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技术和产品31.1技术原理41.2产品设计12第二部分 市场分析232.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242.2 目标市场与市场容量302.3 市场竞争分析34第三部分 市场营销42第四部分 公司组成及管理604.1公司描述614.2公司战略634.3公司组织结构644.4人力资源管理714.5管理团队介绍80第五部分 生产与运作管理835.1产品研发845.2运作管理85第六部分 公司财务分析926.1总投资估算926.2 公司长期财务战略946.3主要财务政策956.4成本费用估算956.5销售收入预测1026.6增值税预测1056.7预计财务报表1066.8 财务分析1096.9 审计与税收筹划113第七部分 风险分析与防范114第八部分 风险投资的退出119附录123二、产品系列规格表134三、相关证书136第一部分 技术和产品源自太空技术攻克世界难题重塑节能理念情系美好未来1.1技术原理1.1.1技术源起于太空 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林教授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作,从事国际重大项目AMS02热系统研究与设计(2004GG1104006)是该项目的负责人。AMS02是由美国、中国、俄国、芬兰等16个国家和地区,56所大学和科研所,600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大规模科研项目,旨在探测宇宙空间的暗物质和反物质,进而验证宇宙大爆炸理论。AMS02热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优化各个探测器的性能和延长超流体氦的寿命,同时还要满足NASA(美国宇航局)对在空间站运行的设备的强制性条件。NASA将提供一个基于假定平均有效散热温度节点的简化模型,山东大学在这一基础上负责模拟完成AMS-02运行过程中189种工况的本地散热环境和太空换热器的设计。鉴于山东大学在强化传热技术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丁肇中教授和他领导的AMS02项目选择了山东大学作为合作者。 山东大学AMS项目组的工作已经赢得了丁肇中本人、NASA(美国宇航局)相关专家和其他合作者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程林教授向丁肇中教授展示太空换热器元件作为AMS02热系统项目的负责人程林教授, 主要从事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程林教授在太空换热器的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基于场协同理论的指导和验证结果,受到太空中无介质振动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技术。在以程林教授为首的山东大学热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们,经过努力,成功地完成了太空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并得到了丁肇中教授和NASA(美国宇航局)的肯定和好评。 程林教授后来经过多次的改进和试验,成功地实现了太空换热器民用的重大转变。我们的产品弹性管束换热器就是程林教授的设计成果,并获得了专利。1.1.2现有换热器存在的问题换热器作为一种不同介质间热交换的通用工艺设备,应用十分广泛,其性能的每一份提高都会带来极其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换热器及相关技术近2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换热器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决定因素。换热器五大突出难题两相流动分布混合物的沸腾传热表面积垢流体诱导振动湍流流动模拟 目前,公认的在换热器设计与运行中未解决而又十分急迫解决的问题有流体诱导振动、传热表面积垢、混合物的沸腾、两相流的流动分布及湍流流动的模拟等五个方面。其中又以流体诱导振动与传热表面污垢更为突出。 第一个突出的难题是换热器内流体诱导振动。换热器内的流体诱导振动不仅造成传热元件的严重破坏,而且引起巨大的噪声污染。换热器振动破坏的实例很多,未经报告的则可能更多。1969年TEMA(美国管壳式换热器制造者协会)调查了由11家公司制造的42台换热器,其中台24发生振动;1972年HTRI(美国传热研究公司)调查了66台换热器,其中有58台发生不同程度的振动;近年来,换热器振动破坏的实例更有增多的趋势。因为在现代换热器设计中一方面比较倾向于设备的大型化,一方面又倾向于流动的高速度以提高传热系数和减少污垢热阻,因此增加了发生振动的可能性。 第二个突出的难题是换热器内部换热表面积垢。换热器内传热表面积垢使传热能力大幅度降低,影响了换热器的基本效能。污垢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换热器内传热元件的传热系数一般较大,其壁面上的污垢热阻对传热可以起到控制性的作用。污垢恶化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增加了原材料消耗;同时还会因为垢层的增加而减少流通面积,导致流动阻力增加,据统计,由于污垢造成的损失在美国每年有70亿美元,英国有10亿美元。此外,传热表面污垢的聚集常常引起局部过热而使元件的机械性能降低,引发事故。污垢的聚集也常常导致垢下腐蚀,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在污垢机理研究方面,由于污垢的形成是在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同时存在的多相流动中进行的,其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到传热学、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统计力学和表面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多学科的交叉阻碍了研究的进程,目前的工作状态离解决这一问题确实还很遥远。1.1.3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原理 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理论的提出与应用流体诱导振动是换热设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已经提出的流体诱导振动机理主要有:旋涡脱落、紊流颤振、流体弹性激振、声激振、两相流静压脉动等。