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_第1页
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_第2页
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_第3页
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_第4页
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0 W网规高培-室内覆盖设计.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CDMA 室内覆盖室内覆盖 前言前言前言前言 在室内 隧道及地铁内 仅靠室外基站天线覆盖 由于信号受障碍物的阻挡 通话效果很差 甚至服 务中断 此外大型建筑物内往往通过微蜂窝系统来 解决系统容量问题 但由于室内环境不同于室外 墙壁的阻挡使得一个固定点的天线很难形成有效的 覆盖 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增 强基站的覆盖 所以要必要对某些覆盖目标做室内 分布系统进行室内覆盖 在室内 隧道及地铁内 仅靠室外基站天线覆盖 由于信号受障碍物的阻挡 通话效果很差 甚至服 务中断 此外大型建筑物内往往通过微蜂窝系统来 解决系统容量问题 但由于室内环境不同于室外 墙壁的阻挡使得一个固定点的天线很难形成有效的 覆盖 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增 强基站的覆盖 所以要必要对某些覆盖目标做室内 分布系统进行室内覆盖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了解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了解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了解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了解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 了解室内覆盖规划的流程了解室内覆盖规划的流程了解室内覆盖规划的流程了解室内覆盖规划的流程 了解室内覆盖优化的分析了解室内覆盖优化的分析了解室内覆盖优化的分析了解室内覆盖优化的分析 学习完本课程 您将能够 学习完本课程 您将能够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T 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三章 室内覆盖优化分析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三章 室内覆盖优化分析 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性能与价格的最佳组合性能与价格的最佳组合 干扰与抑制干扰与抑制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与普通规划设计比较的特殊点 与普通规划设计比较的特殊点 室内传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室内传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通常的网络估算方法不适用于室内情况 通常的网络估算方法不适用于室内情况 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获得经验数据的难度增加 指导意义弱化 获得经验数据的难度增加 指导意义弱化 规划 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规划 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 导致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质量对测试验证和优化的依赖性大 大增加 导致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质量对测试验证和优化的依赖性大 大增加 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机场机场机场机场车站车站车站车站码头码头码头码头 话务密度比较高 话务密度比较高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一般需要通盘考虑 使用室外基站实现 对 室外及部分室内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对室外基站的覆盖 盲区和话务热点区域进行附加覆盖 可以从室外宏基站中分配 出小区作为室内覆盖信号源 保证室内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一般需要通盘考虑 使用室外基站实现 对 室外及部分室内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对室外基站的覆盖 盲区和话务热点区域进行附加覆盖 可以从室外宏基站中分配 出小区作为室内覆盖信号源 保证室内 室外的用户切换为更 软切换 室外的用户切换为更 软切换 室内房间举架都比较高 房间面积比较大 室内天线选型要 考虑施工难度和覆盖效果 优先选择贴墙安装的天线 其次选 择吸顶安装的天线 室内房间举架都比较高 房间面积比较大 室内天线选型要 考虑施工难度和覆盖效果 优先选择贴墙安装的天线 其次选 择吸顶安装的天线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会议中心会议中心会议中心体育场馆体育场馆体育场馆体育场馆 用户的话务主要以事件为触发 平时几乎没有话务量 但是 有展览 用户的话务主要以事件为触发 平时几乎没有话务量 但是 有展览 会议会议 赛事举行的时候 话务量会出现涌浪高峰 所 以容量估算时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容量估算以峰值话务量来设 