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20142030年)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一三年十一月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内 审 意 见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文)的要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1月25日在酉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召开了论证会,组织国土局、发展改革委、司法局、交通局、环保局、财政局、规划局、水利局等部门对北京得一成利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内审论证。经各部门评议,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1、规划提交的材料包括规划文本、专项研究报告、规划编制说明、基础资料汇编和图件,内容符合国土资源部有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的技术要求。2、遵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经过重新实测和勘查确定了地质公园面积、保护区范围、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基础资料翔实,划分依据充分,空间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3、明确了地质遗迹点、保护区的级别、面积和保护内容。对酉阳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生态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评价,有利于公园的开发、保护工作。4、规划对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行动、旅游发展、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与其他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功能齐全,规划合理。5、进一步完善了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框架体系,公园主副碑、景点解说牌、公共信息标识牌及解说系统设施规划翔实,可操作性强。6、规划与酉阳县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桃花源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相衔接,避开了矿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7、公园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设置基本合理,人才培养计划较为具体,各项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较有力,近期建设项目合理,资金保障措施到位,可行性强。综上所述,该规划章节安排合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图文并茂,资料翔实,符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文件的规定。较好的处理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矿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关系,可操作性强。同意通过内审论证并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25日目 录第一章 总 则2第一条 公园位置2第二条 范围、边界、面积2第三条 规划期限3第四条 规划依据3第五条 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4第二章 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5第六条 公园性质与特色5第七条 发展目标5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7第八条 地质地貌概述7第九条 地质遗迹类型7第十条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9第四章 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12第十一条 生物及其它自然景观及评价12第十二条 人文景观及评价13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14第十三条 总体布局与景区划分14第十四条 功能分区划分14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16第十五条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16第十六条 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17第十七条 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18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18第十八条 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18第十九条 灾害防治19第二十条 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20第二十一条 人文景观保护21第八章 科学研究21第二十二条 课题选择和依据21第二十三条 计划编制22第二十四条 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23第二十五条 研究经费23第二十六条 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24第九章 解说系统规划25第二十七条 解说系统架构25第二十八条 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25第二十九条 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25第三十条 景点、景物解说牌26第三十一条 公共信息标识牌26第三十二条 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26第三十三条 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27第十章 科学普及行动27第三十四条 乡土科普活动27第三十五条 科学实践活动28第三十六条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28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29第三十七条 旅游客源市场29第三十八条 地质公园推广计划29第三十九条 