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钢地产首钢地产 蔡家项目 蔡家项目 N01 04 02N01 04 02 号地块 号地块 测量施工方案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五项目部 编制时间 编制人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审核人 审批人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目录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准备工作 4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5 5 平面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测设 6 6 基础部分的施工测量 8 7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 10 8 装修阶段施工测量 12 9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3 10 质量保证措施 13 11 沉降观测 14 12 安全和环保措施 14 13 验线计划 14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首钢地产 蔡家项目 N01 04 02 号地块 第十五项目部 测量施工方案 1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序号资料名称编号 1 首钢地产 蔡家项目二期 33 75 M1 及 M2 楼施工图纸及甲方文件 结施和建施 2 首钢地产 蔡家项目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3 规 程 规 范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 T185 2009 2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首钢地产 蔡家项目二期工程 共 46 栋单体工程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 N01 04 03 地块 总建筑面积 83702 11 平米 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采用桩基础 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2 12 1 基本概况如下表 基本概况如下表 楼号 建筑面积 m2 建筑基地面积 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 m建筑类型 32 楼2037 97715 012 19 3多层公共建筑 33 楼2465 26701 763 113 2多层公共建筑 34 楼6505 111528 2319 5多层公共建筑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35 楼1871 84710414 9多层住宅 36 楼2631 98950 12415 75多层住宅 37 楼2404 84917 62415 40多层住宅 38 40 42 44 47 49 2098 27780 66415 45多层住宅 39 41 43 46 48 50 2029 27772 74415 1 15 4多层住宅 楼号 建筑面积 m2 建筑基地面积 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 m建筑类型 45 楼 1305 45521 5413 85 多层住宅 51 楼 1705 52703 6415 00 多层住宅 52 楼 2256 70763 66415 80 多层住宅 53 楼 1559 15751 98413 20 多层住宅 54 55 56 楼 1661 52625 96415 20 多层住宅 57 楼 1458 81556 84414 60 多层住宅 58 楼 2067 75783 66415 80 多层住宅 59 楼 982 17490 32312 30 多层住宅 60 楼 1473 5701 98312 55多层住宅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61 楼 1659 88635 96412 80 多层住宅 62 楼 930 6320 97413 50 多层住宅 63 楼 1682 10640 73414 60 多层住宅 64 楼 1353 21562 66413 15 多层住宅 65 楼 1675 83678 49413 10 多层住宅 66 楼 1668 95665 96413 10 多层住宅 67 楼 2476 23812 74413 10 多层住宅 68 楼 2428 22831 36412 95 多层住宅 69 楼 2428 22831 36413 10 多层住宅 70 楼 2070 18723 66412 95 多层住宅 71 楼 1445 59540 45413 10 多层住宅 72 楼 1050 36409 14412 95 多层住宅 楼号 建筑面积 m2 建筑基地面积 m2建筑层数建筑高度 m建筑类型 73 楼 1049 72405 57413 10 多层住宅 74 楼 1257 72478 26413 10 多层住宅 75 楼 11913 30单层公共建筑 M1 M2 号 10 2413 60单层公共建筑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楼 2 22 2 本建筑物本建筑物 0 000 0 000 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如下表 单位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如下表 单位 M M 32 号楼33 号楼34 号楼35 号楼36 号楼37 号楼38 号楼 263 50264 50266 10256 40255 40253 90251 00 39 号楼40 号楼41 号楼42 号楼43 号楼44 号楼45 号楼 249 30245 90244 20240 80239 10235 40236 30 46 号楼47 号楼48 号楼49 号楼50 号楼51 号楼52 号楼 238 80240 50243 90246 00249 50250 70251 00 53 号楼54 号楼55 号楼56 号楼57 号楼58 号楼59 号楼 250 10244 10239 90235 70235 60239 20247 30 60 号楼61 号楼62 号楼63 号楼64 号楼65 号楼66 号楼 252 50252 10254 85252 50256 80260 00257 00 67 号楼68 号楼69 号楼70 号楼71 