸部可见明显的起伏运动(即胸廓有抬举动作),注意事项:,1. 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异物、痰) 2.人工呼吸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20次/分),潮气量500-600ml(6-7ml/kg),避免急速过大潮气量引起胃胀气。 3.约2分钟可重新判断有无自主呼吸。,检查脉搏:检查有无大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判断时间5-10秒)。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无需摸脉搏(专业人员有35%错判),力争10秒钟内完成,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人工循环(C circulation):若无大动脉搏动,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循环建立方法: 胸外心脏按压; 开胸心脏按压; 机械压胸器,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机制:在胸骨上施加压力使心脏的容积改变,推动血液循环。1.心泵机制:心脏受到胸骨和胸椎的挤压,心室和大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血液流向体循环和肺循环。2.胸泵机制:胸内压升高,胸腔内血管和胸腔外血管之间产生压力梯度,血液流向外周动脉系统。,胸外按压要点:,1.按压部位:平卧位(背部须有硬物)胸骨中下1/3交界处。2.按压方法:用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手指与胸骨纵轴垂直,另一手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双指紧扣;身体前倾,两肘绷直固定,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利用上身重力向脊柱方向用力垂直快速按压。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注意:连续按压不间断。必要时二人轮换,避免疲劳,影响按压质量。(中断按压时间8.0kPa自主呼吸恢复,吞咽动作出现神志逐渐恢复,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高紫绀消退,皮肤指甲、口唇色泽再度转红心电监护出现交界性、房性或窦性心律,五.脑复苏:,脑复苏是目前CPCR中最复杂的问题。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在于恢复脑功能。大脑组织能耐受循环停止的时间仅4-6分钟,超过此时限则发生不可逆脑损害。所以脑复苏是成败关键。急性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脑复苏原则:,尽快恢复脑血流,缩短无灌注及低灌注时间(快速诊断复苏)确切的系统支持治疗(脏器功能支持及内环境)维持合适的脑代谢(改善灌注及氧供,血糖,体温,抗癫痫)中断细胞损伤的级联反应,减少神经细胞丧失(低温,促醒),脑复苏治疗措施:,良好的脑灌注及氧供低温(降温要早,降温足够,降温到底)脱水(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激素治疗(皮质激素)其他药物(巴比妥类,自由基清除剂,促醒药物)高压氧治疗,脑复苏后遗症:大抽搐;尿崩;偏瘫;失明;失语;神经精神障碍;脑复苏结局:优良;轻度残疾;中度残疾;植物状态;脑死亡,复苏终止指征:,1.脑死亡(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自主呼吸持续停止;双侧瞳孔持续散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脑电图平波)2.心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证实)。根据以上的判断加之持续30分钟以上的心肺脑复苏,考虑病人真正死亡,中止复苏。,六小结:,1掌握心跳骤停的早期诊断:主要条件: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一经诊断不可等测血压或心电图 ,立即心肺脑复苏,以免延误抢救时机。2初级心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人工循环(C)。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是现场抢救简单有效的方法。,3. 近年来提出生存链(Cha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