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ppt_第1页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ppt_第2页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ppt_第3页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ppt_第4页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 定义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 整个机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 医学原虫概论 基本结构basicstructures 原虫 胞膜 plasmamembrane 胞质 cytoplasm 胞核 nucleus 基质 内质 外质 细胞器 内含物 具保护 感觉 运动等功能 具保护 摄食 消化 营养 运动等 具生殖 遗传等 医学原虫概论 运动 伪足pseudopodium 鞭毛flagellum或纤毛cilia 如阿米巴 如阴道毛滴虫 医学原虫概论 营养 体表渗透作用吸收营养 摄食 伪足 胞口摄食 医学原虫概论 生殖方式modeofreprodution 无性生殖 Asexualreproduction 二分裂 多分裂 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 Sexualreproduction 接合生殖 配子生殖 医学原虫概论 1 人际传播型生活史只有滋养体如阴道毛滴虫有滋养体和包囊如阿米巴 生活史类型 lifecyclepatterns 2 循环传播型如弓形虫 3 虫媒传播型如疟原虫 致病特点 增殖性破坏 原虫血症parasitemia远程或全身播散机会致病 opportunisticprotozoa 主要医学种类medicallyimportantspecies 阿米巴amebae 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flagellates 利什曼原虫孢子虫sporozoites 疟原虫 弓形虫纤毛虫ciliates 结肠小袋纤毛虫 阿米巴Amoeba 自生 Naegleriasp Acanthamoebasp 共栖 Entamoebacoli寄生 Entamoebahistolytica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histolytica 概述 全球分布 约有10 人口感染 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迪斯巴阿米巴 90 为无症状者 病人5千万 年死亡4 10万人寄生结肠 引起肠内 肠外阿米巴病 形态Morphology 滋养体trophozoite10 60 m内外质明显 运动活跃组织中分离时内含红细胞为运动 摄食 繁殖 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 trophozoit 和包囊 cyst 二种形态 滋养体 病原学 包囊 在肠腔内下移 由于肠内环境的改变 如水份被吸收等 滋养体逐渐停止活动 虫体团缩 并分泌出一层较硬的外壁 包囊期cyst 未成熟包囊 单或双核质内有拟染色体 chromatoidbody 糖原泡 glycogenvacuole 成熟包囊 4nucleicystinfectivestage 阿米巴包囊 大便中可存活2周以上在水中可存活5周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不耐热 加热50 几分钟即死亡 包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结肠内阿米巴 共栖 滋养体 20 50 m 活动迟缓 内外质不分明 内含细菌 淀粉粒等包囊 10 30 m 内含4 8核 CystofE coliandE histolytica 四核包囊 滋养体 包囊 侵犯性滋养体 体外 血液系统 大肠溃疡 肝肺脑等 脓肿 痢疾 污染水源 食物 昆虫机械行传播 经口到达小肠 大肠 二分裂增殖 侵入肠壁组织 生活史 人际传播型 滋养体播散 肝liver 肝门静脉 肺lungs 横膈 胸腔 脑brain 血行 脑静脉 致病Pathogenesis 致病因素Pathogenicfactor毒力Virulence种株Species E histolytica pathogenicspecies E dispar non pathogenicspecies 宿主免疫状态Immunityofhost体内菌群Bacteriaflora 致病机制 接触性杀伤机制粘附 260kDa凝集素介导吸附于宿主细胞 杀伤 穿孔素在宿主细胞上形成孔状破坏 溶噬 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宿主组织 病理变化 部位 回盲部 结肠粘膜典型原发病灶 肠粘膜 烧瓶样溃疡flask likeulcer继发病灶 肝 肺 脑 阿米巴脓肿ameobicabscess 临床类型clinicaltypes 肠道阿米巴病 intestinalamoebiasis 阿米巴痢疾 amoebicdysentery 肠外阿米巴病 extraintestinalamoebiasis 阿米巴脓肿 ameobicabscess 侵犯部位 盲肠及升结肠 肠壁溃疡的特点 呈烧瓶样 flask shapedulcer 肠道阿米巴病 与细菌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 热度低 痛泻轻 果酱便 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全身症状轻微 低热 毒血症少见较重 多有高热 毒血症明显腹痛腹泻轻 每天腹泻数次或十余次较重 每天腹泻十余次或数十次里急后重轻或无显著压痛部位右下腹为主左下腹为主大便眼观有粪质 伴有粘液 血 呈暗红粪质少或无 脓 粘液与鲜血混合 呈色或果酱样 有腐腥臭鲜红或红色胶冻状 无粪臭 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鉴别 