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概 述,1.组成:少量细胞与大量细胞外基质,2.细胞散在,无极性。,3.分类:,(1)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2)软骨组织,(3)骨组织,(4)血液,(分化程度低),4.功能:连接、支持、营养、保护。,5.起源:间充质(细胞+基质)。,基质,间充质细胞,特征: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稀疏。体内分布广泛,位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及细胞之间,起连接、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细胞 肥大细胞、脂肪细胞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纤维(胶原、弹性、网状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一、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结构:细胞呈星状,扁平多突起,胞质丰富弱嗜硷性,核大,扁圆形,色浅,核仁明显。电镜下,含丰富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可合成蛋白质,形成纤维和基质。成纤维细胞功能不活跃的时候可变成纤维细胞,(一)细 胞,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1 成纤维细胞,在创伤修复、结缔组织再生时,纤维细胞又能再转变为成纤维细胞。之所以能参与创伤修复,是因为成纤维细胞具有分裂增生的能力。纤维细胞具有运动特性:成纤维细胞常通过基质糖蛋白的介导附着在胶原纤维上。在趋化因子(如淋巴因子) 等的吸引下,成纤维细胞能缓慢地向一定方向移动。,Fibroblast 超微结构图,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丰富,高尔基体发达,细胞合成蛋白的功能旺盛。,fibroblast,fibrocyte,超微结构图,fibroblast,fibrocyte,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切片),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体内广泛存在。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又称为组织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在炎症和异物等刺激下活化成游走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特征:形态随功能状态而改变。常伸出伪足突起,形态不规则。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多为偏心位,着色深,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2 巨噬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小泡和微绒毛,胞质内含有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巨噬细胞模式图,非特异性吞噬:直接识别和粘附被吞噬物,如粉尘、衰老的细胞等。特异性吞噬:巨噬细胞表面有很多受体,有的能与抗体结合,有的能与补体结合。抗体、补体作为识别因子先将细菌、病毒、异体细胞、受损伤的细胞等包裹起来,通过它们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启动吞噬过程,并显著增强吞噬作用。这种免疫吞噬作用是巨噬细胞重要的功能之一。,吞噬作用:,特异性吞噬示意图,抗体、补体,具有活跃的分泌功能,能合成和分泌数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还能分泌血管生成因子、造血细胞激活刺激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激活和调节有关细胞功能活动的多种物质。,分泌作用:,巨噬细胞能捕捉、加工处理和传递抗原。被巨噬细胞捕捉的抗原经加工处理后,呈递给淋巴细胞,启动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其次,巨噬细胞本身也是免疫效应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 I 、干扰素等也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抗原,巨噬细胞递呈抗原示意图,疏松结缔组织内较少,在病原菌或异物蛋白易于入侵的地方,如消化道、呼吸道固有结缔组织内及慢性炎症部位较多。细胞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形,多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成粗块状沿核膜内侧呈辐射状排列。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个浅染区。,3 浆细胞,浆细胞模式图,浆细胞(光镜切片),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Ig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反复刺激下,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转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特异性地中和、消除抗原。,浆细胞功能:,分布广,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小而圆,多位于中央。来源于骨髓。胞质内充满异染性颗粒,颗粒易溶于水。,4 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切片),异染颗粒,线粒体,细胞核,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图,Mi: MitochondriaG: Granule,合成和分泌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三烯和肝素等。组胺、白三烯能使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静脉及毛细血管张开,通透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到变态反应部位,参与过敏反应。肝素则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肝素等合成后储存于颗粒内并能迅速释放,白三烯不在颗粒内储存,其释放较组胺等迟缓。,肥大细胞功能:,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关系:,浆细胞,抗原,抗 体,肥大细胞,产 生,附 着,肝素和组胺颗粒,释放,常沿血管分布,单个或成群存在。