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ppt_第1页
zhou-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ppt_第2页
zhou-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ppt_第3页
zhou-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ppt_第4页
zhou-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改变世界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方法 结合学案自学 相互提问 互批学案纠正错误 默写等方式 1 概括四大发明出现与发展的状况 注意 关键性的人物 西传欧洲东传亚洲的时间 2 概括战国 东汉 唐代 元代的天文学成就 注意 浑象仪 候风地动仪 黄道游仪 简仪 3 从计算方法 数学著作 圆周率三个方面总结数学成就 注意 九章算术 的内容与意义 4 从地位 作者 内容三方面总结农学成就 注意 齐民要术 农书 农政全书 的地位与内容侧重点 5 总结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注意 三书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一人物 华佗的地位与成就 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 植物纤维纸 东汉 蔡侯纸 向东 朝鲜 日本向西 西亚 欧洲 指南针 战国 司南 北宋 指南鱼 南宋 指南龟 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 后传入欧洲 火药 唐末 应用于军事 宋朝 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12 13C传入阿拉伯 后传入欧洲 印刷术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活字印刷术 毕升 向东 朝鲜 日本向西 埃及 欧洲 教材24页卡特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浑象仪 地动仪 地球是圆的 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 张衡 僧一行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黄道游仪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授时历 二 天文学 便于安排农时 彰显君主 受命于天 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三 数学成就 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表 度量衡 算筹 元朝珠算法 西汉 周髀算经 勾三股四弦五 比西方早约500年 东汉 九章算术 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南朝宋齐之际 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3 141526到3 141527之间 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四 农学 促进农业发展 解决农业技术问题 齐民要术 农书 农政全书 贾思勰 王祯 徐光启 南北朝 元朝 明朝 北方生产经验 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 吸收西方科技重视实验 体现先进性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朝 系统总结历代农业 手工业生产技术 共同点 五 医学 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 保证人民健康 确保农业劳动力 战国 西汉 东汉 明代 张仲景 李时珍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华佗 被称为 医圣 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中国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东方医学巨典 麻沸散 五禽戏 唐代 孙思邈 千金方 药王 在上古和中古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 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近代科学 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必修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造纸术的 困惑 古代科技的 困惑 逝去的辉煌 注意问题 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 本课重点 2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于世界 3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 62 71 57 4 38 29 43 96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1975年出版的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特点 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材料二火药的发明是炼丹时偶然范闲的副产品 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 特点 封闭性 中国的世界记录 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 特点 范围狭 材料三 九章算术 第一章 方田 田亩面积计算 第二章 粟米 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 第三章 衰分 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 少广 已知面积 体积 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中国人最早发现并记录了雪花的六角形规律 但是角和角之间的关系 以及由此引发的早期几何学原理 定义 却和中国人无关 特点 实用性 特点 经验性 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参考一轮资料174页 修改 小结 实用性 主要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经验性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封闭性 技术化倾向严重 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缺乏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科学体系 缺乏树立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意识 从而缺乏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 范围狭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学及医学等方面 领先世界 注意问题 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 本课重点 2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于世界 3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于世界 参考一轮资料174页 修改 1 源泉 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 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3 经济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 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 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 得以进一步发展 6 个人因素 总之 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 参考一轮资料174页 修改 1 经济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小农经济 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 政治 君主专制的加强 3 思想 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 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4 对外 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 政策 限制了对外交流 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 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 重道轻器 轻视科技发展 第三篇热点追踪四大发明 必修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改变世界 知识拓展 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科学技术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 它对人类的文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古代科技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 在2013年的高考中北京文综16题 重庆文综第3题 山东文综第12题 山东基本能力第19题均考察本部分内容 尤其是侧重于对四大发明的考察 另 1 2012年第12题考查宋朝印刷技术的发展及其作用2 2009年基本能力第42题考查活字印刷术3 2008年基本能力第30题考查古代文物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D 解析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解析 B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解析 D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A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B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练出高分 对点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8 7 6 5 4 3 2 1 9 材料一 1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 指出图1 图2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成就 2分 它们出现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2分 图1 图2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西汉 北宋 8 7 6 5 4 3 2 1 9 材料二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933年2月16日鲁迅 申报 自由谈 电的利弊 2 材料二中鲁迅先生认为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分 它们是否只有鲁迅先生所说的作用 1分 请各举一例说明 2分 爆竹敬神 看风水 否 火药在唐末宋初用于军事指南针在北宋时用于航海 8 7 6 5 4 3 2 1 9 中国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 科举制度 重农抑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