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_第1页
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_第2页
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_第3页
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_第4页
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Meta分析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7 6 M e t a 分析 一种新的文献综述方法 程新 黄林 李昆太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3 3 0 0 4 5 广东农业科学2 0 l O 年第6 期 摘要 M e t a 分析是一种新的文献综述分析方法 它比传统的文献综述有更好的分析效果 在教育学 心理学 医学等领域已 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还较为少见 通过实例 详细介绍了M e t a 分析的基本内容 分析方法及R e v M 卸 软件的使用 关键词 M e t a 分析 文献综述 R 州M a n 中图分类号 G 2 0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l 0 0 4 8 7 4 X 2 0 l O 0 6 0 3 7 6 0 3 T 垤e t a A n a l y s i s An e wm e t h o di nr e V i e w C H E N GX i n H U A N GL i n L IK u n t a i c D 伊矿曰妣柱 f 拓 l c e 讲以E 画册e 昭 胁懈iA 础以m r e 西e 腊毋 讲曙3 3 肌5 吼f 旧 A b s t r a c t M e t a A n a J y s i si san e wm P t h o dt os y n t h e s i z el i t e r a t u r eu n d e ra 冉a m es u b j e c t i th a dm o r em e r i t st h 卸t r a d i t j o n a lr e v i e w s 卸dh a db e e n 埘d e l yu s e di nE d u c a t j o n P s y h o l f g ya n 1M e d i c i n e b u tw a sn e wi n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a I l d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a s a lc c e p t i o n s a n dm e t h o d so fm e t a A n a l y s j sa n dR P v M a l ls f l w a f tw e I ei n t f 刊u c e dw i c h 明e x a m p l ej n h j sp a p e r K e yw o r d s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r e v i P R nM a n 在科学研究中 研究目的相同的试验多达几十个 几 百个 甚至几千个 面对如此海量的文献信息 人们习惯利 用综述性文献来梳理知识的脉络 寻找知以的宅白点或争 论的焦点 同时 在研究问题时 常将众多的丰H 关知识信息 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系统化 条理化 以便加深理解 巩固 记忆 使认识得以深化 因此 综述性文献已成为一种非常 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 传统的叙述性文献综述 会冈为作者的一些主观看法 及兴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而且一般都是采用定性 的方法 其结果一般只能得出 有差别 或 效果较好 等类 似的结论 这种类型的文献综述同然可以给读者提供较 多的信息 但是却无法提供一个定量的结果 因此结果相 对模糊 而且文献综述的作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评 价来决定资料的取舍 从而导致不同作者对同类研究的综 述 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文献综述 的效果 尤其是在很多试验结果并不一致的情况下 如何 对文献进行分析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各种统计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引入 人 们开始在很多学科中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处理查阅的 文献 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M e t a 分析就是在医学 心理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但国内 尚未见这种方法应用于农学领域的报道 现将其简要介绍 如下 1M e t a 分析及其作用 1 1M e 切分析 收稿日期 2 0 0 9 1 2 一0 8 基金项目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2 0 0 9 B G A 0 2 1 0 0 作者简介 程新 1 9 7 8 一 男 硕士 讲师 E m j x c h e n 咖n h o 涮1 c o m 通讯作者 李昆太 1 9 7 8 男 博士 讲师 胁I a i l a t a i 7 8 s i n 回顾了Mata分析的发展历程 及其在生态环境领 域研究中的应用 归纳了如何进行Meta分析 最后讨论了Meta分析的局限性 以期能合理应用Meta分析 为生态环境领域综合研究提供合理有效的分析方法 2 期刊论文 么鸿雁 施侣元 Meta分析的某些争议和质量保证措施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 11 3 目的 探讨关于Meta分析方法存在的争议及提高Meta分析质量的措施 方法 文献综述和实际应用体会和看法 结论 虽然Meta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 应用存在着争鸣 但无论怎样 其本身是一套科学的 有效的综合分析方法 在保证各个独立研究资料质量的前提下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Meta分析的分析 方法 就可获得高质量的综合分析结果 3 学位论文 奥西维尼 绞窄性小肠梗阻的CT诊断 Meta 分析 2009 目的 运用Meta分析回顾性研究CT扫描及其征象对于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材料与方法 广泛搜集Pubmed中关于CT诊断绞窄性小肠梗阻价值评估的文献以及探讨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各种CT征象的文献 将以英文形式发表于 1978年至2008年的文献纳入研究范围 剔除文献综述 个案报道 图片短文以及缺乏原始数据的文章 对所获得的参考文献目录通过追踪核对以找出可 以纳入本研究的文章 采用贝叶斯定理的双参数随机影响模型计算资料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Meta Disc软件计算SROC曲线 Openbugs3 0 3软 件用于数据的归纳及处理 结果 共有12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 CT在诊断绞窄性小肠梗阻方面的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 720 95 可信区间 0 674 0 763 和 0 866 95 可信区间 0 837 0 892 各种CT征象的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如下 肠壁增厚 敏感性0 466 特异性0 817 腹水 敏感性 0 623 特异性0 695 增强扫描时肠壁未能增强显影 敏感性0 404 特异性0 991 肠系膜水肿 敏感性0 741 特异性0 760 肠系膜充 血 敏感性0 493 特异性0 784 肠系膜血管肿胀 敏感性0 459 特异性0 717 梗阻处肠管形态改变 敏感性0 309 特异性0 821 锯 齿状的鸟嘴征 敏感性0 398 特异性0 982 光滑的鸟嘴征 敏感性0 194 特异性0 379 结论 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 