细胞体积大,圆球形或多边形。充满脂滴或融合成一个大脂滴。核被挤压成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在H-E染色标本中,脂滴被溶解,细胞呈空泡状。合成和储存脂肪。,5 脂肪细胞,大脂滴,L,N,L,L,L,脂肪细胞 (光镜切片),疏松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附近,分布有胚胎时期保留下来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具较高的发育潜能,可分化为结缔组织的各类型细胞。形态不规则,星状突起, 细胞质少,核大。,6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血液内的白细胞,受趋化因子的吸引,常穿出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游走到疏松结缔组织内,行使其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游走出的单核细胞将分化为巨噬细胞。表现形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7 白细胞,数量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因此又称白纤维。H-E染色,呈嗜酸性,着浅红色。纤维粗细不等,直径1-20微米。呈波浪形,并相互交织。由直径为20-200纳米的胶原原纤维粘合而成。韧性大,抗拉力强。其成分为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分泌到细胞外的胶原聚合成胶原原纤维,再聚合成胶原纤维。,(二)纤维,1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图,显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横纹周期为64纳米。,新鲜状态下呈黄色,又名黄纤维。H-E染色时,着色轻微。但醛复红或地衣红能将弹性纤维染成紫色或棕褐色。弹性纤维较细,直行,分支交织,粗细不等 (0.2-1.0微米), 表面光滑,断端常卷曲。富于弹性而韧性差,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使疏松结缔组织既有弹性又有韧性。,2.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地伊红染呈棕褐色,醛复红染色呈紫色,电镜下,弹性纤维的核心部分电子密度低,由均质的弹性蛋白组成。核心外周覆盖微原纤维,直径约10nm。 弹性蛋白分子能任意卷曲,分子间通过共价键交织成网。在外力牵拉下,卷曲的弹性蛋白分子伸展拉长,除去外力后,弹性蛋白分子又回复为卷曲状态。,较细,分支多,交织成网。由III型胶原蛋白构成,具有64纳米周期性横纹。纤维表面被覆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故PAS反应阳性,并具嗜银性。用银染法,网状纤维呈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多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它组织交界处,如基膜的网板、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周围等。在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有较多的网状纤维,构成它们的支架。,3 网状纤维,网状纤维,(银染),(嗜银纤维),是基质的主要成分。由蛋白质和大量多糖结合成的大分子复合物。 多糖主要为透明质酸,其次为硫酸软骨素A、C,硫酸角质素,硫酸乙酰肝素等。,(三)基 质,1.蛋白多糖,由生物大分子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构成的胶状物质,具有一定的粘性。,透明质酸(多糖),连接蛋白,蛋白质轴,蛋白多糖亚单位,蛋白多糖复合物的立体构型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分子筛结构模式图,小于孔隙的水和溶于水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便于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扩散的防御屏障。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等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使感染和肿瘤浸润扩散。,蛋白多糖(分子筛)作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已经分离出来的糖蛋白有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软骨粘连蛋白。作用:参与基质分子筛的构成,影响细胞的附着和移动以及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2.糖蛋白,毛细血管,静脉端,动脉端,毛细淋巴管,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到基质内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或淋巴。 组织液不断更新,有利于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称为组织和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当组织液的渗出、回流或机体水盐、蛋白质代谢发生故障时,基质中的组织液含量可增多或减少,导致组织水肿或脱水。,3.组织液,是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根据纤维性质和排列方式,致密结缔组织分为: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弹性组织,二、致密结缔组织,主要构成肌腱和腱膜。大量密集的胶原纤维顺着受力的方向平行排列成束,纤维之间的基质和细胞很少。细胞成分主要是腱细胞,形态特殊,胞体伸出多个薄翼状突起插入纤维束之间,胞核扁椭圆形,着色深。,(一)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腱细胞,胶原纤维,肌腱与腱细胞,肌腱组织切片,胶原纤维,腱细胞,见于真皮、硬脑膜、巩膜及许多器官的被膜。特点:方向不一的粗大的胶原纤维彼此交织呈致密的板层结构,纤维之间含少量基质和成纤维细胞。,(二)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光镜切片),真皮组织切片,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是以弹性纤维为主的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向一个方向伸展联结成束,如项韧带和黄韧带,以适应脊柱运动;或编织成膜状,如弹性动脉中膜,以缓冲血流压力。