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 防” 教 育,防疫专业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大家了解八防的具体内容,熟悉掌握预防及急救的方法和步骤,为战斗力生成提供有力保障。内容要点:1、食物中毒; 2、中暑; 3、毒蛇咬伤; 4、电击伤; 5、淹溺; 6、泥石流; 7、山洪; 8、传染病重点难点:八防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救治方法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教学及操作演示。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要求: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严守课堂纪律。,一、食物中毒,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性食物中毒(甘蔗、银耳)3.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动物肝脏、甲状腺、鱼胆)4.植物性食物中毒(杏仁、四季豆、发芽马铃薯)5.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发病特点:1.大多数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来势急剧,集体爆发性食物中毒时很多人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病,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2.病人都有大致相同的临床症状3.病人都在相近时间内都在同地点,食用过同样食物的经历,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发病很快停止4.人与人之间不具有传染性5.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趋势,一般无传染病流行尾端,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一、食物中毒,应对措施:1.采样2.治疗3.现场处理,一、食物中毒,治疗原则: 1.加速排出体内毒素 2.阻滞毒物的吸收和降低其毒性 3.特殊解毒药物(抗生素、阿托品、维生素K1等) 4.对症支持治疗,一、食物中毒,中毒现场处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预防?,二、中暑,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二、中暑,二、中暑,“热死人”,这个词最近在印度不再是修辞手法,而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描述。据印度媒体报道,截至5月26日,印度部分地区高温天气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 1100 人。印度气象部门预计,高温难以立即缓解。,二、中暑,二、中暑,原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中暑。易发因素包括: 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产热增加 散热障碍 汗腺功能障碍,二、中暑,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2、轻度中暑: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二、中暑,二、中暑,二、中暑,搬,擦,服,掐,二、中暑,中暑预防:1.科学组训,劳逸结合2.充足睡眠,避免疲劳3.及时饮水,提升代谢4.合理着装,促进散热,三、毒蛇咬伤,三、毒蛇咬伤,蛇毒分类,神经毒银环蛇、金环蛇、海蛇。血循毒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混合毒眼睛蛇、眼睛王蛇、蝮蛇。,三、毒蛇咬伤,三、毒蛇咬伤,一、局部体征,1、神经毒蛇咬伤者,局部症状较轻,伤口一般不红不肿,无渗液,微痛,甚至麻木,常被病人忽视而不及时处理,所导向的淋巴结肿大和触痛。2、血循毒蛇咬伤者,局部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有较粗大而深的毒牙痕,伤口剧痛、肿胀、起水疱,瘀斑、或出血不止,所属淋巴结红肿压痛,伤口常形成溃疡。,三、毒蛇咬伤,五步蛇咬伤局部肿胀,水泡,血泡。,三、毒蛇咬伤,3、混合毒蛇咬伤者:局部症状明显,咬伤后即感疼痛,逐渐加重,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迅速红肿。可扩展到整个肢体,常有水疱;严重者,伤口迅速变黑坏死,形成溃疡,所导向淋巴结肿大和触痛。,三、毒蛇咬伤,眼镜蛇咬伤患处溃疡:,三、毒蛇咬伤,一、被咬时看见毒蛇或将毒蛇打死。 二、局部有2个牙痕的伤口,但局部症状因不同的致伤毒蛇种类,而有不同的局部症状。 三、出现全身的中毒症状,因致伤毒蛇种类不同,其全身症状亦不同。,诊断要点,三、毒蛇咬伤,急救措施:1.绑扎止血带2.排出毒血(注意:五步蛇、蝰蛇、蝮蛇因含有出血毒素,禁用切排法)3.用药4.寻求帮助,三、毒蛇咬伤,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1.清理周边环境2.注意自身防护3.不要主动招惹4.灵活逃跑路线,三、毒蛇咬伤,四、电击伤,四、电击伤,部队驻训时,经常住在村庄民房内,而民房周围的电线分布随意性比较大,甚至高压电线也在周围,如果部队人员忽视安全用电,就可能发生意外。触电引起的全身性损伤 。又称电击伤。,四、电击伤,主要表现: 轻者表现精神紧张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倦怠乏力,恶心,心悸气促,头晕甚至昏厥,但恢复后多不留下后遗症;较重者有恐惧,呼吸、心跳加快,心率不齐,血压下降,肌肉抽搐或昏迷,甚至出现假死(心跳呼吸微弱,似乎死亡);严重者出现电休克,可立即死亡。 触电引起的局部损伤又称电烧伤 。,四、电击伤,触电后的现场急救,(1)、尽快脱离电源(2)、现场急救(3)、保护创面,避免污染,雷击伤,四、电击伤,雷电是由带有正、负电荷的云层再快速运动相撞时产生的一种直流电。雷击分为闪电直接击中人体与静电感应两种。由于闪电的电压可高达(110)亿伏特,电流可达(24)万安培,放电时间约为1/1000秒,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及其复杂和严重。据统计,因雷击致死的人数仅是致伤人数的1/51/4,但幸存者中70以上将留有终生后遗症。,雷击伤的预防和救治措施:,(1)、雷雨时不要站在高树下、屋檐下及高层建筑物下面避雨。(2)、有雷雨时尽量不要外出。(3)、即使在屋内,也不要赤脚站在地上,下地要穿绝缘鞋。(4)、关闭室内电器,不要触碰电线等导电体。(5)、发生雷击伤后,应该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只要心跳、呼吸没有停止,患者就很可能不会死亡;即使心跳、呼吸停止,只要时间短暂,也应该不遗余力地抢救。