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七章品德心理.ppt_第1页
儿童心理学第七章品德心理.ppt_第2页
儿童心理学第七章品德心理.ppt_第3页
儿童心理学第七章品德心理.ppt_第4页
儿童心理学第七章品德心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概述第二节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第四节小学生品德的培养第五节小学生不良品行 问题 怎么理解道德 品德 法律 道德 维持社会稳定 保护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和协调人际关系 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7 1一品德概述 一 品德与道德品德 个体按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1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 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 品德心理结构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 品德心理结构的成分1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 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 规范的认识 道德认识包括 道德概念 道德信念 道德评价等方面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 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 就产生了道德信念 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 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2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从形式上分析 主要有直觉的道德情感 形象性的道德情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情感等三类 3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 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形成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有决心 信心 恒心三个阶段 4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故事 请你分析张三的品德心理过程 张三是小学6年级学生 有一天他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心想这个钱包要还给主人 张三在路口等了许久没见有人来找钱包 他又想干脆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好了 去派出所的路上他看见一家游戏厅忍不住进去玩了一会 没想到张三连捡到的钱也输光了 从游戏厅出来张三十分的懊悔 北京某一幼儿园的调查 1 你走在路上看见一只要死去的小猫 你怎么对他 62 无同情心 32 回答 弄死它 2 你在玩有个小朋友使劲打你怎么办 57 不能吃亏 惩罚他3 有个小妹妹生病冷得发抖 你愿意借给他外套吗 50 不愿意 学生外出或回家能与父母 长辈主动打招呼的占 认为乘车遇到怀抱婴儿应主动让座的占 的学生遇到老人被车撞倒在地时 认为应主动救助 认为讲粗话 不文明 有损自己形象的占 认为吐痰应吐在餐巾纸或废纸里 扔到废纸箱的占 的学生表示对营业员多找钱款应当场归还 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应作弊 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现状 你是否想到为祖国努力学习 经常40 4 有时56 1 没有3 5 你了解家乡建设的新情况吗 知道44 4 一些46 不知道9 6 下雨时其他同学要借你雨伞 怎么办 借74 2 自己不用借23 8 在十字路口碰到红灯 而此时没有车辆通行 你怎么办 等绿灯82 6 跟人走16 你能准确的说出你妈妈的生日吗 能56 不确定27 6 不能16 4 广东 福建 浙江 7 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理论二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著作 儿童的道德判断观点 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研究方法临床描述技术对偶故事法 过失 说谎 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对皮亚杰道德认知理论的评价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理论 临床描述技术 内容儿童对规则的态度结果5岁以前儿童 无规则6岁 10岁 强制性规则11 12岁 合理的规则结论他律 自律 他律 与 自律 相对 所谓 律 即约束之意 他律是指非自愿地受他人约束 检查和监督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 判断发展所用的术语 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客观性 是早期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本质特点 他们的道德判断是根据外在的道德准则 服从或不服从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后果而不关心主观的动机 所谓道德自律 就是指儿童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 自我对照 自我践履 自我反省 自我提高的过程 儿童对过失的道德判断 故事内容故事A 妈妈喊约翰吃饭 约翰想开门到饭厅 他不知道门后面有一个盘子 盘内放有15个杯子 推门时 门碰到盘子 结果盘子内的15个杯子全部摔破了 故事B 一天 亨利妈妈外出 亨利想从碗柜偷吃东西 便爬上椅子去拿 因为柜台太高 结果碰倒了旁边的一个杯子 把杯子打碎了结果5岁以下 无法比较6 7岁 约翰过失大于亨利 10 12岁 亨利过失大于约翰结论儿童道德判断 行为结果 行为动机 儿童说谎的道德判断 故事内容 故事A 甲儿童在回家路上碰到了一条狗 非常害怕 他跑回家告诉妈妈 他碰到了一只像牛一样大的狗 故事B 乙儿童放学回家 告诉妈妈说老师今天给了他一个好分数 事实上老师既没有给他高分数 也没有给他低分数 可是他这么一说 妈妈很高兴 表扬了他 结果低龄 甲更坏 客观真实相差程度 年龄大 乙甲更坏 有意说谎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 1 5 7岁 道德认知不守恒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5 10岁 认为规则是不变的 道德判断注重结果 他律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9 11岁 认为规则是协商而定 道德判断考虑动机 自律 二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代表作 道德发展哲学 道德发展心理学 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主要观点 学校教育与道德判断德育最主要目的 道德认知水平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德育方法论课堂讨论法 公正团体法 海因兹偷药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 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他 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 药剂师索价好要高过成本的10倍 妇人的丈夫只借到一半的药费 他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赊帐 但药剂师说 不行 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橇开商店的门 为妻子偷药 问 这个丈夫应该还是不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习俗前水平 4 10岁 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 偷药要受惩罚 利己主义 工具性目的和交换 他需要和妻子一起生活 所以应该偷药 习俗水平 10 13岁 以 好孩子 为定向 他做了好丈夫应该做的事情 法律和秩序为定向 救妻子是应该的 但不能偷药 习俗后水平 13岁 社会契约定向 法律没有考虑的这种情况 普遍道德原则 尊重生命 生命高于一切 三品德社会学习理论 一 观察和模仿美国心理学家 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 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师从K W斯彭斯研究学习理论 1825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 早期主要研究心理治疗问题 1958年以后与他的博士研究生R H沃尔特斯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树 强调认知过程 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者的相互作用论 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 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 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他通过两个实验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品德教育的实验 得出社会学习理论 同时他认为 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 社会学习 人的许多态度或行为 不是通过其行为的直接后果即直接经验获得的 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 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 简言之 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 这也称之为 社会学习 榜样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 第一 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 生动鲜明第二 榜样本身的特点 如年龄 兴趣爱好 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 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第三 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 即学习者都能够做得到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第四 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第五 榜样的行为要感人 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二 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间接强化即儿童看到他人成功或受赞扬的行为 他也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而如果看待失败或受罚的行为 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自我强化就是达到自己设立的标准时 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7 