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pdf_第1页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pdf_第2页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pdf_第3页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2卷第4期 2 0 1 0年 7月 上海金属 S HANGHAI ME T AL S Vo 1 3 2 No 4 J u l y 2 0 1 0 2 9 A P I O 0 0核 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 卢华兴 国家核 电技术公 司 北京 1 0 0 0 3 2 摘要 阐述了A P 1 0 0 0核电站用主管道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介绍 A P 1 0 0 0主管道模拟 件 国产4 Lz l 的主要技术思路及进展 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我 国企业 已经掌握 了 A P 1 0 0 0整体 锻造主管道技 术 并成x A l 造 了满足 西屋 电气工程公 司技 术规 范的 A P 1 0 0 0主 管道 实现 了 国产化 关键词 A P 1 0 0 0 锻造主管道国产化 RES EARCH AND DEVELoPM ENT oF AP1 0 0 0 REACToR CooLANT PI PE I N CHI NA Lu Hu a x i ng S t a t e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r p o r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c h a r a c te ri s t i c a n d 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 A P 1 0 0 0 r e a c t o r c o o l a n t p i p e w a s d e s c r i b e d a n d t h e ma j o r t e c h n i c a l i d e a s o n t h e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o f AP 1 0 0 0 r e a c t o r c o o l a n t p i p e i n C h i n a w a s b rie fl y i n t r o d u c e d a s w e l l a s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T h r o u g h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 o me Ch i n e s e c o r p o r a t i o n s h a v e ma s t e r e d t h e k no w h o w o f t he ma ki n g o f f o r g e d AP1 0 0 0 r e a c t o r c o o l a n t p i p e Th e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ma n u f a c t u r e d r e a c t o r c o o l a n t p i pe me e t s a l l t h e r e q ui r e me n t s o f s p e c i fic a t i o n o f W e s t i n g h o us e El e c t r i c Co mp a n y LLC K e y Wo r d s A P I O 0 0 F o r g e d C o o l a n t P i p e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资源已经成 为制约我 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我 国能 源结构 中 目前火 电装机容量 占 7 5 左右 火 电 机组实际发 电量 占 8 2 左右 为优化电源结 构 我国政府提出了 优先发展水 电 积极发展核 电 优化发展火电 的能源政策 目前 核能是 世界范围内唯一可大规模建设 的清洁型新能源 到 2 0 0 9年我 国已建成 1 1台核 电机组 共计 9 1 2 万 k W J 我国政府制订 了宏伟 的核 电发展计 划 到 2 0 2 0年我 国核 电运行 装机容量争取 达到 4 0 0 0 万 k W 为促进我国核电技术的跨越式发 展 我 国从美 国西屋 电气公 司引进 了 A P 1 0 0 0第 三代核电站技术 并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专 责推进 A P 1 0 0 0第三代核 电站技术 的引进 消化 吸收 创新和技术跨越发展 1 A P 1 0 0 0核电技术特点及主管道情况 A P 1 0 0 0是美 国西屋公司开发 的新一代核 电 技术 采用先进的非能动设计理念 在安全性和使 用寿命上均有较大的提高 与法 国开发的 E P R 核 电技术并称为第三代核电技术 压水堆核电站核岛 中 主管道是核岛内七大 关键设备之一 被称为核电站的 主动脉 主管 道连接了反应堆压力容器 蒸汽发生器和反应堆 冷却剂泵 从而组成一条闭式的循环 回路 在反 应堆冷却剂泵驱动下 冷却剂在环路中流动 带出 反应堆压力容器 中核燃料裂变所产生 的热量 并 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 在核电站中 反应堆压力容器及主管道组成 了核电站的第三道安全屏障 主管道所运输的冷 却剂含有从反应堆中带来 的放射性物质 主管道 作者简介 卢华兴 男 高级经济师 国家核 电技术公司设备部高级主管 从事 A P I O 0 0三代核 电关键设备和材料 国产化工作 3 0 上海金属 第 3 2 卷 一 旦 出现冷却剂泄漏 将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问题 所以 对主管道的正确选材和在役 检验是核 电站 运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世界范围内 