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两起事故谈园林机械的安全使用从两起事故谈园林机械的安全使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房条件的改善 园林机械被 正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但是由于很多人并不经常使用园林机 械 觉得园林机械就是锄头 铲子加个电动机 没什么大不了 思想上产生麻痹 使用前又不看说明书 结果很容易导致事故 的发生 我下面就看几个事故 事故一 小王是一个城市白领 事业做得是蒸蒸日上 没 几年就在父母的帮助下在郊区买了一套别墅 刚住进别墅小王 就买来了割草机 准备享受一把美国式的生活 小王在没有认 真阅读割草机说明的情况下 就在草坪上开起来 正当他开着 突然一颗小石子从割草机飞出 一下把停在草坪旁的汽车玻璃 打坏了 小王吓了一跳 后来小王才知道使用割草机前一定要 注意草坪上的石子 电线等物 而且不能光脚 穿拖鞋作业 小王学习通过这次教训算是注意了 园林机械可不是玩具 真 不能闹着玩 事故二 这个事故还是割草机造成的 是园林队的一个小 伙子 平时在使用园林机械时还是很注意的 不去吸烟 但是 有一次再给割草机加油时 油溢出来了 他没赶快把油盖盖上 结果刚巧队长又着急开工 没想到这个小伙子一发动机器由于 油外溢造成了火灾事故 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情况是不能发动的 一定要等到油完全挥发完的时候才能发动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 我们知道了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按照 正确的方法去操作 在自己拿不准的情况下 千万不要去尝试 要求助专业人士或者给厂家打电话 不然出现事故就得不偿失 了 园林机械作为机械的一种同样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小心使 用 特别是在机器运转起来后更要提高警惕 细心听机器的运 转程度 认真看机械的运转状况 同时用手去感受机器的震动 过程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及时停止工作 万不可存在麻痹大 意的思想 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更多文章 立磨 yz2pdwk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棉头上的 压力板 弹簧压力过小 采摘的棉花杂质少 但遗留棉增加 压力过大 采净率提高 但棉花杂质增加 且增加机件磨损 4 脱棉盘组高度的调节 调整采棉滚筒的位置 直到滚筒上的一排摘锭与底盘上的 狭槽排成一条直线 此时用手摆动脱棉盘组与摘锭之间的摩擦 阻力 它们之间有一点轻微阻力为准 间隙不合适时 可松开 脱棉盘柱上的锁紧螺母 调节脱棉盘柱上的调节螺栓 逆时针 转动 间隙变大 阻力小 反之间隙变小阻力增大 在作业过 程中应根据摘锭的缠绕情况进行调整 5 湿润器柱位置与高度的调节 位置 湿润器的位置应使摘锭脱离湿润盘时 湿润器衬垫 的第一翼片刚好接触摘锭防尘护圈的前边沿 高度 当摘锭刚 穿过湿润器盘的下面 所有的翼片应稍微弯曲 6 清洗液的加注与压力调节 水与清洗液的配比为 100 升水兑清洗液 1 5 升 充分混 合后即可 清洗液压力显示读数为 15 20psi 棉花较湿时应降 低压力 棉花较干时则提高压力 1 采棉头倾斜度的调节 通过调整采棉头大梁两侧的吊臂长度 使机器作业时前部 滚筒比后部滚筒低 19 毫米 这使得摘锭接触更多的棉花并使残 余物从采棉头底部流出去 吊臂长度为销对销距离 584 毫米 两个提升框架应调整一致 倾斜度调整应在棉行内进行 2 压紧板间隙的调节 压力板和摘锭尖端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压力板铰链上 的螺母调节 大约为 3 6 毫米 通过实践应调整到压力板和摘 锭的尖端间隙为 1 毫米左右为好 间隙过大会漏棉花 间隙过 小摘锭会在压力板上划出深槽 损坏部件 甚至摘锭与压紧板 的摩擦会产生火花 成为机器着火的隐患 3 压力板弹簧张力的调节 通过调整调节板与支架上圆孔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从旋转 调节板直到弹簧刚刚接触到压力板上开始 前采棉头继续旋转 调整为调节板 3 个孔 后采棉头调整为 4 个孔 与支架上固定 的孔对齐 插入凸缘螺钉 也可调整为前 4 后 4 调整时应先 调整后采棉头上的压力板 只有在必要时才拧紧前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知识公共课培训题库(及答案)
- 造价工程师管理课程选择
- 小升初复习资料六统计与概率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资料
- 实验一-损伤与修复讲课文档
- 常规尿标本留取规范
- 心理健康教育失败了我不怕
-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讲课文档
- 2026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开学教学常规工作培训
- 团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国家电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的抵押合同协议书范本
- T/CECS 10262-2022绿色建材评价二次供水设备
- 从数字经济视角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治理方案
- DB65T 4185-2019 公路雪害防治技术规范
- 医疗AI技术中防止歧视和偏见的伦理策略
- 大模型在联邦学习中的剪枝优化技术及其微调效率提升
- YOLOv8改进算法应用于钢材表面缺陷检测
- 数控刀具知识培训课件
- 牧原股份养殖场臭气治理技术的创新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