号楼72 号楼73 号楼 255 10252 20248 40245 50243 90241 00239 40 74 号楼75 号楼M1 号楼M2 号楼 236 50232 20258 90235 80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3 3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3 13 1 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规模项目部配备一名测量人员主持测量工作 两名测量员负责施工中日常 测量工作 共计测量人员三名 施工队伍各配 3 4 人配合测量工作 要求测量人员全部持 证上岗 3 23 2 测量仪器 机具的准备测量仪器 机具的准备 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科力达全站仪 KTS 442LL 1 台已检 电子经纬仪 DT 02CL 1 台已检 光学铅垂仪2 台已检 水准仪 KL 30 1 台已检 水准仪博飞 AL332 11 台已检 铝合金塔尺2 把已检 50m 钢尺2 把已检 5m 钢尺5 把已检 水平尺2 把已检 线坠2 个 对讲机8 部 要求所有计量器具均应经过法定计量检定合格 且在有效期内 3 33 3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3 3 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 明的阅读 以了解工程总体布局 工程特点 周围环境 每栋建筑物坐标 其次了解现场 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 水准点的位置以及每栋首层 0 000 的绝对标高 了解总图后 认真阅读建筑和结构施工图 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 立面 剖面的以尺寸 形状 构造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和它的放线依据 在熟悉图纸时 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 查看其相关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 吻合 有无矛盾存在 3 3 2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 4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 14 1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由项目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工作室 根据甲方给定的设计图纸和勘测院在现场周边 提供的平面坐标与高程控制点建立场区控制网和建筑物方格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 所 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 由测量负责人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各单位 工程应分组施工 统一管理 测量负责人应对各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 案交底 4 24 2 施测原则施测原则 4 2 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先确定平面控制网 后以 控制网为依据 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4 2 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 作方法 4 2 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 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4 2 4 测量方法要简捷 仪器使用要熟练 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力争做到省时 省工省费用 4 2 5 明确为工程服务 按图施工 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 发扬团结协作 实事求是 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 2 6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 数字正确 内容完整 字迹工整 测量精度要满足规 范 规程 和设计要求 根据现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4 2 7 测量工作应有组织 有纪律 有序进行 绝不可我行我素 4 34 3 施测方法施测方法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4 3 1 首先明确测量方案上原则 程序和方法并严格执行 坚持方案先行 交底明确 并严格按照图纸和交底进行施测 4 3 2 施测各细部线时应尽可能全面 详细地尽可能控制全面 从而保证施工有线可 依 主控轴线 细部轴线 细部线和标高线均应详细弹出并交圈 以保证各线相互闭合 从而为后续各阶段施工放线工作提供依据 4 3 3 各施工阶段 主体结构 装修和设备安装 的施测依据必须一致即依据必须为 一个 以免因平面线的错位而导致上下构件的错台或因标高线的错层而导致后续工作 如 门窗 电气 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 无法进行 5 5 平面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测设平面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测设 5 15 1 平面轴线控制网的测设平面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5 1 1 根据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场外控制点及 控制成果表 验收无误后办理交接桩 手续 经校验无误 作为导线控制网建立的依据 5 1 2 测绘所提供点数据 点号纵坐标 X M 横坐标 Y M 高程 H M OAC411085669 66254078 019259 746 OAB531785782 76554048 733263 766 OAC411285758 28853960 471263 786 测绘所提供点位置关系见附图 1 