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0高一地理必修 1 全册学案(鲁教版附答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目标预览1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2掌握利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解译的方法。3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理解地理信息的应用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作用。课堂生成【探究 1】1如何区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是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划分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从以下几方向区分。类型概念优点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等航空遥感利用各种飞机、飞艇、气球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2 / 30包括 60010000m 的低、中空遥感,1000025000m 的高空、超高空遥感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用于城市建设、海面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活动2遥感探测与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反之则相反(如上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典型例题 1】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据此完成 1-2 题。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 9 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3 / 30D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2下列关于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传感器所在的不同高度可以将遥感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B航天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c航空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D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飞行高度都比近地遥感高【探究 2】遥感技术的应用材料一1987 年 5 月 6 日至 6 月 2 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在扑灭大火的过程中,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个灭火战斗中,国家气象局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了 70 余幅反映林火发展状况的卫星影像图,为制定灭火计划、作出灭火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材料二2002 年 3 月 29 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 25 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京 200 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4 / 30【典型例题 2】关于遥感技术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B监测洪水动向,调查洪水泛滥范围以及受涝面积和受灾程度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D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 1 课时)课前预习一、1时间空间物质。2 (1)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恒星、星云。(2)吸引、绕转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3扩大,150 亿二、水星金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木星预习测试1A2D3A4c课堂生成【探究 1】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后燃烧发光的现象,叫做5 / 30流星。所以,流星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天体。形成流星现象的天体叫做流星体,是地球轨道附近的微小颗粒,通常只有几毫米到几十厘米大小。但有的时候颗粒体积较大,在大气中未能燃烧完,从而掉落到地上,变成了陨星。陨星有陨石、陨冰、陨铁等【探究 2】不是【典型例题 1】A【探究 3】银河系太阳系【探究 4】不对总星系是人类所发现的宇宙【典型例题 2】B【典型例题 3】太阳地球。【探究 5】成员: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随堂巩固1A2A3B4c5c6 (1)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B变式测试1D2B3 (1)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2)总星系。 (3)太阳,地球。 (4)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5)恒星行星卫星6 / 30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 2 课时)课前预习二、1(1)核聚变 2(1)光球色球日冕(2)黑子耀斑,11三、1(1)十分相似(2)类地 2生命预习测试1c2c3c4A课堂生成【探究 1】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典型例题 1】D【探究 2】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探究 3】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对球磁场产生影响产生磁暴极光,引起电离层扰动,印象无线电短波通信。【典型例题 2】A(其中 D 选项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探究 4】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探究 5】宇宙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稳定的太阳的光照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平均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的大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液态水的存7 / 30【典型例题 3】cAB随堂巩固1B2A3D4A5A6A7 (1)A太阳;B哈雷彗星;c小行星;D天王星;E火星。(2)水星、金星、地球。 (3)逆时针方向变式测试1A2B3B4c5c6 (1)光球、色球、日冕(2)A,B,11(3)地球磁场、电离层、大气状况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 1 课时)课前预习一、1西东。2 23564,3 线角。二、1 (2)自转。 (3)太阳日。预习测试1A2A课堂生成【探究 1】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北逆南顺)【典型例题 1】A 自西向东 B 逆时针 c 顺时针【探究 2】参照提示8 / 30【典型例题 2】A【探究 3】参照提示【典型例题 3】D随堂巩固1D2c3A4D5D6B7D变式测试1B2A3c4D5A6正确 7正确 8错误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 2 课时)课前预习二、2 (1)不同,偏东偏西。(2)经度。1 小时。(3)中央经线。东八区,120E。加 1 小时。减去,加上。3 (1)地转偏向力。 (2)右,左,不。预习测试1c2A课堂生成【探究 1】参照提示【典型例题 1】4 小时 08 分【探究 2】参照讨论【典型例题 2】西八区前一日 17 点,东五区 10 点【典型例题 3】A9 / 30【典型例题 4】B随堂巩固1B2c3A4B5B6B7 (1)(2)东经 90 西经 90(3)8(4)东变式测试1B2错误 3错误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 1 课时)课前预习1(1)自西向东(2)近日点速度大于远日点速度(3)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2 (1)黄赤交角。预习测试1B课堂生成【探究 1】参照提示【典型例题 1】D【典型例题 2】1c2北极星北半球南【探究 4】黄赤交角变大,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将增大。