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重在身教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教师重在身教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教师重在身教的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关于教师重在身教的思考不少老师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时,习惯地将自己戏称为“教书匠” ;而在一般人心目中,教师也不过就是个手艺人,凭着肚里那点儿墨水和三寸不烂之舌授业解惑,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 教师不是“手艺人” 粗听之,这种说法并无多大的不妥;然而细加推敲,这句话却包含着两个明显的错误:第一,从教育目的上来看,我们的宗旨决不在于“教书” ,教书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其终极目标却是“育人” ;第二,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我们也并不是仅仅靠用“书”来教育学生的。 自然, “书”是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难以或缺的媒介,是各种知识、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但正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 ,而“物化”了的书本在很多情况下每每会显出它的“功力不济”来。而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表率作用却常常会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出一种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悄无声息地濡染着受教育者的心灵,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灵魂。古人所谓的“言传身教”中的“身教”二字所体现出的正是施教者在“教书”这一2 / 3看家本领之外的一种潜在的而又极具“穿透力”的力量。 教师不可忽略“修身” 我们教师在“修业”之外最大的任务就应当是“修身”了。甚至这“修身”的任务还要放在第一位。无论古今中外,全社会对师德的要求都近乎苛刻,其原因也就在于人们看到了教师的人格、品行对于下一代的巨大的影响力。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要求“教师自己便应当有良好的修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而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则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身教”作用阐述得更为明白到位:“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执行了教育孩子的工作。其实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养着他们,甚至当你们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你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所有这些,对孩子们都有着很大的意义。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之中都能影响到孩子,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 如此说来,教师这一职业实在是有着它的特殊性。工匠们只要有一手绝妙的手艺便能畅行天下,至于“身正”与3 / 3否根本无足轻重;钱钟书先生也曾将作家比作“母鸡” ,把作品比作“鸡蛋” ,读者只须品尝鸡蛋而无须顾及母鸡的美丑优劣。而教师则不然:除了给学生提供优质“鸡蛋”外,还得精心修炼“母鸡”的人格品德、举止言行,以保证自己作为学生“师表” “楷模”的高档次、高品位。单从这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