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概括本章内容,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2 / 12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分析 20 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的趋势。二、本课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教学要点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 79 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3 / 12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一、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做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初见端倪。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4 / 12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一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0 世纪,国际格局曾有过哪两次变动?(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二次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上世纪两个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何不同?(其一,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其二,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其三,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各集团、各组织的综合国力、实力的强弱。 )而实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5 / 12期。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所以,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机遇:使中国获得经济建设的有利外部条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挑战: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顶住新的强权政治,坚持社会主义。 )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中,世界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呢?二、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二次大战后的两极世界格局,主要是由美苏两家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的。在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和为争夺霸权而全力以赴进行的争斗及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霸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也不断地加剧着世界的紧张局势。随着华约组织宣布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6 / 12明显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但比较起来,新的矛盾和冲突是局部性的,世界形势的总趋是走向缓和。(一)缓和与和平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原因何在?(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要点如下:(1)苏联解体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军事对抗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下以美苏对抗为背景的世界大战隐患随之消失。(2)冷战后,欧美大国在争夺过程中,表现出既竞争对立,又彼此依存的特点。如,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存有依赖;美国则千方百计地将俄罗斯的雄厚的科技、特别是军事技术为己所用。(3)冷战后,大国的争夺和角逐,以两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此相应,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上升,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有所下降。缓和的表现:1、国际裁军的进展7 / 12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积极的进展。199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把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推向一个高潮。但是,近年来的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却阴云笼罩。美国国会不仅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还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大量增加军费。1998 年春夏之交,南亚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印度在短时期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装置爆炸,巴基斯坦立即还以颜色;尔后印度又率先炫耀其火箭导弹技术,巴基斯坦不甘示弱。这种种举措,令世人瞩目,令国际社会不安,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令人欣慰的是,不久前,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报导了一则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坐到了谈判桌上,商谈停止核竞赛,我们翘首期待南亚和平进程的发展。2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 。作为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桥梁” ,朝鲜半岛具有双向流通的战略地位。这种东北亚核心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势力竞相渗透和争夺的场所。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8 / 12请同学们回忆,朝鲜的分裂状态是何时出现的?(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 度线。1948 年,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分裂局面形成。 )为什么朝鲜的统一进程会一波三折?其内因有:南北双方严重军事对抗的存在;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的分歧,如在统一的步骤、方法以及统一后的国家机构设置等具体问题上;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双方有成效的沟通的不足;等等。从外因角度讲,美、日、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角逐,影响和制约着朝鲜半岛的稳定、安全与和平统一。但是,朝鲜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本民族浓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上冷战后国际形势缓和趋势的影响,目前在朝鲜半岛出现了走向和解的大好形势。20 世纪 80 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始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 6 月,韩、朝两国领导人在平壤举行首脑会晤,发表共同宣言,承诺为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而努力。这次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我们坚信,朝鲜的南北统一一定能够实现。除了上述事例外,同学们是否还能指出当前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的事例。 (如巴以和平进程等。 )(二)紧张与动荡虽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仍然存9 / 12在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起冷战时期甚至有所增加。原因何在?1原因(l)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固有矛盾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如 1991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科索沃危机。科索沃是南联盟的自治省,居民中以阿族为主体,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从而与塞族当局产生冲突。(2)美国的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量为显示它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打着“建立民主” 、 “保护人权” 、 “维护和平”的旗号,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力图影响控制地区局势,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平衡秩序,导致一系列局部战争。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企图一举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强国地位,以利于控制海湾这一世界重要战略区。又如,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自治权问题,都属于南联盟的内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赤裸裸地武装干涉,非要控制这个地区不可。目的何在?第一,南联盟是北约东扩、南扩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中东欧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后,在北约的诱惑下争先恐10 / 12后欲加入北约,惟有南联盟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北约就以科索沃危机为借口,企图消灭南联盟,拔掉这面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旗帜。第二,南联盟是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仍具影响的最后一块阵地。北约侵犯南联盟,就是要把俄罗斯挤出欧洲,削弱它的大国地位。第三,北约要把科索沃变成它的新武器、新战术,特别是“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开创了不需要联合国授权和欧安组织同意而对北约防区外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的先例。总之,是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和全球霸主。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1999年 5 月 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请同学们说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中比较突出的紧张与动荡的例子。 (阿富汗战争)本课小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其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政治产生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布置作业一、选择题11 / 121朝鲜半岛分裂 55 年,北南双方最终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走向和解,说明了:(B)A朝鲜半岛双方从此不再有对抗和冲突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美国在亚洲的霸权政治失败D朝鲜北南双方走向统一2科索沃问题属于南斯拉夫内政,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之间长期的民族矛盾是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外部势力争夺巴尔干乃至欧洲主导权而采取的制裁、军事干预又加剧了危机的程度。这告诉我们(B)A民族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要靠政治和军事的手段去解决B民族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会对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c各民族间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D坚持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1999 年 5 月 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我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了强烈抗议,中美关系降至最低点。1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村官年度思想工作内容总结
-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 高竞争力面试题及答案精 编行业指导参考
- 在开学典礼暨教师节教师发言稿
- 小儿美克尔憩室超声课件
- 难点详解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乡村住房转让协议书范本
- 抖店合作经营协议合同范本
- 营地驱蚊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兼职外教聘请协议书范本
- 儿科穴位贴敷治疗讲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udi追溯管理制度
- 三一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轮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5-2030年)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化妆品外包生产管理制度
- 颅内静脉窦血栓护理查房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 【聊城】2025年山东聊城科技职业学院(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