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 15 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设计 莲山课 件 m 第 15 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井冈山上的红旗,犹如 “ 星星之火 ” ,燃成了“ 燎原之势 ”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二万五千里长征向世人证明, 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千难万险,让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本课介绍了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2 / 12 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两万 五千里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讲述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观看南昌起义录像、井冈山会师图片以及红军长征示意图等,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红军长征的基本事实。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和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 体设备播放视频南昌起义片断, 2、围绕问题“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讨论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 12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裹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革命前辈的英雄 故事多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英雄故事,课堂上请学生演讲,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讲的各个故事串在一条历史主线上,即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与奋斗的过程,帮助学生由点到线、再到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以立体地再现历史情景。 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 长征,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 “ 内容标准 ” ,明确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这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4 / 12 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革命军队,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有关故事,结合语文课本中所学文章等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学生准备 |: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练习讲述故事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 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 “ 星星之火 ” ,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 12 课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2、讲授新课: 一、八一南昌起义: 本目要从以下四方面让学生把握课 文。 1、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教师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5 / 12 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 1927 年 3 月到 1928 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 31 万多人。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没有自己革命武装)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南昌起义的过程: 首先,播放南昌起义的录像,要求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基本过程,包括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 导人,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掌握起义的领导人。指导学生看书: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1927 年 7 月下旬,中共派周恩来担任南昌方面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筹划和领导这次起义。 7月 21 日,周恩来由武汉秘密到达南昌。 26 日,贺龙、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进南昌。27 日,周恩来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成立了由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起义总指挥部,部署起义计划。 然后,鼓励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 8 月 1 日 2 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南昌宣布起 义。由于部署严密,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仅五个小时的激战,就全歼守敌,占领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叶挺为代6 / 12 前敌总指挥。一支由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了。 8 月3 日至 7 日,起义部队按照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途中遭到优势敌军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进人梅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开展游击战。 3、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启发学生思考: 南昌起义虽然失 败了,但对于中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 你能说出:为什么我国将南昌起义纪念日定为建军节吗? 8月 1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4、南昌起义的教训: 简单介绍南昌起义的教训。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起义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没有深人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指出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等人又领导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出示秋收起义形势示意图,指图简述秋收起义的经过和结果,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果断决定将部队带往井冈山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指导学生看书思考:井冈山在那儿?是一个什么样地区?为7 / 12 什么要在那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首先,学生通过看书中的小字介绍: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高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结合前面所了解到的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山地 区的客观条件分析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2、井冈山会师。 出示 “ 井冈山会师 ” 图片,鼓励学生讲述 “ 井冈山会师 ” 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的武装建立了。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提出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采取什么措施打退敌人的围剿? 1928 年 5 月 4 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根据地,红军采用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迫 ” 的游击战术,多次打退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 讲 一讲:组织学生讲革命故事: “ 朱德的扁担 ” 。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 “ 星星之火 ” ,终会形成 “ 燎8 / 12 原之势 ” 。 三、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 1红军长征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 ?认识到长征是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 “ 围剿 ”失利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2、长征的经过 出示毛泽东 诗词:七律长征,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先感受体会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红军长征形势图,练习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其间所发生的故事。 首先要求学生指图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1934 年离开了瑞金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吴起镇;会宁会师等。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到的材料,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重点强调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内容 既影响。 指出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继续执行 “ 左 ” 倾错误,使红军蒙受巨大损失,人员由近 10 万人减少到 3 万余人。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转兵贵州,强渡乌江,来到遵义。为了总9 / 12 结经验教训,挽救危机中的红军和革命事业,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提出问题:遵义会议被认为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解决。 3、长征的意义。 在第一,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 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长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第二,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红军长征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3、小结: 以问题的形式和学生一起重温课本的主要内容。为什么以“ 八一 ” 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4、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南昌起义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0 / 12 B.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之所以选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是因为 离大城市较运,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群众基础较好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A.B.c.D 4、 1927 年,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这 样写到: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广州起义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11 / 12 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谣? ( 2)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 6、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板书设计:第十五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课后反思: 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包括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部分内容,以往都是需要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要在一堂课中完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平均用力,胡子眉毛一把抓,课堂就会忙乱而无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了解掌握。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从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 状况出发,确定本课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明确一点,就是不能贪多、贪全、贪深,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12 / 12 行,整体效果较好。另外我想,如果用一节课完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泡橡胶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焦点问题解决策略试题及答案
- 网络评估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河北省滦县联考八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金属立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重型轨道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宣城市重点中学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裂缝宽度测量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宜春公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价值重构与战略风险试题及答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生活离不开他们》课件
- 实验室安全记录表
- 进出口业务内部审计制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贵州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学计划
- “人人都是班组长”实施方案
- 铝箔板型离线检测浅析
- 电器线路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