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是“高新科技” ;学习形式是“自由读写”。教学设计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自由读写”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一组关于“高新科技”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自学语文的能力。一是还权与生,将读写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交还给学生。教师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授渔与生,将阅读的一般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而不散漫, “读写”能有实效。三是搭好舞台,创设活泼丰富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调的“读写” ,那是索然无味的。本单元,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而宜以合理的逻辑为序,教学的基本思路:发动准备自由阅读综合实践。之所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一是科技文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薄,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可教”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真知。2 / 23二、教学目标:1、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从小立志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2、理解高新科技代表了人类最高的科技水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3、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三、教学课时安排(共 14 课时)整体感知 1 课时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 课时自读、荐读 2 课时读书交流评比会 2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 课时自由作文 2 课时从小就要爱科学教学目标:1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2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和要求。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科技知识,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能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3 / 23资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留下了很多光辉灿烂的科技发明。文明是需要传承的, “少年强则国强”,正值青少年的你们身上就肩负着弘扬并发展文明的责任。当历史将要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为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作序,对青少年朋友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序言。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勾画圈点下列内容:1生字、难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查字典、词典,加注音和解释。2苏步青教授为什么说“从小就要爱科学”?在文中寻找这样说的理由。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阅读,直切主题,抓住文章的精髓,减少不必要的冗杂问题。并且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归纳出文章要点。 )(二)小组交流初读成果:生字词、文章内容(三)班级交流明确:苏步青教授说“从小就要爱科学”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即第一段内容) ;现代社会,我国“科教兴国”的国家政策(即第二段内容) ;现代科技4 / 23迅猛发展(即第三段内容) (四)了解序言基本特点师:科学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从小就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编撰了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 。既然是一篇序言,在文中作者对这本书都有哪些介绍?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然后班级交流。明确:文中介绍了这本书的编撰目的、形式特点和主要内容等。归纳:序言的基本特点写在著作正文之前,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三拓展、探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太空婚礼、克隆马、互联网)(二)科技发展论坛:科技与人类发展1播放中央电视台关注伊拉克特别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武器从步枪发展到大炮、核导弹,从战车发展到坦克、飞机。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现代的战争是科学技术的战争,但伴随而来的问题则是,威胁整个地球的“核危机” ,科技的高速发展是否会最终毁灭全部的文明?科学之路该何去何从?2小组讨论、交流看法。3班级交流。四总结5 / 23不管怎样,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落后就要挨打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大力发展科技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自古英雄出少年” , “少年强则国强” ,正如苏步青教授在序言的希望青少年朋友们“以建设国家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张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但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威胁。五课后作业把你在论坛中的看法写下来;关注最新科技动态。板书:从小就要爱科学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苏步青“知识就是力量” “科教兴国”科技的重要性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编撰目的形式特点序言的特征主要内容教学反思:在太空中理家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6 / 23教学重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教学难点: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的情况,引起学生的想像。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 ,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第二部分(227) ,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这遥各方面情况。第三部分(28) ,写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三、精读第二部分提问:这一部分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五层。第一层(29) ,写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第二层(1013) ,写自己在太空中长高了。第三层(1418) ,写自己在太空穿衣。第三层(1924) ,写自己在太空中沐浴。第四层(2527) ,写自己在太空中的睡眠。7 / 23四、探究1、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明确:吃食、跑步等在地球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了,在人们眼里显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文章最后说:“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明确:宇航员精神是探索精神,是冒险精神,是无畏精神,是舍己精神。五、小结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六、布置作业8 / 23教学反思: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2、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 ,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9 / 231、检查预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 ,供小组讨论。2、课堂导问: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b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d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明确: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10 / 23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第二课时一、师生探究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 “科”为其“科学性” ,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 ,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1、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 。