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29第四十条 专题考察路线31第十二章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32第四十一条 地质遗迹数据库32第四十二条 公园内监测系统32第四十三条 网站建设33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34第四十四条 道路交通34第四十五条 水电设施37第四十六条 环境卫生38第四十七条 服务设施39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协调40第四十八条 土地利用40第十五章 社区行动计划42第四十九条 社区行动计划42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2第五十条 管理机构设置42第五十一条 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43第五十二条 导游员及其培训43第五十三条 管理层培训44第五十四条 近期建设项目计划45第五十五条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47III欢迎下载。51欢迎下载51欢迎下载51欢迎下载51欢迎下载。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公园位置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酉阳东邻湖南省龙山县,南与秀山县和贵州省松桃县、印江县接壤,西与贵州省沿河县隔江相望,西北与彭水县,北与黔江区和湖北省的咸丰县、来凤县相连。公路交通有渝湘高速G65、国道319、国道326分布在境内,此外有渝怀铁路、乌江航道及县乡公路纵横穿越各景区。公园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819261085804,北纬283538290507。第二条 范围、边界、面积公园分为“桃花源-酉洲仙境”、“龙潭古镇”、“乌江画廊”三个园区。总面积215.9km2。 “桃花源酉洲仙境”位于酉阳县钟多镇和楠木、板溪两乡地域内,南起楠木山寨,北至钟多镇小坝,东以G319为界,西以白木村、板溪乡补家为界。园区东西宽度4.1km,南北长29.9km,面积83.1 km2,东经10843161084901,北纬283554285207。龙潭古镇园区含赵庄、龙泉两个社区,北临梅树林,南临主川村,东临新田、堰堤村,西临鹅塘、花莲村。园区东西宽度1.4km,南北长7.5km,面积7.2 km2,东经10856441085749,北纬284334284735。乌江画廊园区,沿乌江和阿蓬江展布,含万木乡、后坪乡、清泉乡、两罾乡、龚滩镇五个乡镇的部分辖区地域。北以龚滩镇桃花村的大堡坡、鞍城村的高粱桥、纸家村的外相洞和庙溪乡相河村的水井为界;南和西以渝黔省界为界;东以双泉乡青岗院村的赶场堡、茶林村的大面坡和苍岭镇小店村的下塘堡、两罾乡红石村的仰天窗、清泉乡龙桥村的姜家沟,后坪乡前锋村的爱门关,万木乡永和村的小山坪为界。乌江画廊园区东西宽度1.9km,南北长49.4km,面积125.5km2,东经10819541083854,北纬283749290507。第三条 规划期限规划总期限为2014年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年2017年; 中期为2018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第四条 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96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7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6年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2000年12、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 1995年13、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 2011年二、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1、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11年)2、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999年4、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1993年5、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2003年6、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 1996年7、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8、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089号)9、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三、地质公园所在地的相关规划1、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重庆市酉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02015)4、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旅游景区总体规划5、重庆市酉阳乌江百里画廊风景区总体规划 6、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7、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8、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9、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10、重庆市酉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年2015年)11、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宜居重庆魅力酉阳”建设规划(2009-2012年)12、重庆市酉阳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13、酉阳县“十二五”及中长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第五条 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发展概况2002年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级“乌江百里画廊市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渝国土房管发2009806号文批准建立重庆市酉阳地质公园;2010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桃花源旅游景区总体规划通过了评审;2011年1月18日重庆市级酉阳地质公园揭碑开园;2012年4月24日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二、公园建设史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修建了桃花源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了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正进行地质博物馆展布工作。