定位测量图 5 1 3 按照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的要求 导线定位桩的精度应符合下表要 求 测回数 等级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测距相对 中误差 2 仪 器 6 仪器 方位角闭 合差 导线全 长相对 闭合差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一级 2100 30051 300003 10 n 1 150 00 二级 1100 20081 140002416 n 1 100 00 5 1 4 定位方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 依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点与施工平面图 计算需要放样点 位的坐标及高程 5 1 4 1 挡墙施工定位测量 先根据图纸计算出挡土墙边线及开挖线角点坐标 标高 依据现场形成的导线桩控制 点 放样计算好的开挖线角点 并实测高程计算挖深 待挡墙开挖完成后进行二次放样边 线角点 并引出偏 1M 控制线 以备施工使用 5 1 4 2 人工挖孔桩 独立基础定位测量 先根据总平面图和结构图纸 计算出各个楼座桩基中心点坐标 轴线交点坐标及基础 交点坐标 依据现场形成的导线桩控制点进行放样 待井圈施工完毕后在井圈上部投测轴 线及桩心控制线 如下图所示 桩心误差 2CM GB0026 2007 5 1 4 3 主体结构施工定位测量 根据总平面图和结构施工图纸 绘制楼座轴线控制点坐标图 后附 并根据图纸坐标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进行轴线放样投测 轴线放样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GB50026 2007 等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 一级 1 300007 n 二级 1 1500015 n 注 n 为建筑的跨数 5 1 4 4 测定完成后需使用带基座棱镜架设在放样点上复合一次 放样完成后需及时 将控制桩点支护牢固 以保证可以长期使用 5 1 5 根据施工需要将建筑物外部控制转移到内部时 内控点设置在已建成的建筑物 预埋件或测量预埋标志上 内控点需统一布设 精度不低于一级控制网技术要求 投点允 许误差为 2mm 5 1 6 在有条件的位置做好前视和后视点 如固定建筑物的墙上 便于校核和恢复 控制桩做好以后将控制桩四周砌砖内部浇筑砼 再用脚手架防护好 以防破坏 5 25 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5 2 1 因本工程场地地貌高差较大 水准仪传递高程时测站太多导致累积误差增大 为便于施工 提高精度 依据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 3 个控制点 OAC4110 259 746 OAB5317 263 766 OAC4112 263 786 复核验收后由全站仪将高程引入至场内导 线控制点并在建筑物四周使用水准仪布设高程控制网 5 2 2 使用全站仪仪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进行施测 将高程引至场内平面导线控制点 技术要求必须达到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中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要求 见下表 平差计算后结果再交监理复核 经复测数据无误后 才能供工程施工用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 中误差 mm 边长 Km 观测方式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mm mm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四等 10 1 对向观测 40 D20 D 注 D 为测距边的长度 Km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角观测边长测量 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测回较差 仪器精度等级观测次数 四等2 级仪器 3 7 7 10mm 级仪器往返各一次 5 2 3 水准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合测法 技术标准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标准 闭合差 20或 6 Ln L 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 以 km 计 n 为测站数 6 6 基础部分的施工测量基础部分的施工测量 6 16 1 首层以下平面控制测量首层以下平面控制测量 6 1 1 轴线投测的基本方法 将经纬仪架设在轴线控制桩位上 经对中 整平后后视 同一方向上另一侧的桩 或主轴线标识 正倒镜复合引线 若三点均在同一线上则可直接 将所需的主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 在同一施工层上投测的纵横方向主控制线不得少 于两条 以此作角度 距离的校核 经校核无误后 方可在该施工层平面上测设其它相应 轴线 然后以轴线为依据测设各细部线和相应的控制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 上 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允许超过 3mm 6 1 2 基坑清槽时的平面控制 首先应认真仔细的阅读和核对施工图纸 明确设计意 图和槽底的施工任务即放线内容 对于比较复杂的部位 如集水坑 高低跨变阶处 后浇 带 电梯基坑等 应画出小图 放大图 各条细部线均应考虑因做法厚度 如垫层 防水 层 防水保护层的厚度 而应放大的尺寸 各个部位的放坡均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定用钢 筋或木桩钉出上下口的位置 6 1 3 垫层 防水保护层上的放线内容包括 基础 基础梁边线及控制线 核对集水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坑 高低跨变阶处 电梯基坑 标高等 6 1 4 基础垫层 防水保护层上的内容 施测程序和方法 基础及地梁垫层放线是比较关键的一步 其工作内容比较繁多 包括 柱墩 基础梁 墙 体 柱电梯井 集水坑 楼梯插筋等的位置 其又是施工面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和精确的定 位 因此必须严格遵循测量程序 