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能源企业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方案.doc_第1页
某能源企业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方案.doc_第2页
某能源企业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方案.doc_第3页
某能源企业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方案.doc_第4页
某能源企业高清视频监控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 能源有限公司能源有限公司 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设设 计计 方方 案案 XXX 有限公司 2015 04 27 目 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项目介绍项目介绍 16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6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7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17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设计 18 5 1 客户需求 18 5 2 系统构成及整体设计 19 5 2 1 平台构架 19 5 2 2 系统组成 19 5 2 3 系统特点 20 5 3 系统功能描述 20 5 4 方案详细设计 22 5 4 1网络子系统 22 5 4 2光缆传输子系统 29 5 4 3前端子系统 31 5 4 4中心子系统 41 5 4 5门卫网络分控的实现 44 5 4 6大门车牌录像子系统 47 5 4 7综合布线子系统 48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0 5 1 项目组织 50 5 2 施工计划 52 5 2 1施工流程 53 5 2 2工期安排 55 5 3 工程准备 55 5 3 1资金准备 55 5 3 2技术准备 55 5 3 3人员准备 56 5 3 4材料准备 57 5 3 5施工机具 工具的准备 57 5 4 工程管理 57 5 4 1工期保证措施 57 5 4 2 质量保证措施 62 5 4 3 安全管理措施 63 5 5 系统调试 65 5 5 1光纤 铜缆线路测试 66 5 5 2设备调试 70 5 6 操作培训 72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 72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供货清单及工程报价供货清单及工程报价 75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供货质检报告供货质检报告 77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项目介绍项目介绍 本项目为 XXX 能源有限公司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工程 前端安装高清网络摄像机 24 小时视频通过专网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实时预览和录像 现厂内已有研发大楼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覆盖范围为研发大楼内所有走廊及电 梯内部 集控室 电缆夹层 另有低清晰度运煤通道监控系统 现只有南门 地磅 房部分还有画面 原有视频监控系统除研发大楼外 视频模糊 录像时间短且无夜 视能力 急需升级与更换 本项目拟实现对各生产系统以及厂区进行全面高清监控 24 小时录像布防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 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2004 入侵探测器 第 1 部分 通用要求 GB 10408 1 2000 入侵探测器 第 4 部分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 4 200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 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 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 T 368 2001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 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 T 15408 1994 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T 16796 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6 