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世博园感想_第1页
参观上海世博园感想_第2页
参观上海世博园感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参观上海世博园感想在世博园区,炫目影像、先进科技固然让人叹为观止,但一些质朴无华的历史遗存同样打动人心,别有魅力。在阿尔巴尼亚国家馆复原的石器时代吉诺卡斯特古城中,在塞浦路斯国家馆从文明发端到未来的长卷里,在土耳其国家馆 4 米多高的厥特勒碑上,观众感受文明,浮想联翩。 不论是在国家馆还是城市最佳实践区,那些在现代城市中巍然而立的历史遗存,无声地启示人们:现代化,不能割断历史;一座城市,只有处理好历史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历程,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关系可谓“山重水复,正道沧桑” ,有曲折,有阵痛,也有欣喜。当我们漫步在世博园区,经过数百年时间汰洗的答案不时闪现。在德国馆,汉堡港图片展示了古老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同构成绵延无尽的天际线;在捷克馆,布拉格的哥特式古建筑,与 21 世纪的城市设计浑然一体;在意大利馆,矗立在中庭的古建筑模型,竟是最新潮时装的绝佳背景 不是水火不容,也不是非此即彼,上海世博会在文化遗产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中,给出了最理性、最美好的一种可能:和谐共生。窥斑知豹,实际上,这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而是遍布于世界名城的鲜活现实。意大利的古城2 / 3罗马保存得原汁原味,水城威尼斯光影依旧,瑞士、德国数十座古城完整保存。在许多国家,保护文化遗产是一种共识,更是毫不含糊的现实行动。 有感于此,不禁想起我国一位建筑学家的感慨,在欧洲的许多城市,还能找到 15 世纪的建筑,甚至一整条街。而在我们这里,明代的房屋都已经很稀有了。 当城市化浪潮在中华大地上奔涌,我们看到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生活充满便利,也看到了在不少城市,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一哄而起,大批文物古迹面目全非,古城遗迹遭到空前破坏。结果,许多城市特色丧失,千城一面,不伦不类。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毁弃旧城是城市建设的最大败笔! 这些伤害城市历史文化之根的行为,不仅有悖于世界潮流,也违背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其背后,往往存在各种不当利益的泛滥与驱动,而在思想根源上,既没有看到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没有意识到,在现代化条件下,文化遗产完全可以焕发新生。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做。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文化遗产是无价瑰宝;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看,文化遗产难免成为“眼中钉” 。 未来几十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继续高歌猛进,我们依然需要学习,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上海世博会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在这个课堂上,我3 / 3们愈发感到,中国的城市不能满足于吸收建筑样式、装饰风格这些技术“皮毛” ,而应汲取诸如融合传统与现代、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等城市发展的理念“真经”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品质。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文化遗产与“钢筋水泥丛林” ,如何共存、共生,融汇成一个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