3儿童的品德发展 一 儿童的道德认识二 儿童的道德情感三 儿童的道德意志四 儿童的道德行为 一 小学生的道德认知特点 Y 1 道德概念道德概念内涵逐渐丰富 具有形象性道德概念从情境性向稳定性发展2 儿童道德评价的发展从他律到自律注重效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面评价他人到自己3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说理法 讨论法 模仿法 消除 意义障碍 角色扮演 道德概念 形象性水平道德概念与具体道德行为和形象联系知识性水平把道德规范视为外在规定的知识内化性水平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说理时注意的问题 1 考虑儿童的实际2 结合具体直观的例子3 说理要科学 消除歧义 意义障碍 对道德要求和道德知识的心理抗拒类型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 二 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1 定义个体按一定社会道德标准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思想 行为时 产生的内心体验 问题 道德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有何作用 苏霍姆斯基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干枯的 苍白的语句 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2 道德情感的作用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相结合 才产生道德动机 促进道德行为缺乏道德情感是造成知行脱节 言行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专家强调 不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道德教育就不能达到目的 以知育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行育情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我的一双小手终于握住了姥爷的一双大脚 姥爷每晚都用热水烫脚 一点也不臭 我先给他洗脚后跟 可洗着洗着我才发现姥爷脚后跟上的皮都起来了 太干了 我不忍心再使劲洗 怕皮都掉下来 我再洗脚背 筋脉突兀的脚背上的皮有些松 脚趾上的皮有些抽抽 看来姥爷是真的老了 那我更应该给姥爷好好洗了 石家庄市裕华路小学六年级一小学生景洋子作文 给姥爷洗脚 三 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遗传素质的影响林崇德研究验证了遗传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遗传通过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 二是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二 现实环境的影响 现实环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 人际交往 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它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 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影响儿童的 1 家庭的良好气氛 2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3 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 案例 早晨去饮食店吃早餐 看到一对父母为孩子排队买早点而忙碌 而孩子却似少爷一样在那里静候等待 当孩子大口大口品尝美味早点时 父母却侍立两旁恭候 一会儿儿子将吃剩的早点往前一推说 我吃饱了 一对父母硬是劝说他多吃一点 直至儿子拍案而起 方才罢休 一对父母分享儿子吃剩的早餐 然后爸爸背起儿子的书包渐渐而去 这种现象是现有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 因为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父母白天忙于工作 下班忙于家务 在他们看来让子女吃好 用好 把孩子服侍好 这就是爱孩子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一是校风和班风的影响 二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 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三是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影响 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 三 个体自身的影响 综上所述 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 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性 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的桥梁 在这座多层次的桥梁上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 案例 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报道 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 在校学习成绩很好 也很精明能干 毕业后 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 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可是 他跑了几家公司 都被拒聘了 当他询问拒聘的原因时 得到的答复是 因为你有三次逃票的记录 我们不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 7 4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 本节主要内容 一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二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三 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四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一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第一 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第二 道德概念的掌握 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第三 道德概念的掌握 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2 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 3 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第一 从 他律 到 自律 第二 从 结果 到 动机 第三 从 对人 到 对己 第四 从 片面 到 全面 二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1 知情结合 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2 以美育情 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3 真情感化 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 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1 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 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2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意志3 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 四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发训练 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应注意 第一 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 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第二 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 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 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 让学生进行模仿第四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第五 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7 1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 一 学生不良品德的概念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要求或犯有较为严重的道德过错 因常被欺负一大学生竟刀劈室友 只因经常受到同宿舍的同学欺负 河南省郑州市某高校一大学生竟然刀劈 室友 4月27日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依法审结此案 以故意杀人罪 未遂 判处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5年 现年17岁的郭某系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人 于2004年9月考入河南省郑州市某高等院校 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在上学期间 郭某和同学朱某分在同一宿舍 因郭某性格内向 不好说话 所以身材强壮的朱某经常找碴欺负郭某 案发前的一个星期 朱某又以种种理由欺负郭某 心里非常窝火的郭某因为自忖打不过朱某 决定找机会对朱某进行报复 并随后准备了一把菜刀放在宿舍 2004年11月16日凌晨1时许 郭某在其宿舍趁朱某和其他同学熟睡之机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 站在宿舍中间的桌子上 朝正在上铺床上睡觉的朱某头部连砍数刀 致朱某右眼 头面部 手指多处受伤 郭某后被惊醒的同学制止 经郑州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鉴定 朱某右眼之损伤程度已构成重伤 案发后 郭某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二 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1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教育环境中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1 养而不教 重养轻教 2 宠严失度 方法不当 3 要求不一致 互相抵消 4 言行不检点 身教言教差 2 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三个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