在 役核电站的主管道采用的材质及制造工艺如表 1 所示 表 1 一些国家压水堆主管道用材 国别 材料牌号 或结构 化学成分标号 备注 AI S I 3 1 6 美国 双层管 0 C r l 8 N i l o Tj 俄罗斯 双层管 日本 核级含A 氮 I S 3 I l 3 6 1 6 3 1 6 L N 德国 A I S I 3 4 7 一Z 2 C N D1 8 一l 2 控氮 法国 z 3 c N2 0一 o 0 Cr 1 8 Ni2 M0 2 外壳碳钢 内层不锈钢 0 o c r 1 8 M 1 外壳碳钢 内层不锈钢 0 c T 1 8 N j 1 2 M0 2 0 Cr 培 M 1 4 M0 2 N 0 0 Cr l 8 Nnl N b 0 C r l 7 5N i l 2 Mo 2 5 0 2 0 N 9 热变形管 热变形管 热变形管 热变形管 热变形管 热挤压锻造管 铸造管 可知 除 了法 国 其它各国都采用热变形管 采用热变形管的主要问题是长度受 限 导致焊缝 数量增多 从而增加在役检查工作量 为了减少 在役检查工作量 法国发展了铸造主管道 采用离 心铸造技术可以制造出较长的直管 用砂型铸造 制造弯头 然后对直管和弯头进行焊接 所 以 焊 缝数量 比采用热变形管减少 目前 我国大量采 用的是 Z 3 C N 2 0 0 9 M材质主管道 如秦山二期 大亚湾等 使用寿命为4 0年 A P 1 0 0 0核电的主管道系统 由2个环路组成 每个环路包括 2根热段管和 4根冷段管 如图 1 所示 A P 1 0 0 0主管道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整体锻 造 3 1 6 L N大型无缝管 不但设计使用寿命提高到 6 0年 而且由于采用整体锻造管 不存在焊缝 也 大 大降低了核电站在役检查工作量 A P 1 0 0 0 主 管道设计理念的创新 对 主管道的制造提 出更高 的要求 下面以主管道热段为例 分析其特点及制 造难度 热段管道 冷 蒸汽发生器 屏蔽电动泵 图 1 A P 1 0 0 0主设备示意图 图 2所示为 A P 1 0 0 0主管道热段示 意图 这 是主管道系统 中制造难度最大的部件 其外径为 9 5 2 mm 内径 7 8 7 m m 弯 曲角度为 5 6 4 在热 段上有两只整体锻造成形的相对角度为 4 5 的接 管嘴 最大外径6 5 0 m m 该管成品重量约9 t 化 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别如表 2 3所示 图2 A P 1 0 0 0主管道热段 管锻件 示意图 表 2 主管道钢材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室温 3 5 0 主管道晶粒度要求大于 2级 热段管的制造包括冶炼 锻造 机加工 弯制 炼水平及装备 许多企业都能冶炼出成分合格的 热处理等主要工序 根据目 前超低碳不锈钢的冶 钢锭 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钢锭的锻造性能 热 第 4期 卢华兴 A P 1 0 0 0核 电站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 3 1 段管的成品重量将近 9 t 所 以锻造钢锭一般超过 7 0 t 锻造如此重量的钢锭我国尚缺乏经验 而且 热段管上面一同锻造的接管嘴更加增添了锻造难 度 另外 成功弯制 出大直径 大厚度 带接管 嘴 的不锈钢管 在世界范围内还未见报导 2 国家核 电技术公 司对 A P 1 0 0 0主管道 国产化 的部署 A P 1 0 0 0主管道一直是 国内外制造行业讨论 的热点问题 美国西屋公司委托意大利 I B F公 司 进行研制 但一直对该产品的研制情况进行封锁 并对主管道提出了较高的报价 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降低我 国核 电建 设的成本 面对我国核电产业大发展的形势 我 国 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国二重 中国一重 上海重 工和渤船重工等单独或通过组建联合体 分别开 展了 A P I O 0 0主管道研制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审 时度势对四家单位 联合体进行指导和督导 并在 国家重 大科 技专 项 设 备制 造 类项 目中安排 了 A P 1 0 0 0主管道研制课题 成立了以中船重工集团 公司渤船重工为牵头单位 中国二重 中国一重和 上海 重 工 均 为课 题成 员单 位 的课 题 组 开 展 A P 1 0 0 0主管道国产化研制攻关 3 A P I O 0 0主管道国产化研制进展 针对主管道的研制 以上企业采取 的工艺路 线细节虽有不同 但总的工艺路线大致为 冶炼 锻造 机加工 弯制 热处理 3 1冶 炼 锻 造及 机加 工 目前国内主要 采用两种工艺路线 1 电弧 炉 V O D 真空浇铸 2 电弧炉 A O D 电渣 重熔 这两种方法均可生产出成分合格 的钢锭 但采 用第二种工艺 钢锭在结晶组织及纯净度上优于第 一 种 一重和二重采用了第一种工艺 而渤船重工 团队和上海重工采用了第二种工艺 对于电渣重 熔工艺 渤船重工团队和上重均克服了重熔时增碳 的问题 成功研发了超低碳不锈钢的重熔工艺 并 各自形成了独立知识产权 以渤船重工团队为例 在冶炼 自耗 电极时将碳控制在 0 0 1 0 0 1 3 电渣重熔后 电渣锭碳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锻造阶段 以上企业制定 的锻造工艺大体相 同 均包括墩粗 拔长 分料 整圆等 渤船重工团 队 二重以及上重均锻造出合格的坯料 除了渤船 重工团队采用万吨以下压力机外 其余企业均采 用万吨以上压力机完成 从渤船重工团队的成功 事例可以看出采用 电渣锭的优势 这也为我国今 后解决大型不锈钢锻件开辟了新的思路 锻造毛坯 的机加工包 括 了镗 内孔 和外 圆加 工 分别在深孔镗床和大型车床上完成 各企业 通过模拟件的加工 均解决了加工工艺问题 3 2 弯制 钢管的弯制可以采用冷弯和热弯工艺 而冷弯 在控制变形部位 晶粒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得到 国内专家的认可 A P 1 0 0 0主管道热段弯制角度为 5 6 4 弯曲部位的最大延伸率达到3 3 5 技术难 点在于弯制过程中两整体管嘴对金属流动的阻碍 其结果将导致弯制后主管道内外表面的凹凸缺陷 国外 西屋电气工程公司指定 的主管道制造商意大 利 I B F公司 2 0 0 8年 