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6510 92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J79 85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GJBT 47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G30314 2000 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书 DG TJ08 603 2002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T75 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 T74 2000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YT253 88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先进性 原则上采用 300W 数字高清技术 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 视频海量存储和高效检 索技术和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等 2 可靠性 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 调试 安装等环节应严格执行国家 行业的有关标准及 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 贯彻质量条例 采用稳定 可靠的技术设备 确保系统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满足实际需求 实现全年 365 天的全天候长期稳定 运行 系统中核心的存储设备等 支持掉电恢复后设备及软件自动恢复正常连接 断网或网络风暴恢复后设备及软件自动恢复正常连接 启动过程无需过多人工干预 3 安全性 系统传输采用专网 充分利用光纤资源 保证视频信息 控制信息网络传输的 安全和畅通 同时设备接入 传输采用加密技术 4 开放性 高清数字摄像机 网络设备 存储设备等均应采用开放式的产品或架构 能够 提供完整的 SDK API 等二次开发环境 满足构建统一的视频管理及应用平台的需 要 5 易管理性 易维护性 前端设备支持远程升级和远程故障排除功能 维护便捷 降低系统运维管理成 本 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 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 既降低了对管 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 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6 兼顾现实与发展的原则 根据目前厂区规划 考虑到预计拆除建筑较多 本次工程仅在厂区内不会发生 变动的建筑上进行安装 并且选配各种系统设备的数量 型号等 适当选择通讯光 缆等 做到监视范围 经济性与科学性最佳结合 7 可施实性原则 兼顾以上各原则 从实际出发 使系统设计具有可施实性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根据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需求 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采用高清 视频采集技术 高清视频解码技术 光纤专网图像传输技术 联网控制技术 存储 和显示等应用技术 兼容标清管理并进行精确监控的视频监控系统 结合当前与今 后一定时期内图像监控系统与图像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 选配尽可能高级的监控设 备 以满足日后扩展及存储的需要 建立先进的高清图像管理平台 结合管理 安 防人员实时监视 为工程 运输指挥调度 事故 案件调查取证等多种情况提供及 时 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 服务实战 主要内容如下 1 建设前端高清监控点 根据实际需求 结合监控布点原则及规范 在兼顾现实与发展的原则指导下 力求实现科学 适用的前端布点设计 如 车间内框架等区域 本着资源优化的原 则 充分利用其立杆 供电等资源 实现高清视频监控前端布点建设 可采用动静 结合策略 部署高清可控监控点和高清固定监控点 2 高清视频信息接入与交换输出 前端高清 IP 摄像机采集到的高清视频信息经网络交换传输设备 将视频信号传 递到各就地分控设备箱 信息机房总控中心 实现视频接入及输出显示 同时满足 与其他视频系统的联网和共享 3 高清视频显示与应用 门卫室监控中心实现高清视频图像显示 能显示前端采集的高清视频图像 并 可根据安全需要随时进行角度 焦距调整 达到全厂监控的目的 高清网络编码后 的 IP 流媒体传送到 NVR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设计 5 1 客户需求客户需求 1 点位分布 详见下文及附件 厂区平面图 2 联网监控 分控中心与总控中心之间既能信息共享又能独立工作 实现分控中心与总控中 心之间的信令交互和数据流转发功能 也为其它业务部门使用监控系统提供信息数 据接口 3 前 