桃花源景区内部道路交通建设基本完成,古栈道进行了维修,伏羲洞内部游览步道2.5km已建设完成,机电声光照明及其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设置景区碑1处,综合说明牌1个,景点解说牌12个,景区指示牌7个,地质广场31318;酉洲仙境景区尚未开发。龙潭古镇园区:已建成赵世炎烈士陈列馆、赵世炎烈士故居和游客接待中心,占地11800,设置景区指示牌11块。乌江画廊园区:交通工具、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三、规划背景针对公园范围边界不明确、地质遗迹公众认知度不高以及发展建设后劲不足的现实,为了适应公园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优化公园用地布局,全面发挥公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公园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089号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特编制重庆酉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第二章 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第六条 公园性质与特色公园性质:是一座以地下岩溶洞穴景观为主,峰丛峡谷地貌、江河山水风景与民族风情、文化胜迹等景观资源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公园特色:岩溶洞穴沉积美景,主要包括酉洲仙境、晶花洞、川涧洞,沉积现象有滴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渗透水沉积、流水与池水协同沉积、飞溅水与毛细渗透水沉积;形成美景有石花、石毛、石葡萄、石珍珠、石珊瑚、石枝、卷曲石、石毛、钙板、钙膜、雪珠等。特别是酉洲仙境洞内的鹅管群,丝状、团状、花状的霰石与方解石景观“雪珠”和“笋顶石毛”“洞底石毛”晶花,石蘑菇等为世界旅游洞穴中尚未发现过的特殊珍奇洞穴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第七条 发展目标一、总体发展目标(2014年2030年)详细调查、登录区内地质遗迹;确定地质公园用地范围,完成地质公园勘测划界,明确地质遗迹和生态保护区范围;制定各类管理法规,实施依法管理;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各景区权责明晰、地质遗迹旅游、人文景观旅游与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公园;达到地质遗迹保护与环境、社会生活、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努力,争取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二、分项目标1、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目标对地质遗迹进行详尽的研究和勘察,建立地质遗迹资源档案,能够动态地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监查和记录,保证地质遗迹在开展旅游和研究的过程中,受到全面的保护。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地质公园生态系统,重点保护水文地质系统的稳定性,防治水体污染及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地质科学旅游目标具有完善的科学旅游线路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成为国际知名的地质旅游目的地。4、建设目标完成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有特色鲜明的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标识系统等,完成信息化和数字地质公园的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地质科学研究目标提高公园地质、人文、生物资源研究水平,提高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管理及展示水平,以更好地实现地质公园“三大任务。6、管理目标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管理人员专业配置合理,具有专业的管理能力。规划建立技术培训制度,管理人员能运用最新的技术和手段,使管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近期发展目标(2014年2017年)2014年2015年:基本界定地质公园范围,按规划建设道路、解说碑(牌)、交通指示牌等旅游和科普基础设施,开发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晶花洞、川涧洞等溶洞,完成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布、科普电影馆4D影院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成功揭碑开园,对外开放接待游客。2016年2017年:加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完善规划的全部旅游、科普基础设施,逐步开发龙潭古镇园区。三、中期发展目标(2018年2020年)继续完善龙潭古镇科普、旅游功能设施,逐步开发乌江画廊园区,使地质公园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科普教育基地。四、远期发展目标(2021年2030年)建设酉阳特色旅游文化,打造龚滩全国攀岩大赛基地、土家族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园”、蹦级跳基地,同时对已经破环的环境进行治理恢复,使公园地质遗迹得到全面保护,地学旅游全面展开,造就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保护到位、开发适度、成为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地学科普教育与地学考察的重要基地。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第八条 地质地貌概述酉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中低山区,夹于大娄山与武陵山脉之间,表现为中山与低山地形,为多次大面积间歇上升和侵蚀、溶蚀及剥蚀等外力作用的产物。最高峰为位于北部兴隆镇灰阡老梁子顶峰,海拔1895m,最低为西北部清泉乡的童家寨乌江边,海拔263m,相对高差1632m。