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堂往左 医院往右关于医学人文现状的思考与批判,罗春荣,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前言,一盏灯 为初入职场、还在迷茫与困惑中的你,照亮前行的路,找到职业的价值与方向。,一味药 让曾经沧海、已经有些麻木倦怠的我们,反刍医学五味之杂陈、医治自身罹患之沉珂,重新找回职业的快乐与荣光。,一、失落的人文社会二、医学的人文迷失三、医者的人文品格,课件目录,第一章,失落的人文社会,一封家书,孩子: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对你在大学中的表现,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厉。既然你选择了一定要走仕途这条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劝告铭记在心: 1、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 把探索真理这这类事情让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 2、不但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 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不,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3、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 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记住,真博士是永远做不了官的。,4、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有人现在把这叫腐败。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亲近你,也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别人的你必须给。记住,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你就离失败不远了。 5、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 这里说的做人,就是指处关系。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过才怪。 6、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 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中都是农民。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7、要相信拍马屁是一种高级艺术。 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屁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拍马屁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在人治的社会中,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这一点不可不察。 8、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但你要知道,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以上这些都是做官的原则。现在要仔细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条做到,你就能一帆风顺,如果感觉力不从心,就马上另外选择职业吧。,这封信是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徐其耀写给他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的。徐其耀因贪污2000多万元,包养146个“二奶”而遭逮捕入狱,办案人员在侦查案件时发现这封信,也正是这封信,徐其耀被誉为“中国官场研究第一人”。,看完这封信,大家有何感想?,一、这是一封“潜规则”对“明明德”的宣战书。二、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与价值观的彻底颠覆与背离。三、体现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整体陷落。,30年以来,国民人格的集体性崩塌,已经势不可挡。人们从正直、诚信、敢勇、尊严、教养、责任、勤劳等美德中大步后退,转向贪婪、无礼、粗鄙、欺诈、剽窃、冷漠,甚至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在空气、土壤、食品中投毒,自上而下形成庞大的互害型景观,满目疮痍,一地鸡毛。