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综合楼4.9米层模板施工方案报审表.doc_第1页
生产综合楼4.9米层模板施工方案报审表.doc_第2页
生产综合楼4.9米层模板施工方案报审表.doc_第3页
生产综合楼4.9米层模板施工方案报审表.doc_第4页
生产综合楼4.9米层模板施工方案报审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JSB3 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红海 110kV 输变电 编号 SJSB3 ZX 005 致 江苏兴力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红海 110kV 输变电工程 监理项目部 现报上 生产综合楼 4 9 米层模板施工方案 工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措施 请 审查 附件 生产综合楼 4 9 米层模板施工方案 工程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措施 施工项目部 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监理项目部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 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业主项目部意见 业主项目部 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注 本表一式 3 份 由施工项目部填报 业主项目部 监理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各存 1 份 红红海海1 11 10 0k kV V 输输变变电电 综综合合楼楼4 4 9 9 米米层层模模板板专专项项施施工工 方方案案 施工单位 章 年 月 日 批准人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编制人 年 月 日 目录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1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三 模板设计三 模板设计 2 3 1 支撑体系搭设要求 2 3 2 模板支撑计算说明 3 3 3 梁侧模板计算 5 3 4 梁板支撑计算 8 3 4 1 次梁截面 250 400mm 支撑验算 8 3 4 2 次梁截面 250 800mm 支撑验算 12 3 4 3 主梁截面 400 500mm 支撑验算 17 3 4 4 主梁截面 400 800mm 支撑验算 20 3 4 5120mm 板支撑验算 31 四 地基承载力验算及处理四 地基承载力验算及处理 35 4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35 4 2 地基处理 35 五 安全技术措施五 安全技术措施 35 5 1 模板拆除要求 35 5 2 安全技术措施 36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红海 110kV 变电站工程 建设单位为宿迁市电力公司 施工单 位为江苏省精享裕建工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为江苏兴力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 公司 设计单位为宿迁电力设计院 红海 110kV 输变电生产综合楼 框架结构 共二层 总建筑面积为 3171m2 建筑物总高度 16m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 内外墙体为 240 非粘 土砖 M10 混凝土混合砂浆砌筑 主体结构砼强度梁 板 柱均为 C30 红海 110kV 输变电生产综合楼一层结构高为 4 9m 主要梁截面尺寸主要 有 250 400mm 400 800mm 400 500mm 250 800mm 等 板厚为 120mm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 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2011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200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 200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 20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 2009 87号文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拆设安全技术规范 Q GDW274 2009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基建 2011 1753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 2009 254号文 三 模板设计三 模板设计 3 1 支撑体系搭设要求支撑体系搭设要求 1 材料选用 本工程模板采用普通七夹胶合板 规格为 920 1830 18mm 木枋规格采 用 75 80 2000mm 对拉螺杆采用 12 圆钢 本工程模板高支撑系统采用扣 件式钢管脚手架做为支撑体系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为 48 3 0mm 钢管 48 3 0mm 钢管尺寸及截面特征如下表所示 截面积 A mm 489回转半径 I cm 15 8 惯性矩 I mm4 121900质量 Kg N 3 84 截面模量 W cm3 5080强度设计值205 弹性模量 E N mm2 2 06 105 2 施工方法 梁板模板的支撑体系选用 48 3 0 的普通钢管支撑 搭设成由立杆 横 杆和扣件组成的支撑架体 用以承受由竖向传来的荷载 包括钢筋 混凝土 模板 木枋 钢管扣件自重及施工荷载 架体的搭设要符合 JGJ130 2011 建 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的要求 1 所有搭设用钢管必须选用符合规范的材质要求 绝对不能将有弯曲变 形 裂口 锈蚀的钢管用于架体搭设 2 平台板下钢管立杆布置成 1000 1000mm 间距 用一根钢管一次到顶 不能对接 横杆步距 1 5m 横杆双向布置 架体距下层楼或地面 100mm 处设置 双向扫地杆 所有杆件通过扣件连成整体 3 梁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主梁立杆沿跨度方向立杆间距 500mm 横杆步 距 1 5m 双向布置 架体距下层楼面 100mm 处设置双向扫地杆 梁的横杆下采 用顶托直接支撑 次梁立杆沿跨度方向立杆间距 1000mm 梁底支撑木枋的横向 钢管间距为 500mm 4 梁 板下的支撑钢管架用横杆相连 并沿纵横设剪刀撑 3 质量保证措施 1 材料要求 满堂脚手架搭设选用 48 3 0 规格无缝钢管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得 大于 25kg 采用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 对接扣件连接 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 2006 的规定 用于立杆 纵向水平杆和斜杆 的钢管长度以 4 6m 为好 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有脆裂 变形 滑丝的扣 件禁止使用 钢管上严禁打孔 采用的扣件 在螺栓拧紧扭矩达 65N m 时 不得发生破坏 底座安放应符合 下列规定 底座 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和垫板 必须设置纵 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 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 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 宜大于纵距的 1 3 1 立杆 2 纵向水平杆 3 横向水平杆 a 接头不在同步内 立面 3 h lala a 2 A 1 h A a la 3 500 b 接头不在同跨内 平面 A A b 500 a la 3 2 1 la 3 3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满堂脚手架应设剪刀撑 每 4 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剪刀撑 且须与立杆连 接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 且不应小于 6m 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 450 600之间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必须在外侧立面的 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 并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 不应大于 3m 4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 40N m 且不应大 于 65N m 在主节点处固定纵向和横向水平杆 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 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 对于跨度 L 4m 的梁 支模时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L 1000 3L 1000 在 浇砼前应对大跨梁底支撑进行重点检查 梁底横杆与立杆的交点应扣双扣件 3 2 模板支撑计算说明模板支撑计算说明 支撑系统及其他部位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安全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 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及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计算 结合 工程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以便计算模型更接近于工程实际 模板支撑形式的选择梁截面较大 支模高度较高的梁板进行验算 施工现 场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 计算时考虑脉冲水平推力和输送混凝土速度所引 起过载及侧压力 为了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支撑系 统采用 48 5 3 0 钢管满堂脚手架 梁底 侧 及板模板采用 18 厚夹板 主 龙骨均采用 48 5 3 0 钢管 次龙骨均采用 50 90 木枋 梁高支模体系分别 对梁截面 250 400mm 250 800mm 400 800mm 400 500mm 进行验算 1 梁侧模板从以下方面进行计算 1 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2 梁侧模板木楞计算 3 梁侧模计算 4 梁模板穿梁螺栓计算 2 