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城市西庄镇井溢村师姓名人一千古功臣师彦公师彦公(1741-1800),字槐山,自号朴园,清乾嘉间人。少警敏,读书务求融会贯通,历任通判、同知、淮徐海兵备道、淮扬观察使等职。先后30年,察吏安民,赞治精勤,治水有方,功绩卓著。每次调任,旋即审度水势,或豫筑以决其患,或储料以待其需,每于他人不虞之时购积之,因而能抢险之勋费少而功多。上官奇其才,凡险工皆委其治,任淮阳、淮徐道期间,督理宣防卓识,伟略不惟同例取,暑雨祁寒,绝无懈怠,因而千里河堤,数年无虑,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乾隆四十九年(1784),皇帝南巡,召见彦公,颁赐频仍,彩锻锦囊荣佩,厚礼相待。后诰授“中宪大夫”,并“三世如其官”。彦公身居高官,不忘造福梓里。乾隆四十三年(1778)韩城大灾,捐粮500石,赈济灾民。乾隆末年(1795),利用法王庙古柏售银千两,征得社会人士赞助,历一年,于井溢村五大夫祠西侧建起“古柏书院”。状元王杰为作碑文。从此,县北寒士肄业称便。辞官归里,置义田500亩(其子孙仅留100亩),办义学;给文庙捐银5000两,资助韩邑贡生赴试;还建造龙门铁柱、铁环,免舟覆溺。彦公逝后,位列名宦祠、乡贤祠。韩城历代志书皆为其立传。他的姻弟作铭文曰:太华之精,灿为列宿,江淮立勋,永企司副,移孝作忠,德辉日富,兆以佳诚,荫森王窦。二荣禄大夫师长治师长治,字理斋,韩城人。由举人捐内阁中书,改知县,选浙江上虞。道光二十一年(1841),再选湖北崇阳,莅任甫百日而及於难。先是,县胥役催徵钱漕,久为乡民害。生员锺人杰、金太和等起而包输纳,不数年皆骤富,与县胥分党角立。前令折锦元愦不治事,一惟胥役所为,致两次閧漕。援巡抚伍长华批牍“漕石加徵一斗”语制扁送县,毁差房。武昌知府明俊务调停姑息,於是奸民日肆。锦元旋劾罢,以金云门权县事,擒太和置武昌狱,势少戢。其年九月,长治至,人杰闻上游檄捕急,疑其仇生员蔡绍勋所谮,纠党数百人篡取之。至则绍勋遁入城,蹑追抵城,门闭,内外鼎沸。长治登城谕,不退,持竟夜,质明,人益众。逾缺入,大索绍勋,不得,迫长治申状,言绍勋作乱,人杰倡义捕反者,并请释太和。时明俊以事至蒲圻,距崇阳一日程,长治先期遣长子怀印潜出,请明俊莅县镇抚,而明俊急返武昌。众益张,长治骂不屈,遂遇害。妾吴氏及侄女皆自经。家丁曹彬被杀。时十二月十二日也。人杰以长治始至,无可归罪,乃槥敛而哭祭之,言己以报仇仓卒,误戕良吏,事不获已,遂据城叛。胁众逾万,陷旁近数县。明年正月,人杰等伏诛,恤世职。弟长镳,官参将。於咸丰七年,援剿安徽,与贼战婺源之横槎,阵亡。(转自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九列传二百七十六忠义三)注释:韩城市井溢村。甫,刚刚。胥役,小官吏。钱漕,赋税。愦,音kui,昏乱。閧,音hong,起哄。劾罢,罢免。戢,音ji,收敛。谮,音zen,诬陷。遁,逃。蹑,音nie,追随。自经,上吊。槥,音hui,小棺材。戕,音qiang,杀害。镳,音biao。婺源,婺音wu,地名。三外科名医师荆茂师荆茂(19021972),又名普田,字蕊馥,排行老五,人称“五先生”。16岁从父专司中医外科,行医50多年,誉满韩城北塬。他看病的特点是:简、便、速、廉。所谓“简”,器械简单。疗法简捷。外出仅带药囊,多以偏、单、验方治病。“便”即方便患者。慢性病、顽固性外科疮疡,让患者带药自换,或自己送药上门。“速”即疗效迅速。不少屡治不效的外科病,经他诊治,莫不很快痊愈。“廉”即药费低廉。荆茂身居农村,深体民艰,不仅出诊、处方、换药免收费用而且制剂全为中药,花钱少。他用药,既遵古又创新,善察患者特点施治,所研制的去腐生肌散,疗效显著,为病人及医界称道。师荆茂性情耿直,重义轻财,要求子孙、门生:“要有真学问,真本事”,“不分贫富,不怕脏,不贪钱财坑病人,救死扶伤是本分,要作医界老实人”。四书坛巨擘师承德师承德(1907-1993),又名桂庚。出身农家。青年时期,任小学教师多年。1933年,曾参加中共地下党发动的分粮、废债和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并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1938年,参加抗敌后援会、读书会,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开展募捐活动。1947年春,他在任国民党盘惠乡副乡长期间,秘密接待中共地下武装工作人员孙石亦(后任韩宜支队队长),明确表态竭力保护革命工作人员,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是年,县北山区爆发游击战争,他奉命“搜山”,对国民党当局采取表面应付的态度。次年春,游击队中队长李俊生,秘藏承德大嫂家(与李有亲戚关系)养伤,他不时抽暇探望。解放后,他于1950年2月加入中国民主共盟;先后在县文化馆、剧团、市医院工作。1977年离休。承德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潜心研究中国历代书法名家风格,青年时期的艺术功力即誉满韩原。中年钻研北魏书体。