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_第1页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_第2页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_第3页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_第4页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 患者 女 15岁 主诉 :发现盆腔肿物 1月,伴发热腹痛半月余。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偶有痛经。 1月前无意发现下腹部肿物,生长较快, 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8.0度。近期排尿偶感两侧下腹及外阴部坠痛,今求诊我院。 B超检查示:盆腔内探及巨大不均质包块,大小 22.4cmX16.0cm,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无咽痛,无心慌、气短,偶感上腹部胀痛,饮食尚可,大便干燥,近 5天尿频,无尿急。今门诊以盆腔肿物收入院。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肛查:盆腔内可及巨 大肿物约 20.0cmX18.0cmX15.0cm,肿物质硬,活动差,无明显压痛,子宫、双侧附件触诊不佳 。实验室检查: 手术前 (1.12) 手术后( 1.29) 参考值 AFP 甲胎蛋白 80080.00 14219.00 0-10.9ng/ml CEA 癌胚抗原 0.72 010.0ng/ml CA125 癌抗原 125 226.6 138.3 0-35.0U/ml B-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15 0-5.0mIU/ml CT诊断 : 1.盆腔内巨大肿物,倾向卵巢囊腺 Ca。 2.盆腔内少量积液。 病理报告: 肉眼所见: 冷冻送检左侧卵巢肿物直径 17cm,切面灰白色鱼肉状,质娇嫩,部分区域囊性变;附着输卵管长 6cm,管径 0.5cm,常规送检网膜组织 7X6X0.8cm。 病理诊断: 免疫病理: AFP(+) CD30(-) CK7(-) CK20(-) CEA(-) Villin( +) (左)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 输卵管未见著变 网膜组织未见瘤组织镜下所见镜下所见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分类:良性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按良恶性分类 无性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瘤 胚胎性癌卵黄囊瘤良性畸胎瘤恶变 畸胎瘤按细胞分化方向 无性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一)卵巢卵黄囊瘤(一)卵巢卵黄囊瘤 卵巢卵黄囊瘤属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或多潜能胚胎细胞向胚外中、内胚层结构衍化,因形态与人胚卵黄囊相似而得名。其形态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十分相似,故又名内胚窦瘤 卵巢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少见生殖细胞肿瘤,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4 4、占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 82 9。 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 (30岁以下),是婴幼儿生殖细胞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生物学行为呈高度恶性。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 (30岁以下多) 血清 AFP几乎均升高。 腹痛(比较常见) 肿瘤生长快,瘤体大,病程短,易产生腹水 临床无激素或月经异常 CT特点特点1、下腹部肿块,呈囊实性肿块或者实性肿块伴坏死区2、单发多,体积较大3、血供丰富4、有包膜但常破裂5、常伴腹水,钙化少。(二)畸胎瘤(二)畸胎瘤按其组织的成熟程度 :囊性(绝大多数)成熟畸胎瘤实性(罕见)未成熟畸胎瘤1.成熟畸胎瘤成熟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又称成熟囊性畸胎瘤,是由分化良好的 23 个胚层组织组成的囊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 好发于 20-30岁女性(生育年龄 ),较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更轻。 卵巢成熟畸胎瘤 多为单侧 ,双侧者占 10 。典型典型 CT表现表现1、卵巢实质包绕肿块和卵巢静脉征(是确定肿块卵巢起源的重要征象 )2、瘤体内脂肪(最常见的 CT征象 ,也是特征性的 CT表现 )3、肿瘤的钙化、牙齿或骨骼是本病的重要征象。4、 头结节(突入囊腔的局灶性突起)为其特征5、 “浮球征 ” (相对特异性征象 )图 2A/B 同一患者。 