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证课件.ppt_第1页
妇科病证课件.ppt_第2页
妇科病证课件.ppt_第3页
妇科病证课件.ppt_第4页
妇科病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科病证 1 人体脏腑 经络 气血的活动规律 男女基本相同 但由于女性在脏腑有胞宫及其相关组织 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经 带 胎 产 乳等特点 所以妇科病证的诊治都有其特殊性 2 1 问诊围绕主诉询问 结合妇科特点 询问月经史 带下史 婚产史等 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 周期 经期 经量 经色 经质 末次月经日期 经期及经期前后症状等 带下史包括带下的量 色 质 气味 以及与月经关系等 婚产史包括性生活情况 结婚年龄 孕产次数 堕胎情况 末次分娩或流产日期 避孕措施等 一 诊断要点 3 2 望诊对妇科病证进行望诊 除一般常规的整体望诊和局部望诊外 必要时还须望月经 望带下 望恶露 望月经包括量 色 质 有无血块 望带下包括量 色 质的变化 望恶露 要结合产后日期观察量 色 质及血块等 4 3 闻诊妇科病证的闻诊特点 孕妇20周后要听胎心音 必要时嗅月经 带下 恶露的气味 5 医药课件交流 4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 妇科病证进行脉诊 一般女性的正常脉较男性细小 缓滑有力为常脉 再结合女性生理特点 有几种特殊脉象须注意 如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 脉象滑利为正常月经脉 妊娠常脉为六脉平和而滑利 尺脉动甚 按之不绝 临产脉 又称离经脉 是将产之象 其脉是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 或脉见浮数散乱 产后脉 由于产后冲任气血俱虚 故脉象多虚缓平和 妇科病证的按诊 重点是按腹部 诊察有无压痛 包块 其部位 性质 范围 喜按或拒按等 6 妇科病证的治疗 在贯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 还须结合女性的生理 病理特点 妇女以血为本 生理方面的经 产等多伤于血 以致气分偏盛 情绪容易波动 常影响于肝 饮食失调 忧思劳倦 易伤于脾 禀赋不足 房事不节 孕产过多 常损伤肾 因此 脏腑功能失常 气血失调 导致冲任损伤 发生经 带 胎 产 乳等诸病证 因而在治疗上 常用补肾滋肾 疏肝养肝 健脾和胃 调理气血来调治冲任 作为治疗妇科病证的治疗大法 二 治疗要点 7 1 补肾滋肾肾为先天之本 天癸之源 主藏精气 肾虚则冲任亏损 胞宫失养 则妇科诸证丛生 2 疏肝养肝肝藏血 主疏泄 司血海 妇女以血为本 而经 产皆伤于血 故气分偏亢 肝气易失条达 导致冲任不调 发生妇科诸证 所以疏肝养肝也是妇科病的一个治疗大法 8 3 健脾和胃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健运 气血充盛 则血海满盈 月经如期 胎孕正常 若脾胃失调 生化之源不足 影响冲任而发生妇科诸证 所以健脾和胃是治疗妇科病证的大法之一 9 4 调理气血气血来源于脏腑 运行于经络 是妇女经 带 胎 产 乳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两者相互协调 相互为用 气血调畅 五脏安和 冲任通盛 经孕正常 由于妇女经 带 胎 产 乳等特殊生理皆容易耗血伤气 易导致气血失调 发生妇科诸证 而妇科诸证 又能加重气血失调 故调理气血是治疗妇科诸证的一种重要而应用范围很广的治疗大法 10 此外 由于女性生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 因而治疗妇科病证除内治法外 还可配用外治法 使药力直达病所 提高疗效 常用的外治法有熏洗法 冲洗法 纳药法和贴敷法等 11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 妇科玉尺 云 经贵乎如期 若来时或前或后 或多或少 或月二三至 或数月一至 皆为不调 其范围包括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等诸证 第一节月经不调 12 1 肝郁气滞素性抑郁 