计 赛事举行的时候 话务量会出现涌浪高峰 所 以容量估算时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容量估算以峰值话务量来设 计 会展中心会展中心 会议中心会议中心 体育场馆的新闻中心会有大量的数据 业务覆盖要求 这些在规划阶段需要区别考虑 体育场馆的新闻中心会有大量的数据 业务覆盖要求 这些在规划阶段需要区别考虑 可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1室内分布系统多小区情况 注意切换设计 室内分布系统多小区情况 注意切换设计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购物商场购物商场购物商场购物商场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大型超市大型超市 用户业务主要以话音业务为主 高峰时段 晚上用户业务主要以话音业务为主 高峰时段 晚上 节假日全 天 的话务密度较大 节假日全 天 的话务密度较大 覆盖为主要考虑目标覆盖为主要考虑目标 切换主要考虑大门出入口的切换问题切换主要考虑大门出入口的切换问题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商务写字楼商务写字楼商务写字楼商务写字楼酒店酒店酒店酒店 高端用户占比重较大 室内覆盖需要考虑固定用户的数据业 务覆盖要求 酒店低层的商务区和消费区的话务量占比重较 大 高层客房的话务量占比重较小 规划时需要区别对待 高端用户占比重较大 室内覆盖需要考虑固定用户的数据业 务覆盖要求 酒店低层的商务区和消费区的话务量占比重较 大 高层客房的话务量占比重较小 规划时需要区别对待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政府机关办公楼政府机关办公楼政府机关办公楼政府机关办公楼 室内分布系统必须提供优质的网络覆盖 对运营商而言这具 有重要意义 用户业务主要以话音为主 高端用户占比重较大 室内分布系统必须提供优质的网络覆盖 对运营商而言这具 有重要意义 用户业务主要以话音为主 高端用户占比重较大 覆盖和容量都必须重点考虑覆盖和容量都必须重点考虑 切换除了大门出入口 在室内特定区域 如窗户 室内分布 和室外基站的切换也是考虑的重点 切换除了大门出入口 在室内特定区域 如窗户 室内分布 和室外基站的切换也是考虑的重点 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的总体规划思路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设计目标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分不同场景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分不同应用环境 分不同应用分不同应用分不同应用分不同应用 运营商运营商运营商运营商WCDMAWCDMA单系统室内系统设计单系统室内系统设计单系统室内系统设计单系统室内系统设计 运营商自身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运营商自身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运营商自身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运营商自身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系统间干扰分析系统间干扰分析 多运营商多运营商多运营商多运营商IRSIRS共用分布系统设计共用分布系统设计共用分布系统设计共用分布系统设计 使用接口节点来将不同运营商的不同系统的信号引入分布系统使用接口节点来将不同运营商的不同系统的信号引入分布系统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T 第一章 室内覆盖规划的思路第一章 室内覆盖规划的思路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三章 室内覆盖优化分析第三章 室内覆盖优化分析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 第二节 勘查测试第二节 勘查测试 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 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第五节 切换第五节 切换 小区重选设计小区重选设计 第六节 方案设计第六节 方案设计 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 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 覆盖目标覆盖目标覆盖目标覆盖目标 明确室内覆盖的范围即具体的楼宇目标和覆盖的具体楼层 明确室内覆盖的范围即具体的楼宇目标和覆盖的具体楼层 确定室内覆盖的覆盖质量要求 覆盖概率要求 不同的覆盖 概率 对应不同的设计余量 确定室内覆盖的覆盖质量要求 覆盖概率要求 不同的覆盖 概率 对应不同的设计余量 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 业务需求业务需求业务需求业务需求 CS12 2K CS64K PS64K PS128K PS384K PS业务上下行可进行组合实现业务上下行可进行组合实现 基本业务需要在和运营商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 此时规划人 员可以加以引导 结合市场部的策略和我司应用经验向客户推 荐基本业务类型 基本业务需要在和运营商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 此时规划人 员可以加以引导 结合市场部的策略和我司应用经验向客户推 荐基本业务类型 确定基本业务需求之后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确定业务门限确定基本业务需求之后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确定业务门限 