后厂区大门实现高清车牌监控录像 4 各建筑物之间采用光缆传输 5 2 系统构成及整体设计系统构成及整体设计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实现网络内各种信号的传输和管理 支持分散与集中存 储相结合的模式 保证重要监控录像的检索 比对 管理和备份 实现统一的身份 认证和权限管理 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实现实时视频监控 巡视 视频信息 与数据上传和下调 检索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成熟 主流的技术构建系统平台 充分兼顾应用业务需 求和技术的发展 充分考虑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连接 建设可扩展的开放平台 5 2 1 平台构架平台构架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遵循多层体系结构模型 包括客户端表现层 业务层和中间 服务层 对于数据库的访问必须通过中间应用服务器完成而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 保证数据库访问的安全性和防止 Dos 攻击 5 2 2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 前端设备及客户端构成 下图所示 监控中心主要实现信令控制 设备接入 媒体交换 业务管理 设备管理 网 络管理 认证鉴权等方面的功能 监控中心由流媒体服务器 NVR 智能终端 NVA 构成 NVR 由中心管理单元 CMU 业务管理单元 SMU 设备接入单元 AU 媒体分发单元 MDU 媒体存储单元 MSU 与媒体回放单元 MPU 等部分组成 CMU AU MDU MSU MPU NVM NVA 共同完成媒体信令控制 设备接入 媒体调度 存储 分发 显示 智能分析等功能 SMU 主要完成业务管理 用户管理 设备管 理 网络管理 认证鉴权等方面的功能 前端设备 PU 负责在 AU 的控制下使用摄像机采集视频流 使用麦克风采集 音频流 使用控制口采集报警信息 对摄像机云台镜头进行操作 客户端 CU 负责将 PU 采集到的视频流 音频流 报警信息提交给监控用户 并根据监控用户要求操纵 PU 设备 如云台 镜头等 5 2 3 系统系统特点特点 1 技术先进 采用 J2EE 多层架构 为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与灵活性提供坚实基础 采用统一的流媒体格式与虚拟设备接口技术 设备接入简单且系统稳定 支持人脸识别 车牌识别 行为分析 2 运行可靠 支持 NVR 一对多在线热备 系统运行可靠性高 支持多中心架构 各中心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能独立工作 完善的系统日志 运行中实时故障定位 3 性能优良 采用存储服务器架构 网络承载容量大且故障少 J2EE 架构的组件化和集群方式支持大规模运营的需要 4 操作简捷 支持分组 轮巡 自动监控 操作简捷 支持自定义任务执行和调度引擎 系统维护简便 5 技术开放 采用 Web Service 技术 提供完全开放的标准接口 可轻松整合第三方产品 5 3 系统功能描述系统功能描述 1 人员机构管理功能 能对各级机构进行添加 删除 修改等管理 能对用户进行管理 用户设置能 按行政级别设置用户级别 高级别用户具有系统功能使用优先权 用户有权限 区 域设定 每一个用户只能操作他所属区域下的有权限的功能 能对所有设备 包括 NVR NVM DVR DVS IPC 等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 实时图像监控功能 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前端多路实时图像信息 也可同时实时监视多个前端 的多路实时图像信息 监控中心用户中的多台终端可以 同时监控任一前端 以上 方式可混合应用 采用本地录像和远程传输的双码流 即 DVR 本机进行 CIF 以上 清晰录像 网络则传输 QCIF 以上的子通道 流码率可实现码流精确控制 远程实 时图像延迟不大于 0 5 秒 3 网络存储管理功能 系统支持中心 客户端共两种方式录像文件的存储与检索回放 支持客户端的 录像发布功能 4 云镜控制功能 操作人员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 实现对摄像机变倍 焦距 光圈的调整 云台上 下 左 右控制 对于带预置位设备 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该设备的预置 和操作 5 远程对讲功能 能实现监控中心与任意前端的远程对讲功能 6 远程设置与查询功能 可以远程对各前端设备 PU 进行各项配置操作 可以远程查询前端设备的工作 状态 摄像机状态 报警状态 联网状态 录像保存天数以及硬盘状态 7 分组与轮巡功能 可以对所有前端摄像机图像进行任意分组 可以对分组进行自动或手工轮巡 自动巡视 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前端的所有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 参与轮巡的 对象可以任意设定 包括不同前端的不同摄像机的图像等 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 前端摄像机序列可以设置 具备智能定时轮巡功能 即在不同的时间段自动轮巡设 定的图像 