或忿怒过度 肝气郁结 郁而化热 热扰冲任 迫血妄行 遂致月经提前 肝气逆乱 疏泄失常 血海蓄溢紊乱 遂成月经先后无定期 2 脾气虚弱素体虚弱 或劳倦过度 饮食失节 损伤脾气 以致中气虚弱 冲任不固 不能统摄经血 导致月经先期 脾虚统摄 失司 以致血海蓄溢失常 导致月经先后不定期 病因病机 13 3 肝肾不足房劳过度 多孕多产 肝肾精血亏损 冲任不足则经期错后 肾气虚则冲任不固 导致月经提前 肾虚则封藏失职 血海蓄溢失常 遂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4 痰湿阻滞体质肥胖 素多痰湿 或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伤及脾气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皆能下注冲任 壅滞胞脉 阻碍血行 致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行经错后 14 5 寒凝血瘀经期产后 余血未尽 不禁房事 或感受寒邪 冒雨涉水 寒凝血瘀 冲任受阻 经行不畅 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则经期错后 6 热扰冲任包括阴虚血热和阳盛血热等 阴虚血热常由素体阴虚 或失血伤阴 内生虚热 热迫冲任 冲任不固 月经提前而至 阳盛血热 乃素体阳盛 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 或感受热邪 热伤冲任 迫血妄行致月经先期 15 凡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 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 称为月经先期 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排卵型 和盆腔炎所致的子宫出血可参考本章节辨证 月经先期 16 证候 经期提前 色淡质稀 神疲肢倦 气短懒言 纳少便溏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缓弱 治法 补脾益气 固冲调经 方药 归脾汤加减 大便溏薄者 加山药 薏苡仁 砂仁 月经量多者 去当归 加艾叶 阿胶 一 气不摄血 17 一 阴虚血热 证候 经期提前 量少 色红质稠 颧赤唇红 手足心热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 凉血调经 方药 两地汤加减 经量多者 加女贞子 旱莲草 头晕耳鸣者 加夏枯草 石决明 龙骨 二 血热妄行 18 证候 经期提前 量多 紫红 质稠或夹血块 心胸烦闷 渴喜冷饮 大便燥结 小便短赤 面色红赤 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 清热降火 凉血调经 方药 清经散加减 经色紫黯夹血块者 加益母草 茜草 经量多者 去茯苓 加地榆 女贞子 二 阳盛血热 19 证候 经期提前 经色紫红 质稠有块 伴有经前乳房及少腹胀痛 烦躁易怒 口苦咽干 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 清肝解郁 凉血调经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 经行乳胀者 加郁金 元胡 气滞血瘀 经行不畅者 加益母草 丹参 三 肝郁化热 20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 甚至3 5个月一行 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后期 若伴有经量过少 常可发展为闭经 西医学的月经稀少可参考本章节辨证 月经后期 21 证候 经期延后 量少 色淡质稀 头晕耳鸣 伴带下量多 清稀 腰腿酸软 面色晦黯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治法 补肾益气 养血调经 方药 大补元煎加减 月经过少者 加丹参 川芎 肉苁蓉 月经延后日久者 加肉桂 牛膝 一 肾精亏虚 22 证候 经期延后 量少 色淡质稀 小腹隐痛 喜温喜按 腰酸无力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 舌淡 苔白 