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意象之花_第1页
采撷意象之花_第2页
采撷意象之花_第3页
采撷意象之花_第4页
采撷意象之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采撷意象之花文章来源m 授课 时间 课题 采撷意象之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归纳意象含义及其寓意分析的基本方法; 学会通过分析意象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把握诗中意象,体悟诗意,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培养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积极主动地积累名句、分析诗歌,增强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 2 / 17重点 引导学生归纳意象寓意的分析方法及实际诗歌中意象分析的运用训练。 教学 难点 探究诗歌的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导入新课 二认定目标 三考点解读 3 / 17诗歌鉴赏是高考餐桌上一道传统名菜,今年高考试卷模式变化后,我们辽宁试卷诗歌鉴赏的分值更是由 8 分增加到 11 分,真的成了一道大菜。 不过,从丹东一模和大连一模诗歌鉴赏的得分来看,我们的得分仅分分,这还不够理想。从大家的答题情况来分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诗歌中的意象把握不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如何采撷意象之花,并让它美丽我们的诗歌鉴赏得分 师:有同学可能要问:老师,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也没提意象,我们研究意象是不是有点“左”了?先不忙给它定性,谁记得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什么? 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我们都知道,意象客观事物主观情感,也就是说,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意象构成意境,意境造就诗歌,而这一过程中又少不了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参与。4 / 17有句话说“什么样的心灵看什么样的世界” ,这里的“世界”就是意象,而它是什么样不正是由“心灵”所决定的么? 师:08 年山东卷、天津卷、湖北卷和宁夏海南卷都直接考查了意象,我们可以看看 08 年宁夏海南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 、树林(落叶) 、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 1 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 2 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 3 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 5 / 17四探究研讨 题李世南画扇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 分) 师:这道题就是在考查我们对意象的把握,主要是对诗作(画面)景物形象的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是诗作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分析景物形象,就是看诗作中描写的景物,呈现出怎样的色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就画面而言,这首诗是这样构思的:有水,使人仿佛听到潺潺的水流声;有树,秋风瑟瑟,摇动树木,落叶纷纷;有人,有人抱瓮汲水,让人想到附近有村庄居民;有寺,山上古寺隐约,又使人想到富有韵味的钟声。画面有动有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极富感染力。回答这类问题,先说出画面由什么组成,然后指出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或氛围。我们可以在脑海中这样组织画面:一条6 / 17小溪自两山之间流出,林子里树叶已经泛黄,有些已经落了下来,一个人抱着水瓮走在路上,山那边隐隐露出寺庙一角整个乡村野外的环境氛围是恬静的安详的。如果把小溪、山(山坞) 、树林(落叶) 、人、瓮、寺庙等意象构成的意境理会清楚,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所以,我们说,把握诗歌意象是开启诗歌鉴赏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师: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呢?这个问题先放放。昨天,留了个作业,让大家找找背诵篇目中有哪些意象,各有怎样的内涵,现在找同学来共享一下 生回答。 梧桐凄凉悲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 杜鹃凄凉哀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明月思乡之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 ) 夕阳时光的流逝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7 / 17沙 ) 师:问个问题,你怎么知道“梧桐”就有伤感之意? 生回答:雨夜时分,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会引发人的愁绪。我们常通过梧桐叶落,雨打芭蕉合起表现愁思。如温庭筠更漏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师: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某些客观事物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一种特殊意象。诗人借此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读者我们也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怎样准确把握意象,第一点:掌握特殊意象的含义(板书) 比方说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满是雪的太行山就是个意象困难。我们知道了这一点,那么,门厅里“即使太行雪拥,蜀道峰连,我们也直挂云帆”意思不就不言而喻了么? 师:谁还能从背诵篇目中举几个例子? 生回答。 8 / 17浮萍漂泊不定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雁秋季南迁,引起怀乡念亲之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 师:可能有人又要问了,客观事物是没有感情倾向的,我们怎么知道它成为意象后有什么情呢? 师;这话没错,客观事物的确没有情感倾向,但诗歌中有“真空”的客观事物么?比方说下面这几种客观事物: 藤树鸦桥道风马 这里的几种事物,除鸦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以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的不见生机,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沙漫漫,马是瘦骨嶙峋在夕阳古道风沙中踽踽独行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游子图栩栩然于眼前。 这也就是说,无情的客观事物在诗人的润色下有情了,9 / 17所以,准确理解修饰语有助于把握诗歌意象。 (板书) 师:你可以从背诵篇目中再举几个例子并加以简要说明么? 生回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通过对燕子啄泥筑巢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这里的燕子是那么活泼、可爱,寄寓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师:我们再来看看“柳”这个意象,我们学过一首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中,这里的“柳”是个什么意象? 生:离别之柳。汉语语音, “柳”与“留”谐音,所以咏柳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 师:那么,我们在幼儿园就背过一首关于柳的诗,碧玉妆成(学生接着背) 。这里的柳是个什么意象? 再比如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柳以其柔长的枝条,唤起并契合了离人的缠绵情意,所以在词中,柳也用来表相思之情。 隋无名氏送别歌讽隋炀帝巡幸不归:“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10 / 17归?”杨柳的“杨”与隋 11 / 17五、迁移拓展 12 / 17帝的姓氏“杨”音形相同,柳意象也随之具有暗示性。在诗词中,隋堤柳、隋宫柳往往成为悼亡伤古的原型。师:我们能不能见到柳就别呀?不能,那怎么办? 生:还要从具体语境出发。 师:对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方说“月”这个意象,请从背诵篇目中找出相关内容,并说说它所负载的情感因子是什么? 生回答: 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建的“今夜月明初照人,不知秋思落谁家”等,都是借月思乡的千古佳句。 离别感伤之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 春花争艳,秋月高悬,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然而在词人的眼中,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13 / 17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其苦之深,其愁之重,让人不禁掩卷而泣。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清冷的月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又被秋风吹碎,反射向无尽的苍穹,两岸的枫叶荻花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满目凄凉,此情此景,主客“惨将别” ,友人近在眼前却又即将远在天边,怎能不让人伤感呢! 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 ,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 ,诗人苦闷之极,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与月亮同欢同乐,随月亮同起同落,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 得意须尽饮,尽饮须对月,这样才有氛围,才有情调。14 / 17月亮是诗人的知己,所以只有在空旷高洁的月色下,诗人才能毫无顾忌地纵情豪饮,醉眼望月,如此,狂放之态飘然而出。然而,狂放之中却又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极大不满和愤激之情,月是唯一的听众,也是最好的见证人。师小结:当然,把握意象的方式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能掌握以上三点,就能把握住意象,找到鉴赏的切入点,进而为下一步深层次的鉴赏铺平道路。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宁夏海南卷诗歌鉴赏题,想一想,如果从其他角度命题,是不是也可由意象切入 炼字型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句诗)?说说(简析)诗中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两15 / 17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分析主旨型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师:由此看来只要把握了意象,我们就可以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