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pdf_第1页
C8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pdf_第2页
C8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pdf_第3页
C8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66 石 油 化 工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T E C HN 0 L 0 G Y 2 0 1 0年第 3 9卷第 l 2期 C 8 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 刘中勋 顾昊辉 梁战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 0 0 0 8 3 摘要 针对芳烃联合装置 中的 C 芳 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技 术 重点从催化剂类 型的选择 苛刻工况条 件下的应对策 略 运行 I 艺参数的优化调整 工艺组合 的技术效果等方 面进行 了分析和讨论 旨在完善 以催 化剂为 核心 的 c 芳 烃异构化单 元技术在芳 烃联合装置操作中的应 用方法 通过 阐述各种工况条件下 C 芳烃异构化催化 剂的活性 选 择性 稳定性 与工艺参数 控制和应用 技术效果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 明确 了实际应用过程 中的调整方向 并针对性地提 出了优化节能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芳烃联 合装置 C 芳烃异构化 催化剂 节能 文章编号 1 0 0 0 8 1 4 4 2 0 1 0 1 2 1 3 6 6 0 4 中图分类号 T Q 2 4 1 1 文献标识码 A Co mme r c i a l Ap pl i c at i o n Opt i mi z a t i o n o f C8 Ar o ma t i c s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Te c h ni qu e Li u Zh on g x u n Gu Ha o hu i Li an g Zh an q i ao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P r o c e s s i n g S I N OP E C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i me d a t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c a t a l y t i c C 8 a r o ma t i c s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t h e c a t a l y s t a n d t e c h n i c s i n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a r o ma t i c s c o mp l e x we r e a na l y z e d a n d d i s c us s e d a s v i e we d f r o m t he c a t a l y s t t y p e t he r i g o r o us p r o c e s s c o n d i t i o ns t h e p r o c e s s p ara me t e r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t e c h ni c a l e f f e c t Th r o ug h t h e a n a l ys i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t h e a c t i v i t y t h e s e l e c t i v i t y a nd th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c a t a l ys t wi t h t he p r o c e s s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e f f e c t t h e a d j u s t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t h e a c t u a l o p e r a t i o n wa s f u r t h e r c l a r i fie d a nd s o me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me a s u r e s we r e p r e s e n t e d Ke y w o r d s i n t e g r a t e d aro ma t i c s c o mp l e x C 8 aro