脉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扶阳 养血调经 方药 大营煎加减 阳虚寒盛 腹痛较剧者 加巴戟天 补骨脂 虚甚者 加人参 党参 二 阳虚寒凝 23 证候 经期延后 量少 色黯红或有血块 小腹胀痛 胸闷不舒 舌黯红 苔薄白或薄黄 脉弦 治法 理气行滞 活血调经 方药 乌药汤加减 小腹胀痛甚者 加丹皮 元胡 乳房胀痛者 加郁金 王不留行 川楝子 三 肝郁气滞 24 证候 经期延后 量少 色黯有血块 少腹冷痛 得热痛减 畏寒肢冷 苔薄白 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 活血调经 方药 温经汤加减 月经量少者 加鸡血藤 丹参 腹痛拒按者 加元胡 蒲黄 小茴香 四 寒滞冲任 25 证候 经期延后 量少 色淡 质粘稠 形体肥胖 头晕心悸 脘闷呕恶 舌淡胖 苔白腻 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 活血调经 方药 芎归二陈汤加减 经量少者 加补骨脂 泽兰 牛膝 带下量多者 加苍术 车前子 五 痰湿阻滞 26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 时而提前 时而错后 周以上 并连续出现三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称月经先后无定期 西医学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参考本章节辨证 月经先后无定期 27 证候 经期不定 量或多或少 色红有块 胸胁 乳房 少腹胀痛 脘闷纳呆 善太息 苔薄白 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 和血调经 方药 逍遥散加减 肝血不足 肝阳偏亢而致头晕目眩者 加菊花 石决明 小腹胀痛甚者 加延胡索 蒲黄 一 肝气郁滞 28 证候 经期不定 量少 色淡 质稀 腰腿酸痛 头晕耳鸣 舌淡 苔少 脉沉细 治法 补肾益气 养血调经 方药 定经汤加减 月经量少者 加肉苁蓉 丹参 头晕耳鸣甚者 加石决明 钩藤 二 肾气不足 29 女子年过18周岁 月经尚未初潮 或已行经而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 称为闭经 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 后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先天生殖器畸形不在本章节范畴 第二节闭经 30 1 气血虚弱脾胃素弱 忧思伤脾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或久病大病 小产 堕胎 屡伤气血 致使血海空虚 不能满溢而闭经 2 肝肾亏虚先天不足 精血亏虚 天癸匮乏 冲任不充 或房劳多产 久病耗伤肾精肝血 而致肝肾亏损 精亏血少 冲任失养 血海空虚而闭经 病因病机 31 3 气滞血瘀素性抑郁 七情内伤 肝气郁结 血行不畅 瘀阻冲任 血海不得满溢 遂致闭经 4 痰湿阻滞素体肥胖 痰浊内盛 或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阻滞胞络 气血运行受阻 乃致经闭 32 证候 月经周期后延 经量少 色淡质稀 继而闭经 伴面色萎黄 倦怠无力 头昏眼花 心悸气短 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 方药 人参养荣汤加减 腹胀纳少者 加砂仁 佛手 气虚甚者 加党参 黄芪 一 气血虚弱 33 证候 初潮晚 逐渐闭经 头晕耳鸣 健忘 腰酸腿软 性欲低下 舌红 苔少 脉细 治法 补肝肾 调冲任 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味 头晕耳鸣甚者 加石决明 钩藤 阴虚甚者 加麦冬 女贞子 二 肝肾不足 34 证候 月经数月不行 精神郁闷 烦躁易怒 乳房 小腹胀痛 舌有瘀斑瘀点 脉沉弦或涩 治法 行气解郁 活血化瘀 方药 逍遥散加味 烦躁易怒者 加郁金 栀子 黄芩 津伤便干者 加火麻仁 知母 三 气滞血瘀 35 证候 月经停闭 形体肥胖 头晕嗜睡 胸闷脘痞 带下量多 苔白腻 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 活血通经 方药 丹溪治湿痰方加减 小腹胀痛者 加香附 乌药 小腹冷痛较剧者 加吴茱萸 小茴香 四 痰湿阻滞 