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征 长期不规则发热 全身性消耗 肝脏肿大压痛及白细胞增多 易引起胸部并发症 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 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 肠壁组织内滋养体 门脉系统 肝脏 侵袭 经血流 直接侵犯 经淋巴系统 脓肿病理 中央为一大片坏死区 脓液为液化的肝组织 呈巧克力酱样 AnEntamoebahistolytic infectedliverhasmanyyellowabscessesonahyperemicbackground Amoebicbrainabscess 诊断 1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查急性病人 滋养体送检材料时要注意3点 1 粪便要新鲜 取脓血粘液部分检查 2 冬天要保温 速送速检 3 盛器要洁净 无尿无药物无消毒液 以免杀灭滋养体 2 碘液染色法 3 包囊浓集法 1 硫酸锌浓集法 2 汞碘醛离心沉淀法 4 活组织检查 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取材 5 免疫学检查 病史 血常规检查免疫试验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肝穿刺 诊断 阿米巴肝脓肿 典型的脓液呈棕褐色 无臭 镜检白细胞不多 可确立诊断 有时可在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肝穿刺引流 含有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 红 白细胞 脂肪 夏科 莱登结晶及残余组织 约1 3病例可在脓液中找到滋养体 但从未发现包囊 脓液 流行 一 分布 全世界 估计10 的人口感染阿米巴病 全球约5亿人感染 欧美高发人群主要为男性同性恋者和旅游者 性传播疾病 我国感染人数约396 98万 主要流行于农村 夏秋季发病较多 青壮年较多 男性多于女性 流行因素 1 传染源的存在 主要是慢性病人和带虫者 急性病人不是传染源 3 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感染 食物 水 4 易感人群 一般人均易感 2 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 防治原则 治疗病人及带虫者甲硝唑 杀灭滋养体 对急性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治愈率近100 二氯尼特 是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物 对轻型及带包囊者的疗效80 90 水源及粪便管理 兼顾虫媒防治 消灭苍蝇和蟑螂 卫生宣教 饮食卫生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在自然界的水体和泥土内存在着多种自生生活的阿米巴 有一些自生生活的阿米巴也是潜在的致病原 可以侵入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眼部和皮肤 引起严重损害或死亡 耐格里属 Naegleria 棘阿米巴属 Acanthamoeba morphology 耐格里属棘阿米巴Trophozoite长型可形成棘状伪足双鞭毛型Cyst圆形类圆形 Lifecycle 耐格里属棘阿米巴属Infectionstage滋养体滋养体Infectionway接触水源污染土壤 水鼻粘膜侵入皮肤伤口 角膜Parasiticsite脑脑 眼 皮肤 致病Pathogenesis 耐格里属棘阿米巴属原发性阿米巴肉芽肿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脑膜脑炎 角膜炎 起病急 病情重病程长 预后死亡率高稍佳 致病性由耐格里阿米巴属引起的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primaryamoebicmeningo encephalitis PAME 潜伏期1 7 表现为急性型 发病急 迅速恶化 早期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伴高烧 呕吐 1 2 即出现脑水肿征象 迅速转入瘫痪 谵妄 昏迷 病人常在1 内死亡 总之 PAME病症凶险 病程短 预后差 死亡率高 多见于健康儿童与青壮年 棘阿米巴引起肉芽肿性阿米巴性脑炎 granulomatousamebicencephalitis GAE 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临床以占位性病变为主 潜伏期较长 脑脊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阿米巴角膜炎 AmebicKeratitis AK 主要由卡氏棘阿米巴引起 由于包囊耐干燥 随尘埃飘起 而经空气传播 亦可污染角膜接触镜或接触镜冲洗液 引起角膜感染 病变特点为慢性或亚急性角膜炎症和溃疡 患者眼部有异物感 畏光 流泪 视力模糊等症状 反复发作可致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 诊断Diagnosis 脑脊液或病灶穿刺液涂片穿刺物培养血清学辅诊 可以鉴定种株 防治Preventionandtreatment 药物 两性霉素 庆大霉素加强水源管理隐形眼镜注意消毒卫生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lamblia 形态 1 滋养体半个梨形腹面凹陷呈两个吸盘泡状核1对四对鞭毛营二分裂繁殖 AnotherexampleofaGiardialambliatroph 形态 2 包囊 椭圆形囊壁较厚2 4个核可见鞭毛根丝状物 生活史 人际传播型 感染期及方式 成熟包囊口入脱囊 形成滋养体寄生部位 十二指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