具有背斜核部大部分成山、翼部多数为谷的特点。地貌溶蚀强烈,常形成陡峭的狭谷,形态受岩性、构造、水文网等因素控制,碳酸盐岩分布区近河地段地形切割强烈。酉阳县境内地貌单元总体划属渝东南“巫山、七曜山”强岩溶化峡谷中山区,根据其成因及形态可分为喀斯特丘陵、喀斯特中山、穹窿状中山、褶皱抬升低山、褶皱抬升中山。第九条 地质遗迹类型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89号文,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分为: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089号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分为:6大类9类,地质(体、层)剖面大类、地质构造大类、古生物大类、矿物与矿床大类、地貌景观大类、水体景观大类。一、地质剖面大类耿家店剖面:为渝、湘、黔地区性的标准地层剖面,剖面位于桐麻岭背斜东翼,青华正断层东侧,寒武系上统耿家店组,该组岩性主要为厚层状结晶白云岩,岩性比较稳定。在底部产晚寒武纪早期的三叶虫化石,其层位时代属晚寒武纪早中期。二、地质构造大类龚滩向斜:位于乌江画廊园区,庙溪龚滩天池盖,长约30公里,转折端位于龚滩稍北,轴向为北3545东,为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两翼岩层很缓约10左右,向斜开阔,南段轴向北10东,由于受北北西向褶皱的干挠,其西翼岩层近转折处为北北西向,并使轴部大冶组岩层倒转,轴部较为紧凑,最新岩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天馆背斜:位于酉阳西部乌江画廊园区,浪平天馆兴龙场,轴长60公里,轴线一般北东1020,两翼岩层倾角北北段东陡西缓(东约45,西约15),南段西陡东缓(西翼约30东翼20),南段向西之歪斜园顶形背斜形状,轴部最老寒武系高台组往北逐渐倾伏。咸丰背斜:位于酉阳中部桃花源园区,山羊溪铜鼓黑水坝,长约50公里,轴向可分为两段,铜鼓以北为北东20,铜鼓以南近乎开阔,轴部岩层平缓,两翼倾角较陡,箱状褶皱明显。核部老地层为寒武系天河板组,往南南西倾伏,地层顺次渐新,倾伏于下志留统地层中。在鱼泉至黑水一带,由于地层急剧倾伏及西翼北北东向正断层的影响,次级褶皱甚为发育,南段在铜鼓附近,由于轴向的变化,西翼岩层产生了局部倒转,并伴随有逆断层产生。三、古生物大类地质公园内古生物主要为直角石(Orthoceras,海生动物,生存年代在4.75亿年至4.6亿年前,外壳笔直的头足类生物),分布在乌江画廊园区两罾乡罾潭村内,数以万计,最长的达70余厘米。四、矿物与矿床大类公园内赋存资源富集,物产丰富,汞、磷、硫、钾、煤、铁、铜、锰、莹石、铝土、重晶石等地下矿藏遍布全境。其中内生矿产包括汞、铜铅、锌、莹石;外生矿产包括铁、煤、硫铁矿、磷、钒、钼、锰。汞矿蕴藏量极其丰富,被誉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五、地质地貌大类公园主要为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地貌。最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地貌类型是岩石地貌(喀斯特地貌)。六、水体景观大类公园内的水体景观众多,主要有风景河段、温泉景观、瀑布三类,为乌江、阿蓬江、龙潭河和龙潭古镇一带的峡谷水流与悬泉飞瀑等水体景观。第十条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一、对比评价溶洞数量:公园内岩溶洞穴有伏羲洞、逍遥洞、天仙洞、硝洞、大风洞、晶花洞、川涧洞、酉洲仙境等,与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广西鹿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等对比,本公园岩溶洞穴密集,数量众多。溶洞规模:曾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洞穴通道马来西亚穆鲁国家公园中的鹿洞(Deer Cave),长1000m,高和宽约100m;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芙蓉洞全长2400m,洞宽约20m,高度3050 m;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溶洞为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马王洞,长7.7km,高度超过150m;酉阳地质公园伏羲洞全长约2500m,洞宽约20m,高度2060 m,晶花洞为厅堂串珠状廊道式多层洞体,有四个高大的厅堂和三个支洞,仅上层洞道长达约1200m,溶洞群规模大。沉积现象及景观:公园内晶花洞、川涧洞、酉洲仙境洞穴有滴水沉积形成的鹅管、石笋、石柱、石钟乳、吊石柱、石塔;流水沉积形成的石幔、石帷幕、石旗、石帘、石瀑布、格状石钟乳、壁流石、石壁壳、钙板、边石坝、石梯田、穴珠、石龙、云盆;飞溅水沉积形成的石葡萄、石珊瑚、石花、石珍珠;渗透水沉积形成的石盾、石花、石枝、卷曲石、石毛、雪珠;停滞水水下沉积的形成月奶石:莲花盆、边石、穴珠、水钙膜、石灯、石菊、多层晶花、水下石葡萄等。种类繁多,类型齐全,为其他公园无法比拟。特别是酉洲仙境洞内的鹅管群,丝状、团状、花状的霰石与方解石景观“雪珠”和“笋顶石毛”“洞底石毛”晶花,石蘑菇等为世界旅游洞穴中尚未发现过的特殊珍奇洞穴景观,目前只有法国科学中心地下实验室开发管理的南部洞穴有类似的洞穴景观群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天坑:广西鹿香桥地质公园发育数个天坑,高1020m,最高达100m,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是世界第二大天坑群,共发育7个,天坑深度和口径约300m;本公园内有桃花源天坑、燕子岩天坑。燕子岩天坑是发育在下奥陶系红花园组石灰岩地层中,属于地下溶蚀、冲蚀造成的地下暗河顶部崩塌,形成的多级崩塌天坑。天坑长400米,宽处200米,深342米,面积约80000,天坑的底部和中部有岩溶洞穴,坑底有大量的崩塌充填物和原始森林,天坑东侧的有海相沉积,景色奇特的黑石林。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型天坑,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桃花源天坑更是全国唯一的“世外桃源”原型。峰丛峡谷石林:公园内乌江画廊园区是集峰丛、峡谷、江河、溪流、潭泉、瀑布等景观资源于一体的山水风景画,龚滩峡、荔枝峡、白芨峡三个江峡,类似中国长江三峡;“万木石林”可与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世界公园、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石林景观相媲美,万木石林的成岩期比云南路南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早约2亿年。 二、分项评价科学价值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内的岩溶洞穴自然景观和岩溶峰丛峡谷地貌,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洞穴形成发育的重要场所。