随堂巩固1B2D3B4c5D10 / 306 (1)北半球夏至日 622(2)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3)DB(4)3656910 恒星(5)AB 北北回归线变式测试1D2B3 (1)3 月 21 日 12 月 22 日(2)先变慢再变快(3)一个回归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4)D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 2 课时)课前预习3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午(2)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课堂生成【典型例题 1】D【典型例题 2】1D2D【探究 4】黄赤交角变大热带与寒带的面积变大,温带的面积减小【典型例题 3】D随堂巩固1D2B3D4c5B变式测试1B2c11 / 30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课堂生成一、1上北下南指向标自西向东2南北,东西,方向经度变化纬度变化正西正南东南正西东南随堂巩固1B2c3B4A5B6 (1)DF(2)西东(3)南西北(4)南北(5)c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 1 课时)课前预习一、17 地幔软流层内核和外核二、1岩浆岩沉积岩堆积砾岩变质岩成分片麻岩预习测试1D2c课堂生成【探究 1】不是,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典型例题 1】c【典型例题 2】1c2D12 / 30【探究 3】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典型例题 3】c随堂巩固1D2c3B4A5c6D7A8.(1)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变质岩或沉积岩,岩浆。(2)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上升冷却凝固。变式测试1B2D3A4B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 2 课时)课前预习一、太阳能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堆积高低起伏二、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预习测试1A课堂生成【探究 2】 (1)背斜地下水(2)断层【典型例题 1】(1)向斜断层背斜(2)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实,不易被侵蚀。13 / 30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3)丙乙(4)乙【典型例题 2】1D2B随堂巩固1c2B3B4A5 (1)背斜向斜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容易被侵蚀(2)AB(3)A变式测试1B2B3D4c5D6B7B8c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 1 课时)课前预习二、1太阳辐射 2地面辐射 3大气逆辐射预习测试1.(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课堂生成【探究 1】 (1)垂直运动水平运动(2)地面冷热不均。【探究 3】 (1)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14 / 30【典型例题 3】(1)南(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高低(3)地转偏向力垂直没有(4)摩擦力相反(5)c随堂巩固1D2B3A4D5D6 (1)AcDBA(2)BAA 地热,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B 地冷大气收缩下降,近地面气压升高(3)AcBDcDAB变式测试1D2B3c4A5 (1)图略(2)斜交越大(3)越小(4)增大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 2 课时)课前预习四、1.(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3)太阳直射点北移南移预习测试1D课堂生成【典型例题 1】c【典型例题 2】1A2B15 / 30随堂巩固1B2c3D4c5A6A7 (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2)B、D(3)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4)是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交汇形成的8(1)B(2)BAAc变式测试1D2AB3AD4(1)冬(2)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热带高(3)东南西南(4)不相同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5(1)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2)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印度低压(亚洲低压)(3)西北东北(4)温暖湿润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5)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16 / 30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 3 课时)课前预习七、常见的天气系统1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相对静止阴天、刮风、雨雪连续性连续性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预习测试1A课堂生成【典型例题 1】 (1)冷锋暖锋(2)阴天、刮风、雨雪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典型例题 2】1B2B【典型例题 3】(1)PlP3(2)冷(3)上升(4)西南(偏南)西北(偏北)(5)AcD(6)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冷锋前随堂巩固1B2B3A4c5A6 (1)冷 c(2)暖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3)高北晴朗17 / 30变式测试1Ac2cD3.(1)冷(2)冷(3)冷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 1 课时)课前预习二、 (1)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降水预习测试1B课堂生成【探究 1】蒸发降水蒸腾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典型例题 1】(1)箭头:B 向上A 向下c 向左D 向下E 向上(2)降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和蒸腾地下径流地表径流(3)海洋与陆地海洋与海洋上空陆地与陆地上空【探究 2】2不是的,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8 / 30的。【典型例题 2】1D【探究 3】 (1)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等(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小;(3)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典型例题 3】(1)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2)夏春(3)最大(4)修建水库水库和湖泊一样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随堂巩固1D2c3B4c5A6 (1)箭头 A 处向上,c 处向左,D 处向下(2)河湖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3)AD(4)B(5)A变式测试1A2c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 2 课时)19 / 30课前预习三、 (1)大气运动暖流寒流(2)D 日本暖流,E 北太平洋暖流,G 东澳大利亚暖流,c 西风漂流,H 秘鲁寒流,I 千岛寒流,j 墨西哥湾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 加拉利寒流,N 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R 西澳大利亚寒流预习测试1A2B课堂生成【探究 1】 (1)A 为北半球 B 为南半球。由南向北温度降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2)A 图高,B 图低(3)A、B 向北,c、D 向南,温度较流经海区高的为暖流,反之为寒流。判断方法:由温度高流向温度低的暖流,反之为寒流,所以 A、c 为暖流,B、D 为寒流。【典型例题 1】A【方法指导】1顺逆 2逆 3西风漂流 4暖寒 5暖寒 6暖寒 7顺逆【典型例题 2】1c2 (1)南暖流寒流寒流(2)北寒【典型例题 3】B随堂巩固20 / 301A2D3 (1)南北(2)寒暖(3)西西(4)秘鲁寒流日本暖流变式测试1D2A3 (1)北副热带(2)日本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堂生成一、太阳辐射二、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地中海气候4苔原气候三、1北半球南半球 2热带亚热带寒带3(1)全年降水均匀(2)地中海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随堂巩固1D2c3A4D5B6B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前预习一、1纬度气温海陆水分气候植被21 / 302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预习测试1c课堂生成【探究 1】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分布大体一致,(如: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寒带苔原带寒带苔原气候),但并不完全吻和(如:温带落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间的关系【典型例题 1】1c2D【探究 2】1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基础是热量2东亚至西亚,从东到西沿途出现了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基础主要是水分3南坡自然带较北坡丰富,原因是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典型例题 2】1B2D【探究 3】刚果盆地分布着热带雨林带,而东非高原却以热带草原带为主,因为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形成热带雨林带。