晚年,专心致志学练于右任书艺,以行草见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世人称道的有韩城革命烈士纪念馆牌匾等作品。韩城北原到处可见到他书写的门楣题字和照墙格言。在他的教诲和影响下,一大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茁壮成长。尤其传为佳话的是,祖孙三代同台参加韩城市书法表演。他多次参加省、地、市书法联展,获得奖证书和荣誉证书上百次。作品被选入1998年出版的咏华山书画篆刻集。生前曾任韩城市书协名誉主席,渭南地区书协会员和陕西省右任书法协会会员。他为人耿直,宽厚谦谨;对事业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以书联谊,团结群众。凡有求字者,从不拒绝,更不收礼,总“以求者为知己”,即使在拮据之际,亦不以书作价,真正是境高、品端、德贤。他把书法看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崇高事业,总是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激励求书者爱党爱国。他的子孙中,因受其书艺熏陶和言传身教,书法成就亦为众人所瞩目。有人吟诗赞场其几代人的书艺,曰:“书法门第多精英,前赴后继出新星,中华瑰宝得弘扬,德艺双馨树高风”。他在晚年,仍坚持每天看书看报,记笔记,练书法,使书艺更臻完美,精神境界与时俱新。2007年9月7日,承德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韩城市文化馆为其举办了遗墨展。虽然这天下着蒙蒙细雨,纪念会又是露天举行,到会的人仍很多。市政协的领导、市书协负责人和生前友好均先后讲了话,盛赞先生的书艺及品德。参观遗墨展的书画界人士当场挥笔题字,以表敬佩之情。书协负责人杜穆生先生书赞其“传承中华翰墨艺,德润韩原学子心。”孙尔慧先生一首调寄泰斗的词语中这样写道:井溢土脉厚,瓜香引凤鸾。房寅彦公屈大,民间美名传。“你和司马同乡”,领袖惊呼赞叹,师哲巨人边。悠悠千古事,代代出高贤。承德公人谦和,书法擅。基因惠及子嗣,“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今重现。笔力雄健秀美,挥洒蜿蜒自如,“于体”0(指于右任书法)得真传。媲美汉三公,墨宝珍韩原。墨展会后,出刊了师承德先生遗墨选集,其佳作得以广泛传承。五革命先驱师哲师哲(1905-1998),曾用名维允、懿德。出身农家。少时聪颖,刻苦读书。1925年春,投笔从戎,参加国民二军。后被选送前苏联留学,先后学习、工作达15年之久。1926年10月,于前苏联的基辅加入共产党,并任中共旅俄支部书记。军校学习结业,即长期在前苏联西北利亚内务部工作。1937年,任赤色国际救济会第二儿童院院长兼教务长。1939年起,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其间,他日以继夜地将国内寄来的毛泽东的文章、谈话记录和各项声明等,翻译成俄文,介绍给各国驻共产国际的代表。王明、康生利用前苏联肃反扩大化而关押了一批中国同志,师哲为其逐一甄别平反,并把大部分人送回国内。1940年初,他受共产国际派遣,随同周恩来、任弼时一道回国。师哲长期在前苏联和共产国际学习和工作,加上他个人深厚的造诣,被誉为党内少有的“苏联通”。回国后,先后担任任弼时的政治秘书,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政治秘书办公室主任,中央编译局局长,俄语专修学校校长,外文出版社社长和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并兼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俄语翻译。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8年之久。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多次与师哲畅谈,了解前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情况。他侃侃而谈,得到毛泽东的赞许。建国前后多年,师哲参与了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1949年1月,前苏共派米高扬到西柏坡秘访;1949年7月,刘少奇率团到前苏联秘访;1949年9月,前苏联派团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1950年初,毛泽东、周恩来赴前苏联访问,毛泽东与斯大林两位历史巨人的会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合作条约;1954年4月,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等等,党和国家的十余次重大的外事活动(详见附录),师哲作为各次代表团的顾问或政治顾问,协助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会谈和签约,均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在为师哲的回忆录作序时写道,师哲也“命运多舛”。