ma t i c s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c a t a l y s t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芳烃联合装置通常以苯 甲苯 二 甲苯 B T X 为产品 其 中 对二 甲苯 P X 最为重要 作为 P X 回路 P X 回路通常 由吸 附分离 二 甲苯精馏 和 C 芳烃异构化 3个单元组成 是芳烃联合装置 中直 接获得 P X产品的 回路 中惟一 的化学反应过程 和 增产 P X 的主要单元技术 C 芳烃异构化技术直接 影响着整个芳烃联合装置的运行状况 探求芳 烃联合装置优化运行方 法 制定节能 降耗 措施 是 芳烃生产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课 题 C 芳烃异构 化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 凡涉及单元优化运行 芳 烃联合装置节能降耗 的措施都与其密不可分 本工作从选择 催化剂类型 应对 苛刻工况 调 整工艺操作参数和优化组合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利于获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1 催化剂类型的选 择 因乙苯转化途径的不 同 C 芳烃异构化催化剂 分为转化型和脱 乙基型两类 转化型催化剂将 乙苯 异构化为二 甲苯 脱 乙基型 催化 剂将 乙苯转化 为 苯 两种类型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 相匹 配的工艺路线和分离单元 的物流性质也不尽相同 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 芳烃联合装置的产 品分布也 不同 1 1 不 同类型催化剂的活性因素 两种类型催化剂都具有较高的异构化活性 但 与转化型催化剂相 比 脱 乙基型催化剂通常可提供 更高的异构化活性 以 C 芳烃异构 化增 产 P X为 例 其 P X平衡达成率 P XA T E 一般可 比转化型催 化剂高出 4 5个百分点 在 乙苯转化方面的差别更 大 转化型催化剂 因受 阻于热力学平衡 其乙苯热 力学平衡 达成 率 E B AT E 一般 只能达 到 5 0 一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7 0 8I 修改稿 E t 期 2 0 1 0 0 9 1 3 作者简介 刘 中勋 1 9 7 l 一 男 山东省 莒县人 硕士 高 级 工程 师 电话 0 1 0 8 2 3 6 8 2 5 6 电邮 e l t o n b y e a h n e t 术一 一 技一 一 业一 工一 第 l 2期 刘中勋等 C 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 1 3 6 7 6 0 而脱乙基型催化剂则基本不受热力学平衡 限 制 详细数据见表 1 表 1 两种类型 C 芳烃异构化催化剂 的活性 Ta b l e 1 Ac t i v i t i e s o f t wo c a t a l y s t s i n C8 a r o ma t i c s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C a t aly s t c a t e g o r y P X AT E w P X i n ZX E B A T E X E B P XAT E P x y l e n e a p p r o a c h t o e q u i l i b riu m EBATE e t h y l b e n z e n e a p p r o a c h t o e q u i l i b ri u m E B e t h y l b e n z e n e E B c o n v e r s i o n P X p x y l e n e y X o 一 m一 P x y l e n e 从表 1可看出 两种类型催化剂 的活性差别较 为明显 使用 P X回路物料衡算方法 在相 同原料性 质工况 同等产 出 P X产品要求 的条件下 各单元循 环物流结果显 示 这 种差别 将会 造成装 置规 模不 同 因此装 置能耗也不 同 通常 采用 转化型催化 剂的 C 芳烃异构化单元的处 理量要 比脱 乙基 型催 化剂的处理量高约 2 0 二甲苯精馏和吸附分离单 元的负荷也都相对提高 1 0 2 0 而且 随原料 中乙苯含量的增加 因乙苯转化率不同所造成 的循 环物流 中乙苯 的累积量差别就越大 因此负荷 的差 别也越大 1 2 不同类型催化剂的产 品分布因素 芳烃联合装置采用不 同类型的 c 芳烃异构化 催化剂 其产品分布不同 转 化型催化剂几乎不 能 将 C 芳烃转化成苯 而脱 乙基型催化剂则会 以较高 的选择性将 C 芳烃中的乙苯转化为苯 采用转化 型催化剂 产 品分布相 对单一 P X收率相对 较高 而采用脱乙基型催 化剂时产品分布具有一定 的灵 活性 P X收率相对较低 但从乙苯转化生成芳烃 的选择性 S 来看 脱 乙基型催化剂高于转化型催 化剂 表 2给出了两种类型催化剂上乙苯转化的反 应 中间体和选择性 的对 比 催化 剂对 乙苯转化 的 方 向和选择性从根本 上决定 了采用 不 同类 型催化 剂时装置的产品分布和产 品收率不 同 表 2 两种类 型 