很多研究者围绕这些机理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模型与判别式,这些研究在指导换热器设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些研究几乎都致力于流体诱导振动的防止,而对其强化传热的影响很少讨论过。振动的本质是能量的不断聚集与耗散,任何一种实际应用的传热介质在换热器内的流动都会由于粘性而产生积聚于传热元件上的能量。用有限的振动使能量不断耗散,却有可能避免强烈振动所造成的元件损坏与噪声。弹性管束换热器通过使用一种新的传热元件,使之不仅能够在水流的波动中振动,同时能够通过其自身阻尼系统使振动不致任何失控,从而使振动成为不仅仅意味着噪声与元件损坏的能量表达方式。这样就利用流体诱导的传热元件振动在流速极低时,对水流产生极大的扰动,提高对流换热系数,从而形成一种低流速下强化传热的新理论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理论。旋涡脱落两相流静压脉动流体弹性激振声激振紊流颤振致力于流体诱导振动的避免,浪费大量能量,效果不明显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利用了流体诱导振动,变害为利,在避免振动对元件破坏的同时,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 图11传统抗振动机理与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机理比较图 强化传热的场协同理论的应用清华大学的过增元院士从研究对流换热的物理机理出发,提出了强化传热的场协同理论,在已经结题的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该理论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并被验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成为近年来传热强化领域的新理论之一。图12场协同理论在弹性管束应用中的效果图场协同理论认为,对流换热问题中流场和温度场的协同程度决定了对流换热的强度,场协同程度越好,对流换热强度越高。对于换热设备,存在冷流体和热流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换热面的布置、换热器结构等都会影响冷热流体温度场之间的协同。当冷、热流体的温差在全场各处差别不大时,冷、热流体温度场间协同愈好,换热器效率愈高。因此,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应该布置较大的换热面积,以改善温度场的分布,达到冷热流体温度场间的协同。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是场协同理论在换热设备中的应用,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换热性能充分证明了场协同理论的正确性,并形成了基于场协同理论的传热强化新技术。悬臂组合盘管结构充分利用了流体诱导的振动,并控制振动在非破坏机理之内,同时,流体扰动对传热元件产生的固定范围内的低频振动,改善了换热器壳侧的温度场,使冷热流体的温度场间达到了较好的协同程度,实现了弹性管束低流速下传热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传热过程强化与控制的场协同理论。图13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实施效果图1.1.4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创新点 弹性管束换热器发展了传热过程强化与控制的场协同理论流体扰动对传热元件产生的固定范围内的低频振动,改善了换热器壳侧的温度场,使冷热流体的温度场间达到了较好的协同程度,实现了弹性管束低流速下传热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传热过程强化与控制的场协同理论,并在2005年1月依靠对场协同理论的验证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阶段正在对弹性管束后阶段研究成果申报973项目。我们相信,弹性管束的突破性创新将会带来极大的开拓发展空间! 弹性管束换热器解决流体诱导振动的方法创新将换热器设计中对振动的严格防止转变为对振动的有效利用,并以此为契机,将换热器研究中分属不同领域的流体诱导振动与传热元件表面积垢关联起来,使传热元件在低流速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利用振动抑制传热元件表面积垢,降低污垢热阻,使换热器工作过程具有较高的协同度。本技术提出了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实现强化传热的新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传热元件弹性管束。该传热元件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模式,让传热元件从众多的约束中解脱出来,在管内外流体诱导下自由振动,依靠元件本身的振动特性使振幅通过系统阻尼得到有效控制,元件长期运行不致损坏,同时依靠振动大幅度地强化传热。该强化传热方式不需要消耗外部能源,属于无源强化。振动在强化管外对流换热同时减小污垢热阻,从而实现复合强化传热。 弹性管束换热器传热元件的结构创新依据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换热器传热元件-悬臂组合盘管作为弹性管束换热器的换热元件,它在结构形式与在换热器内的布置等方面均与传统结构不同。其结构如图14所示。图14悬臂组合盘管结构和实体图它具有C、D固定端和A、B两个自由端,在换热器内呈水平悬臂多层布置。运行过程中热流体自C点流进管内放热后由D点流出。E点是刚性连接体,在作胀接工艺之用的同时,对悬臂组合盘管的振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盘管曲率半径R、管径d、壁厚及E点附加质量m等参数的组合,使其固有频率的分布能够被液体的脉动诱发起具有小振幅且频率较高的振动而被用来强化换热,强化传热效果十分显著,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比无振动时的管束传热提高300以上。同时,其表面的振动引起的管子变形能有效地使管壁上的污垢剥落,使污垢热阻明显降低。 