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 容量目标容量目标容量目标容量目标 新建新建3G室内分布系统 首先估算覆盖大楼的预测用户数 然 后根据已经和运营商确定话务模型进行相应的话务量计算 从 而得到相应的容量 室内分布系统 首先估算覆盖大楼的预测用户数 然 后根据已经和运营商确定话务模型进行相应的话务量计算 从 而得到相应的容量 对于已有对于已有2G分布系统 增加分布系统 增加3G分布系统时关于系统容量可 以先分析 分布系统时关于系统容量可 以先分析2G分布系统的话务情况 并结合上面分布系统的话务情况 并结合上面3G业务开展情 况和运营商对于 业务开展情 况和运营商对于3G业务的预期 来判断业务的预期 来判断3G系统的容量系统的容量 根据估算容量确定根据估算容量确定3G室内分布信号源对应的基站站型 室内分布信号源对应的基站站型 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设计目标分析 用户投资规模用户投资规模用户投资规模用户投资规模 必须考虑可能的投资规模限制带来的设计不能满足的问题 提前引导客户 要么降低系统设计要求 要么增加相应的投 资规模 必须考虑可能的投资规模限制带来的设计不能满足的问题 提前引导客户 要么降低系统设计要求 要么增加相应的投 资规模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 第二节 勘查测试第二节 勘查测试 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 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第五节 切换第五节 切换 小区重选设计小区重选设计 第六节 方案设计第六节 方案设计 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现网系统覆盖勘测现网系统覆盖勘测现网系统覆盖勘测现网系统覆盖勘测 测试室外测试室外3G宏基站的导频信号 需要记录导频的数量 强度 以及这些导频信号在楼层内 外的分布 宏基站的导频信号 需要记录导频的数量 强度 以及这些导频信号在楼层内 外的分布 已有已有2G室内分布系统的大楼 在作调查的时候应该注意记录 已有 室内分布系统的大楼 在作调查的时候应该注意记录 已有2G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电平情况 注意总结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电平情况 注意总结2G室内分布 覆盖不好的地方或者楼层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 室内分布 覆盖不好的地方或者楼层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2G系统相关 的切换测试 在 系统相关 的切换测试 在3G室内系统设计时候可以参考室内系统设计时候可以参考2G网络测试情 况 网络测试情 况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 获得尽可能详细的大楼建筑图纸 包括每个覆盖目标楼层的 平面图 各个方向的立面图 尽可能获得 获得尽可能详细的大楼建筑图纸 包括每个覆盖目标楼层的 平面图 各个方向的立面图 尽可能获得 AutoCAD 格式的电 子件 其次为工程晒图的扫描件 格式的电 子件 其次为工程晒图的扫描件 大楼内部强电井 弱电井的施工图纸 并在上面标注物业允 许走线穿孔的位置以及现有可利用的传输线路 大楼内部强电井 弱电井的施工图纸 并在上面标注物业允 许走线穿孔的位置以及现有可利用的传输线路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建筑物室内勘查建筑物室内勘查建筑物室内勘查建筑物室内勘查 确定覆盖范围 明确大楼内各楼层的覆盖要求与区别 确定覆盖范围 明确大楼内各楼层的覆盖要求与区别 拍摄足够数量的数码照片 以能够较为完全的体现大楼室内 的结构细节和外形轮廓 拍摄足够数量的数码照片 以能够较为完全的体现大楼室内 的结构细节和外形轮廓 确定内墙确定内墙 楼板楼板 天花板的建筑材料以及厚度 用以估计其 穿透损耗 天花板的建筑材料以及厚度 用以估计其 穿透损耗 确定可获得的传输 电源和布线资源 物业对施工的要求 确定可获得的传输 电源和布线资源 物业对施工的要求 确定基站设备必须的机房以及天线馈线等的安装空间 确定基站设备必须的机房以及天线馈线等的安装空间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室内室内室内室内CWCW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如果条件允许 可采集足够多的如果条件允许 可采集足够多的 CW 路测数据 并进行室内 传播模型校正 路测数据 并进行室内 传播模型校正 Ls dBm 32 44 20lg f MHz 20Nlg d km Li f 频率值 频率值 3G信号下行频率 信号下行频率 d 手机天线和室内分布系统天线间的最大距离 单位是 手机天线和室内分布系统天线间的最大距离 单位是km 或者或者m Li 路径损耗附加值 路径损耗附加值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室内室内室内室内CWCW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室内室内 CW 测试的信号源可以使用测试的信号源可以使用Agilent 4436 4438 或或 R D SMIQ03B 矢量信号源 其输出功率在矢量信号源 其输出功率在5dBm 左右线性度 比较好 可以满足室内测试需要 发射天线可用 左右线性度 比较好 可以满足室内测试需要 发射天线可用UE测试天线代 替 测试天线代 替 对于室内天线覆盖对于室内天线覆盖CW测试 一般是不提倡进行传播模型的 校正工作的 目前的规划软件也是不支持这类模型的校正 可以根据经验建好站后直接测试覆盖效果 测试 一般是不提倡进行传播模型的 校正工作的 目前的规划软件也是不支持这类模型的校正 可以根据经验建好站后直接测试覆盖效果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室内室内室内室内CWCW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没有进行没有进行CW测试时 