梁底模支撑体系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计算 1 模板面板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2 梁底方木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3 梁底支撑钢管抗弯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4 扣件抗滑移计算 5 立杆稳定性计算 3 板底模支撑体系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计算 1 模板面板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2 板底方木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3 板底支撑钢管抗弯强度 最大挠度计算 4 立杆稳定性计算 4 由于首层地面为素土地面需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3 3 梁侧模板计算梁侧模板计算 按梁截面高度 1000mm 验算 模板面板厚度 h 18mm 弹性模量 E 6000N mm2 抗弯强度 f 15N mm2 内楞采用方木 截面 50 90mm 每道内 楞 1 根方木 间距 250mm 外楞采用圆钢管 48 3 0 每道外楞 2 根钢楞 间距 500mm 穿梁螺栓水平距离 500mm 穿梁螺栓竖向距离 500mm 直径 12mm 1 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 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 24 000kN 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为 0 时 表示无资料 取 200 T 15 取 4 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取 30 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取 2 500m 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 取 1 7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取 1 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取 1 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 40 800kN m2 倒混凝土时产 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 000kN m2 2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 距和模板面的大小 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1 抗弯强度计算 f M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 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 N 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 50 00 1 80 1 80 6 27 00cm3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M ql2 1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 2 0 50 40 80 24 48kN 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 4 0 50 6 00 4 20kN m l 计算跨度 内楞间距 l 250mm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5 000N mm2 经计算得到 面板的抗弯强度 计算值 6 639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满足要求 2 挠度计算 v 0 677ql4 100EI v l 25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 q 20 40N mm l 计算跨度 内楞间距 l 250mm E 面板的弹性模量 E 6000N mm2 I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50 00 1 80 1 80 1 80 12 24 30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 0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370mm 面板的挠度验算 v v 满足要求 3 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内楞 木或钢 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 通常按照均布荷载的三跨连续梁 计算 1 内楞抗弯强度计算 f M W f 其中 f 内楞抗弯强度计算值 N mm2 M 内楞的最大弯距 N mm W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M ql2 10 其中 q 作用在内楞的荷载 q 1 2 40 80 1 4 6 00 0 25 14 34kN m l 内楞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l 500mm 内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000N mm2 经计算得到 内楞的抗弯强度计 算值 5 311N 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f 满足要求 2 内楞的挠度计算 v 0 677ql4 100EI v l 250 其中 E 内楞的弹性模量 E 9500 00N mm2 内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v 2 000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150mm 内楞的挠度验算 v v 满足要求 3 外楞抗弯强度计算 外楞 钢 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 按照集中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f M W f 其中 f 外楞抗弯强度计算值 N mm2 M 外楞的最大弯距 N mm W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M 0 175Pl 其中 P 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P 1 2 40 80 1 4 6 00 0 50 0 50 14 34kN l 外楞计算跨度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l 500mm 外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 205 000N mm2 经计算得到 外楞的抗弯强度 计算值 123 499N 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f 满足要求 4 外楞的挠度计算 v 1 146Pl3 100EI v l 400 其中 E 外楞的弹性模量 E 210000 00N mm2 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v 1 250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285mm 外楞的挠度验算 v v 满足要求 五 穿梁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 170N mm2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0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000 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12 920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 力 N 10 2kN 穿梁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3 4 梁板支撑计算梁板支撑计算 3 4 1 次梁截面次梁截面 250 400mm 支撑验算支撑验算 模板支架搭设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 B D 400mm 8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 距 跨度方向 l 0 50 米 立杆的步距 h 1 5 米 梁底增加 1 道承重立杆 一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 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 施工活荷载等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 q1 25 500 1 200 0 500 15 300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0 0 500 2 1 200 0 400 0 400 1 225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P1 2 500 2 000 0 400 0 500 0 900kN 均布荷载 q 1 2 15 300 1 2 1 225 19 830kN m 集中荷载 P 1 4 0 900 1 260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50 00 1 80 1 80 6 27 00cm3 I 50 00 1 80 1 80 1 80 12 24 30cm4 230 170 1 26kN 19 83kN m AB 0 092 0 124 计算简图 弯矩图 kN m 1 91 2 06 3 32 3 91 2 41 0 96 0 298 0 031 剪力图 kN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1 908kN N2 6 325kN N3 0 959kN 最大弯矩 M 0 124kN m 最大变形 V 0 3mm 1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0 124 1000 1000 27000 4 574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取 15 00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3913 0 2 500 000 18 000 0 652N 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1 40N 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29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30 