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朱大可,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高歌猛进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信仰迷失、理想黯淡、文化失重、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物欲至上、心灵失衡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跛脚畸形的社会里,对某些人来说,“仁、义、礼、智、信”可以用来僭越、“亲情、友情与爱情”可以用来贱卖,法律与道德可以用来践踏。于是,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亘古未有、丧心病狂、触目惊心、瞠目结舌、不可理喻、令人扼腕和一声叹息.”。,医学在这个错乱的社会里也无法置身其外。被经济洪流裹挟的医学也逐渐变成为一种市侩式的、势利而冷漠的谋生手段。在利益面前,医学道德的正当性与约束力正逐渐消退,其职业的信仰与职业的价值正在消减。尽管医学在技术上霞光满天,但其内在精神却蹇塞困顿。医学研究生命,但其自身的生命感正在消亡。医学以人为目的,但“医道”却逐渐偏离了“人道”,在人性的层面,医学正迷失前行的方向!,第二章,医学的人文迷失,2009年7月30日南方周末报刊登了青岛一个家庭主妇朱双梅的文章医院就诊六须知: 近因小恙就医。劳身,苦心,未愈,感慨看病如此之难,夜不能寐,粗列出“就诊须知”。一、不着急。凡诊察必排长队。上次我就为交1.47元排队逾32分钟。别着急也别插队。非老幼即病弱,插哪个前面?医院非吵架之地。二、不糊涂。就诊前要对病况有些许了解。因医者皆惜字如金,看病若不提前做功课,就难从医生的片言只语中领会要义,云山雾罩的,不利治疗高效。三、不啰嗦。据说门诊医生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平均不超19秒。故看病前须拟好腹稿,清晰中的,言简意赅。医生非知心大姐,纵有耐心也没工夫听咱啰嗦。,2017/12/8,四、不要脸。此条尤适于妇产、乳腺、肛肠科。拉下脸皮是必要的。叫脱就快脱,让趴就姿势到位。要无视必有的围观者。否则误时,招挖苦呵斥。五、不怕贵。甭想省钱。能治病的药,几乎没有便宜的。如遇大夫当药托,不必感慨。他为提成,一般不为夺命。六、不失礼。临走对大夫道句“谢谢”。现状非他能改变,人家也在超负荷工作嘛!,这个“就诊须知”是患者给予当今医学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打脸”医学,传递了社会公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格局的深切不满。,朱双梅眼中的“看病难”,究竟难在哪?,不可及资源不足与分配不公难承受价格虚高与过度医疗感受不良失人性化,挂号如春运,看病如打仗,花钱如流水。 新华网对医院“看病难”盛景的描述,医学的失人性化 我国著名哲学家、学者周国平在1996年出版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这本书被美国医学人文学家奉为中国人文医学的启蒙之作。,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书中描写他夫人剖腹产手术结束后从手术室回到病房的场景:“不受无花果叶保护的肉体无助的展示在我面前。她几乎一丝不挂,腹部搭着薄薄一层衬衣,衬衣底下是刚刚缝合的长长的刀口。手上输液皮条长长地连着护士高高举起的盐水瓶。到病床边,麻醉师冷冷地叫我把夫人抱到病床上,他却冷眼束手旁观,仿佛他面前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这样的场景何其熟悉,乃至于医院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患者及其家属为何如此感受不良?,周国平教授这样评价当代医学:一个问题让我困惑良久,以拯救生命为使命的医学,为什么如此没有抚慰生命的善意?没有抚慰的善意,能有拯救的诚意吗?在周国平教授的眼中,医院已经成为最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在中国恰恰成为最缺乏人文精神的领域。他说:“医生就像一群野蛮人,如果你想失去尊严,就请去医院吧!”,有网民在博客这样写道: 人们到医院去看病所产生的恐惧远远超过进殡仪馆,当生命的尊严被冷漠的表情所鄙视时,内心会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一体验比死亡更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评价让我感到深切的哀意: 在大众的眼中,医学已经异化成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怪物。在红尘中迷失了自我的医学,渐渐将自己养成为一个让人嫌怨害怕的魔怪。,迷失在物欲横流泥潭中的医学,第一节,中国的医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着对“利”的渴望:在中国,没有哪一家医院不是在市场上“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唐孙思邈语)。 医院成了“院门八字开,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名利场,医生们也像一只只“泥鳅”,在欲望的泥潭中,一丝不挂的拼命钻营,水越浑浊,泥越污秽,我们钻得越起劲。