考虑使用基本室内传播模型 测试时 考虑使用基本室内传播模型 d 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的距离 单位米 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的距离 单位米 n 衰减指数 取值如下 场景衰减指数 衰减指数 取值如下 场景衰减指数 n 标准差标准差 lg 105 38 dndPL 场景场景衰减指数衰减指数 n 标准差标准差 dB All Locations3 1416 3 Same Floor2 7612 9 Through 1 Floor4 195 1 Through 2 Floor5 046 5 Through 3 Floor5 226 7 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勘查测试 室内室内室内室内2G2G信号测试信号测试信号测试信号测试 列表分区域进行列表分区域进行2G信号电平测试 记录测试点的服务小区的信号电平测试 记录测试点的服务小区的 CELL ID 信号强度 测试点服务小区邻小区的 信号强度 测试点服务小区邻小区的BCCH频点和 信号强度 频点和 信号强度 主要的切换区域进行切换测试 重点在于可能的切换区域比 如大堂门口 电梯口等进行切换测试 记录主要服务小区和邻 小区的信号强度等信息 主要的切换区域进行切换测试 重点在于可能的切换区域比 如大堂门口 电梯口等进行切换测试 记录主要服务小区和邻 小区的信号强度等信息 测试结果及目的 处理形成测试结果及目的 处理形成2G信号分布图 或者表格 以 便结合 信号分布图 或者表格 以 便结合2G反推反推3G信号覆盖的方法来推算信号覆盖的方法来推算3G覆盖情况覆盖情况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 第二节 勘查测试第二节 勘查测试 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 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第五节 切换第五节 切换 小区重选设计小区重选设计 第六节 方案设计第六节 方案设计 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 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 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 原则上和室外宏蜂窝的容量估算方法基本一致 原则上和室外宏蜂窝的容量估算方法基本一致 和运营商确定各种不同和运营商确定各种不同3G业务的等效每线话务量 综合评估 覆盖目标的用户数 初步估算覆盖目标的大致话务量 根据话 务量来确定系统需要的容量要求 业务的等效每线话务量 综合评估 覆盖目标的用户数 初步估算覆盖目标的大致话务量 根据话 务量来确定系统需要的容量要求 已有已有2G系统或者是其他的无线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参照相关 系统的话务量 并结合 系统或者是其他的无线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参照相关 系统的话务量 并结合3G业务实际情况和运营商进行讨论确定 业务实际情况和运营商进行讨论确定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上行某种业务的单用户负荷 小区上行的虚拟信道数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上行某种业务的单用户负荷 小区上行的虚拟信道数 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 j job j j NE RW A 1 1 virtual S UL virtual A N i N 1 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软阻塞概率的计算软阻塞概率的计算 NErlangB a NErlangB N a a softPr 111 1 1 1 virtualvirtual NNa virtual NN virtual Traffic 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容量估算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根据软阻塞概率 虚拟信道数 计算对应虚拟信道下的虚拟 话务量 将估算的小区虚拟用户数 与室内覆盖楼层中估算的用户数 比较 如果大于 则说明容量满足要求 容量估算 上行为例 根据软阻塞概率 虚拟信道数 计算对应虚拟信道下的虚拟 话务量 将估算的小区虚拟用户数 与室内覆盖楼层中估算的用户数 比较 如果大于 则说明容量满足要求 2 2 j jj j jj virtual virtual virtual Erlang A Erlang A Traffic Erlang Traffic 小区上行可支持用户数 覆盖估算覆盖估算覆盖估算覆盖估算 系统链路预算系统链路预算系统链路预算系统链路预算 采用采用Keenan Motley室内传播模型 室内传播模型 计算距离天线计算距离天线d处的信号路径损耗值处的信号路径损耗值 场景场景衰减指数衰减指数 n 标准差标准差 dB All Locations3 1416 3 Same Floor2 7612 9 Through 1 Floor4 195 1 Through 2 Floor5 046 5 Through 3 Floor5 226 7 lg 10 5 38 dndPL 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 业务门限预算业务门限预算业务门限预算业务门限预算 3G独立分布系统业务门限 考虑时较简单 参考室外宏蜂窝 的参数 独立分布系统业务门限 考虑时较简单 参考室外宏蜂窝 的参数 共用分布系统的情况时候主要考虑几点差异 即不同系统的 频率损耗差异和接入共用分布系统时候的插入损耗差异 共用分布系统的情况时候主要考虑几点差异 即不同系统的 频率损耗差异和接入共用分布系统时候的插入损耗差异 