0 250 满足 要求 二 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 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6 325 0 500 12 650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12 65 0 50 0 50 0 316kN m 最大剪力 Q 0 6 0 500 12 650 3 795kN 最大支座力 N 1 1 0 500 12 650 6 958kN 方木的截面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5 00 9 00 9 00 6 67 50cm3 I 5 00 9 00 9 00 9 00 12 303 75cm4 1 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316 106 67500 0 4 69N 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 于 13 0N mm2 满足要求 2 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 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3795 2 50 90 1 265N mm2 截面抗剪强度 设计值 T 1 30N 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 677 10 542 500 04 100 9500 00 3037500 0 0 155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500 0 250 满足要求 三 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方木支撑 传递力 500 500 1 91kN 6 33kN 0 96kN AB 0 094 0 224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 m 0 007 0 072 0 310 31 1 591 59 6 976 97 0 640 64 0 310 31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0 224kN m 最大变形 vmax 0 07mm 最大支座力 Qmax 8 562kN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2 106 5080 0 44 12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 度小于 205 0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500 0 150 与 10mm 满 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 无需要计算 四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规范 5 2 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8 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 R 8 5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 足要求 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五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8 56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 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29 6 300 0 976kN N 8 562 0 976 0 000 9 538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 i 查表得 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5 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00N 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 k1uh 1 l0 h 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1 取值为 1 163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 5 3 3 u 1 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0m 公式 1 的计算结果 95 05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公式 2 的计算结果 36 29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由公式 3 计算 l0 k1k2 h 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2 取值为 1 014 公式 3 的计算结果 46 66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3 4 2 次梁截面次梁截面 250 800mm 支撑验算支撑验算 模板支架搭设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 B D 400mm 5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 距 跨度方向 l 1 00 米 立杆的步距 h 1 50 米 梁底增加 1 道承重立杆 一 模板面板计算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 q1 25 500 0 900 0 500 11 475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0 0 500 2 0 900 0 350 0 350 1 075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P1 2 500 2 000 0 350 0 500 0 787kN 均布荷载 q 1 2 11 475 1 2 1 075 15 060kN m 集中荷载 P 1 4 0 788 1 103kN 205 145 1 10kN 15 06kN m AB 0 058 0 078 计算简图 弯矩图 kN m 1 32 1 31 2 412 87 1 63 0 55 0 154 0 020 剪力图 kN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1 324kN N2 4 496kN N3 0 554kN 最大弯矩 M 0 078kN m 最大变形 V 0 2mm 1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0 078 1000 1000 27000 2 891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取 15 00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2866 0 2 500 000 18 000 0 478N 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1 40N 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154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05 0 250 满足 要求 二 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 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4 496 0 500 8 992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8 99 0 50 0 50 0 225kN m 最大剪力 Q 0 6 0 500 8 992 2 697kN 最大支座力 N 1 1 0 500 8 992 4 945kN 1 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25 106 67500 0 3 33N 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 于 13 0N mm2 满足要求 2 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 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2697 2 50 90 0 899N mm2 截面抗剪强度 设计值 T 1 30N 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 677 7 493 500 04 100 9500 00 3037500 0 0 110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500 0 250 满足要求 三 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方木支撑 传递力 400 400 1 32kN 4 50kN 0 55kN AB 0 056 0 132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 m 0 003 0 028 0 250 25 1 081 08 4 804 80 0 300 30 0 250 25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 0 132kN m 最大变形 vmax 0 03mm 最大支座力 Qmax 5 876kN 抗弯计算强度 f 0 13 106 5080 0 26 03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 度小于 205 0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400 0 150 与 10mm 满 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横向支撑 钢管传递力 100010001000 5 88kN 5 88kN 5 88kN 5 88kN 5 88kN 5 88kN 5 88kN AB 1 028 0 881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kN m 2 707 0 146 2 062 06 3 823 82 2 942 94 2 942 94 3 823 82 2 062 06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 1 028kN m 最大变形 vmax 2 71mm 最大支座力 Qmax 12 633kN 抗弯计算强度 f 1 03 106 5080 0 202 42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 度小于 205 0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1000 0 150 与 10mm 满 足要求 