Cs 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的乙苯转化方 向和选择性 Ta b l e 2 Et h y l h e n z e n e c o nv e r s i o n d ir e c t i o n a n d s e l e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t wo c a t a l y s t s i n t h e C8 a r o ma t i c s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S A mo l e r a t i o o f a r o ma t i c s p r o d u c e d b y EB t o c o n v e r t e d EB 1 3 不 同类型催化剂的处理能力 两种类型催化剂在芳烃联 合装置 的应用 中都 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但单位催化剂 的处理能力不 同 转化型催化剂第一使用周期处理量 基于单位 质量催化剂的液体进料量 可达 1 0 0 t k g 创造的经 济效益通常会超过催化剂本身价值 的 1 0 0倍 而脱 乙基型催化剂的第一使用周期处理量可超过 4 0 0 t k g 创造的经济效益通常能达到催化剂本身价值 的 3 0 0倍 以上 1 4 选择催化剂类型的建议 两种类型催化剂用 于生产二 甲苯所产 生的经 济效益均显著 选择催 化剂类 型时 需要综合平衡 原料性质 装置规模 产 品分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而确定 从 原料性质方面讲 若 乙苯质量分数超过 l 5 通常应选用脱乙基型催化 剂 对优质原料 乙苯质量分数 1 0 以下 选择转 化型催化剂更合 理 从产 品分 布方面讲 联 产 P X 和较 高 比例 的邻 二 甲苯 O X 或 单 产 问二 甲苯 MX 时 容易造成 C 芳烃异构化反应进料中乙苯 含量明显提高 因此可考虑选用脱 乙基型催化剂 2 苛刻工况下的应对策略 芳烃市场的不断发展 使芳烃联合装置 出现原 料性质变化大 目标 产 品需求多 产品分布要求变 化等情况 常导致装 置工况恶化 尤其对选用转化 型催化剂 的装置 如有些装 置历经扩改 单元负荷 较其设计值会 高出 4 0 催化剂处理量显著增加 有些装置原料紧张 大量引入乙苯质量分数约 5 0 的乙烯裂解混合 C 芳 烃做原料 导致原料 性质恶 化 有些装置经大幅度扩改 而压缩机无法更换 使 得催化剂运行氢烃 比低至设计工况 的 6 0 7 0 等 苛刻工况下 的优化操作 直接关联着装置 的效 率和能耗 因情况不 同 不 同苛刻工况 下的应对策 略应遵守的原则也不同 2 1 重时空速增加 装置扩改使处理量提高 而受反应器有效装填 体积等因素 的制约 催化剂数量难 以增加 常造 成催化剂重时空速增加 运行工况苛刻 重时空速 增加 需要充分考虑催化剂性能的稳定性 高重时 空速下 若维持催化剂在较 高活性水平运行 通常 会造成操作过程 升温 升压速率 快 催化剂失 活加 速 这种情况下 需通过调整循 环氢压缩机 控 制 反应压力偏 高等 手段 适 当提高氢 烃 比而保护 催 化剂 2 2 原料性质恶化 原料紧张时 常发生新鲜 C 芳烃原料性质恶化 的情况 导致反应进料 中的乙苯 含量大幅度提高 石 油 化 工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T E C HN O L 0 G Y 2 0 1 0年第3 9卷 运行工况苛刻 反应进料中乙苯含量增加 单位 催化剂上需要完成 的乙苯转化反应增加 吸附分离 单元进料中 P X与乙苯的比值减小 操作难度增大 同时循环物流量增加 能耗 增大 芳烃 联合装 置 的 产品产出效 率降低 这对采用转化 型催 化剂 的装 置来讲尤 为严重 要减轻原料性质恶化 带来 的影 响 需提高催化剂对乙苯 的转化能力 这种工况下 进行优化调整 通 常需遵照反应 温度相对低 压力 相对高 控制氢烃 比偏高 重时空速偏低 的工 艺原 则 重新匹配反应 温度 压力等工艺参数 使反应器 进 出口 C 非芳烃平衡水平适度提高 从而提高乙 苯单程转化率 加快乙苯转化速率 实际操作 中还 需要兼顾活性水平控制和稳定性需求等因素 综 合 权衡以确定合适的调整方案 2 3 低 氢烃 比工 况 装置扩能改 造 压 缩机作 为核 心设 备通 常不 会有大改动 容 易造成催 化剂在 低氢烃 比下运 行 的工况 对抑制操作过程 中升温 升压速率 和催 化 剂失活不利 为保证催 化剂性 能 的稳 定性 需 核 算设备边界条件 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能力 优化 工艺参数 或适 当降低 反应 深度 控制催化剂失 活 速率 如果条件 允许 更换为适 合低 氢烃 比工况 运行的催化 剂 长周期 运 行也 不 失为 一种 经 济 的 选 择 3 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 C 芳烃异构化催化剂运行 中 工艺参数的合理 匹配很重要 且不同工况下工艺参数 的匹配方法有 差别 3 1 低 C 非芳烃平衡控制 转化型催化剂操作中为维持乙苯转化 通常需 在异构化反应器进 出口液体物流中控制 C 非芳烃 与 C 芳烃的摩尔比在 0 0 8 0 1 0内 在给定空速 和碳氢比下 对反应温度 压力进行匹配设定 就可 使 