出示问题组: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11 / 23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探究小结:科普短文重在“普” ,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2、合作探究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 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3、拓展延伸12 / 23分组讨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用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4、学生小结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从方法上、思想情感上考虑。5、延伸作业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兴技术。板书设计:奇妙的克隆谈家桢植物界的克隆:动物界的克隆:鱼类两栖类哺乳类一“多利”的诞生利与弊:13 / 23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学目标:1、了解新型生物技术对于创造花卉新品种的独特优势以及转基因花的优良特性;2、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3、小组交流体会亲切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新型生物技术和对于创造花卉新品种的独特优势以及转基因花的优良特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家花卉公司的广告这样说道:“你想拥有一束蓝色的月季吗?你想订购一束长开不败的鲜花吗?你想要怎样的一束鲜花,只要你描绘一下心中的形象,我们便能为你创造出你想的花卉”大家听了或许会感到奇怪:月季怎么会有蓝色的?花儿怎可能长开不败?这是不是骗人公司?不,这是实事!这是一种运用新型的生物技术创造出来的一种转基因花。这种花不但有以上特性,还有许多奇妙的性状,如果你想了解这五彩缤纷的花,就让我送你一束转基因花二、背景知识:14 / 23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题目是借人们相互赠送花卉以表达心意和美好的祝愿来引出要说明的对象,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情意。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转基因花。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转基因花卉的科技说明文,曾发表于 2001 年第 21 期的大自然探索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三、感受美丽:播放有关转基因花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基因花卉的美丽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花卉梦寐以求华裔2、勾画圈点出有关培育转基因花卉新品种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语句,组织交流,看看谁讲述的完整而且条理清楚3、理清文章的结构(一) (13)说明新型生物技术的独特优势和什么是转基因花。15 / 23(二) (46)说明转基因花的优良特性。(三) (78)总结全文。总分总五、再读课文,局部精读、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开头部分的第 2、3 段,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一层进一层地叙述新生物技术的优越性和一环扣一环地叙述改良花卉的方法的。、特别色彩。主要介绍科学家们在克隆与颜色相关的基因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应用价值。基因,已经克隆“多个” ,单是矮牵牛花中已经克隆到了两个;应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新色彩花卉,二是进行花色修饰。、特别新奇。主要介绍科学家们克隆有关基因并采取其他方式促使花卉在“香味、形状”等方面发射功能变化所取得的成绩。、特别长寿。主要介绍科学家们在延长花卉的保鲜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六、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的翅膀,热烈讨论一下“你需要什么样的转基因花卉”这个问题。、改良花卉,可以从形态、色彩、香味、寿命等方面着手,为了适应人类的需要,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七、板书设计:16 / 23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色彩成就新奇光明前景(联想)长寿诵读欣赏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2、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3、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播放雁门太守行的朗读录音,让大家在欣赏录音中感情朗读的同时体会诗歌中的意境。17 / 23二 、作者简介由学生给大家介绍,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李贺(790816)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 岁病逝。今存诗 240 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夏完淳,抗清英雄,这首诗是他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云间,松江的古称。三 、检查预习工作1、请学生齐读课文2、请一个同学再范读一遍,注意指点他的句读,情感。四 、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弄请文章的大体含义,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等会共同商榷。五 、诗歌赏析: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能够回答的放手给学生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引导点拨:问题18 / 231、诗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明确:雁门太守行描写了边城危急的战斗形势,歌颂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悲壮!2、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学生学会从赏析的角度回答。明确: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暴雨欲来,坚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 “黑云” ,象征敌情, “甲光” ,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手段,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3、颈联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明确: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诗人抓住“红旗” “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4、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19 / 23明确: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是平藩将士们爱国情怀的正面直接抒发。这两句诗运用典故,意思是说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德,将士们愿意手提宝剑效死疆场。在这里,诗人交代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原因。正所谓“身首离兮心不惩” ,“鬼魂魄兮为鬼雄” ,为全篇做了一个有力的收束,同时升华了主题。5、请以个同学尝试着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诗人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想象,运用了象征、夸张、暗示、烘托、以部分代全体等方法,抓住特征描写事物,使战斗场面有声有色,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6、让学生模仿这一课,自己品味赏析第二首诗歌别云间:本诗通过被捕离乡时情怀的抒发,表现了作者对即将永别的故乡的依恋和自己誓死不屈的决心。文章始终围绕“别”字抒情述怀,是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一、二句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三、四句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五、20 / 23六句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七、八句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希伯胺原料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核电电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无线垂直鼠标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用户行为分析-第149篇-洞察与解读
- 肿瘤免疫治疗专利布局-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常州市生态保护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福建金融监管局行测数量关系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廊坊市法律事务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人社部行测数量关系易错点
- 2025国考丹东市纪检监察岗位行测题库含答案
- 师德师风证明材料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习题解答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市政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表(套)
- 第六章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课件
- 供应链金融业务培训课件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 DF4内燃机车电路图
- 《八段锦教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