轮巡既可以按照单画面轮巡 也可以按照轮巡组系列进行多画面同步轮 巡 5 4方案方案详细详细设计设计 5 4 1 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 本监控系统规划承载接入 65 路视频流 根据厂区网经典设计模式 采用接入 核心二级网络架构 网络拓扑如下 5 4 1 1 接入层交换机 接入层交换设备为高清摄像机提供接入服务 选用华三全千兆交换机 H3C 1324F H3C 2610 数据负载量大 不会产生网络阻塞问题 具体指标参数如下 属性 S1324F 外形尺寸 宽 深 高 440 173 44 mm 固定端口 24 个 10 100 1000Mbps 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2 个千兆 SFP 端口 以太网端口属性 连接器类型 RJ 45 支持半双工 全双工 自协商工作模式 支持 MDI MDI X 自适应 光口端口属性 连接器类型 LC 支持 1000Mbit s 传输速率 全双工 MAC8K 缓存 4Mbits 包转发率 35 7Mpps 交换容量 48Gbps 输入电压100V 240V AC 50 60Hz 功耗 20W 防雷共模防护 7KV 防雷等级 4 级 工作温度0 40 工作湿度5 95 非凝露 存储温度 10 70 存储湿度5 95 非凝露 散热方式无风扇 自然散热 项目 S2610S2610 PWR 交换容量 32Gbps 包转发率 4 2Mpps 管理端口1 个 Console 口 固定端口 8 个 10 100Base TX 以太网端口 2 个 10 100 1000Base T 以太网端口 和 2 个复用的 100 1000Base X SFP 端口 8 个 10 100Base TX 以太网端口 PoE 2 个 10 100 1000Base T 以 太网端口和 2 个复用的 100 1000Base X SFP 端口 端口 支持 IEEE 802 3x 流控 全双工 支持基于端口带宽百分比的广播风暴抑制 端口汇聚 支持 LACP 支持手工聚合 每个聚合组最大支持 8 个端口 生成树协议 支持 STP RSTP MSTP VLAN 支持基于端口的 VLAN 4K 个 支持基于端口 MAC 的 VLAN 支持 Guest VLAN 支持 GVRP IPv4 支持静态路由 IPv6 支持 IPv4 和 IPv6 双协议栈 支持 IPv6 静态路由 支持 ND Pingv6 Telnetv6 FTPv6 TFTPv6 ICMPv6 组播 IGMP Snooping v1 v2 v3 MLD Snooping v1 v2 组播 VLAN 镜像 支持端口镜像 支持流镜像 项目 S2610S2610 PWR DHCP 支持 DHCP Client 支持 DHCP Relay 支持 DHCP Snooping 支持 DHCP Snooping Option82 ACL 支持 L2 L4 包过滤功能 支持基于源 MAC 地址 目的 MAC 地址 源 IP 地址 目的 IP 地址 IP 协议类型 TCP UDP 端口 TCP UDP 端口范围 VLAN 等定 义 ACL 支持基于时间段 Time Range 的 ACL 支持基于端口 VLAN 下发 ACL QoS 支持 Diff Serv QoS 支持 802 1p DSCP 优先级映射 支持队列调度机制 SP WRR SP WRR 支持优先级标记 Mark Remark 支持基于流的包过滤 支持基于流的流量统计 支持基于流的重定向 支持基于流的限速 每个端口支持 8 个输出队列 安全特性 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 支持 Guest VLAN 支持 IEEE 802 1X 认证 集中 MAC 地址认证 支持 AAA通信线路的指标数据测试相对比较困难 一般都借 助专业工具进行 在 TSB 76 中对双绞线的测试做了明确的规定 布线系统测试应参 照此标准进行 1 光纤测试的 4 种方法 通常在具体的工程中对光缆的测试方法有 连通性测试 端一端损耗测试 收 发功率测试和反射损耗测试 4 种 现简述如下 1 连通性测试 连通性测试是最简单的测试方法 只需在光纤一端导入光线 如 手电光 在光纤的另外一端看看是否有光闪即可 连通性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光 纤中是否存在断点 在购买光缆时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 2 端一端的损耗测试 端一端的损耗测试采取插入式测试方法 使用一台功率 测量仪和一个光源 先将被测光纤的某个位置作为参考点 测试出爹考功率值 然 后再进行端一端测试并记录信号的增益值 两者之差即为实际端到端的损耗值 用 该值与 FDDI 标准值相比就可确定这段无绳的连接是否有效 操作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参考度量 P1 测试 测量从已知光源到直接相连的 功率表之间的损耗值 p1 第二步是实行度量 P2 测试 测量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损 耗值 P2 端到端功率损耗 A 是参考度量与实际度量的差值 A P1 P2 3 收发功率测试 收发功率测试是测定布线系统光纤链路的有效方法 使用的 设备主要是光纤功率测试仪和一段跳接线 在实际应用中 链路的两端可能相距很 远 但只要测得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功率 即可判定光纤链路的状况 具体操作过 程如下 在发送端将测试光纤取下 用跳接线取而代之 跳接线一端为原来的发送器 