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覆盖和容量估算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一般来讲我们在室内覆盖设计干扰考虑的时候仅仅需要考虑 有 一般来讲我们在室内覆盖设计干扰考虑的时候仅仅需要考虑 有频段相邻频段相邻的两个运营商之间的干扰问题即可的两个运营商之间的干扰问题即可 三种场景下干扰门限的推算 三种场景下干扰门限的推算 运营商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和运营商的室内分布系统和运营商B的宏蜂窝的宏蜂窝 运营商运营商B的室内微蜂窝对运营商的室内微蜂窝对运营商A的室外宏蜂窝的室外宏蜂窝 运营商运营商A自身的干扰自身的干扰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运营商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和运营 商 的室内分布系统和运营 商B的宏蜂窝的宏蜂窝 主要考虑的是运营商主要考虑的是运营商B的终端和 运营商 的终端和 运营商A的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之 间的最小耦合损耗 包括第一邻 频泄漏比和第二邻频泄漏比 的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之 间的最小耦合损耗 包括第一邻 频泄漏比和第二邻频泄漏比 作为运营商作为运营商A一般可以尽量避免和运营商一般可以尽量避免和运营商B存在第一邻频干扰问题 从而存在第一邻频干扰问题 从而 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 在判断和分析邻频干扰时可以依据运营商得到更好的网络质量 在判断和分析邻频干扰时可以依据运营商A现有的现有的 2G系统测试信号电平进行反推系统测试信号电平进行反推3G干扰门限 干扰门限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噪声上升容忍度30dB NodeB接收机的动态接收范围 协议中建议的最大 容忍干扰是 73dB 就是说在噪底之上的噪声上升容忍度为32dB 我们在作设 计时候出于保守将噪声上升容忍度设置为30 dB 对应上表可以得出 如果2G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实测结果 BCCH的接收 电平有超过 23 5dBm的点 此分布系统有可能受到干扰 需要更改配置 加大最小耦合损耗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运营商运营商B的室内微蜂窝对运营商的室内微蜂窝对运营商 A的室外宏蜂窝 运营商 的室外宏蜂窝 运营商A的宏蜂窝小区的终端在 运营商 的宏蜂窝小区的终端在 运营商B的室内分布系统内 由 于受到来自运营商 的室内分布系统内 由 于受到来自运营商B的室内分布 系统下行干扰 将会对运营商 的室内分布 系统下行干扰 将会对运营商A 的室外宏蜂窝产生影响 一般可以接受的由于运营商的室外宏蜂窝产生影响 一般可以接受的由于运营商B的下行干扰而导致的下行干扰而导致 Ec Io解调门限上升为解调门限上升为0 4dB 也就是假定可接受的干扰水平比系统的基础噪 声低 也就是假定可接受的干扰水平比系统的基础噪 声低10dB 我们可以通过运营商 我们可以通过运营商A和运营商和运营商B的的3G信号电平比值来衡量这 种干扰的影响 信号电平比值来衡量这 种干扰的影响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运营商A的宏蜂窝的终端收到运营商B的强邻频泄漏干扰 在这里只要 达到上面表格的测试要求 基本上就可以避免通信 死区 从上表我 们可以看出只有当B的信号比A的信号高34 8dB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 况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运营商运营商A自身的干扰自身的干扰 运营商运营商A的手机距离其自身的室 内分布系统天线很近的时候 在 的手机距离其自身的室 内分布系统天线很近的时候 在 NodeB接收端会产生突发的噪 声抬高 在 接收端会产生突发的噪 声抬高 在UE的最小发射功率 之内无论如何是不能通过功率 的最小发射功率 之内无论如何是不能通过功率 控制来限制噪声上升的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其所对应的可能会对系统产生 影响的最小耦合损耗 控制来限制噪声上升的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其所对应的可能会对系统产生 影响的最小耦合损耗 3dB的容忍噪声上升源于这样的假设 距离天线更远的手机 有更大的路 径损耗 有 的容忍噪声上升源于这样的假设 距离天线更远的手机 有更大的路 径损耗 有3dB的功率余量来克服距离天线更近的手机的突发干扰 如果 被估计的功率余量比假设的更高的话 那么通过 的功率余量来克服距离天线更近的手机的突发干扰 如果 被估计的功率余量比假设的更高的话 那么通过2G信号电平反推得到的数 据更加宽松一些 一般来讲只要分布天线正下方的 信号电平反推得到的数 据更加宽松一些 一般来讲只要分布天线正下方的2G信号电平在信号电平在 19dBm 之下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之下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干扰门限预算 3dB的容忍噪声上升源于这样的假设 距离天线更远的手机 有更大的 路径损耗 有3dB的功率余量来克服距离天线更近的手机的突发干扰 如果被估计的功率余量比假设的更高的话 那么通过2G信号电平反推得 到的数据更加宽松一些 一般来讲只要分布天线正下方的2G信号电平 在 19dBm之下就不存在这类问题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 第二节 勘查测试第二节 勘查测试 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 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第五节 