36 崩漏是月经周期 经期 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 突然阴道出血 来势急 血量多者称崩 血量不多而淋漓不断者称漏 崩与漏的病机相似 且可相互转化 故常并称为崩漏 西医学的生殖器炎症 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及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参考本章节辨证 第三节崩漏 37 1 血热妄行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实热多因其人素体阳盛 或过食辛辣 或外邪入里化热 或肝火内炽等 而虚热见于病久阴亏 阴虚内热而成 无论实热虚热 都是火热之邪内伏冲任 迫血妄行 形成崩漏 2 瘀滞冲任多因七情内伤 气血瘀滞于冲任 或经期 产后余血未尽 又感受寒 热外邪 以致寒凝热灼而致瘀 瘀阻冲任 血不循经 以致崩漏 病因病机 38 3 肾气亏虚多由先天肾气不足 少女肾气稚弱 或更年期肾气渐衰 或早婚多产 房劳伤肾 肾阴虚损 阴虚内热 迫血妄行 遂成崩漏 或肾阳虚损 命门火衰 封藏失司 冲任不固 不能制约经血 乃成崩漏 4 脾气不足多因忧思过度 或劳倦伤脾 中气下陷 冲任不固 血失统摄 血海不固 而成崩漏 39 证候 阴道大量下血 血深红而质稠 头晕面赤 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 清热滋阴 凉血止血 方药 清热固经汤加减 少腹及两胁胀痛者 加柴胡 夏枯草 大便秘结者 加火麻仁 大黄 一 血热妄行 40 证候 经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 血色紫黯有块 少腹疼痛而拒按 舌黯有瘀紫斑点 脉涩或弦涩 治法 化瘀止血 理气止痛 方药 逐瘀止崩汤加减 少腹冷痛者 加乌药 炮姜 胸胁胀痛者 加柴胡 香附 二 瘀滞冲任 41 一 肾阳虚 证候 经血淋漓 色淡红 精神萎靡 头目虚眩 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苔薄白 脉沉弱 治法 温肾助阳 固冲止血 方药 大补元煎加味 浮肿 纳差 四肢欠温者 加茯苓 砂仁 炮姜 血量多而有块者 加乳香 没药 五灵脂 三 肾虚 42 证候 出血量少 淋漓不断 色紫质稠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 颧赤唇红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治法 滋肾养阴 固冲止血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阴虚内热明显者 加生地 麦冬 地骨皮 心烦失眠者 加五味子 夜交藤 二 肾阴虚 43 证候 经血淋漓不断 色淡质稀 神疲气短 四肢不温 纳呆 面色 白 舌淡胖 苔薄白 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 养血止血 方药 固本止崩汤加减 出血量多者 加人参 升麻 久漏不止者 加藕节 炒蒲黄 若阴道大量出血 肢冷汗出 脉微欲绝 有气随血脱之危候 应用独参汤或生脉散救治 三 脾气不足 44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 称为痛经 痛经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多见于青年妇女 又称功能性痛经 而后者是指由慢性盆腔 生殖器的器质性病变 如炎症 妇科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引起的痛经 多见于育龄妇女 第四节痛经 45 1 气滞血瘀情志不舒 肝郁气滞 血行受阻 经血滞于胞中而生腹痛 或生产余血内留 蓄而成瘀 不通则痛 导致痛经 2 寒湿凝滞久居湿地 或经期淋雨 或产后感受湿邪 致寒湿客于胞宫 血为寒凝 寒凝湿滞 行经时气血壅滞 不通则痛 病因病机 46 3 湿热蕴结经期 产后 湿热之邪内侵 或内蕴湿热与血相结 湿热蕴结而阻滞胞宫 从而导致痛经 4 肝肾亏虚平素体虚 或多产房劳 或大病之后 损及肝肾 气血亏虚 胞脉失养 不荣则痛 47 证候 小腹胀痛 刺痛拒按 经少不畅 血有瘀块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弦或涩 治法 理气活血 