7月进行 A P 1 0 0 0主管道模拟 件热弯时曾出现上述问题 国内企业在研究西屋 电气工程公 司技术规范 过程中 多次进行缩小比例的冷 热弯对 比试验 结 果显示只要锻件的整体塑性延伸率大于4 5 就具 备冷弯条件 冷弯工艺的关键是如何克服弯制后 直段的翘曲 变形以及后续消应热处理 我国二 重和渤船重工先后采用冷弯方法取得成功 图 3所 示为弯制成功的主管道 1 1 热段模拟件 图3 A P 1 0 0 0主管道热段模拟件 3 2 上海金属 第 3 2 卷 经检验 弯制后 的 A P 1 0 0 0热段 主管道模拟 件的外表面质量 空间三维尺寸 椭 圆度 减薄率 等技术要求都符合西屋电气工程公司采购技术规 范 的要求 3 3 A P 1 0 0 0国产主管道试制件性能 A P 1 0 0 0主管道试制锻件 固溶处理后 的力学 性能如表 4所示 全 面达到了西屋 电气工程公 司 技术规范的要求 表 4 国产管道 热段 力学性能 4 A P 1 0 0 0主管道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意义 从 A P I O 0 0主管道 1 1模拟件的各项理化检 验数据 无 损检测 的结果 弯制成 型后 的三维尺 寸 内外弧表面控制效果等情况分析 国内企业 已 掌握了A P 1 0 0 0主管道制造技术 2 0 1 0年 1 月 1 1 日 我国第三代核 电 A P 1 0 0 0自主化依托项 目国 产化主管道采购合同在北京签订 国家核电技术 公司所属国核工程公司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 公司 德阳 重型装备股份公 司签订 了三门核电 站一号机组 海 阳核 电站一号机组 国产化主管道 采购合 同 这是我 国加快推进第三代核电自主化 发展实现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对于推动我 国第三 代核电 A P 1 0 0 0设备 国产化 提升我国装 备制造 业的核心能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全之 核 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J 大众用电 2 0 0 9 8 4 6 2 郝彦菲 我国能源新 政将推 动新能源 产业革 命 J 发展研 究 2 0 0 9 1 0 3 1 3 欧阳予 国际核能应用及其前景展望与我国核电的发展 J 物理通报 2 0 0 7 2 1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R 2 0 0 7 8 5 S c h u l z T L We s t i n g h 0 u s e A P 1 0 0 0 a d v a n c e d p a s s i v e p l a n t J Nu c l e a r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De s i g n 2 0 0 6 2 3 6 1 5 4 7 6 刘建章 核结构材料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0 0 7 7 K l a n i c a F R a o G A P I O 0 0 S A 3 7 6 T P 3 1 6 L N H o t L e g F o r g i n g F u l l M ock u p Q u a l if i c a t i o n 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We s t i n g h o u s e El e c t ric C o mp a n y L LC 8 K l a n i c a F R a o G Re a c t o r C l a n t L o o p S e a m l e s s F o xe d a n d F o r me d P i p e F a b r i c a t i o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We s t i n g h o u s e E l e c t r i C Co mp a n y L L C 收修 改稿 日期 2 0 1 0 0 3 2 3 上接第 2 8页 4 O l d f i e l d W C h i l l i n g me c h a n i s m o f c h r o mi u m i n c ast i r o n J B C I R A J o u r n al 1 9 6 1 9 4 5 0 6 5 1 8 5 R o b e r t s G A Me h l R F T h e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t h e r a t e o f f o r ma ti o n o f a u s t e n i t e f r o m f e r r i t e c e m e n t i t e a g g r e g a t e s J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Ame ri c an S o c i e t y f o r Me t a l s 1 9 4 3 31 6 1 3 6 5 0 6 J u d d R R P a x t o n H W K i n e t i c s o f a u s t e n i t e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i n a s p h e m i d i z e d f e r r l t e c a r b i d e a g g r e g a te J T r ans a c t i o n s o fth e M e t a l l u r gi c al S o c i e t y o f AI ME 1 9 6 8 2 4 2 2 2 0 6 2 1 5 7 S p e i c h G R S z i rma e A R i c h a r d s M J F o r m a t i o n o f a u s t e n i t e f r o m f e r r i t e and f e r r i t e c a r b i d e a g g r e g a t e s J T r ans a c t i o n s o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