从1959年开始,他受康生迫害,冤狱、流放达19年之久。在狱中的10多年,他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狱中图书馆的中文版列宁全集,从头至尾地校对了一遍,发现误译甚多,有的批在书上,有的作出记录,出狱后即告诉编译局。1979年,中央为他平反昭雪,做出了最后结论“经13年审查,没有政治问题”。后调回北京,任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顾问。师哲一生在外地工作,但仍心系故土。1954年,一次就买了200多本农村通俗读物,寄回井溢村,从此,村上办起了图书室。他非常关心韩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曾为司马迁祠墓护坡工程等奔波效力。1985年,他携女儿等回到阔别60年的故乡,与井溢村乡老座谈,摄影留念;与市上领导同志亲切交谈,提建议;并到几处学校参观,勉励办好教育,振兴韩城文史之乡。1990年6月,他为韩城市志的出版发行撰写了别具风格的序言。师哲生前的最后十多年,虽年老多病,仍以惊人的毅力,潜心撰写了回忆录,以他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党和国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他一出狱,就在胡耀邦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整理出了上百万字的回忆录,交到中央文献办公室。并于1991年和1997年分别整理、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和峰与谷,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为人们展示了巨幅的历史画卷,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师哲于1998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党和国家对他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韩城报均刊登讣告。他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党和国家的史册。附图6师哲故居六师门三乡贤井溢村历史上乐于扶贫济困的人世代均有,韩城地方志有载者,或碑文纪事者,除史话中有传者外,突出的还有下列三人:师文璻:字昆云,师姓第九世师勋的长子。清雍正间人,太学士,敕赠承德郎。见人危难,必施救济。雍正十年(1732)夏,大旱,不少村民不得饱食。文璻一面发粮赈济,一面粜粮减价救市,四乡饥民颂其德,县衙朱公旌其功。师文珖:师姓第九世师勋次子。清乾隆间人,太学士,例赠修职郎。县志载其“每有施予,从无吝啬”。乾隆二十四年(1759),久旱无雨,饿殍载道,文珖家无余粟,捐银300两,增场施粥,赈济灾民,得救者甚众。县衙报予上,省抚旌表他“义笃乡闾”。乾隆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鞋店全年促销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桥梁砌体施工方案(3篇)
- 仙居员工拓展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河床栏杆维修施工方案(3篇)
- 新年摄影楼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叠合池施工方案(3篇)
- 装修装饰专项施工方案(3篇)
- 消防温泉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女神节烧烤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思想政治考题及答案
- (高清版)DB34∕T 5243-2025 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指南
- 韩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矿业公司采矿管理制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职业考试试卷与答案
- 新生儿多重耐药菌防控
- 非标设备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的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赛项选拔赛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