四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规范 5 2 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8 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 R 12 6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 足要求 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五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2 63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 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29 6 900 1 069kN N 12 633 1 069 0 000 13 702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 i 查表得 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5 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00N 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 k1uh 1 l0 h 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1 取值为 1 163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 5 3 3 u 1 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0m 公式 1 的计算结果 136 54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公式 2 的计算结果 52 14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由公式 3 计算 l0 k1k2 h 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2 取值为 1 014 公式 3 的计算结果 67 04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3 4 3 主梁截面主梁截面 400 500mm 支撑验算支撑验算 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 B D 400mm 5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 跨度方向 l 0 50 米 立杆的步距 h 1 50 米 梁底木枋间距 150mm 梁底增加 3 道承重 立杆 梁顶托内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3 0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一 模板面板计算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 q1 25 500 1 700 0 500 21 675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0 0 500 2 1 700 0 600 0 600 1 167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P1 2 500 2 000 0 600 0 500 1 350kN 均布荷载 q 1 2 21 675 1 2 1 167 27 410kN m 集中荷载 P 1 4 1 350 1 890kN 150 150 150 150 1 89kN 27 41kN m AB 0 048 0 066 计算简图 弯矩图 kN m 1 62 2 50 2 20 1 91 1 91 2 20 2 50 1 62 0 060 0 003 剪力图 kN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1 615kN N2 4 699kN N3 5 708kN N4 4 699kN N5 1 615kN 最大弯矩 M 0 066kN m 最大变形 V 0 1mm 1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0 066 1000 1000 27000 2 447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取 15 00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2496 0 2 500 000 18 000 0 416N 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1 40N 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06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150 0 250 满足 要求 二 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一 梁底方木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 配的弯矩和 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5 708 0 500 11 416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11 42 0 50 0 50 0 285kN m 最大剪力 Q 0 6 0 500 11 416 3 425kN 最大支座力 N 1 1 0 500 11 416 6 279kN 1 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85 106 67500 0 4 23N 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 于 13 0N mm2 满足要求 2 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 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3425 2 50 90 1 142N mm2 截面抗剪强度 设计值 T 1 30N 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 677 9 513 500 04 100 9500 00 3037500 0 0 139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500 0 250 满足要求 三 托梁的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 043kN m 400 300 300 400 1 62kN 4 70kN 5 71kN 4 70kN 1 62kN 0 04kN m AB 0 220 0 263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 kN m 0 000 0 041 0 000 02 1 49 1 48 3 21 3 22 3 22 3 21 1 48 1 49 0 02 0 00 托梁变形图 mm 托梁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 263kN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2 150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 04mm 1 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63 106 5080 0 51 72N 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 小于 205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300 0 150 与 10mm 满足要 求 四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2 15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 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39 6 900 1 154kN N 12 150 1 154 13 305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5 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00N 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 k1uh 1 l0 h 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1 取值为 1 163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 5 3 3 u 1 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0m 公式 1 的计算结果 132 58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公式 2 的计算结果 50 62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由公式 3 计算 l0 k1k2 h 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2 取值为 1 014 公式 3 的计算结果 65 09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3 4 4 主梁截面主梁截面 400 800mm 支撑验算支撑验算 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 B D 400mm 8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 跨度方向 l 0 50 米 立杆的步距 h 1 50 米 梁底木枋间距 175mm 梁底增加 3 道承重 立杆 梁顶托内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3 0 图 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一 模板面板计算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 m q1 25 500 1 350 0 500 17 213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2 0 350 0 500 2 1 350 0 700 0 700 0 850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P1 2 500 2 000 0 700 0 500 1 575kN 均布荷载 q 1 2 17 213 1 2 0 850 21 675kN m 集中荷载 P 1 4 1 575 2 205kN 175 175 175 175 2 20kN 21 68kN m AB 0 051 0 071 计算简图 弯矩图 kN m 1 49 2 30 2 03 1 76 1 76 2 03 