C 非芳烃平衡在预想的水平 在新鲜 C 芳烃原料性质优 良 乙苯质量分数低 于 1 0 1 2 的情况下 即使催化剂 的乙苯转化率 较低 装置循环物料 中乙苯 的累积浓度也能有效控 制 据此 该类型工况下 可控制反应器进 出 口C 非芳烃平衡偏低 反应器进 口C 非芳烃质量分数在 5 以下 从而获得反应器 出 口 C 芳烃含量高 目 标产物浓度高 装置的产 品产出效率较高的技术效 果 甚至在催化剂活性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满足芳烃 联合装置 的产 品产 出要 求 这种操作 方法更适用 于催化剂运行周期的中后阶段 表 3为某装置实际 工业运行数据 与传统操作方法相 比 这种工况条 件下 在工艺参数 匹配方面需要进行较大 幅度的调 整 宏观表现为高温匹配低压 表 3 不同 c 非芳烃平衡控制下转化型催化剂 的工业运行结 果 T a b l e 3 C o m m e r c i a l r e s u l t s o f E B i s o m e r i z a t i o n c a t a l y s t u n d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c N A b a l a n c e c o n t r o l EB ma s s f r a c t i o n i n f r e s h C8 a r o ma t i c s wa s 1 0 8 3 c C8 n o n a r o ma t i c s c C8 a r o ma t i c s 3 2 活性 选择性统一 装置操作的经济 生 取决于关联因素的综合平衡 在工艺参数调整中 追求单一因素可能造成技术经济 的不合理 受产量支配 过分追求高活性运行的方法 不可取 当主反应活性被提高时 副反应程度也会增 大 主反应越靠近平衡 副反应增大的程度越明显 使 原料损失加大 产品收率降低 经济性变差 实际生 产运行中 催化剂活性水平应基于反应规律确定 在 统一考虑活性和选择性 的情况下优化工艺参数匹配 以保证装置在最佳技术经济性区域操作 4 工艺组合优化 芳烃联合装置 中 依靠反应与分离技 术组合 解决生产过程 中的难题 实现低能耗 高收率和高 纯度产出 P X等芳烃产 品 C 芳烃异构化作为芳烃 联合装置的重要单元技术 直接或 间接地关联着不 同的反应和分离技术 存在一些相关的工艺技术组 合问题 4 1 C 非芳烃循环塔组合 采用转化型催化剂 的芳烃联合装置 中 多数情 况下不设 C 非芳烃循环塔 但在有些 工况下 尤其 在原料性质差 异构化反应需求较高 C 非芳烃平衡 的工况下 增设 C 非芳烃循环塔可改善后续分离单 元物流组成的分布 提高 P X产出效率 使装置的操 作经济性更好 组合 C 非芳烃循环塔 的工艺关键在于 C 非芳 第 1 2期 刘中勋等 C 芳烃异构化技术应用优化分析 烃分离塔的设计 其设计基础是异构化反应器 出口 C 非芳烃的分布 如何确定 C 非芳烃的分离点 控 制 C 非芳烃分离塔塔顶 的 C 芳烃量 控制 C 非芳 烃在 C 非芳烃循环塔脱轻组分时的损 失等需要综 合考虑 因为 C 芳烃组分到分离塔塔顶将造成无 效循环 C 非芳烃到循环塔塔顶将造成反应 回路 中 C 芳烃损失 在异构化单元中组合 C 非芳烃循环塔 实际操 作中还会遇到脱除因副反应生成 的甲苯 通常因副 反应造成的甲苯 增值在 1 以下 问题 转化型催 化剂异构化反应产物 中 c 非芳烃 的典型分布及关 联组分的沸点见表 4 由表 4可看出 因沸点相近 甲苯会随分离出的 C 非芳烃蒸馏到循环 回路 而在 循环塔塔顶脱轻组 分时分离 甲苯必然会带走一定 量的 C 非 芳烃 并 因此造成 C 芳烃损失 正 常情 况下 这部分 甲苯 不需连续从循环塔 塔顶脱除 装 置实际运行经验表 明 当反应进料 中甲苯质量分数 积累到 2 一 3 时 因接近异构化反应 工艺条件下 的平衡 通过抑制二 甲苯歧 化副反应 可使 甲苯在 系统中的累积量减小 实 际上 定期从循环塔塔顶 脱除部分 C 非芳烃还是需要的 尤其在装置开工 初期 表 4 转化型催化剂异构化反应产物 中 C 非芳烃的典型分布及关联 组分的沸点 Ta b l e 4 Ty p i c a l d i s t ri b u t i o n a n d b o i l i n g p o i n t s o f c i n t h e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e ffl u e n t o n the i s o me r i z a t i o n c a t e g o r y c a t a l y s t c C 8 n a p h t h e n e a n d p a r a ffin C C 8 p ar a ffin C 一 C 8 n a p h t h e n e w i th fi v e m e m b e r e d ri n g C 8N 一 C 8 n a p h t h e n e w i t h s i x m e m b e r e d r i n g 4 2 组合或更换产品类型 C 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的活性能满足 P X装置联 产 O X 和转产 MX O X 等需求 组合 联产工 艺或实施恰当的转产 均 可降低芳烃联合装置 的物 料循环量 增加 产品收率 从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