弹性纤维之间分布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细胞。,(三)弹性组织,弹性组织 (光镜切片),主要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脂肪细胞,再分化为脂肪细胞根据脂肪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黄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三、脂肪组织,呈黄色(在某些哺乳动物呈白色),是通常所说的脂肪组织。由大量单泡脂肪细胞聚集而成,细胞中央有一大脂滴,胞质呈薄层,位于细胞周缘,包绕脂滴。主要分布在皮下、网膜和系膜等处,约占成人体重的10%,是体内最大的储能库,参与能量代谢,并具有产热、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支持填充等作用。,(一)黄色脂肪组织,呈棕色,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散在许多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为多泡脂肪细胞。成人很少,新生儿以及冬眠动物较多。新生儿体内,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功能:在寒冷的刺激下,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类分解、氧化,散发大量能量,而不转变为化学能。这一功能受交感神经调节。,(二)棕色脂肪组织,脂肪组织 (光镜切片),脂肪组织 (光镜切片),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织成分,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网状细胞是有突起的星状细胞,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成网。胞核较大,圆或卵圆形,着色浅,常可见1-2个核仁。胞质较多,粗面内质网较发达。功能:网状细胞产生网状纤维。网状纤维分支交错,连接成网,并可深陷于网状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内,成为网状细胞依附的支架。网状组织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四、网状组织,分布造血器官、淋巴器官中,形成内部的网状支架消化管、呼吸管壁的淋巴组织内,网状组织模式图,网状组织 (银染),是一种支持性结缔组织,有坚硬的细胞间质。包括软骨和骨组织。软骨组织与骨组织能不断更新和改建,适应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支持功能的变化需求。人体99%以上的钙和85%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储存在骨组织中,骨是钙、磷的储存库。,五、支持组织,由软骨组织和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构成。软骨是固态的结缔组织,略有弹性,能承受压力和摩擦力,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根据软骨组织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胎儿早期的躯干和四肢支架主要为软骨,至成体,软骨仅分布在关节面、椎间盘、某些骨连接部位、呼吸道及耳廓等处。,(一)软骨,分布广,成体的关节软骨、肋软骨及呼吸道的一些软骨均属于透明软骨。新鲜时,透明软骨半透明,较脆,易折断。间质中的胶原纤维含量少、基质较丰富。,1 透明软骨,位于软骨陷窝中,陷窝周围有一层含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称软骨囊。靠近软骨膜的软骨细胞较幼稚,体积小,呈扁圆形,单个分布;位于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接近圆形,成群分布,每群有2-8个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增生而成,故称为同源细胞群,外被软骨囊。 软骨细胞核呈椭圆形。,(1)透明软骨的结构,软骨细胞:,细胞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糖原和脂滴常见,但线粒体较少。,主要为嗜碱性的软骨粘蛋白,以长链的透明质酸分子为主干,干链上有许多较短的蛋白质链连接硫酸软骨素A、C和硫酸角质素。这种羽状分支的大分子结合着大量的水,大分子又相互结合构成分子筛,并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固态结构。软骨内无血管,但基质内富 含水分(占基质的75%), 通透性强,故深层的软骨细 胞仍能获得必需的营养。,基 质:,透明软骨中一些由胶原组成的胶原原纤维,交织状分布。,纤 维:,胶原原纤维直径为10-20纳米,无明显横纹,其折光率与基质相近,故在光镜下不易分辨。,除了关节面的关节软骨外,软骨的表面均覆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即软骨膜。外层纤维层,纤维多,排列紧密,细胞与血管较少。内层生发层,纤维少,细胞与血管多。,(2)软骨膜,间质生长或称软骨内生长。是通过软骨内软骨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而不断地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外加生长或称软骨膜下生长。是通过软骨膜内层的骨原细胞向软骨表面不断添加新的软骨细胞,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表面向外扩展。,(3)软骨的生长方式,气管腔,气管壁,透明软骨,气管横切,软骨细胞,软骨膜,软骨陷窝,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基质,软骨细胞,软骨陷窝,Nuclei,Lipid droplet,分布:椎间盘、关节 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结构特点:有大量呈 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 原纤维束,软骨细胞 较小而少,常成行分 布于纤维束之间。纤 维束间的基质很少。,2 纤维软骨,软骨细胞,胶原纤维束,组织切片,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处。间质中有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密集而发黄。同族细胞群少。,3 弹性软骨,黄软骨,弹性纤维,软骨陷窝,软骨细胞,弹性软骨,由骨组织、骨膜及骨髓等构成。