A、右侧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呈囊性类圆形,水样密度,卵巢静脉与肿块相连(箭头),卵巢实质包绕肿块 (箭头)中度强化; B、卵巢实质包绕肿块(箭头)及囊内分隔(箭头)中度强化左侧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囊内见浮球征(箭头)图 3 左侧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内见脂 -液平面(箭),瘤体后壁局限性隆起软组织明显不均匀强化(箭)2.未成熟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 未 成熟畸胎瘤较少见,约占 3,属恶性,含有未成熟的胚胎性组织,最常见的为脑组织,少数为间叶组织或者内胚层结构等。未成熟性畸胎瘤发病年龄往往年轻、平均年龄在 20 30岁 .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逐渐减少。未成熟畸胎瘤的特征未成熟畸胎瘤的特征 年轻女性 血清 AFP升高 实性肿块,单发多见 灶内几乎均有多发散在钙化和脂瘤质 肿块内盘曲的带状略低密度影 (特征性 CT征象 ) 腹膜种植图 3、 4是同一病例:图 3 盆腔巨大实性肿块,内有多发散在钙化、脂质和盘曲的带状略低密度影 图 4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表面可见强化的血管(箭) (三)无性细胞瘤(三)无性细胞瘤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由未分化、多潜能原始生殖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同一肿瘤发生在睾丸则称精原细胞瘤。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2 5, 精原细胞瘤则是睾丸最常见的肿瘤。好发年龄在 10-30岁之间。 本病多为单侧发生,且右侧多见,但约 5 15为双侧发生无性细胞瘤的特点无性细胞瘤的特点 儿童或年轻女性 单侧多见,以右侧为多 瘤体体积较大 实质肿块,可有坏死囊变 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 无内分泌表现 大多数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CT表现表现 1、体积较大,直径 10 20 cm,右侧附件区多见。 2、 平扫呈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 3、肿瘤实质部分血运丰富 4、患侧卵巢常受累显示不清 5、可侵犯同侧的盆壁肌肉或向上侵犯腰大肌,包绕髂血管,推移子宫及膀胱无 性 细 胞 瘤: 较少见,中等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本瘤预后较好,对放疗敏感, 5年生存率可达 90图 4 CT增强扫描示肿瘤不均匀性强化、包绕侵犯左髂血管(箭头)(四)胚胎性癌(四)胚胎性癌 胚胎性癌系来自原始的生殖细胞具有潜在多向分化能力,由向胚内胚外成份分化的细胞组成。 胚胎性癌主要发生于 20-30岁的青年人,比无性细胞瘤更具有浸润性,是高度恶性的肿瘤。 若伴有畸胎瘤、绒毛膜癌和卵黄囊瘤成分,应视为混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年轻女性, 以盆腔肿块为主, 常伴有腹痛、消瘦 常有内分泌症状(早熟、闭经、多毛等) 血清 AFP及 HCG升高总结总结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良性畸胎瘤恶变、胚胎性癌。1、无性细胞瘤多为实性,内有纤维分隔,很少出现腹膜种植,多数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2、未成熟畸胎瘤多为实性肿块,内含多发散在脂肪、钙化和毛发为其特征。3、良性畸胎瘤恶变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期妇女, CT上表现为囊性肿块。可伴大而明显不规则的结节、钙化和脂质。4.卵黄囊瘤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 30岁以下多),血清 AFP几乎均升高。5.胚胎性癌:年轻女性,常有内分泌症状(早熟、闭经、多毛),血清 AFP及 HCG升高。 卵巢上皮性肿瘤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50-70%) 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体腔上皮) 最常见的是囊腺瘤 主要包括 浆液性 良性 粘液性 临界恶性 -交界性 恶性浆液性囊腺瘤: 单侧、球形囊肿、大小不一、 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pathology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类型、多为双侧、半实质性、 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pathology黏液性囊腺瘤: 体积较大、表面光滑、多房性、内含胶冻样粘液、囊内壁光滑pathology黏液性囊腺癌: 体积较大、囊实性、实性区为灰白色或质松脆的乳头状物、囊内含有粘血性混浊液体 pathology病理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Ovarian gonadal sex cord stromal tumor ) 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5-8% 最常见的是 颗粒细胞瘤 卵泡膜细胞瘤颗 粒 细 胞 瘤: 常产生雌激素,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