化瘀止痛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 恶心呕吐者 加半夏 生姜 经期延长 量多者 加三七 炒蒲黄 一 气滞血瘀 48 证候 小腹冷痛 或绞痛拒按 得热痛减 形寒肢冷 苔白腻 脉沉紧 治法 温经散寒 通络止痛 方药 温经汤加减 乳房 小腹胀痛者 加乌药 香附 腰腿酸软者 加川断 杜仲 二 寒凝湿滞 49 证候 小腹灼痛拒按 痛连腰骶 经色黯红 紫稠有块 有热感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热除湿 祛瘀止痛 方药 清热调经汤加减 带下多色黄者 加黄柏 苍术 腰酸者 加杜仲 川断 三 湿热蕴结 50 证候 小腹绵绵作痛 喜按 经淡量少质稀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舌淡红 苔薄 脉细弦 治法 补养肝肾 调经止痛 方药 调肝汤加减 胸胁 乳房胀痛者 加柴胡 延胡索 腰痛明显者 加桑寄生 杜仲 四 肝肾亏虚 51 带下量明显增多 或色 质 气味异常 或伴有全身 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西医学的生殖器炎症及肿瘤引起的白带异常可参考本章节辨证 第五节带下病 52 1 脾阳虚弱如饮食不节 忧思劳倦 损伤脾气 脾阳虚而运化失职 水湿内停 流注下焦 伤及任带而成带下病 2 肾阳不足其人素体肾虚 或年老体衰 或久病及肾 肾阳虚损 气化失常 水湿内聚 下注任带而发为带下病 或封藏失职 阴液滑脱而致带下病 病因病机 53 3 湿热下注若脾虚湿盛 郁久化热 或肝气内郁 郁久化热 热与湿蒸 均可导致湿热互结 流注下焦 损及任脉而成带下病 4 湿毒蕴结如经期产后 胞脉空虚 加之下阴忽视清洁 或房室不禁 或手术受损 均能使湿毒乘虚内侵 损伤任带 秽浊之液下注 而成带下病 54 证候 带下量多色白 质稀薄 无臭气 绵绵不断 纳少便溏 体倦乏力 舌淡 苔白腻 脉缓弱 治法 健脾益气 除湿止带 方药 完带汤加减 腰痛者 加杜仲 鹿角胶 带下量多 日久不止者 加芡实 莲须 金樱子 一 脾阳虚弱 55 证候 带下冷如蛋清 淋漓不断 头晕耳鸣 腰痛如折 畏寒肢冷 小腹冷感 尿频便溏 舌淡 苔薄白 脉沉细而迟 治法 温肾助阳 涩精止带 方药 内补丸加减 带下清冷如水 畏寒腹冷甚者 加艾叶 补骨脂 便溏者 加肉豆蔻 白术 二 肾阳不足 56 证候 带下量多 色黄质稠 有臭味 或豆腐渣状 伴外阴瘙痒 口苦咽干 小便短黄 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 止带方加减 烦躁易怒 口苦咽干 头晕耳鸣者 加苦参 黄连 柴胡 湿浊甚者 加苍术 藿香 三 湿热下注 57 证候 带下量多 黄绿如脓 或赤白相间 状如米泔 臭秽难闻 伴阴部瘙痒 阴中灼热 小腹痛 口苦咽干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 除湿止带 方药 五味消毒饮加味 腰痛 带下恶臭者 加半枝莲 鱼腥草 大便秘结者 加瓜蒌仁 丹皮 知母 四 湿毒蕴结 58 育龄妇女 夫妇同居二年以上 其配偶生殖功能正常 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 称不孕症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 其中婚后从未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 婚后曾孕育过 未避孕而又同居二年以上而未再受孕者 称继发性不孕 第六节不孕症 59 1 肾虚不孕先天禀赋不足 肾气虚弱 或早婚房室不节 损伤肾精 皆能导致肾虚 若肾阳虚弱偏重 则不能化血行血 使冲任不充 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而致不孕 如肾阴亏损偏重 则精血不足 冲任虚衰 胞脉失于滋养 不能摄精成孕 2 肝郁气滞因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血行不畅 月经不调 冲任不能相资 不能摄精成孕 病因病机 60 3 瘀滞胞宫由于经期产后余血未尽 或涉水感寒 或不禁房事 致使邪与血结 瘀阻胞脉 精血不能相合成孕 4 痰湿壅阻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 痰湿内盛 阻塞气机 冲任失司 躯脂满溢 闭塞胞宫 不能摄精成孕 