切换第五节 切换 小区重选设计小区重选设计 第六节 方案设计第六节 方案设计 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信号源选择信号源选择信号源选择信号源选择 大容量的基站设备大容量的基站设备HUAWEI NodeB3812 单机柜最大可支 持 单机柜最大可支 持12小区 在机场车站以及大型写字楼等高话务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优先考虑大容量基站 小区 在机场车站以及大型写字楼等高话务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优先考虑大容量基站 中等容量的基站设备中等容量的基站设备HUAWEI NodeB3806 在初期系统容 量不是很大并且有扩容潜力的室内系统可以引入 在初期系统容 量不是很大并且有扩容潜力的室内系统可以引入 小容量基站设备小容量基站设备HUAWEI 3802C RRU 室外宏蜂窝的基站容量较大 室内分布系统和室外宏 蜂窝之间存在切换关系且切换区域较大 可以引入 室外宏蜂窝的基站容量较大 室内分布系统和室外宏 蜂窝之间存在切换关系且切换区域较大 可以引入 直放站 尽量选择在覆盖区域相对较为封闭的区域 直放站 尽量选择在覆盖区域相对较为封闭的区域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合路器 滤波器选择合路器 滤波器选择合路器 滤波器选择合路器 滤波器选择 普通的二合一 多合一和混合合路器 普通的二合一 多合一和混合合路器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考虑指标 频率范围 插入损耗 隔离度 功率容限和驻波 比 考虑指标 频率范围 插入损耗 隔离度 功率容限和驻波 比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合路器合路器合路器合路器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滤波器滤波器滤波器滤波器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1 1 一般单根天线覆盖区域较小的场合 建议使用全向天线 一般单根天线覆盖区域较小的场合 建议使用全向天线 覆盖比较空旷的狭长区域 则建议采用定向天线 覆盖比较空旷的狭长区域 则建议采用定向天线 多系统共用天线系统时候选用宽频天线 多系统共用天线系统时候选用宽频天线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2 2 棒状全向天线 隐蔽安装 安装在天花板上面 进行层内或 兼顾上一楼层的覆盖 引入天花板的穿透损耗 棒状全向天线 隐蔽安装 安装在天花板上面 进行层内或 兼顾上一楼层的覆盖 引入天花板的穿透损耗 吸顶全向天线 紧贴天花板安装 进行层内或兼顾下一楼层 的覆盖 吸顶全向天线 紧贴天花板安装 进行层内或兼顾下一楼层 的覆盖 平板定向天线 贴墙安装 进行层内覆盖 平板定向天线 贴墙安装 进行层内覆盖 八木天线 电梯井 大型仓储超市 窄带天线 一般在八木天线 电梯井 大型仓储超市 窄带天线 一般在 WCDMA单系统时候建议使用 多系统时不建议使用 直放站 的施主天线 单系统时候建议使用 多系统时不建议使用 直放站 的施主天线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天线选择 3 3 对数周期天线 覆盖电梯井 大型仓储超市 宽带天线 增 益一般小于 对数周期天线 覆盖电梯井 大型仓储超市 宽带天线 增 益一般小于10dBi 运营商多系统公用 运营商多系统公用DAS时使用 时使用 泄漏电缆 应用于地铁隧道特殊场景下室内覆盖 某些狭长 的天线安装空间有限室内覆盖区域 价格较贵 施工困难 泄漏电缆 应用于地铁隧道特殊场景下室内覆盖 某些狭长 的天线安装空间有限室内覆盖区域 价格较贵 施工困难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 天线 天线 天线 GSM CDMAGSM CDMA三频壁挂式定向小板型三频壁挂式定向小板型三频壁挂式定向小板型三频壁挂式定向小板型 型号型号TDJ SA800 2000 7 90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 VSWR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 增益增益 极化形式极化形式 最大功率最大功率 接地形式接地形式 输入输入 重量重量 尺寸尺寸 辐射体材料辐射体材料 天线罩材料天线罩材料 天线颜色天线颜色 824 960 MHz和和1710 2170MHz 824 960 MHz 1 5 1710 2170MHz 1 7 50 7dBi 垂直极化垂直极化 50W 直流接地直流接地 N型阴头型阴头 RG58 U电缆 电缆 L 300mm 600g 210 180 44 mm 黄铜黄铜 防紫外线防紫外线ABS 白色白色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天线 室内吸顶天线 型号型号TQJ SA800 2500 3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824 960MHz 1710 2500MHz VSWR 1 5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50 增益 增益3dBi 极化形式垂直极化 互调 极化形式垂直极化 互调 110dBm 水平波瓣宽度水平波瓣宽度360 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5 0W 雷电防护直流接地 输入接口 雷电防护直流接地 输入接口N型阴头 重量 型阴头 重量490g 尺寸 尺寸 186 80mm 天线罩材料防紫外线天线罩材料防紫外线ABS 天线颜色 环境温度 白色 工作温度 天线颜色 环境温度 白色 工作温度 40 60 极限温度 极限温度 55 70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天线 车载天线天线 车载天线天线 车载天线天线 车载天线 型号型号TQC 20A 频率范围频率范围1920 2170MHz 