另一端为光功率测试仪 使光发送器工作 即可在光功率测试仪上测得发送端的光 功率值 在接收端 用跳接线取代原来的跳线 接上光功率测试仪 在发送端的光发送 器工作的情况下 即可测得接收端的光功率值 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光功率值之差 就是该光纤链路所产生的损耗 4 反射损耗测试 反射损耗测试是光纤线路检修非常有效的手段 它使用光纤 时间区域反射仪 OTDR 来完成测试工作 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导入光与反射光的时间 差来测定距离 如此可以准确判定故障的位置 虽然 FDDI 系统验收测试没有要求测 量光缆的长度和部件损耗 但它也是非常有用的数据 OTDR 将探测脉冲注入光纤 在反射光的基础上估计光纤长度 OTDR 测试适用于故障定位 特别是用于确定光缆 断开或损坏的位置 OTDR 测试文档对网络诊断和网络扩展提供了重要数据 2 光纤连接 链路损耗估算 连接光纤的任何设备都可能使光波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 播时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HDDI 要求任意两个端结点间总的连接损耗应控制在 一定范围内 如多模光纤的连接损耗应不超过 11dB 可见 有效地计算光纤的连接 损耗是 FDDI 网络布线时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般情况下 端一端 end to end 之间的连接损耗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结点至配线架之间的连接损耗 如各种连接器 2 光纤自身的衰减 3 光纤与光纤互连所产生的损耗 如光纤熔接或机械连接部分 4 为将来预留的损耗富裕量 包括检修连接 热偏差 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以及 发送装置的老化所带来的影响等 关于光纤链路有两个基本参数 带宽和功率损耗 FDDI PMD 标准规定 光纤的 距离为 2km 模态带宽至少为 500 MHz l300pm 在规划和施工时要选择合适的符合 标准的光纤 链路损耗是指端口到端口之间光功率的衰减 包括链路上所有器件的损耗 FDDI 链路在光信号发送器 接收器 光旁路开关 接头 终端处及光纤上都可能产 生损耗 FDDI PMD 标准给出两结点间允许的最大损耗值 多模光纤的最大损耗值为 11dB 而单模光纤分为两类收发器 类型 I 收发器允许最大损耗值为 11dB 类型 II 收发器允许损耗值小于 33dB 大于 14dB 链路损耗值是两结点间所有部件损耗值 之和 包括下列主要因素 1 FDDI 结点到光纤的连接 如 ST MIC 连接器 2 光纤损耗 3 无源部件 如光旁路开关 4 安全 温度变化 收发器老化 计划整修的接头等 在 FDDI 网络的设计和规划中 要估算链路的损耗值 检查是否符合 FDDI PMD 标准 如果不符合 FDDI PMD 的规定标准 就要重新考虑布线方案 如使用单模光 纤类型 II 收发器 在连接处增加有源部件 移去光旁路开关 甚至改变网络的物理 拓扑结构 然后重新计算链路的损耗值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在计算链路损耗值时 并不需要计算每条链路的损耗值 只要计算出最坏情况下的链路损耗即可 在最坏 情况下 链路就是光纤最长 连接器和接头的个数最多以及光旁路开关的个数最多 等造成光功率损耗值最大的链路 当然 如果计算并记录所有链路的损耗值 对于 将来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是非常有用的 在网络设计中计算链路损耗值是必要的 如果在安装完成后才发现有错误 代价可能很大 需要增加或替换器件 甚至需要 重新设计和安装 由于计算时都采用估计值 且影响网络工作的因素又很多 即使 链路损耗计算值满足要求 也不能完全保证安装后的网络一定是成功的 只要这个值小于 MMF 的最大损耗值 11dB 就说明从链路损耗这个角度考虑 设计的方案可以接受 超五类铜缆测试数据表 信息点数量检验数量 测试标准EIA TIA 568A 标准测试仪器FLUKE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选点及检验结果 序号配线地点编 号 长度 米 工作 电容 绝缘电 阻 近端串 扰 直流 电阻 回波损 耗 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光缆测试数据表 测试点数量检验数量 测试标准EIA TIA 568A 标准测试仪器OTDR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选点及检验结果 双向测试光波长 1310nm 序 号 发端地点收端地点长度发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功率损耗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点及检验结果 双向测试光波长 1550nm 序发端地点收端地点长度发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功率损耗结果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5 2 设备调试设备调试 在基础设施工程 立杆 布线工程完成后 