,四、电击伤,五、淹溺,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据WHO2000年统计,全球每年约45万人死于溺水,其中90%以上发生在经济收入中低国家,死亡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五、淹溺,五、淹溺,溺水的急救: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五、淹溺,六、泥石流,泥石流主要是指由于暴雨,使山谷中积存的松散岩土向下游开阔地带倾泻的一种突发性洪流。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冲击力大等特点,往往直接危害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六、泥石流,六、泥石流,形成原因: 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暴雨激发等;人为因素如乱砍滥伐森林,不当的开挖、堆积等活动,会促进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 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地形条件后,降雨往往是决定因素,人为的活动往往为泥石流的形成起了扩大和加快的作用,有时也变为主导作用。,六、泥石流,紧急避灾措施: (一)当前三日及当天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左右时,处于危险区(野外驻训时)内的人员应该撤离; (二)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河水上涨或突然断流,应意识到泥石流马上就要发生,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 (三)逃生时不要顺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当向沟岸两侧上坡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六、泥石流,1.应在滑坡隐患区附近提前选择几处安全的避难场地;2.避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的两侧边界外围3.沉着冷静,不要慌张,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向;4.对其他遇险者应马上组织救援;5.救援现场设立观察员,随时观察泥石流情况;6.不要返回住宿区寻找财物,以免发生危险;7.泥石流过后应组织灾后防病工作,防止传染病发生。,六、泥石流,泥石流自救互救,泥石流预防:1.要及时掌握气象部门降雨量预报,特别注意暴雨天气;2.制定野外驻训期疏散避灾计划;3.加强驻区泥石流钩上游的监测工作;4.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河水暴涨,应警惕泥石流发生。,六、泥石流,七、山洪,七、山洪,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沿河流及山体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山洪特点:1.季节性强,频率高,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3.来势迅猛,成灾快,防不胜防;4.破坏性抢,危害严重,常导致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悲剧,七、山洪,山洪灾害救援:,1.将山洪的情况立即上报,要求上级、地方政府或依靠当地百姓派出救援力量,实施救援;2.对外伤人员应及早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抢救措施,重度伤员应及早后送;3.对因口鼻内异物发生窒息的人员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泥土、痰、血块等异物,排除体内污水,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4.积极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七、山洪,八、传染病,八、传染病,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八、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八、传染病,传染病的危害,一、对个人的危害二、对家庭的危害三、对社会的危害,八、传染病,传染病的种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性传染病,虫媒、动物疫源传染病,血液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腮腺炎,霍乱痢疾甲肝肠道寄生虫病,沙眼红眼病疥、癣,梅毒淋病艾滋病,疟疾乙脑狂犬病鼠疫,乙肝丙肝艾滋病,传染病分类: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措施,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传染病防治法将39种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 (1)甲类: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3)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寿司介绍及做法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答案版)
- 补充医疗长险方案(3篇)
- 电厂锅炉安全用电方案(3篇)
- 楼房隔层改造方案(3篇)
- 征地营业面积补偿方案(3篇)
- 取水器安装方案(3篇)
- 养生营销活动策划方案(3篇)
- 物流学校宿舍改造方案(3篇)
- 一建专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写字楼租赁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指南
- DB42∕T 2151-2023 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交流合作总结范文
- 分包招采培训课件
- 神经刺激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全员销售管理办法
-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全国一卷真题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课程思政教学课件
- 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