频带宽度频带宽度250MHz 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比 1 5 增益增益5 5dBi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50W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50 极化形式极化形式垂直极化垂直极化 长度长度 0 4m 接口形式接口形式SMA或或N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馈线 馈线接头选择馈线 馈线接头选择馈线 馈线接头选择馈线 馈线接头选择 SYV型电缆 损耗大 但成本低 容易弯曲 象功分器到天 线的支路连接 型电缆 损耗大 但成本低 容易弯曲 象功分器到天 线的支路连接 7 8英寸馈管 损耗小 但成本高 不易弯曲 功分器到功分 器的干线连接 英寸馈管 损耗小 但成本高 不易弯曲 功分器到功分 器的干线连接 馈线接头 接头类型统一选用馈线接头 接头类型统一选用 N 型型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干放干放干放干放 某些分布系统支路由于馈线较长导致损耗较大 需要大量采 用干线放大器 以弥补长距离传输和分配的损耗 某些分布系统支路由于馈线较长导致损耗较大 需要大量采 用干线放大器 以弥补长距离传输和分配的损耗 干放为双向放大器 有源器件 主要指标 噪声系数 最大 输出功率 增益和互调 干放为双向放大器 有源器件 主要指标 噪声系数 最大 输出功率 增益和互调 设计时需要考虑 干放的噪声系数对于分布系统分支下行的 灵敏度影响 对于整个分布系统上行的噪声抬高 要保证上行 增益不能过高影响系统性能 下行增益保证放大支路的天线口 有效功率发射 上下行增益调节适度保证上下行平衡 设计时需要考虑 干放的噪声系数对于分布系统分支下行的 灵敏度影响 对于整个分布系统上行的噪声抬高 要保证上行 增益不能过高影响系统性能 下行增益保证放大支路的天线口 有效功率发射 上下行增益调节适度保证上下行平衡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功分器功分器功分器功分器耦合器耦合器耦合器耦合器 功分器 等功率分配 同一楼层内分配功率到不同的天线时 使用 选型时优先选择 功分器 等功率分配 同一楼层内分配功率到不同的天线时 使用 选型时优先选择 1 2 功分器 尽量不选功分器 尽量不选 1 4 功分器 使 用 功分器 使 用 1 3 功分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离天线太近 连接两者之间的 馈缆长度在 功分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离天线太近 连接两者之间的 馈缆长度在 20m 以上以上 耦合器 不等功率分配 从干线向不同楼层的支路分配功率 时使用 耦合器 不等功率分配 从干线向不同楼层的支路分配功率 时使用 功分器和耦合器配合使用 使用的目标是 使信号源的发射 功率能够尽量平均分配到系统的各个天线口 也就是整个分布 系统中的每个天线发射功率基本相同 功分器和耦合器配合使用 使用的目标是 使信号源的发射 功率能够尽量平均分配到系统的各个天线口 也就是整个分布 系统中的每个天线发射功率基本相同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功分器功分器功分器功分器 型号输出端口数功分衰减插入损耗型号输出端口数功分衰减插入损耗VSWR三阶互调频带三阶互调频带 K 737 30323 dB 0 05 dB 1 5 150 dBc800 2200 MHz K 737 30746 dB 0 05 dB 1 5 150 dBc800 2200 MHz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耦合器耦合器耦合器耦合器 型号型号耦合衰减耦合衰减 dB 插入损耗插入损耗 dB 频带频带 K 63 23 6061 7 0 1 0 0 05800 2200Mhz K 63 23 6101 10 4 0 4 0 05800 2200Mhz K 63 23 6151 15 1 0 1 0 05800 2200Mhz 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第二章 室内覆盖规划流程 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第一节 设计目标分析 第二节 勘查测试第二节 勘查测试 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第三节 覆盖和容量估算 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第四节 信号源及器件选择 第五节 切换第五节 切换 小区重选设计小区重选设计 第六节 方案设计第六节 方案设计 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第七节 测试验证及方案改进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1 1 室内单小区和室外同频小 区切换 软切换 将存在切 换关系的室内室外小区互相 配置为邻区即可 重点关注 的是切换区域大小是否满足 正常的软切换要求 室内单小区和室外同频小 区切换 软切换 将存在切 换关系的室内室外小区互相 配置为邻区即可 重点关注 的是切换区域大小是否满足 正常的软切换要求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2 2 室内室外异频切换 建议 室内规划策略是是先采用同 频 如果发现室内系统有很 强的泄漏到室外的信号 再 改成异频 异频硬切换时候 一般发生大厦的进出口区 域 这些区域信号的波动一 般比较大 尽量避免压缩模 式的频繁启动 室内室外异频切换 建议 室内规划策略是是先采用同 频 如果发现室内系统有很 强的泄漏到室外的信号 再 改成异频 异频硬切换时候 一般发生大厦的进出口区 域 这些区域信号的波动一 般比较大 尽量避免压缩模 式的频繁启动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3 3 室内多小区和室外同频小 区切换 对于楼层比较多 室内外配置同频的情况 高 