22 / 30而东非高原虽然也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势海拔高,空气对流相对减弱,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着热带草原带。【典型例题 3】D随堂巩固1c2B3D4A5A6A7D8B变式测试1A2B3A4c5A6B7c8c9c10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从沿海到内陆水分中(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风力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前预习一、1(1)生物水文气候地貌土壤(2)联系影响能量2.(1)协调一致课堂生成【典型例题 1】(1)整体性生物(植被)(2)cAB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探究 2】1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将富含大量营养盐类的下层海水23 / 30带到表层,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吸引大量鱼群前来觅食,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的形成说明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2厄尔尼诺现象是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水温度上升,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生态环境恶化,渔民失去生计,社会经济承受重大损失,同时秘鲁沿岸,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厄尔尼诺发生时,不仅给秘鲁沿岸带来灾难,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非洲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地区等,这些热带雨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甚至引发森林火灾。这说明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体现了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典型例题 2】A随堂巩固1D2A3A4D5B6B变式测试1A2c3D4D5D6c7B8(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abdc(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24 / 30工矿城镇建设导致植被破坏。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堂生成【探究 1】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石灰岩地区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2中国南方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多雨、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而北方地区虽然也有石灰岩分布,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喀斯特地貌发育很少,反映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岩石具有可溶性和透水性。水源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和流动性。【典型例题 1】1D2D3D【探究 2】1地形起伏明显,石灰岩广布,且厚度大,纯度高,可溶性强、透水性好。2桂林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漓江流经全境,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且流动性强。3桂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生物生长旺盛使土壤和流水25 / 30中有机酸含量高,增强水的溶蚀力。【典型例题 2】1c2B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堂生成【探究 1】1缓坡部位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陡坡部位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山脊部位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山谷部位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陡崖部位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典型例题 1】1A2B【典型例题 2】1c2D【探究 3】1所绘制的剖面图为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相同,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作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2(1)剖面线所穿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差大小。(2)考虑绘图的图幅范围大小。(3)需规定剖面图水平基线所代表的高程。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典型例题 3】1B2D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26 / 30课前预习一、1自然界生产和生活2不可再生可再生3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课堂生成【探究 1】1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棉花、汽油和闪电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两个本质属性:一是自然属性(由自然界获得);二是经济属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能量)。2生产利用状况划分: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典型例题 1】D【方法指导】【典型例题 2】A【典型例题 3】c【典型例题 4】1112远离海洋,降水稀少。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退耕还牧;合理利用水资随堂巩固27 / 301c2A3c4D5A变式测试1A2D3A4B5c6B7数量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利用的发展性。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前预习一、1洪涝、台风、干旱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2认识洪水和洪灾预习测试课堂生成【探究 1】1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主要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爆发等地质灾害和部分生物灾害等。2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若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因此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培训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化妆师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展设计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教育师中级面试模拟考试题
- 初中双谱教学课件
- 2025年老年活动中心面试技巧及答案集
- 2025年农机长助理笔试冲刺模拟题
- 2025年燃气储运初级面试bi备知识题
- 希沃白板课件教学
- 2025版《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解读 4
- 徒步小组管理办法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卷真题(精校打印)
- 市政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医院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
-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下册)课本全部(40篇)诗词文言文集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中医高热护理常规
- 船舶用钢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超市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