,在打开了名利的潘多拉魔盒后,医生们在利益面前,逐渐走过了从“嗤之以鼻羞羞答答忐忑不安心安理得喜大普奔”的心路历程。到如今,无论是用道德偶像的感召,还是进行仁爱之心的教导,都已经无法扭转医生们整体崩塌式的贪婪。君不见,医院早已是抗生素满天飞、输液吊瓶满天飞、支架满天飞. 我不知道,一旦有一天,医生们再也不能吃“药”、吃“支架”、吃“钢板”了,医生们将开始吃什么?我们用什么来填满医生们已经被撑大了的“欲壑”?,在我看来,医学虽然攀上了财富的高地,却丢失了道德的坐标,同时也失去了公众信任;医学展示了华丽,却失去了高贵,同时也丢失了职业价值。这般的沉沦,也许经得起医学指南、路径的循证与标注,却无法面对良知的追问、灵魂的叩击。,清医学大家徐大椿在其著作洄溪道情中对以医牟利的现象发出了最伤感的诅咒:“绝多少单男独女,送多少高年父母,折多少壮岁夫妻”。明王绍隆医灯续焰:“窃有医者,乘人之急而诈取财货,是则孜孜求利,跖之徒也”。,台湾台大医院院长李源德 世界应只有公众医疗而没有利润医疗。医学应坚守生而平等、活而健康的良知医学。,看来,医学在逐利的路途中,恰恰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良知”。,也许我们应当理性地来思考,医学应当如何在“良知”与“利益”中取得平衡。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医生也要养家糊口、饮食人间烟火,但如果非得通过大处方及不合理诊疗等过度医疗手段,“恃己之长,专心经略财务”(唐孙思邈语),那这样搏取的利益,也将会为社会所广为诟病与不耻。,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医者应当建立正确的义利观学会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赚取有尊严的价值。,不恋玉樨走穷山、 唯向民间施丹散。 孙思邈,迷失在技术至上潮流中的医学,第二节,现代医学一片繁华,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先进与透彻的阶段,无论是医学基础领域还是医学临床领域,新技术的研究与使用均获得重大突破,医生们相信医学什么都能做也应当做,技术的力量让医生们不可一世,征服控制的权威感也不断膨胀,技术至上已经成为当今的医学潮流。,这样的潮流,使得医生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更多的关注患者的疾苦忧虑。医生们已经很少对患者进行关切的“望、闻、问、切”和“视、触、扣、听”,他们更愿意呆在办公室、手术室与实验室,却很少出现在患者身边;他们更愿意相信通过CT、磁共振、B超等现代检查技术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现代医学的危机表明,患者对疾病的主观体验常常被当成不可靠的软性数据而在本质上遭到轻视,而实验室检查,X线之类的硬性的、客观量化指标则受到偏爱。 美国著名医学哲学家 凯图姆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临床医学诊疗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发展“离床医学”,是在“缝制一件皇帝的新衣”。 人文学者王一方,如此看来,医疗技术的繁荣,并没有让公众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令人欢欣鼓舞的事,却反而因为技术对人性的淹没与遮蔽,医学变得缺少人情味而饱受诟病。 此外,唯技术化导致的“离床医学”,也使得医患关系迅速进入“冰冻期”医患之间很快就从“陌路相逢擦肩而过歧路相向”。在医患相遇时“惊鸿一瞥”的眼睛里,不再有含情脉脉的相望;在同病患奋力战斗的战壕里,不再有心心相印的相守-医学技术的进步,悲哀的预示着医患之间的“割袍断义”,医患关系也走进冷眼相视、冷言相轻、冷血相残的死胡同。,这样的结局,繁花似锦的医学没有料到,不可一世的医生们也没料到怎么会这样?这是我们想要的吗?,不止于此!陶醉在技术潮流当中的我们可能还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技术?我们所痴迷膜拜的技术是公众所需要的吗?医学技术的进步,到底是人类的福祉之源还是祸害之根?,1953年一种叫反应停的药物在德国被合成出来,作为镇静剂用于临床,并且多用于孕妇的妊娠早期止吐。然而正是这种药造成全世界几万名孕妇产下了这些海豹肢畸形婴儿。,导致海豹儿的罪魁祸首,2008年英国科学家培育出人与牛的杂交胚胎。 苏格兰红衣主教基思奥布莱恩对此曾尖锐地批评说:“这无疑是对人类权力、尊严和生命的一种野蛮攻击”。,近年来卫生部叫停的诊疗技术 颅脑手术治疗吸毒技术 洗血降血脂技术 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 干细胞移植疗法 电击治疗网瘾技术 肖氏放射弧手术.,这样的技术是公众需要的吗? 这样的结果是医学想要的吗? 如果不坚持正确的医学目的,重技轻人,医学的成功可能导致一个自己创造但又无法控制的怪物。 罗伊波特,技术是把“双刃剑”, 如果没有人文的指导,它就可能会变成为一个怪物,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当我们在技术的道路上马蹄得意、春风自喜时,千万别忘了转过身来,做一番谨慎的人文思量。