层需要和室外配置邻区关 系 为了减少窗口附近和室 外小区发生切换 应该加强 高层小区的信号强度 在室 内两个小区之间配置邻区关 系 出入口切换区域 仅仅 配置最强的几个邻区即可 室内多小区和室外同频小 区切换 对于楼层比较多 室内外配置同频的情况 高 层需要和室外配置邻区关 系 为了减少窗口附近和室 外小区发生切换 应该加强 高层小区的信号强度 在室 内两个小区之间配置邻区关 系 出入口切换区域 仅仅 配置最强的几个邻区即可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室内室外切换 4 4 室内多小区和室外异频小 区切换 建议不要将室内高 层小区和室外宏蜂窝小区互 相配置为邻区 在大厅中空 的楼宇结构下 存在共同空 间的楼层宜采用相同小区进 行信号覆盖 室内多小区和室外异频小 区切换 建议不要将室内高 层小区和室外宏蜂窝小区互 相配置为邻区 在大厅中空 的楼宇结构下 存在共同空 间的楼层宜采用相同小区进 行信号覆盖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1 1 在同一楼层内的一般来讲不存在切换 如果电梯和楼层为异 小区或是异频则可能在电梯口会产生切换 在不同楼层的同 基站不同小区为同频更软切换 此时我们在不同楼层的小区之 间互相配置邻区关系即可 此类切换一般发生在楼梯之间 在同一楼层内的一般来讲不存在切换 如果电梯和楼层为异 小区或是异频则可能在电梯口会产生切换 在不同楼层的同 基站不同小区为同频更软切换 此时我们在不同楼层的小区之 间互相配置邻区关系即可 此类切换一般发生在楼梯之间 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载频的室内分布系统在室内存在异频切 换 切换策略是优选某一载频 只有发生负荷切换时候才考虑 异频切换 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载频的室内分布系统在室内存在异频切 换 切换策略是优选某一载频 只有发生负荷切换时候才考虑 异频切换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室内内部切换 2 2 电梯覆盖所用信号源小区和低层覆盖所用小区采用同一小区 信号源 电梯覆盖所用信号源小区和低层覆盖所用小区采用同一小区 信号源 对于大型室内覆盖由于要考虑不同小区覆盖 建议以容量为 先导设计 再分楼层 分别为低层 中层 高层等模式来由不 同的小区来覆盖 对于大型室内覆盖由于要考虑不同小区覆盖 建议以容量为 先导设计 再分楼层 分别为低层 中层 高层等模式来由不 同的小区来覆盖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3G 2G3G 2G系统间切换系统间切换系统间切换系统间切换 总体来讲对于总体来讲对于3G 2G的切换策略还是在有的切换策略还是在有3G信号的区域尽量 在 信号的区域尽量 在3G系统上工作 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在系统上工作 这里需要考虑的是在3G信号不好的地方让信号不好的地方让 3G可以顺畅的切换到可以顺畅的切换到2G系统 从而保证整个无线网络的有效 服务 比如在一些没有作 系统 从而保证整个无线网络的有效 服务 比如在一些没有作3G室内覆盖的地方 象地铁以及部分 获取站点有难度的 室内覆盖的地方 象地铁以及部分 获取站点有难度的IRS系统等 在切换设置时候应该考虑可以 让 系统等 在切换设置时候应该考虑可以 让3G系统顺畅的切换到系统顺畅的切换到2G系统上服务系统上服务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邻区规划邻区规划邻区规划邻区规划 由于室内覆盖范围相对较为封闭 所以在配置邻区关系时候 应该以实际的切换区域信号强度为基础来进行设置 基本原则 是邻区关系尽量简单 由于室内覆盖范围相对较为封闭 所以在配置邻区关系时候 应该以实际的切换区域信号强度为基础来进行设置 基本原则 是邻区关系尽量简单 对于楼层比较多室内外配置同频的情况 高层需要和室外配 置邻区关系 对于楼层比较多室内外配置同频的情况 高层需要和室外配 置邻区关系 异频系统建议可以不作室内室外的高层切换关系异频系统建议可以不作室内室外的高层切换关系 在在3G覆盖的密集市区可以将覆盖的密集市区可以将2G配置为配置为3G的邻区 如果发现的邻区 如果发现 3G的覆盖已经很好并且对于手机来讲没有必要重选切换到的覆盖已经很好并且对于手机来讲没有必要重选切换到2G 可以将可以将2G邻区删除邻区删除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1 1 机场车站码头 使用室外基站实现对室外及部分室内覆 盖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对室外基站的覆盖盲区和话务热点区域 进行附加覆盖 机场车站码头 使用室外基站实现对室外及部分室内覆 盖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对室外基站的覆盖盲区和话务热点区域 进行附加覆盖 建议室外宏基站可直接或通过建议室外宏基站可直接或通过 RRU 间接 分配出间接 分配出 1 个或多 个小区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这可以保证室内 个或多 个小区作为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这可以保证室内 室外的 用户切换为更软切换 如果室内独立信号源的情况下则此时室 内室外为软切换 室外的 用户切换为更软切换 如果室内独立信号源的情况下则此时室 内室外为软切换 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切换设计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不同场景下的切换分析 2 2 会展中心 体育馆 切换区域设置合理 不能将切换区域刚好 落在话务高峰区域 会展中心 体育馆 切换区域设置合理 不能将切换区域刚好 落在话务高峰区域 可以使用多载频配置 因此存在异频切换 只能通过系统设 置优选某一载频 只有在负荷切换时才会启动异频切换 可以使用多载频配置 因此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