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药及方剂的基本知识,概 述,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部分天然物及其加工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素不算中药,虽然它是黄连的提取物。 本草:因植物药占大多数。所谓“以草为本”。 官药:古代一般只官家使用。 国药:反映我国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的若干特点。 汉药:日本人的称谓。,几点说明,中药学,主要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应用方法、有效成分及药理等知识。,第一节 采集、加工和贮藏,李时珍采草药,1、产地,道地药材:由特定的地区出产,并具有特定的疗效,治疗效果特别优良的药物。,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遂贵东北人参,川芎在宋代始成为道地药材,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道地药材的异地引种问题。,采集,“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了解中草药的生长特性,掌握采药季节和方法,中药采集注意事项,中药的采集时间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进行,植物类药物,动物类药物,矿物类药材,中药的采集,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有着密切关系。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植物类药物的采收总原则,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有些花要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取未成熟的幼嫩果实。以种子入药的应区别采收。,根和根茎类:一般以二、八月为佳,因此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并有“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类似。,动物类药物的采收: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矿物类药材的采取:随时可采,中药的初加工,方法有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贮藏原则,必须保持干燥保持凉爽注意避光防止氧化防止毒物散失,中药的贮存,贮藏方法,为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防止发霉、虫柱、变质,对药材必须妥善贮藏。干燥贮存法:有晒干、阴干、烘干和石灰干燥法四种。其他贮存法:有低温贮存,避光贮存,熏药贮存,对抗贮存(牡丹皮与泽泻同贮一室,泽泻不易生虫,牡丹皮也不会变色;蕲蛇、鹿茸、海马、海龙中放花椒等),第二节 炮制,炮灸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又称炮炙、修事或修治,是根据中兽医药理论,依据辨证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包括对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对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经炮制后的药物成品,习惯上称为饮片。,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清除杂质和非药部分,保证药物的纯净清洁,炮制的目的,增强疗效或转变药物性能,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引药入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总之,炮制的目的是为了用药的安全和更好地发挥药效。,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修治,包括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和切制处理,从而利于其他炮制或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等。,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达到清洁药物、软化药物(便于切制)、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等目的。包括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方法。,水飞: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一种方法。,火制,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加热处理的一类炮制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加热的温度、时间方法又分为:炒、炙、煅、煨、烘、炮、烫、焙等,是最广泛的炮制方法。,炒黄调整药性,炒焦:多为消食类中药采用,炒炭:炒炭存性,烈性药和止血类中药采用,炒,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抄,使辅料渗与药物组织内部或附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如蜜炙、米醋炙、酒炙、姜汁炙、盐炙等。,明煅,闷煅,煅,水火共制,将中药通过水、火共同加热,使之由生变熟、某些性能改变、毒性降低、疗效增强,以符合药用要求的炮制方法称为水火共制。主要有:蒸、煮、淬等。,制霜,发酵,发芽,其他制法,第三节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味和效能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四气,五味,性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两性。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五味,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和涩味,但由于将涩附于酸(涩味为酸之变味),淡附于甘(淡而无味又附于甘味)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古人记述药味时,往往酸涩并举,甘淡并提,只称五味。,通过口尝,以功效推断,五味的确定,五味的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涩:收敛固涩淡:能渗能利,辛味,发散,用于表证。行气,用于气滞证。行血,用于淤血证。总之,辛味药能散能行,解表药,行气药,开窍药,活血化淤药大都具有辛味。但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甘味,补益:可用于虚证。缓急止痛(和中):用于拘挛疼痛。缓和药性:缓解其他药物的烈性、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又称“国药”。总之,甘味能补能缓,一般的补虚药都具甘味。但甘味大多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滑脱不禁之证。收涩药一般为酸性,因涩味是酸味的变味,故其作用和运用与酸味药相似。注:滑脱证:机体正气虚弱,机体内营养物质不能固守而溢出体外的一类病证。酸味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气未尽之证当慎用。,苦味,燥湿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湿证。通泻即泻下作用:用于便秘证。清泻即泻火作用。降泻即降逆作用:用于气逆证。坚阴作用:即对阴虚火旺者,能维持津液。总之,苦味能燥能泻。清热药,泻下药皆具此味。但苦味大多能伤津、败胃,津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泻下作用:运用于便秘,如芒硝。软坚散结:适用于瘿瘤、瘰疬痰核。,咸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运用于水湿停蓄的小便不利,水肿等证。,淡味,收敛固涩: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芳香气味:此不属于五味之例。化湿:用于湿阻中焦证。开窍(心窍):用于窍闭神昏。,涩味,甘、辛、淡属阳酸、苦、咸属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五味的阴阳属性,一般情况下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五味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升降沉浮,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升即上升,降即下降,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之意。升极则浮,降极则沉。因此升和浮,降和沉之间只是一种程度的差别。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浮药和沉降药分别具有的作用,升浮药:发散、渗透、升阳等作用。沉降药:降逆、泻下、潜阳等作用。,性味,药物质地,炮制,影响药物升降沉浮的因素,配伍,旋覆花独降牛蒡子独升,辛甘温升酸苦咸降,酒姜汁制升醋盐炒沉降,人为控制;少数服从多数;引经药作用。,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指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它指出了药物治疗的适应范围。,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是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第四节方剂的组成及配伍,方剂,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组方原则,方剂的组方原则是按照君(主)、臣(辅)、佐、使的规律进行配伍。“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臣药(辅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三点注意事项,在组方体例上,君药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相互牵制,影响疗效。一般一味,病情较为复杂,亦可用至两味。 病情比较单纯,用一二味药即可奏效,或君、臣药无毒烈之性,便不需加用佐药。 主药药物能至病所,则不必加引经的使药。,方剂的变化,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数方合并剂型的变化,佐使药的加减,药味增减的变化,臣药的加减,主证不变, 兼证不同。,改变了方剂的功效,药量增减的变化,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药物的用量各不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用、主治则各有所异。,配伍,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择的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的用药形式。,七情,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以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病情较重,或病情比较复杂,单味药难于取效,且难于全面兼顾治疗,有的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单味应用难以避免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的目的,配伍的方式,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应用单味药治病。,单行,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从而增强原有疗效。这类药物称“姊妹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守株待兔文言文课件教学
- 英语教学设计作文课件
- 教学课件中国风背景图
- 玻璃幕墙密封胶施工缺陷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服务机器人视觉处理算法开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水养殖水质监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毛发养护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骆驼养殖技术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焊接工艺文件维护标准改进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葡萄酒酒标粘贴机保养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说课
- 肠内外营养的支持及护理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目录(普及版)
- GB/T 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提纲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 深锥沉降槽地面倒装工法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