图15 元件在换热器内的结构 图16 元件与热媒管的可拆式连接这种传热元件的结构方式将传热元件从传统的管板结构中解放出来,使换热器的布置具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图15)。元件以金属密封螺纹方式与热媒管连在一起(图16),装拆十分方便。 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创新小结改善了换热器壳侧的温度场,使冷热流体的温度场间达到了较好的协同程度,实现了弹性管束低流速下传热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传热过程强化与控制的场协同理论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创新将换热器设计中对振动的严格防止转变为对振动的有效利用,提出了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实现强化传热的新方法依据流体诱导振动复合强化传热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换热器传热元件-悬臂组合盘管-作为弹性管束换热器的换热元件 图17 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创新总结图1.2产品设计1.2.1弹性管束换热器技术与产品所获荣誉弹性管束换热器研究自程林教授提出脉动流诱导管束振动的数学描述开始至工业实验结束,其过程凝聚着一届又一届学者与研究生们的智慧与汗水,他所获的每一项荣誉都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科学工作者:2002年弹性管束换热器获得专利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资助,出版著作七部,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并已获得国家专利。 200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2弹性管束换热器的结构以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为理论基础,以弹性管束为主要传热元件,设计了弹性管束汽-水与水-水换热器。换热器的外部结构如图18所示。外壳由上、下封头,法兰及筒体组成,主要传热元件为多组弹性管束并联于汽体热媒管上如图19所示。 图18弹性管束换热器外部结构图 图19内部弹性管束布置图汽体热媒进入盘管并在管内放热后流至再冷管束,经过再冷后排出。液体由设在底部的入口管进入换热器壳侧,经流量分配后一部分流经脉动流产生装置,形成有均值流的脉动,诱发弹性管束振动;大部分由另一给水口引导向下冲击换热器底部后再折流向上,在局部形成较大的湍流度;液体自下而上经加热后在换热器顶部流出,换热器内液体平均流速一般不超过0.3m/s。1.2.3弹性管束换热器优势 传热效率高,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额定工况下热能利用率大于96%,汽水传热系数大于3500 W/m2 ,被加热水的流动阻力不大于0.02MPa。在相同的被加热介质流速下,弹性管束换热器具有更大的传热效率。如表11所示,在被加热介质流速仅为螺旋盘管、列管式和螺旋板式换热器流速的1/10时,弹性管束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能达到40005000W/m2K,比螺旋盘管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提高了3.57倍、1.25倍和2.5倍。另外,弹性管束换热器可以在换热器的同一个壳体内同时实现汽水、水水的复合流程,使蒸汽凝结水过冷,消除蒸汽的二次闪蒸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 表11 几种常用形式换热器的性能比较性能型式传热系数 W/m2污垢热阻m2/W被加热介质阻力损失承温承压能力被加热介质流速m/s弹性管束400050000.00006极小大0.1螺旋盘管28014000.00034较大大12列管式200040000.00034较大大12螺旋板式150020000.0003较小较小2 减少换热器内部传热表面积垢由于弹性管束为全圆弧结构,并且是在水平面内可自由伸缩的弹性系统,面内振动是弹性管束能够自动除垢的重要原因;另外,在换热器运行过程中参数变动以及启停过程中,传热壁面温度变化会产生热应力,弹性管束的热应力对自动除垢也起重要促进作用;第三,弹性管束表面振动,使得管表面附近流体流速增加,湍流度增大,使污垢的生成速度变缓。 防止振动破坏,减少噪声污染利用传热元件对流体产生扰动的固定范围内的低频振动,防止振动破坏,并极大的减少了噪声污染,获得了环保的效果。 结构灵活,承温承压能力大突破了换热器的传统结构设计模式,取消了管板,使管板加工中很难处理的热应力问题迎刃而解,简化了加工工艺。同时,换热元件的布置更加灵活,为换热器的整体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弹性管束可拆卸,具有板式换热器拆装方便的优点,又保持了管壳式换热器流通截面大,不易污塞、承温承压能力强的特点,蒸汽从管内走,热水从管外走,不仅使换热器的水压能力大幅度提高,蒸汽压力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 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由于不需要太大的介质流速,弹性管束的运行更加稳定,利用流体诱导振动防止了换热器内的振动破坏,降低了日后的运行维护费用,延长了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在换热器内部设置了加热热媒过滤器,保证了弹性管束内部不会污塞,使换热器事故停运的可能性大为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换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成为国家建筑设计标准 n 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2003年成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n 弹性管束系列设备在未来的8-10年内将一直是国内建筑的主流产品 弹性管束换热器产品优势小结弹性管束换热器主要优势传热效率高,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具有优秀的自动除垢能力防止振动破坏,减少噪声污染结构灵活,承温承压能力大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成为国家建筑设计标准 图110 弹性管束换热器产品优势总结图1.2.4弹性管束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在工业实验阶段,分别利用电加热形成的恒热流条件和汽-水换热形成的恒壁温条件,对由5个悬臂组合盘管组成的弹性管束试验段的传热特征进行了实验。