,迷失在失人格化格局中的医学,第三节,和珅当年被抄家时,所有的奴仆都作鸟兽散,一位富翁把其中一位大厨如获至宝地招致麾下,准备享用一下宰相人家才能享用的大餐美味。可真正到了大摆筵席的这一天,要这位大厨大显身手时,大厨却说不会做饭,问他什么原因不会做饭,他说“和大人家中厨房分工细着呢,我只是里面包子铺中专门负责切葱丝的大厨”。,如今我们的医院也越来越像和珅家的厨房,各专业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就像一个个“包子铺”、“馒头铺”. 医生们也越来越像这位大厨,只精通某一个专科甚至一个脏器疾病的诊疗。于是,看诊的过程就像一群医生在“盲人摸象”,你摸清这块,我摸清那块,“整体病”变成了“系统病”、“系统病”变成了“器官病”,医学逐渐变得支离破碎。,此外,当我们走进一家稍大的医院,单就一个内科,就会含有心血管、呼吸、神经、血液、内分泌、肾内、风湿等诸多门类科别,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分门别类如此细密的“门诊超市”。 如果一个女同志要看一个“腰痛症”,她有可能要转遍妇产科、泌尿科、骨科、肾内科、放射科、B超室、检验科.在医生们用排除法让她从这个科室走到下一个科室时,就好比是进入了一条工厂的生产装配线,医生们会首先通过化验来确定这台机器的功能变化情况,然后用X线、B超等检查来了解机器形态变化情况,最后也不管这台机器姓字名谁,他只负责修理,就像汽车4S店中的修理技工一样。,医学就这样变得碎片化、数据化、超市化和装配线化,其实质就是医学的失人格化,这样的图景使得医学在人性的层面处境尴尬。患者毕竟不是一台机器,不是一张化验单、一张X光片,也不是一块肌肉一根血管,我们面对的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特定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甚至还包括他身后整个的家庭、家族和社会。,康德说过“人是目的”。是的,无论多么现代化的医院,如果缺少了对人的苦难的真切关注与终极关怀,它也就失去了人性的温暖;无论技术多么高明的医生,如果摒弃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和慰藉,带来的只能是令人畏惧的冰冷;无论医学将来会有多么惊人的进步,人的健康价值与生命尊严都不能被轻慢与亵渎。 失人格化的医学注定会走入令人唾弃的穷途末路。,迷失在职业冷漠症候中的医学,第四节,山东商报2011年2月:27岁的广东汕头女医生李某发了个“冷血微博”:“这大冷天的,我暖个被窝不容易,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今晚上班收到的最好消息!病人210PM宣布临床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辽沈晚报2011年9月:沈阳一位病人在心理医院内上吊自杀。值班医生两次在距离事发地不到2米的地方路过,回头看了看吊在门框上的病人,但是没有任何举动就离开了。,医生有多冷?,在医学的世界里,一路的风景都是“伤、残、病、死”,有血腥、恶嗅与畸残,更有痛楚、伤逝与哀凉。看一场悲剧,医生们也许能够投入身心倾注感情地看,可连年累牍地看,我们的心理就难以承受,脆弱的心灵之瓣就会关闭,以屏蔽所有的情感冲击。,在这个痛苦而漫长的磨练过程中,我们渐渐的为自己的躯壳披上了可以对伤残与鲜血不惊不怖的“铁布衫”,为自己的内心套上了可以对呻吟与死亡无动于衷的“金钟罩”。于是,那些在患者及亲属看来人命关天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之事。对于患者的痛苦与焦虑,我们往往“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不应不答”, 甚至“呵斥责骂”。,可患者会怎么想?我生命的舞台正上演着忧伤与痛苦的悲剧,你们竟然无动于衷?大夫,我在体验,而你却在旁观! 凯图姆斯的棒喝,是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在阅尽了人间冷暖与世态炎凉后,作为医者的我们却罹患了职业冷漠综合症。我们已经做不到对患者的疾苦感同身受,也无法对患者的病痛抱持深切的同情。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而我们的心却在逐渐变冷! 这真是令人神伤的情境!患者对医学最初的热望,就这样在医者无知无感的冷漠中无声寂灭。,本章小结医学在经济上的盆满钵盈,在技术上的如日中天,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与荣光,相反,只有内心的焦灼与失落。此外,医学失人格化的格局,也使得公众对医学的抱怨与日俱增,对医学的怀疑与失望与日俱增。,医学在滚滚红尘中,一不小心就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偏离了“人道”的轨迹,并最终陷自己于“自己不满意、患者也不满意”的尴尬境地。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医学必须重回人性的轨道,重修自身的人文品格。,第三章,医者的人文品格,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SE卢里亚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的滋养。