公园区域内的晶花洞、川涧洞、酉洲仙境、大酉洞、伏羲洞、逍遥洞、天仙洞、硝洞、大风洞和罾潭凉风洞等多座岩溶洞穴,及其洞内的洞穴化学沉积物自然景观,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科学信息库。通过对洞穴沉积物碳酸钙的年代测试,可以获得酉阳地区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规律,为本区的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信息。公园区域内多座岩溶洞穴内的滴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渗透水沉积、流水与池水协同沉积、飞溅水与毛细渗透水沉积形成的近代洞穴沉积物自然景观:石花、石毛、石葡萄、石珍珠、石珊瑚、石枝、卷曲石、石毛、钙板、钙膜、雪珠等奇观异景,对研究近代洞穴沉积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川涧洞内发现的滴水与飞溅水协同沉积景象,展示了滴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流水与池水协同沉积形成石笋、边槽石坝、晶花、石葡萄、石珍珠的洞穴沉积科学理论,此发现为在中国的洞穴中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地学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价值。酉洲仙境洞内的鹅管群,玲珑剔透、晶莹璀璨;洞内丝状、团状、花状的霰石与方解石景观“雪珠”和“笋顶石毛”“洞底石毛”晶花、石蘑菇等为世界旅游洞穴中尚未发现过的特殊珍奇洞穴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可在此建立世界旅游洞穴科学考察研究基地。乌江、阿蓬江和酉水河地处长江上游,是研究长江上游水系形成与发育的重要江河;地质公园区域内峰丛峡谷岩溶地貌,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岩溶形成发育的重要场所。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人文景观,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楠木桩山寨和被誉为中国“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及其民族文化与古建筑群,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巴人文化等古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古建筑艺术风格研究基地,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文化和考古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公园集江河山水、岩溶洞穴、峰丛峡谷、民族风情、文化胜迹、自然生态和地质奇观于一体。园区内山体雄奇、峡深谷幽、峰峦叠嶂、悬泉飞瀑、青山碧水、溶洞神奇,特别是拟开发的十大岩溶洞穴内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雄伟壮观、玲珑剔透、晶莹璀璨、绚丽多姿,类型齐全涵盖了中国乃至世界旅游岩溶洞穴自然景观的精华,极具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科普价值通过对地质遗迹保护内容的不断宣传和开展地质旅游活动,使人们了解用酉阳地质遗迹丰富的内涵,了解酉阳自然资源的科学价值,对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丰富科学知识、振奋精神面貌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科学、增强探索求知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将起到推动作用。旅游开发价值社会价值: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但有效的利用了景观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了地方经济,而且公园建成开放后,还可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还给人们创建了一个风景优美、魅力独特、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真实、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休息娱乐和科学研究基地。故而地质公园建立,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公园使人们了解酉阳地质遗迹丰富的内涵,了解酉阳自然资源的科学价值,对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丰富科学知识、振奋精神面貌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科学、增强探索求知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将起到推动作用。经济价值: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长江三峡、梵净山、凤凰古城三大顶级旅游景区金三角的中心,在武陵山脉腹地,占有渝、黔、湘、鄂四省(市)结合部。其地理位置优势,依靠地质公园内特有的青山、碧水、奇洞、历史文物和珍稀动植物等五大类资源优势。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以重庆为中心枢纽和集散地,以长江三峡旅游为走廊,以梵净山、凤凰古城为纽带,组织旅游地域网络系统。三、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等级评价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89号文,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及地质景观分为四个等级:为国家级()、为省级()、为省以下级()。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28处,国家级3处,省级15处,省以下级10处。第四章 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第十一条 生物及其它自然景观及评价地质公园内的野生动物1033种,隶属105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林麝和大灵猫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乌江猴、果子狸、娃娃鱼等;三级保护动物有金鸡、画眉、红腹雉等。地质公园内的野生植物资源有306科、116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珙桐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樟、楠木、喜树、红椿等11种,中药材有1200余种,为“世界青蒿之都”。其它自然景观丰富,主要有:奇峰、秀水。一、科学价值现存的生物、自然景观资源是研究当地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概况的基础。