恒热流实验如图111和图112所示,主要由实验段、水箱、泵、管路系统、电加热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图113、图114列出了在不同进水方式和不同进水流速下,弹性管束在管内恒热流条件下的管外对流换热特性。图111恒流实验系统图 图112系统控制界面图图113装脉动流装置时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图114没有装脉动流装置时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弹性管束在管外水流诱导振动下,管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一般为同一进水量的雷诺数Re下固定管束的管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3倍以上,强化传热效果明显。同时,在相同的流动工况下,管束所处的上下位置不同,其换热效果不同,底部的管束换热效果最好,而顶部管束的换热效果较差。图115汽-水换热试验系统图弹性管束汽-水换热器的传热试验系统如图115所示。蒸汽分别从分汽缸经调节阀、温度和压力测量装置进入弹性管束汽-水换热器管束内。在管内凝结放热后变为凝结水,由凝结水管排出。被加热水经水泵、调节阀和涡轮流量计后进入换热器的壳程,在换热器内被加热后,由出水管导出并送入热水箱。 从图116可知,不同蒸汽压力和水流量下,清洁表面弹性管束换热器的平均换热系数在4000-5300W/(m2.K),与其他类型换热器相比,弹性管束在低雷诺数下强化传热的效果非常明显。 图116平均传热系数 图117传热系数与蒸汽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图图117给出了弹性管束传热系数随蒸汽压力和水流量变化的关系,说明弹性管束换热器与传统换热设备不同,蒸汽进口压力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要大于水流速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图118弹性管束的污垢热阻图118是对五个不同地点、不同运行工况的弹性管束换热器的污垢热阻的测试结果,从中可以发现,从弹性管束换热器投运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热系数有所下降,但在污垢热阻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在0.54X10-4m2.K/W 左右。弹性管束的污垢热阻一般只有普通光管的1/3。s1.2.5产品规格和技术实施前景 弹性管束换热器规格系列化弹性管束换热器已完成多种规格的设计,换热能力从0.35MW至2.0MW,主要应用于采暖、生活用水和中央空调等中小换热功率的领域,公司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系列的产品,如表12和表13所示。表12 汽水弹性管束换热器系列规格表类别型 号基本传热 量MW换热面 积m2水进出口温度0C筒 体高 度mm筒 体直 径mm采暖型SIS3.6/0.35-95/700.353.5995/701910730SIS4.7/0.53-95/700.534.6995/701910730SIS6.1/0.7-95/700.76.0795/702450730SIS8.8/1.05-95/701.058.7795/702450830SIS11.0/1.4-95/701.410.9695/702810830SIS13.7/1.75-95/701.7513.795/703260930生活热水型SIS2.2/5-65/100.322.2165/101680730SIS3.0/7.5-65/100.483.0465/101860730SIS4.1/10-65/100.644.1465/102100730SIS5.0/12.5-65/100.814.9765/102280730SIS5.8/15-65/100.975.8065/102460730SIS7.8/20-65/101.287.8065/102340930SIS9.8/25-65/101.609.8065/102610930SIS11.6/30-65/101.9311.665/102880930空调型SIS2.4/0.35-60/500.352.4160/501910730SIS3.5/0.53-60/500.533.5260/501910730SIS4.7/0.7-60/500.74.6960/502450730SIS6.9/1.05-60/501.056.9060/502450730SIS9.3/1.4-60/501.49.3260/502450830SIS12.1/1.75-60/501.7512.0660/502810830表13 水水弹性管束换热器系列规格表类别型 号基本传热 量MW换热面积m2被加热水进出口温度0C筒 体高 度mm筒 体直 径mm采暖型SIW3.6/0.35-95/700.353.5995/701910730SIW5.5/0.53-95/700.535.5295/702450730SIW6.9/0.7-95/700.76.9095/702810830SIW10.6/1.05-95/701.0510.5795/703260930SIW13.6/1.4-95/701.413.5995/703530930SIW19.9/1.75-95/701.7519.8695/7035301030生活热水型SIW4.2/5-65/100.324.2065/101980730SIW6.2/7.5-65/100.486.2065/102340730SIW8.0/10-65/100.648.065/102760730SIW9.8/12.5-65/100.819.865/1023201030SIW11.5/15-65/100.9711.5065/1025901030SIW14.8/20-65/101.2814.8065/1029501030SIW17.8/25-65/101.6017.8065/1034001030空调型SIW6.1/0.3560/500.356.1060/502450830SIW9.2/0.53-60/500.539.2060/502810930SIW12.8/0.7-60/500.712.8460/503260930SIW19.9/1.05-60/501.0519.8660/5035301030SIW24.0/1.4-60/501.424.0460/5039001030 