首先依据建筑方格网准确投测各主控轴线 投测到施工 层的各主控轴线必须作距离和角度的校核 确保准确后再用钢尺分出各细部轴线 然后再 以各细部轴线为依据施测各细部线和相应的控制线 各细部线施测完毕后应用红油漆标识 清楚各条线的名称和用途 其中符号标识必须统一 文字标识的字体和文字方向必须一致 即字头只有向北和向西两个方向 做到详细 美观 一目了然 因本工程较多楼座基础部 分为多台阶面且高差较大 大钢尺需配合线坠使用 高低差处拉尺精度控制不稳定 故需 计算出每个台阶面处最少两条轴线控制线的坐标 用全站仪直接进行轴线放样 然后采用 钢尺在同一平面内分出细部轴线 6 1 5 32 33 商业楼地下室地面 其他楼座各施工层的平面控制均以轴线控制桩投 测的主控轴线为准 各施工层的放线方法和程序均同垫层 防水保护层上放线一致 6 26 2 首层以下的高程控制首层以下的高程控制 6 2 1 首层以下的标高传递 基坑内的高程传递依据现场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和水准的 办法 在高程控制点上后视铝合金塔尺并算出视线高程 前视转点塔尺读数 然后在楼座 处架设水准仪 后视转点塔尺读数 通过已有数据可推算出楼座位置仪器的视线高程 根 据施工需要在基坑内的护坡 34 33 32 及塔身上测设高程控制点 各楼 0 000m 绝对高程 6 2 2 地下室及基础部分各施工阶段的标高竖向传递和高程控制 6 2 2 1 基坑清槽和垫层 防水保护层上施工面的标高控制依据采用场地高程控制网 直接引测 经闭合差调整后的标高控制点 待塔吊沉降稳定后应把标高控制点引测到塔身 上 地下室基础部分以上各施工层的标高控制均应以塔身上和地下室外墙上引测的标高控 制点为准 标高引测时应采用大钢尺始终从原始点向上引测 施工到首层时应采用场地高 程控制点进行复核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6 2 2 2 基础 柱墩 梁顶的标高控制 基础 柱墩 梁施工前应将标高引测为各构 件的顶面标高的 1M 水平控制线 施工时据此标高下返 1M 即为构件的顶面标高 6 2 2 3 各层结构板 梁底等的标高控制 墙 柱拆模后 应将控制标高引测到墙 柱立面上即抄测出本层的建筑 1 000M 水平控制线 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建筑标高而定 下一层的建筑一米水平控制线必须和上一层的建筑 1M 水平控制线配合使用即相互校核后再 使用 7 7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 7 17 1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7 1 1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为紧张且现场可供使用的场地有限不便于持续使用外控 所 以首层以上轴线的竖向投测只能采用内控 即采用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轴线 7 1 2 内控点的布设原则 内控点的布设应根据地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来考虑 各个 施工段上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的主轴线应不少于两条 且不得大一个尺长 50M 以保证 施测时各轴线的相互闭合 7 1 3 竖向投测孔洞的留设 内控孔洞的留置应避开梁 柱等承重构件以保证孔洞的 上下贯通 孔洞的留设应用模板做成上口为 200 200 下口为 170 170 的标准模型 下层 的方木垫块 龙骨 钢管架等应避开内控孔洞 7 1 4 内控点的布设方法 首先应在首层结构板砼浇筑前用 100X100X10 的钢板 每块 钢板下加焊四根 100 长的钢筋固定筋 水平固定在钢筋上 要求钢板的上表面应高于结构 板标高 3mm 砼浇筑后应依据建筑方格网将主轴线投测到首层的结构板面上 作角度和距 离的校核 如果轴线在 3mm 以内应调整过来 以保证地上各建筑物放线准确 主控轴校核 完毕后应精确的将内控点布设在预留的钢板上 作点时采用水泥钉在钢板上钉出一个小点 小圆点的直径不得大于 1mm 点位应清楚作好标识 7 1 5 地上建筑物主控轴线的竖向投测程序 7 1 5 1 主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将孔洞的障碍物清理干净 以保证垂准仪激光束上下贯 通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7 1 5 2 垂准仪的操作 仪器对中整平后应将仪器目镜调清楚 保证接收靶上的激光 点最小 然后分别将水平读盘对准到 0 度 90 度 180 度 270 度的部位分别投测 7 1 5 3 施工层上的点位采集 首先应在接收靶上贴一张白纸 当接收到测站提供的 信号和激光点后应精确在白纸上在 0 度 90 度 180 度 270 度时分别作出四个点 然后 对角连线 所得交点即为待测点 7 1 5 4 施工层 工作面 上的点位校核 首先用 50M 大钢尺将接收靶上采集到的点 位进行距离校核 然后用经纬仪作角度校核 一经校核合格后方可用经纬仪测设出主控轴 线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 目允许误差 mm 每 层 3 H 30m5 30m H 60m 10 60m H 90m15 90m H 120m 20 120m H 150m 25 总 高 H 150m H 30 7 1 5 5 施工层上的平面放线程序和地下室部分的平面放线相同即依次为 主控轴线 轴线 细部线 细部各相应的控制线 要求统一采用 1M 控制线 7 1 5 6 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项 目允许误差 mm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L 30m 5 30m L 60m 10 60m L 90m 15 90m L 120m 20 120m L 150m 25 外廓主轴线长度 H 150m L 3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 梁 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7 27 2 高程控制高程控制 7 2 1 高程基准点的布设 高程基准点应布设在首层外墙角 或边角柱 上 所示高 程为 1 000M 绝对标高 18 600M 布设高程基准点应考虑到施工层上的分区状况 即每 个施工流水段不得少于 2 个点相互闭合 7 2 2 标高的竖向传递 标高的竖向传递采用 50M 大钢尺始终从高程基准点向上引测 每个施工段引测的基准点不得少于 2 个 经校核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方可取平均值作为该层 竖向控制的依据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 