二、审美价值酉阳的自然景观瑰丽多姿,景色峻幽。地质公园内山水相融、险峻壮丽、秀丽多姿、生趣盎然、环境优美的山岳江河、峰丛峡谷地貌和华彩多姿、玲珑剔透、晶莹璀璨、新奇鲜艳的地下岩溶洞穴自然景观,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三、科普价值以酉阳的自然景观资源来传播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知识,使游客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充分感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四、旅游开发价值乌江百里画廊民族风情,异彩纷呈,是土家族摆手舞之乡,是织锦、蜡染的摇篮。古老的土家族背嫁哭嫁,独特的苞谷灯戏、阳戏、马灯、民间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木叶情歌,众多的民间手工艺品,组成了当地的民族风情特色。桃花源园区是集桃源文化、巴人文化、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地质奇观于一体的全国唯一的“世外桃源”原型,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寻觅始祖脚步、回归绿色天堂的绝佳胜地。第十二条 人文景观及评价酉阳地质公园现有人文景观20处,大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桃花源、楠木桩山寨等地。一、科学价值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人文景观,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楠木桩山寨、 “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及其民族文化与古建筑群,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巴人文化等古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古建筑艺术风格的研究基地,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文化和考古研究价值。二、审美价值酉阳国家地质公园的山水美、人杰灵,土家族、苗族的民族风情、生活习俗、歌舞戏曲、工艺美术,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延袭至今。土家族、苗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古朴、淳厚、浓郁。以摆手舞为代表的戏曲、歌舞等民间艺术,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公园内的古建民居体现了土家族、苗族的聪明才智和楚汉建筑的独特魅力,是国内同类国家地质公园中不多见的。三、科普价值酉阳凭着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是我国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巴人文化等古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科研实习基地;其高超的古建筑群建筑技术以及雕饰彩画艺术,可以为建筑历史艺术研究专业和单位提供实习和科研基地。四、历史文化价值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人文景观,龚滩古镇、龙潭古镇、楠木桩山寨和被誉为中国“世外桃源”的桃花源及其民族文化与古建筑群,是今人了解古代建筑艺术以及苗族民族文化、土司文化、巴人文化乃至民俗文化的重要参照物,是认识历史、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基地,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五、旅游开发价值地质公园集秦晋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教育、楚汉建筑文化于一体,是全国唯一的“世外桃源”原型,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寻觅始祖脚步、回归绿色天堂的绝佳去处。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第十三条 总体布局与景区划分总体布局划分为“三园十景一中心”。三大园区: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龙潭古镇园区、乌江画廊园区。十大景区:桃花源景区、酉洲仙境景区、龙潭古镇景区、大河口景区、石柱门景区、罾潭景区、龚滩峡景区、白芨峡景区、荔枝峡景区、万木石林景区。一个中心:以酉阳县作为地质公园的组织管理、游客聚散和服务的中心。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位于酉阳中部,包含桃花源景区、酉洲仙境景区。地质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非常丰富。桃花源景区开发较充分,基础上建设比较完善,主要有:服务区、大门、景区碑、旅游步道、栈道、观景平台、解说牌等,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酉洲仙境景区尚未开发。龙潭古镇园区:位于酉阳东部,距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直线距离15km,主要为人文景观。赵世炎故居开发较充分,基础设施较完善,主要有:广场、大门、景区碑、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等,目前正在完善赵庄社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筹建赵庄民族风情村,景区其他地方还有待开发,需要进一步完善。乌江画廊园区:位于酉阳西侧,距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直线距离36km,主要为地质景观、生态景观。包括大河口景区、石柱门景区、罾潭景区、龚滩峡景区、白芨峡景区、荔枝峡景区、万木石林景区,尚未开发,基础设施不到位。第十四条 功能分区划分一、门区桃花源景区门区占地面积120m2。规划在晶花洞新建门区,占地面积100m2,完成时间2014年12月。规划在川涧洞新建门区,占地面积80m2,完成时间2014年12月。门区占地面积300m2。二、游客服务区桃花源景区现有游客服务中心1处,占地面积1050,内设售票区、办公区、游客休息区、邮政服务区、电子商务区、咨询台、行李寄存室、广播室、监控中心等服务设施,配套生态停车场25000。龙潭古镇游客服务中心580,位于赵世炎故居处,服务配套设施占地面积11220。规划龚滩古镇新建游客服务中心1处,占地面积600,配套停车场、售票区、游客休息区、咨询区等服务设施,占地面积0.585 km2,规划完成时间2016年7月。游客服务区占地面积0.62 km2。三、科普教育区地质博物馆位于桃花源广场附近,占地面积600。科普电影馆位于桃花源游客服务中心右侧,占地面积400。桃花源地质科普广场位于游客服务中心附近,占地面积31318。规划酉洲仙境溶洞内建立科考步道,规划完成时间2016年10月。科普教育区占地总面积0.03 km2。四、地质遗迹景区-1酉洲仙境洞穴一级保护区,面积0.80km2。-2川涧洞一级保护区,面积0.90km2。