坚硬而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功能: 对机体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骨髓是血细胞的发生部位 骨还是机体的钙、磷贮存库,(二)骨,骨模式图:,骨组织,骨髓,骨外膜,骨膜,骨髓腔,骨内膜,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及数种细胞组成。细胞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四种。骨细胞最多,位于骨基质内,其余三种细胞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1 骨组织的结构,是骨组织的干细胞,位于近骨组织的骨膜中,细胞小、梭形,核椭圆,胞质少、弱嗜硷,可分化为成骨细胞。,(1)骨原细胞,分布在骨组织的表面。细胞形状:矮柱状或立方形,通常单层排列,相邻成骨细胞突起之间以及与骨细胞突起之间有缝隙连接。核椭圆,位于细胞的游离端。胞质嗜硷性,含大量的RER、G复合体。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形成类骨质。成骨时,成骨细胞还释放基质小泡,作为钙化的起始部位。成骨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后,自身被包埋于其中,转变为骨细胞。,(2)成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组织,成骨细胞分布示意图,是一种多突起的细胞,单个散在于骨板内或骨板间。其胞体所在的空隙称骨陷窝,突起所在的空隙称骨小管。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小管彼此相通。骨陷窝及骨小管内含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并输送代谢产物。骨细胞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3)骨细胞,突起,胞体,骨细胞模式图:,骨细胞胞体,骨细胞突起,骨陷窝,骨小管,骨基质,骨细胞示意图:, 骨细胞, 骨陷窝,骨细胞和骨陷窝:,骨膜,骨组织,成骨细胞,(4)破骨细胞,数目少,分布在骨组织的边缘,为一种多核巨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含6-50个核。细胞器丰富,尤以溶酶体和线粒体居多。细胞近骨质一侧有纹状缘,电镜下可见为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皱褶缘。 破骨细胞功能活动活跃时,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盐,分解骨有机成分。破骨细胞有很强的溶骨和吸收骨基质能力。,破骨细胞分布示意图:,骨组织,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2 长骨的结构,骨松质 骨密质 骨 膜(内、外) 关节软骨及血管、神经等构成。,分布于长骨的骺和骨干的内侧,是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骨髓。骨小梁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骨小管穿行表层骨板开口于骨髓腔,骨细胞从中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1)骨松质,骨外膜,骨密质,骨内膜,骨松质,骨干模式图,骨松质,骨骺,骨干,分布于长骨骨干和骨骺 (hou) 的外侧。骨密质的骨板排列很有规律。按骨板排列方式分为: 环骨板 骨单位(哈弗系统) 间骨板,(2)骨密质,外环骨板:较厚,有10-40层,排列规则。内环骨板:较薄,数层骨板组成,排列不规则。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均有横向穿越的小管,统称穿越管(又称Volkmann管)。穿越管与纵行排列的骨单位中央管相通连,这些管道均是小血管、神经及骨膜的通道,并含有组织液。,环骨板:,骨外膜,外环骨板,血管,内环骨板,骨内膜,哈弗骨板,哈弗管,哈弗管,穿通管,间骨板,神经,骨单位,骨干模式图:,又称哈弗系统,长骨干主要支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筒状,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 (哈弗骨板) 围成。各层骨板之间有骨细胞。骨细胞的突起经骨小管穿越骨板相互连接。骨单位的中轴有一中央管,或称哈弗管,内含骨膜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骨单位:,粘合线:,各个骨单位表面有一层厚约2微米的粘合质,是一层含骨盐多而胶原纤维少或缺如的骨基质,在骨的横磨片上呈折光较强的轮廓线,称粘合线。,是填充在骨单位之间的一些不规则的平行骨板,它们是原有的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未被吸收(破坏)后的残留部分,其中除骨陷窝及骨小管外,无其它管道。,间骨板:,除关节面,骨的内外表面覆以骨内膜和骨外膜。骨外膜:外层较厚,为致密结缔组织,纤维粗大而密集,有的纤维横向穿入外环骨板,称穿通纤维或莎比氏(Sharpey )纤维,起固定骨膜的作用。内层较薄,结缔组织疏松,含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小血管和神经。骨内膜:分布在骨髓腔面、骨小梁的表面、中央管和穿通管的内表面,为一薄层网状结缔组织。兼有成骨和造血功能。,(3)骨膜,(三)骨的发生,1 膜内成骨,2 软骨内成骨,基本过程:间充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骨细胞。,(四)关节(略),血液是特殊的循环流动的结缔组织机能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防御:抗体、白细胞、单核细胞调节机体内环境:酸碱平衡,渗透压、体温调节成分血浆 血细胞,六 血 液,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55%),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44%),静置/离心沉淀:,多数哺乳动物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鱼类约占2%,抗凝剂(肝素),淡黄色胶状液体水分:90%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其他:激素、糖、维生素、无机盐、代谢产物血清: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剩余的淡黄色液体凝血血液与空气接触,凝血酶原 凝血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血细胞 凝血块,(一)血 浆,红细胞:黄色,成堆为红色,350-500万/mm3白细胞:无色,成堆为白色,4000-10000/mm3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0-1%嗜酸性粒细胞:0.5-3%中性粒细胞:杆状核:3-5% 分叶核:50-70%无粒细胞淋巴细胞:20-30% ;单核细胞:3-8%血小板:10-30万/mm3,(二)血细胞,形态:双凹圆盘状,周边厚,中央薄;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大小:直径约为7.5 m。