弹性管束换热器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公司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主要引用标准有: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标准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 产品验证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等 弹性管束换热器市场前景广阔弹性管束换热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是因为其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性价比高;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换热器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单纯在我国,属于压力容器的大型换热器的保有量即有百万台以上。这些设备的更新给换热器提供了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制造业的重心正在向国内偏移,一些世界著名的换热设备制造商均在国内开设了制造基地。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换热器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例,我国目前有中小型城市2000余个,其中只有部分地市级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实行了集中供热,迫于环境的压力,还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会在今后的5-10年内陆续实施或完成。一般来说,我国中型城市的供暖面积在500-1000万平方米,单台换热器的经济供热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完成一个供热项目约需换热器200-300台。以每年100个城市供热项目计算,则需要换热器2至3万台。1.2.6弹性管束换热器后续研发 产品进一步系列化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将由原来的生产中小功率弹性管束换热器逐步扩展到高功率弹性管束换热器的研发与生产,同时,将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研发新产品,并积极申请专利。 进行热力集成机组的研发和生产如果把弹性管束换热器比作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设计的热力设备,那么热力集成机组就是其设计的热力机房。在以程林教授为首的山东大学热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弹性管束换热器的结构与工艺设计之后,一个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这就是以弹性管束换热器为主要部件,通过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将水泵等运转部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块,完成热力供应的全过程热力集成机组。热力集成机组通常由数台弹性管束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通过各种阀门管道连接而成,如图119所示。热力集成机组不是简单地将换热器、水泵以及其他元件拼合在一起,而是从设备为中心向控制为中心转变,以良好地控制为首要前提,通过现代控制技术将水泵等运转部件与换热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块,完成热力供应的全过程。热力集成机组的设计展示了一种热科学理念的新概念。 图119热力集成机组第二部分 市场分析顺应时代要求,市场前景广阔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容量巨大技术主导市场,竞争优势明显2.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会 2.1.1行业背景分析一、资源消耗过度,中国已经进入能源危机时代新近出版的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指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依赖大量资源消耗,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中国能源的核心问题表现在:一是石油安全问题日趋显著。2005年石油的消耗总量为3亿多吨,但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还不到3吨,为世界平均值的11.1%,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还在急剧增加。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00年的31%增加到2005年的42.9%,到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中国每年因油价上涨就要多付出近百亿美元,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煤炭供应日益不足。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超过23。在2005年,我国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左右,为世界平均值的55.4%。从2002年开始,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开始进入市场化。2002-2003年电力系统的煤炭供应有1.5亿吨的巨大缺口,这直接造成了2003年的电力供应短缺。由于煤炭资源的短缺,也使得供热行业如城市取暖费年年攀高。煤炭供应已经开始进入严重不足的状态。 尽管中国的一次能源储备生产已经开始落后于经济发展所需,但人均消费却只有美国的110、日本的18和欧盟的15,为了保持现有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会保持持续上升。因此 ,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急剧增加,那时候能源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鉴于此,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已没有可能再通过粗放型能源消耗模式来实现。