-3晶花洞一级保护区,面积1.50km2。-1乌江画廊流水峡谷地貌二级保护区,面积28.09km2。-2万木石林二级保护区,面积1.10km2。-3伏羲洞二级保护区,面积2.34km2。-4燕子岩天坑二级保护区,面积0.30km2。-5耿家店剖面二级保护区,面积0.13km2。-1大河口三级保护区,面积2.91km2。-2荔枝峡下游三级保护区,面积5.81km2。-3大酉洞三级保护区,面积1.01km2。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44.89km2。五、人文景观区楠木庄山寨,面积0.86km2。龚滩古镇,面积3.37km2。龙潭古镇,面积3.36km2。人文景观区面积7.59km2。五、居民点保留区楠木桩上、中、下三寨,龙潭古镇、赵庄、乌江画廊的罾潭乡、龚滩古镇、清泉乡、万木乡居民区,面积6.14km2。六、自然生态区自然生态区指公园内除上述功能区以外的区域,面积157.23km2,保护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和封山育林,对园区实行全面绿化,严格控制污染源,防止其给园区的水、气带来污染,对河源水源涵养、饮用水和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但必须与风景环境相协调,控制与旅游活动无关的建筑和产业,禁止发展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产业。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第十五条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酉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共有11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44.89km2,其中一级保护区3个,总面积3.20km2;二级保护区5个,总面积31.96km2;三级保护区3个,总面积9.73km2。一级保护区主要是酉洲仙境、晶花洞、川涧洞三个岩溶洞穴,洞穴内的自然景观形成原因有滴水沉积、飞溅水沉积、渗透水沉积、流水与池水协同沉积、飞溅水与毛细渗透水沉积;自然美景有石花、石毛、石葡萄、石珍珠、石珊瑚、石枝、卷曲石、石毛、钙板、钙膜、雪珠等。特别是酉洲仙境洞内的鹅管群,丝状、团状、花状的霰石与方解石景观“雪珠”和“笋顶石毛”“洞底石毛”晶花,石蘑菇等为世界旅游洞穴中尚未发现过的特殊珍奇洞穴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因此,重点保护一级保护区。一、一级保护区-1酉洲仙境洞穴一级保护区,面积0.80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5191084541,北纬:283731283749。-2川涧洞一级保护区,面积0.90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5041084554,北纬:284005284057。-3晶花洞一级保护区,面积1.50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7091084804,北纬:284117284131。二、二级、三级保护区-1乌江画廊流水峡谷地貌二级保护区,面积28.09km2。坐标范围东经:10819021083658 ,北纬:284106290339。-2万木石林二级保护区,面积1.10km2。坐标范围东经:10829171083022,北纬:283748283818。-3伏羲洞二级保护区,面积2.34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4081084541,北纬:285055285208。-4燕子岩天坑二级保护区,面积0.30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5581084620,北纬:284351284412-1大河口三级保护区,面积2.91km2。坐标范围东经:10836091083838,北纬:290255290456-2荔枝峡下游三级保护区,面积5.81km2。坐标范围东经:10820181082921,北纬:283748284055。-3大酉洞三级保护区,面积1.01km2。坐标范围东经:108441710845,北纬:39285129285207。第十六条 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一、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1、一级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要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机动交通工具进入。2、二、三级保护区此区属于一般的保护区,允许设立少量的地学旅游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地学景观游赏无关的建筑,各项建设与设施与景观环境协调。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设活动;不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不得设立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大型服务设施。二、保护措施根据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1、设置界桩。一级保护区按一定距离,设置永久性界桩。2、设置警示牌。在地质遗迹保护区的适当位置,树立有名称、遗迹内容、指示性标记的永久性的标志牌。3、设置瞭望台。在一级保护区周边和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瞭望台,专人值守,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有效保护。4、建立园区监测网络。近期建立全园区监测网络,对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监测。5、设置护栏和游览路线,局部分布的中小型地质景观,如地层剖面,在其附近安全地带设立防护栏和游览线路,有控制地允许进入考察、观光;在保护区内禁止采石、取土等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6、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牵头与一级以上地质遗迹保护区所在景区或村、镇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各保护区的保护责任,建立巡查制度。第十七条 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1、酉洲仙境洞内的鹅管群、洞内丝状、团状、花状的霰石与方解石景观“雪珠”、“笋顶石毛”、“洞底石毛”晶花、石蘑菇等为世界旅游洞穴中尚未发现过的特殊珍奇洞穴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观赏价值,安装悬空玻璃科考步道,加强保护。2、 落实一级保护区的责任到具体负责人,签订保护协议书。3、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名录。