数量:男400-550万/mm3,女350-450万/mm3,初生儿600-690万/mm3,高原500万/mm3,贫血:300万/mm3结构特点:无核、无细胞器,含大量血红蛋白 男120-150g/L ;女110-140g/L功能:运输O2和部分CO2红细胞膜有ABO血型抗原系统,决定血型寿命:平均约120天,1 红细胞,红C光镜观察:,染色方法:Wright 或 Giemsa染色。,血C扫描电镜观察:,双凹圆盘状,正常时,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当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若破裂,也溶血。,溶血与血影:,外周血中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成人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用煌焦油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含量不再增加。,网织红细胞:,有粒C无粒C,中性粒C (50-%)嗜酸性粒C(0.5-3%嗜碱性粒C(0-1%),淋巴C(20-30%)单核C (3-8%),根据C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和颗粒的嗜色性。,2 白细胞,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50-%),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20-30%,形态大小:球形,直径为10-12m。核:杆状或分2-5叶,以3叶为多。胞质:可见细小均匀的中性颗粒,颗粒分两种: 嗜天青颗粒:淡紫色,占20%,为一种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和多种酸性水解酶。 特殊颗粒:淡红色,占80%,内含溶菌酶和吞噬素,即防御素 有杀菌作用。功能:变形运动和趋化性。 吞噬细菌,形成脓细胞。,(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C,杆状核,分叶核,核特点:杆状、分2-5叶,颗粒特点: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细小中性,核左移:1-2叶核增多-细菌感染核右移:4-5叶核增多-衰老,中性粒C,中性粒C,特殊颗粒: 碱性磷酸酶 吞噬素 溶菌酶,嗜天青颗粒: 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EM,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趋化作用,杀死细菌,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吞噬细菌,变形运动,脓 C,形态大小:球形,直径为10-12m。数量:最少,0-1%.核:不规则,呈分叶状或“S”形,色浅,常被胞质颗粒所掩盖。胞质:可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胞质中还含白三烯。功能: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2)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涂片):,颗粒特点: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嗜碱性强, 颗粒含肝素、 组织胺、嗜 酸性粒细胞、 趋化因子。,胞质含白三烯,颗粒内含物:*肝素,组胺,白三烯.功能:参与*过敏反应.,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嗜碱性粒细胞:,形态大小:球形,直径为12-15m。核:常分2叶。胞质:可见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含溶酶体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等)、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及四种阳离子 蛋白。功能: a.变形运动和趋化性。 b.释放组胺酶与芳基硫酸酯酶,抑制过敏反应。 C.杀灭寄生虫。,(3)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示意图:,嗜酸性颗粒,核,嗜酸性粒细胞(血涂片):,有趋化性和变形运动的能力.分泌物*抑制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趋化作用,变形运动,释放颗粒内物质,减弱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超微结构图:,颗粒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过氧化物酶组胺酶,形态大小: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4-20m。核: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常偏位,着色浅。胞质:多,弱嗜硷性,染灰蓝色,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功能:可变成巨噬细胞,具有下列功能: a.有变形运动能力和趋化性 b.吞噬功能 c.参与免疫应答 d.分泌功能,(4)单核细胞,单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市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江苏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 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光伏玻璃砂生产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 网络安全企业员工招聘及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离婚家庭人寿保险责任转移专项协议
- 个人经营性借款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及法律风险防范
- 离婚协议书模板:解除婚姻关系与子女抚养费支付
- 天然气管网互通改造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课件
- 乡级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2024邯郸大名县招聘村(居)党务、村务(居务)工作者354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