或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湿浊流注下焦 滞于冲任 壅塞胞脉 导致不能摄精成孕 61 一 肾阳虚证 证候 初潮晚 经期错后 经量少 血色晦暗 神疲肢冷 腰酸膝软 舌淡 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壮阳 调补冲任 方药 右归丸加减 带下量多 色淡质稀者 加金樱子 桑螵蛸 月经后期 量少者 加丹参 当归 益母草 一 肾虚不孕 62 证候 经量少 色红质稠 常先期而至 五心烦热 头晕耳鸣 舌淡 苔少 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阴 方药 左归丸加减 阴虚甚者 加枸杞 龟版 阴虚火旺者 加女贞子 旱莲草 丹皮 二 肾阴虚证 63 证候 月经先后不定期 经前乳胀 胁肋胀痛 精神抑郁 舌红 苔薄 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 方药 逍遥散加减 乳胀明显者 加橘皮 穿山甲 经行腹痛甚者 加元胡 蒲黄 五灵脂 二 肝郁气滞 64 证候 下腹隐痛 刺痛 胀感 月经失调 经行不畅 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 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 调理冲任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 腹胀明显者 加香附 乌药 瘀久成块者 加三棱 莪术 夏枯草 穿山甲 三 瘀阻胞宫 65 证候 形体肥胖 面白少华 头晕气短 白带粘稠量多 舌淡胖 苔白腻 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 方药 苍术导痰丸加减 月经稀少 甚至闭经者 加鹿角霜 仙灵脾 丹参 痰瘀互结者 加海藻 昆布 穿山甲 四 痰湿壅阻 66 妊娠早期 周 出现恶心呕吐 头晕厌食 如反应轻微 是为生理性早孕反应 无需治疗 若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 且逐渐加重 不限于清晨 甚至食入即吐者 称为妊娠呕吐 第七节妊娠呕吐 67 1 脾胃虚弱多为脾胃素虚之体 孕后冲脉气盛 冲气上逆犯胃 胃失和降 而发生恶心呕吐 又因脾虚可致痰湿内生 冲气可夹痰湿上逆 亦可致恶心呕吐 2 肝胃不和其人平素性躁易怒 肝郁易于化热 孕后血聚养胎 致使肝血不足 肝气偏旺 又加冲脉气盛 冲脉附于肝 肝脉挟胃贯膈 肝气夹冲气犯胃 胃失和降而呕吐 病因病机 68 证候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 脘腹胀满 食入即吐 神疲思睡 舌淡苔白 脉缓无力 治法 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胃虚寒者 加丁香 白豆蔻 血虚头痛者 加当归 白芍 枸杞子 一 脾胃虚弱 69 证候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 吐酸水苦水 胸闷胁胀 头胀头晕 精神抑郁 口渴口苦 舌红 苔薄黄 脉弦滑 治法 抑肝和胃 降逆止呕 方药 橘皮竹茹汤加味 头胀而晕者 加菊花 钩藤 便秘者 加火麻仁 知母 乳房胀痛者 加橘叶 丝瓜络 二 肝胃不和 70 妇女产后 周内 由阴道排出少量暗红色血性液体 称为恶露 恶露一般两周左右即可排尽 若持续 周以上仍淋漓不尽 甚或夹有鲜血 称为恶露不尽 第八节恶露不尽 71 1 气虚不摄产后伤气 气虚则不能摄血 以致冲任不固 恶露不止 量多色淡质稀 2 血热妄行多见于产时伤血过多 阴血虚则生内热 或肝气郁滞 久而化热 或邪毒内侵 与血相搏 蕴而化热 均能迫血妄行 以使恶露不尽 病因病机 72 3 血瘀阻滞见于产后胞脉空虚 寒邪乘虚而入 血为寒凝 结而成瘀 或胞衣残留 影响冲任 血不归经 使恶露行而不止 73 证候 产后恶露不止 色淡 量多 质稀 无臭味 伴神倦无力 气短懒言 舌淡苔薄白 脉缓弱 治法 补气摄血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味 气虚甚者 加党参 有瘀滞者 加益母草 五灵脂 一 气虚不摄 74 证候 恶露量多 色红 质稠 有臭味 面色潮红 身热口干 舌红少苔 脉虚细而数 治法 养阴清热 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