早在2003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提出了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明确指出未来20年我国经济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含义甚广,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层面,即通过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将能源使用率提至最佳水平,然后去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可以预见,我国今后的经济形态应当是资源节约型的能效经济。二 、经济快速发展,热能供应行业发展前景广阔1. 城市集中供热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改建、扩建力度的加大使得城市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成倍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速发展。另外,在我国目前光中小型城市中就有2000余个,其中只有部分地市级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实行了集中供热,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大部分城市会在今后的510年内陆续实施或完成集中供热;就近几年来讲,我国每年有高于1亿平方米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城市集中供热市场潜力巨大。 2. 房地产的空前繁荣为城市供热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国政府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房地产事业也随之繁荣,目前国内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呈上升趋势。20042005年,仅山东省便开展了506项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和数千起地产建设,房地产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也给城市供热行业来了新的市场机遇。3. 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城市供热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广州申亚成功等利好消息的带动下,我国已日益成为世界旅游业关注的焦点。以山东省为例,未来五年,山东将投资1360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旅游、酒店等服务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与其配套的城市供热行业必然会面临着一个新的春天。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供热行业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 图2-4 城市供热行业发展动力图进入2000年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事业的繁荣,使供热行业面临巨大商机。2006年我国的集中供热面积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并且每年有高于1亿平方米的新增集中供热面积。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对生活热水的需求,城市供热行业会面临新的市场机遇。 城市供热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热能的巨大需求,而面临我国能源日益短缺这一现实,除了积极发展新能源之外,在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更有效率地使用现有能源,将能源使用率提至最佳水平,而在供热领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供热、换热设备。2.1.2 换热器行业特点分析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集中供热巨大的市场需求,房地产行业的繁荣给供热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第三产业的繁荣使得城市供热行业呈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这一切都使得城市供热行业发展前景大为看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换热器作为供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换热器需求增加供热行业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图2-5 换热器行业发展的带动源换热器在热力工程领域担当主要角色,能源利用中的热能有80%需要换热器进行转换,其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它除了在城市供热如集中供暖、生活热水供应领域使用外,也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表2-1换热器行业主要经济特征主要指标特征描述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在10%以上行业盈利行业盈利水平高于同类行业进入出壁垒主要表现为技术壁垒,进入壁垒较高产品标准化程度现有市场产品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化水平技术变革速度研发周期相对较长,一般在10年左右规模经济一般都为定制生产,规模效应不明显产品更新速度产品更新速度慢,掌握市场领先技术后能在产品方面保持长时间的优势2.1.3 市场机会分析供热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广阔前景,带动了换热器需求量的增加。