术前的CT检查对于诊断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我们的分析显示 出现 肠系膜水肿是敏感性较高的绞窄性小肠梗阻的CT征象 而增强扫描时肠壁未能增强显影则是特异性较高的绞窄性小肠梗阻的CT征象 我们认为有必要继 续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的研究以证实上述结果并制定相应的CT诊断的临床标准 4 期刊论文 李学海 Meta分析简介及在精神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精神医学2005 17 z1 在对医学文献综合研究时 如何收集 处理效应 不一致的各种例证 了解可能引起研究结果变化的各种因素 发现各个独立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倚 一般 的文献综述做不到这样全面分析各研究的结果 如何深入分析这些文献报告 如何综合各研究结果 对某一研究领域做出总结 就需要Meta分析这种综合的 分析方法了 5 学位论文 王培利 益气活血治法促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实验研究及其疗效评价 2006 目前 血管新生已成为世界医学领域的热点课题 促进缺血区血管生成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 新颖的治疗策略 中医药益气活血 祛瘀生新的治疗 法则及其临床有效性 为中医药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部分 文献综述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1 文献综述 本部分分别从治疗性血管新生和缺血性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进展以及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2 基础研究 包括以下四个基础实验 实验一 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目的 复制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方法 皮下注射D 半乳糖500mg kg d 连续6周 在此基础上行开胸术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观察大鼠基本状态 饮食量 自发性活动 心电图 测定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心肌组织脂褐素含量 结果 此 实验方法不仅达到了大鼠衰老标准 同时也成功地造成模型动物心肌梗死 结论 D 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的复合模型符合衰老与心肌梗死的基本改变 实验二 益气活血中药对衰老大鼠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对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所有大鼠均运用D 半乳糖皮下注射与冠脉结 扎方法制造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6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衰老组 衰老心梗组 倍它乐克组 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 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 当归 补血汤小剂量组 观察心梗2周后梗死面积 梗死边缘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因子相关抗原和缺氧诱导因子 1 的表达量 以及血清中VEGF浓度 结果 当归补血汤能够增加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和促进VEGF以及缺氧诱导因子 1 的表达 并且可提高血清中VEGF的浓度 与倍它乐克作用相当 其 中以中 小剂量效果较佳 结论 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衰老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支血管的生成 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实验三 益气活血中药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方法 运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检测方法 对缺血心肌的 p38MAPK PI3K以及AKT蛋白进行了分析 结果 当归补血汤具有不同程度地促进PI3K以及AKT蛋白表达的作用 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 结论 益气活 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激活PI3K 从而引起下游蛋白AKT的进一步表达 从而将信号传至核内 引起VEGFmRNA的表达 产生促血管生成效应 实验四 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VEGF受体表达的影响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受体表达 的影响 方法 采用H2O2制备内皮细胞损伤模型 将按常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随机分为6组 1 正常对照组 2 100 mol LH2O2培养组 3 bFGF 100 mol LH2O2组 4 大剂量组 100 mol LH2O2 5 中剂量组 100 mol LH2O2 6 小剂量组 100 mol LH2O2 HUVECVEGF受体的检测采 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法 同时用RT PCR方法测定VEGFmRNA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各组VEGF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表 达 其中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具有明显的上调受体的作用 对于VEGFmRNA的表达 以H2O2培养组 中剂量 H2O2组和小剂量 H2O2组较为显著 结论 化 学性H2O2损伤可以成功地造成HUVEC自由基损伤 益气活血中药当归补血汤可以上调VEGF受体KDR Flk 1以及VEGFmRNA的表达 促进血管新生 3 临床研究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临床研究文献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益气活血中药治疗AMI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 并对合格文献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 方法 以 中文标题 心肌梗塞or心肌梗死 AND 全 部检索条目 中医or中药or中西医结合 AND 全部检索条目 益气and活血 的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年限为1979年1月至2005年 12月 由2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 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 意见不同者通过讨论解决 获取文献的相关研究特征资料 并加以评价 对合格 的随机对照试验 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130个文献 经两次筛选 剔除不符合要求以及重复报道的文献 最终共有42篇文献入选评 价 按照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观点 中医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存在遵循标准的程度不足 研究设计缺陷较明显 特别是随机 盲法和统计学方法 观 察指标选择不尽理想 特别是缺乏远期预后指标 等问题 对提到 随机 的文献进行Jadad评分 均为低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1分 而非随机对照临床 研究质量评分结果 也没有1篇得分超过5分 总分是12分 