便可以进入到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了 设备的安装工艺在 5 3 已经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说明 本段内容主要阐述不同设 备的调试方法以及联合调试 本工程项目中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 补光灯 网络收发器 避雷器设备的安装 调试 后端网络收发器 交换机 NVR 的安装调试 我们以一个车间为例来说明设备的调试方法 取一个监控点 机房来进行说明 其他监控点的调试方法则相同 首先将这个监控点的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检查线路正确无误后进行通电测试 如果各设备通电状态正常则可以进一步进行调试了 5 5 2 1 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调试 在电脑笔记本上安装海康公司提供的 SADP 软件 用网线将笔记本同设备箱内的 避雷器的网口 IN 相连 打开 SADP 软件 搜索网络摄像机的 IP 地址 将搜索到 的 IP 地址输入到 IE 地址栏 看是否可以连接 打开 如果可以则证明网络连接正 常 反之 则进一步检查线路 设备状态等直到连接搜索 IE 连接成功 用 IE 成功连接摄像机以后 输入用户名 密码打开摄像机的远程网络监控画面 可能提示安装浏览器控件 选择允许安装并确定 这时可以对图像进行细致的 调整 包括 IP 修改 镜头最佳焦距调整 监控方向 范围调整 图像翻转 镜像调 整等 直至监控图像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像调整完毕后 用网络跳线将避雷器 IN 网络接口同网络收发器的网络接口 相连 5 2 2 2 网络收发器的调试 光纤收发器有 6 个 LED 指示灯 它们显示了收发器的工作状态 根据 LED 所示 就能判断出收发器是否工作正常和可能有什么问题 从而能帮助找出故障 它们的 作用分别如下所述 PWR 灯亮表示 DC5V 电源工作正常 FX 100 灯亮表示光纤传输速率为 100Mbps FX Link Act 灯长亮表示光纤链路连接正确 灯闪亮表示光纤中有数据在传输 FDX 灯亮表示光纤以全双工方式传输数据 TX 100 灯亮表示双绞线传输速率为 100Mbps 灯不亮表示双绞线传输速率为 10Mbps TX Link Act 灯长亮表示双绞线链路连接确 灯闪亮表示双绞线中有数据在传 输 5 2 2 3 补光灯的调试 补光灯具有光控开光 在白天不会亮 可以采用黑色的胶布 纸等不透光的材料 对补光灯上的感光器进行遮挡 如果亮则证明其正常 如果不亮则需要检查供电线 路 并测试是否有供电电压 补光灯的方向调整最好在夜间进行 可配合图像进行调整 直至其照射方向为最 佳 5 2 2 4 NVR 的调试 监控室主要是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安装调试 网络机柜内的设备安装完毕 线路连 接好后便可以进行通电测试了 网络机柜内所有设备通电后 如果网络状态正常 便可以进入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管理界面进行如下设置 硬盘初始化 设置 IP 地址 网关 子网掩码 添加网络摄像机 设置 24 小时循环录像模式 5 2 2 5 远程联网的调试 通过甲方提供的数据参数完成对网络硬盘录像机 交换机等设备的网络 IP 地址 网关 VLan 划分 VLan 名称 VLanID 等参数进行设置 直到上级监控中心实现对 本车间的监控图像任意调看 5 6 操作培训操作培训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 本系统开通后 我公司将派出培训专员负责对本系统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软 件的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1 系统相关软件操作 2 模块的使用 3 基础培 训 4 简单故障维修及排除培训 5 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操作培训 基础培训等 确保用户技术人员能掌握有关系统的使用 维护和管理 基础培训基础培训 通过对相应系统的基础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培训 使用户的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 人员对对相应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熟悉系统的方案 为实现现场培训打 下基础 现场培训现场培训 从现场调试开始 我公司将提供不少于 7 天的现场集中培训和现场工作培训 我公司将邀请用户有关技术人员与我公司工程师一起进行调试工作 主要对系统软 件的安装 维护及系统管理现场培训 确保用户技术人员能够进行操作设备安装 配置 诊断 管理 维护等 我公司将免费提供所有中 英文培训资料 包括中文操 作 维修手册 进行现场培训 使有关的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各子系统技术情况 要 求受训人员能够了解系统及设备的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 能进行实际操 作和日常维护 排除一般故障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 