能源危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我国政府将节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长期实施。因此,面对价格上扬的水费、电费和价格飙升的煤费,如何节煤、节水、节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的产品弹性管束换热器在额定工况下热能利用率大于96%,在供热领域节能20%30%,制冷行业可节能2040,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城市供热发展能源危机弹性管束换热器的市场机会换热器需求增加 节能产品 图2-6 弹性管束换热器的市场机会图1.产品以节能为主要特点,符合“十一五”供热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确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供热事业要以调整供热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着重强调了要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目标,积极挖掘现有设施能力,推进供热节能设施改造,大力鼓励产品设备的发明与创新。并且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内,要进一步规范行业标准和设备使用标准,把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当作相关行业要求予以强制使用。以此来促使我国经济转向资源节约型的能效经济,通过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将热能使用率提至最佳水平。2.技术自主创新,符合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我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蜕变过程,势必要靠自主的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不竭源泉,今天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国家进步的永恒主题。换热器在我国有着极大的需求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技术含量很低,传热系数一般只及国外发达国家同类设备的1/5-1/2,面对资源的日益短缺,适时推出自主创新、技术先进的高效节能设备非常有必要。弹性管束的研究成功克服了流体诱导振动和传热表面积垢这两个世界性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换热设备,使我国在换热器这一领域赶超了西方发达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公司属于高新技术公司,享受国家、地方的优惠政策我公司生产的“弹性管束换热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符合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P.102(二)高效节能产品(0702501换热器)的相关规定。国务院批准的高新区内经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开业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另外根据山东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我公司将享受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公司我们的技术突破世界性难题,自主创新,符合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特点,符合 “十一五”供热发展规划高新技术公司,创新挑战科技,享受国家、地方的优惠政策xx的优势与机会 图2-7 xx公司的机遇来源图供热行业的发展给换热器这一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能源短缺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我国政府将把节能与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予以长期实施。弹性管束换热器不仅节能效果明显,并且具有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环保无污染等优势,它的产生迎合了国家的政策和方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有关政策的支持也为本项目的投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xx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的广阔。2.2 目标市场与市场容量2.2.1目标市场描述与目标客户群分析换热器目前应用领域很广,其中主要应用领域为城市供暖,生活热水供应,以及中央空调制造等工业生产领域。 58%15%27%0%10%20%30%40%50%60%供暖生活用水其他图2-8 换热器应用领域分布图目标客户公司将选择城市供暖、生活热水供应领域为目标市场,初期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为城市供暖企业、房地产厂商、酒店商场等娱乐消费单位及医院学校、行政机关等单位。房地产厂商酒店商场等学校及其他单位城市供暖企业 图2-9 目标客户群体图1. 城市供暖企业 近年来,各地区城市集中供热总量在大幅度增长,其中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增幅较大,年供热面积增长率达到12%。供热面积的持续增加和中小城市集中供暖趋势的不断提升给城市供暖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尽管城市集中供暖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企业享有自己定价的权利,但是面对燃煤价格的上涨,供暖费也在年年上涨,市民的抱怨和牢骚也是年年随着取暖费的上涨而上涨,尤其是近年来取暖费的节节升高已经让公众几乎不堪忍受。