只有6篇文献可以进入Meta分析程序 总病例数仅592例 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 加用益气活血中药进行干预对AMI患者左室舒张早晚期速度峰值比 E A 和左室舒张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没有影响 而益气活血中药组左室射血分数 EF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左室每分钟心输出量 CO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时临床总有效率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能够明显提高EF和 CO 同时临床总有效率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但由于所综合分析的试验数量较少 质量不高 极大地影响了结果的推广应用 仍需要新的高质量随机对 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6 会议论文 艾艳珂 万霞 刘建平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传统文献综述的质量评价 2006 目的 对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传统文献综述进行质量评价 探讨存在的问题 为方法学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临床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的方法 和原则 并参考meta 分析国际报告的18条标准 自制资料提取表 对1989年1月 2005年6月期间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传统综述性文章进 行质量评价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传统综述108篇 作者数是1人的占38 99 的传统综述没有明确的目的 所有文章均没有交待资料的来源和所引 用的参考文献标准 缺乏对引用文章的设计类型和真实性的质量评价 结论 传统综述研究目的不明确 论述的范围较广 由于缺乏明确的纳入标准 传统综 述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 引用偏倚和发表偏倚 对所引用的研究资料缺乏定量或定性综合 因此 结论的立论依据不足 7 学位论文 王双玲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回顾性研究 2005 本研究通过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文献及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从而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作出客 观 可信的评价以指导临床决策 本研究包括以下部分 文献综述 包括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中医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急性期脑出血的研究进展及活血化瘀 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三部分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Meta分析 全面收集国内外近十年有关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 床研究文献 在严格质量评价基础上 采用Revman4 2软件系统进行Meta分析 对不同纳入标准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 通过漏斗图对文献进行发表性偏依的 分析 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 收集东方医院脑病科近三年收治的出血性中风病例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合格入选患者分为两组 仅采用一般内科治疗者设 为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者设为治疗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重要症状 体征及出血部位 出血量等指标 以 中风病辨证诊断 标准 为依据进行证候学观察 以一个月为观察终点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8 期刊论文 廖小燕 王生 Meta分析在职业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 20 3 近年来 在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文献综述方法 术语各有不同 有的称为Meta分析 有的称为合并分析 或研究合并 数据合并 定量 综合 结果合并等 目前已统一为 Meta analysis 并且成为文献检索的关键词之一 9 学位论文 方晓磊 血塞通注射液协同爱通立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 2005 本论文由文献综述 中医药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 文献综述包括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 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 梗死溶栓治疗的基础和现状和Meta研究进展三个部分 Meta分析部分 通过Meta分析发现 在脑梗塞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溶栓可能优于单纯溶栓治疗 可预防 严重致残 中医药联合西药溶栓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临床研究部分目的 遵照国际指南开展在中医院开展对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评价联合应用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 tPA 爱通立和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探索活血通络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疗 效 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效果 验证毒损脑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结论 对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联合应用爱通立和血塞通早期静脉溶栓 治疗 是安全可行的 此法溶栓后30天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应用爱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这可能与活血通络法 血塞通注射液 协同应用爱通立可改善 中医证候特正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抗血小板作用以及血塞通多靶点的脑保护作用有关 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与溶栓药早期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 中治疗的临床研究 10 期刊论文 董欢霁 徐卫国 罗勇 Dong Huan ji Xu Wei guo Luo Yong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干预 中国临床康复2006 10 4 目的 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干预的原则 目标 涉及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可行的应对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支持范畴中的意义 以提高 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 资料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