2 30 1 49 0 088 0 004 剪力图 kN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1 490kN N2 4 335kN N3 5 727kN N4 4 335kN N5 1 490kN 最大弯矩 M 0 071kN m 最大变形 V 0 1mm 1 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0 071 1000 1000 27000 2 634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取 15 00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求 2 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2303 0 2 500 000 18 000 0 384N mm2 截 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1 40N 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08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175 0 250 满足 要求 二 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均布荷载 q 5 727 0 500 11 454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11 45 0 50 0 50 0 286kN m 最大剪力 Q 0 6 0 500 11 454 3 436kN 最大支座力 N 1 1 0 500 11 454 6 300kN 1 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86 106 67500 0 4 24N 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 于 13 0N mm2 满足要求 2 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 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3436 2 50 90 1 145N mm2 截面抗剪强度 设计值 T 1 30N 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 677 9 545 500 04 100 9500 00 3037500 0 0 140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500 0 250 满足要求 三 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方木的支座力 如图所示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 043kN m 350 350 350 350 1 49kN 4 34kN 5 73kN 4 34kN 1 49kN 0 04kN m AB 0 237 0 284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 kN m 0 000 0 060 0 000 02 1 37 1 36 2 97 2 98 2 98 2 97 1 36 1 37 0 02 0 00 托梁变形图 mm 托梁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 284kN m 最大支座 F 11 684kN 最大变形 V 0 1mm 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84 106 5080 55 9N 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350 150 与 10mm 满足要求 四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1 68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1 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1 2 0 139 6 900 1 154kN N 11 684 1 154 12 838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8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4 89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5 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00N 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不考虑高支撑架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 k1uh 1 l0 h 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1 取值为 1 163 u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 5 3 3 u 1 7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00m 公式 1 的计算结果 127 93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公式 2 的计算结果 41 56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由公式 3 计算 l0 k1k2 h 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 2 取值为 1 015 公式 3 的计算结果 52 18N 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 满 足要求 3 4 5 120mm 板支撑验算板支撑验算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 b 1 00 米 立杆的横距 l 1 00 米 立杆的步距 h 1 50 米 板底木方间距 200mm 梁顶托采用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3 0 一 模板面板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25 100 0 150 1 000 0 350 1 000 3 362kN m 活荷载标准值 q2 2 000 2 500 1 000 4 500kN m 1 抗弯强度计算 f M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 N 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 N 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取 15 00N mm2 M 0 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 kN m 经计算得到 M 0 100 1 5 3 362 1 4 4 500 0 200 0 200 0 041kN 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0 041 1000 1000 54000 0 766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 满足要 求 2 抗剪计算 T 3Q 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 0 600 1 5 3 362 1 4 4 500 0 200 1 24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1240 0 2 1000 000 18 000 0 103N 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1 40N 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v 0 677ql4 100EI v l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 677 7 862 2004 100 6000 486000 0 02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00 0 250 满足要求 二 支撑方木的计算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 m q11 25 100 0 150 0 200 0 602kN m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12 0 350 0 200 0 070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m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q2 2 500 2 000 0 200 0 900kN m 静荷载 q1 1 5 0 602 1 5 0 070 0 807kN m 活荷载 q2 1 4 0 900 1 260kN m 2 方木的计算 均布荷载 q 2 067 1 000 2 067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2 07 1 00 1 00 0 207kN m 最大剪力 Q 0 6 1 000 2 067 1 240kN 最大支座力 N 1 1 1 000 2 067 2 274kN 1 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0 207 106 67500 0 3 06N mm2 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 于 13 0N mm2 满足要求 2 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0 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3Q 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3 1240 2 50 90 0 413N mm2 截面抗剪强度 设计值 T 1 30N 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 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 677 1 572 1000 04 100 9500 00 3037500 0 0 369mm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1000 0 250 满足要求 三 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方木的支座力 P 2 274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 043kN m 100010001000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7kN 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