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_第1页
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_第2页
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_第3页
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_第4页
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舌苔脉象的相关知识,正常舌象及生理差异,(一)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 四、望舌质 概念:即舌体的颜色、形态的变化 分类 正常舌象:淡红舌 病理舌象:舌色变浅淡白舌,舌色加深红绛舌、青紫舌,(二)望舌色淡白舌 红舌 绛舌 紫舌 青舌 (2)红舌 实热 虚热(阴虚) (3)绛舌 (4)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 淡红瘀点:气滞血瘀所致 注意点: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 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热盛血瘀 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寒凝血瘀,三)望舌形,(1)老嫩 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 主实证,嫩: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 主虚证 (2)肿胀:舌体较正常大而厚 淡白而胖大气虚、阳虚; 红肿而胖大心脾积热; (3)瘦小舌: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 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4)裂纹舌:舌表面有各种形状的裂纹 红而干燥有裂热盛伤津; 淡白有裂阴血不足;(5)芒剌: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剌,邪热亢盛; 舌尖心火亢盛 舌中胃火亢盛,2.舌质,(1)厚薄:见底/不见底(2)润燥:反映津液状况 润苔为津液未伤,过润则为水湿内停; 燥苔为津液已伤,主热盛; 由润变燥病情加重; 由燥变润病情好转; (3)腐腻: 腐苔如豆腐渣 主胃气衰败; 腻苔如油状物 主湿浊内盛; (4)剥脱苔:主胃阴大伤、正气受损 全部脱落镜面舌、猪腰舌 部分脱落地图舌 小结 淡白舌:主虚寒证 红绛舌:主热证(有实热与虚热之分)青紫舌:主瘀血证(有寒热之分),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5、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6、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1)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凡久病气血亏耗,年迈体弱,失血,盗汗,自汗,阳虚畏寒,虚胀,泄泻等,可见到细脉 2)主湿侵: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 凡湿邪伤人,或内困脾胃,或留滞经络,常可见到细脉,7、微脉,【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气血虚甚,阳气衰微,正气将绝,鼓动无力,故脉微欲绝,8、散脉,【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9、虚脉,【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10、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 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涌盛脉道充满故实,凡邪气有余,阳热内郁所致高热谵语,腑实便坚,三焦火盛,食滞胁痛等,皆可见实脉,11、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1)主痰饮:痰饮为阴滑之物,痰湿聚于体内,足使脉内阴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现滑象 2)主食滞:宿食化热,气实血涌 3)主实热:正盛邪实,气血涌盛 1)主妇人的孕脉:气血充盛 2)见于正常人:滑缓为平人之常,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明显,12、涩脉,【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涩而无力伤精、血少 多见于亡血,失精,闭经,死胎,或精冷阳萎 2)涩而有力实证(痰食积滞、瘀血) 气、血、食、痰阻碍脉道,脉行不畅 主瘀血:凡胸痹、腹中积块、症瘕、痛经、经闭,及附件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可见之,13.长脉,【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 【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多由邪气盛实,正气不衰,邪正搏击所致 脉长而洪数阳毒内蕴;为热深、癫狂; 脉长而弦为肝气上逆,气滞化火 正常人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盈余,14.短脉,【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