因此对于供暖企业来讲,降低成本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它们在选择换热器时,产品是否节能必然是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城市供暖企业:客户数量少 单个客户需求量大 产品大批量采购产品关注指数: 节能效果: 使用寿命: 售后服务:2房地产厂商我国的房地产正在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新的城市规划要求在建项目和改造项目都必须围绕环保节能进行设计、选材和建设。目前,在中高档新建社区中,各类住宅建设将力求新开工住宅从采暖、供热计量控制装置与户式中央空调的应用上实现建筑节能新标准。弹性管束系列换热设备符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要求,而上述举措必然为我们的产品提供难得的市场机遇。客户数量多 单个客户需求总量不一 多是招标采购房地产厂商:产品关注指数:节能效果: 售后服务: 产品价格: 3. 酒店、商场、洗浴等消费场所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星级酒店约12000家,全国酒店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0以上。超市作为我国零售业最主要的形式,其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超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另外,为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的需求,城市休闲娱乐场所数量也在急速增加。弹性管束换热器在酒店、商场、洗浴等场所有着广泛应用,而这一行业的发展给使得弹性管束换热器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酒店、商场、洗浴等房地产厂商:客户数量多 单个客户关注点不一 注重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关注指数: 售后服务: 节能效果: 产品结构: 环保效果: 4学校及其他单位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逐渐加大,尤其是高校政策扩招以来,高校数量持续增加。据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10所,比上年增加107所,增幅达到5%,并且在今后几年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其他如医院等单位的数量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增长。这些都会带来对换热器需求量的增加。学校及其他单位:客户数量多且需求不一 带有行政色彩,购买决策受到多方影响 产品关注指数: 节能效果: 售后服务: 使用寿命: 表2-2 部分目标客户群使用换热器情况总结样本单位供热面积换热器功率换热器数量酒店山东大厦12万平方米1.4MW20台 商场银座地下购物广场4万平方米1.4MW8台医院济南千佛山医院5万平方米中小功率10台学校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20万平方米中小功率30台公司的目标客户群对换热器的需求不只是总量庞大,并且正在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这就为我们产品的需求量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另外,当前市场上换热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目前换热器使用者中,在今后12年内更换换热器的比重为37%,在今后36内更换换热器的比重为57%,这就为我们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2.2.2市场容量预测 图 2-10 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趋势图(单位亿平方米)11.3214.9617.520.423.92729.28.657.345.093.2805101520253035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市场需求与投资布局规划
- 2025-2030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升级规划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供应链管理技术革新企业竞争力市场投资布局报告
- 2025-2030智慧农业产业链品牌体系建设服务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工程量变更补充合同模板参考
- 2025-2030智慧养老机器人应用市场发展前景资源配置投资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养老护理院系统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分析评估投资策略布局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潜力与资金配置策略
- 软件开发中的缺陷管理与不良品追踪
- 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管理指南
- 【课件】Unit+5+Using+Language+听说课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现金动态收支预测表
- 4-三氟甲基烟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的开题报告
- GB/T 4339-2008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 六西格玛改善案例课件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Soreha-Biodex-S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混凝土膨胀剂检试验报告
-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明细表格模板(参照省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