我公司坚持 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 的原则 以 对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事先 防范 严格进行过程控制 而非事后补救 为宗旨 针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 的五大因素 人 材料 机械 方法 环境 制订出相关的质量控制对策及质量预 控措施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控制工作 我公司深知此监控系统能否成功运行并发挥效益 以使用户的投资达到预期目 标 系统的售后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为此 我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以使甲方的售后服务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公司专业化的技术水 准和客户至上的服务原则 是实现对客户一切承诺的有力保证 我公司对外保证用户的每一个请求均有及时 唯一和有效的响应 对内负责协 调内部资源 杜绝一切推诿和延误 我公司为保证更好的为已建好项目进行服务 建立了项目回访制度 在工程竣 工验收交付使用后 我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主动进行项目回访 回访方式包 括 1 例行回访 根据回访工作的计划安排 对已竣工验收并在保修期内的工程 采用电话询问 登门拜访 会议座谈等方式进行 2 技术性回访 主要了解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材料 技术 工艺 设备等的技术 性能 使用效果 设备安装后的技术状态等 维护服务维护服务 1 在系统设备运行前期 我公司将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用户的监控系统及 设备的维护工作 随时解决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为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有需要时将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工作 同时 对客户值机人员进行培训 使值 机人员能够较熟练的掌握操作方法 2 在系统运行的前三个月内 每月进行例行的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 做到随时 跟踪 防患于未然 售后服务承诺售后服务承诺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功能 结合质量标准要求及合同条款规定 我司在工程移交 期间及保修期内 做好各项维修 保养工作 保证本工程售后服务达到客户满意度 对今后服务事项及应承担的责任特承诺如下 1 维修服务内容 整体系统我公司负责免费保修 1 1 年年 除人为 不可抗拒外力 造成外 终身设备 系统维护 工程中所有安装的有关元件 设备出现问题 我 公司均有责任予以 12 小时内解决问题 在此产生的费用 我公司自行解决 用户提 出的与本系统相关咨询 我公司将给予以解答 保修期外报修相应周期小于 24 小时 我公司提供全方位免费服务 只收取直接费用 2 维保响应 从接到报修电话起 1 小时做出响应 12 小时内抵达现场 24 小 时内解决故障 并严格记录故障原因 提交故障报告和维修记录表 3 维保措施 在 质保 期内 将对甲方报修的设备作维修记录 两次维修 仍不能正常使用的 甲方可持维修记录要求生产企业更换同规格 同型号的产品 如没有同样商品则按原购机价格退货 因修理 更换 退货造成用户损失的 由本 公司承担所有赔偿责任 无论是否在三包期内若发生紧急服务需要 我公司保证随 叫随到 在保证在最短时间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4 质保期后的维护 我公司在本地区有专职负责技术保障支持 设有 24 小时 热线电话 若有需要可直接与我技术客服人员联系 5 硬件和系统定期访问 电话定访周期为 1 个月 现场回访周期为 3 个月 每 季度定期扫描现场故障并排除 及时扩充 升级硬件安装服务 提供系统软硬件的 咨询服务有性能优化服务 合甲方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 最新的工作状态 对系统 设备中需定期进行清洗 更新 检查 测试等专业操作的 我公司将按期通知并完 成 若我公司未能按上述承诺实施 愿承担由此引起的所有责任 并赔偿相应的损 失费用 其发生费用将从我司相应款项中扣减 超额部分 贵司有权另行索赔 维修技术人员情况 河北办事处 维修技术人员情况 河北办事处 序 号 姓 名 年龄 岁 专 业 从事技术维 修工作时间 年 专 长 13810 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及维 修 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故障 处理 数据恢复等 2285 网络系统 计算机 网络 高清摄像机及 NVR 故障排除 等 34212 光纤线路 光缆熔接以及 光通路故障排除 44215 闭路电视监控及防盗报警 系统设备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