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第十八条 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目前仅桃花源景区开发条件较好,游客大多分布于该景区。乌江画廊园区2700人次/日;龙潭古镇园区1800人次/日;桃花源酉洲仙境园区4950人次/日。桃花源酉洲仙境的晶花洞、川涧洞、伏羲洞是酉阳地质公园重要景观,测算出晶花洞2700人次/日、川涧洞1330人次/日、伏羲洞4600人次/日。三处洞穴面积较小,游客集中,是旅游的瓶颈之一。需要对该景点进行日容量计算与景区日游人容量进行校核。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1、设立生态保护区,以禁止不合理开发。2、采取雨污分流,集中与分散处理污水方式。3、对公园内空气、水质、土壤等进行取样监测,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对沟渠进行定期全面清理、疏通,对局部沟渠死角进行整治,使沟渠内没有污染漂浮物,但不得对沟渠进行盲目的开挖疏通,以免改变公园地质环境与水文条件。4、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点,将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站,并积极探寻新的固体垃圾处理方式。5、改变公园交通方式。保护区内部交通尽量采用低污染的电瓶车或燃气车,并严格限制车速,外部进入机动车要求必备有尾气净化装置。6、继续进行植被保育。着力恢复区内植被的地带性、多样性。第十九条 灾害防治公园的防灾规划包括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旱灾、游客安全事故等。1、地质灾害公园内有滑坡、危岩等地质灾害38处,桃花源酉洲仙境楠木桩山寨景点附近有6处,其余32处分布在乌江画廊园区。防治预案:由国土部门通过普查立项,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程;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强化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灾体系;对地质灾害发生严重的地区,要采取避让措施或进行勘察治理;38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纳入重庆市酉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20142017年重点落实地质公园内的地质灾害勘查治理。2、森林火灾可能地点:三个园区。防治预案:在进一步规范游客和园区居民活动的同时,设置防火通讯系统;在景区主要制高点结合风景建筑及森林产业保护,设置险情瞭望台,并为防止火势蔓延可结合景区步道设置防火通道。3、森林病虫害可能地点:三个园区。防治预案:加强监测,构建全园区的监测系统;对虫害易发季节及时喷撒药剂。4、旱灾可能地点:三个园区。防治预案:进行植树造林,生物蓄水,改变自然环境,增强公园内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应用现代技术,人工影响局部气候。5、游客安全事故可能地点:桃花源景区池塘,乌江画廊园区乌江、阿蓬江。防治预案:在桃花源景区池塘,乌江画廊园区乌江、阿蓬江沿线设置警示牌;安排专人在危险地段监督巡查;购置救生衣、救生圈等备用,每个园区设施安全救援队,定期培训演练。第二十条 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一、珍稀物种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和大灵猫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乌江猴、灵猫、岩羊、果子狸、红腹锦鸡、娃娃鱼、白鹤、獐子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珙桐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樟、楠木、喜树、红椿、中华文母等11种。二、保护措施1、控制污染,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好动物的栖息地,既不能缩小,也不能使其栖息环境恶化;2、组织专门业人员进行科学考察,发现和保护新的物种,并进行跟踪监测和公众教育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以及广大公众的保护意识。第二十一条 人文景观保护一、重要人文景观名录园内现有重要人文景观18处,分布于三个园区,包括太古藏书、避秦庄、陶公祠、楠木桩山寨、西秦会馆、龙潭古建筑群、赵世炎烈士故居等。二、保护措施1、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细则。2、对尚未申报的文物设置相应的暂保等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保护。3、根据文物的级别、性质和地理环境,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建立标志,对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进行管理和控制。4、落实消防措施,杜绝消防隐患,文物建筑要匹配灭火设备,要严格控制电器设备的使用,对有雷击危险的文物建筑要安装避雷设备。第八章 科学研究第二十二条 课题选择和依据一、原则主要围绕酉阳地质公园资源、保护、科学解说、科普教育、营销管理、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选择科研课题,课题体现前瞻性、实用性原则。二、课题清单1、酉阳岩溶洞穴景观形成及发展研究;2、水循环系统对酉阳溶洞的影响;3、酉阳洞穴国内外对比研究;4、罾潭直角化石群综合研究;5、乌江画廊流水地貌景观形成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高管管理职责证明书(5篇)
- 学校食堂供应管理协议
-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协议
- 电商行业网络购物退换货免责合同
- 全面理解2025年行政管理中的公文处理试题答案
- 2025行政管理中市政学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者的决策典型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市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技巧
- 2025年合同将满到期后员工能否获得年终奖
- 2025年湖南省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国企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电站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车间技能矩阵管理制度
- 陶艺店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AI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三元空间下个人化IP综艺《灿烂的花园》叙事与价值研究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