目允许误差 mm 每 层 3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H 30m 5 30m H 60m 10 60m H 90m 15 总 高 H 90m H 120m 20 120m H 150m 25 150m H 30 7 2 3 施工层上墙 柱 梁 板的标高控制 采用双控的办法保证竖向控制精度即在墙 柱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板标高的 0 500M 水平控制线 现场所示为红三角上表面 墙 柱 拆模后应抄测建筑 1 000M 水平控制线 精确弹出墨线 两个标高应相互闭合 梁底标高 即梁口线 应使用下层建筑 1 000M 水平控制线测设 8 8 装修阶段施工测量装修阶段施工测量 8 18 1 平面控制平面控制 8 1 1 装修阶段的平面放线应与结构施工阶段的放线系统一致 即使用结构阶段的平面 控制系统 隔墙 构造柱 设备安装等 测设工作前应用清水清晰冲出结构阶段所测设的控 制线 如主控轴线 轴线等 施测时应环环紧扣 相互闭合 8 1 2 房间净空和方正的控制 测设各隔墙线时应测设出各墙体的 0 300M 控制线 以 保证墙体立面施工 抹灰 刮腻子 的精度 8 28 2 高程控制高程控制 室内建筑装修地面标高 房间吊顶 设备安装等的标高控制均应与结构施工阶段的标 高系统一致 抄测时应使用结构施工阶段所标识的建筑 1 000M 水平控制点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9 9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19 1 建筑物四大角的控制建筑物四大角的控制 首层墙 柱施工完成后应分别在距建筑物大角 30cm 处外墙 或柱 上 各弹出一条 自下而上的铅垂直线 并涂上红三角标识 作为上层墙体支模的控制线 上层墙体支模板 时 应以此 30CM 控制线为基准 以保证墙 柱 角与下一层墙 柱 角在同一铅直线上 以此用经纬仪层层传递 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上下垂直和方正 9 29 2 墙 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墙 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 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 放线时首先 根据轴线测设出墙柱边的 0 500M 控制线 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 各层墙柱施工完毕后应将 各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墙柱立面上 以便用此线测设梁口线 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 并满足装修阶段施工测量的需要 9 39 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过程中 每层墙体完成后 用经纬仪投测出门窗洞口的竖向中心线 洞口两 侧的边线也应弹在墙体立面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向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 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 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9 49 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 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 5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 并 用红油漆作好标识 在后续的施工中 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 并投测 到侧面上用红三角作好标识 10 10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0 1 测量作业时应严格执行 规程 方案和技术交底 10 2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0 3 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 必须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标识保存完好 10 4 施工图 测量桩点 必需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10 5 所有测量作业完成后 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 和互检后 报质检员 监理查验 后方可作为施工的依据 10 6 自检时 对作业成果必须进行全数检查 10 7 核验时 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 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 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10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招商合同协议书模板
- 股票保本保收益合同范本
- 甲方解除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田地征收合同协议书模板
- 食堂员工管理合同协议书
- 船舶买卖诚意转让协议书
- 阳光房建设售卖合同范本
- 机电维修店转让合同范本
- 村庄污水坑回填合同范本
- 网络工程师合伙合同协议
- CRRT应急处置预案
- 糖尿病足课件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单
- 合作双方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 七年级上册口算题300道
- 办公楼物业服务标准(保洁服务类)
- 解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2024)课件(全文)
- IDC机房运维技术服务项目方案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试剂管理方案评审
-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