,医学是“人学”,人文价值是医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医学具有独特的人文品格:世俗的生活可以躲避崇高,远离人文,医学不可以,人类对生命的热望也不允许医学随波逐流,走下圣洁的殿堂。有的职业可以以利润为第一动力,医学不可以,人类生命的价值也不允许医学抛弃责任,混迹于喧嚣的市场。,医者应当具备的人文品格,敬畏,悲悯,善良,敬畏,医者的人文品格一,敬畏医学之神圣,敬畏医学,敬畏生命之神圣,敬畏生命,医者的敬畏,带大家认识一个法国人 阿尔贝特史怀哲1875年生于法国小城凯泽尔贝格。23岁毕业于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24岁担任圣尼古拉斯教堂传教士;26岁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神学院院长。29岁那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就下定决心到非洲去行医。历经九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史怀哲夫妇就来到法属非洲,在加蓬创办兰巴雷内麻风病院,倾尽毕生精力为当地人提供医疗服务。史怀哲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被称为“非洲之子”。,2017/12/8,67,一、敬畏生命,1952年史怀哲出版了敬畏生命一书,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其核心思想是“维护生命、珍惜生命是善的,毁灭生命或妨碍生命是恶的”。他认为,医学的神圣生命性应是医学的第一要义和最好追求,任何对生命的草率、不敬、放弃都是人间最残酷的灾难。他说:“面对生命的个体,仅有科学技术是无法进入医学职业中纯粹的理解与智慧的那片领域,其中包括幸福和尊严的分享。”,中国医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无独有偶,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大家孙思邈也提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生命伦理思想。他认为,在生命的价值上,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平等的,所以他在自己的药方中从不用活物入药,哪怕是一个鸡蛋,也是“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可医学发展到今天,笼罩在技术光环下的医生们,越来越沉迷于对疾病的“征服”,而忘记了对生命的“敬畏”,正如一条网络短信所说的那样:这年头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医生草菅人命越来越像杀手,杀手出手麻利不留痕迹越来越像医生。 于是乎,我们就听闻了诸多的“见死不救”与“草菅人命”,如北京同仁医院王建民死亡事件、南京儿童医院徐宝宝死亡事件、哈尔滨引产活婴被丢弃在垃圾桶等事件。,医学离死亡最近,背负着人类生命以及生命背后的幸福之托,如果医生不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对患者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了生命的神圣,医生才会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产生悲悯而不是冷漠,才会对生命的复苏与顽强产生敬畏而不是征服的得意,才会对每一个生命倍加珍惜而不仅仅是“修理机器”。,秉持对生命的敬畏 做人文医学的守望者 一个医生,也只有怀着“敬畏生命”之心,自己才会具备人性的尊严、成为人性丰满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与死的责任与使命。对生命的敬畏是“人医”区别于“兽医”的根本所在。医生被称为“医生”而不是“医死”,正是因为他对“生”的含义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理解与诠释。 因此,作为医生,我们应当敬畏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更要敬畏病人,因为他将这唯一的一次生命托付给了我们,一同托付的还有生命背后背负的家庭希望与幸福渴求。,二、敬畏医学敬畏医学之神圣,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以言医。 明裴一中言医序,敬畏医学的神圣,医者是人类生死门槛边的守门人,履行着纾人之困、救人之危的道义与责任,所以被称为“天使”。圣经中说“天使”是“服役的灵”,是奉上帝之命到人间来服救苦救难之役的。因此,作为“天使”的医者,应当尽心守护这份救苦救难责任的崇高与伟大,要把行医当作一种使命的履行而非一种赖以苟活的技艺、当作一种信仰的奉行而非一种安身立命的生计。 医乃活人术,莫作谋生计。 南昌名医许寿仁,100年前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对即将毕业的医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们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门卑劣的生意,将你们同胞的福祉当作交易的工具,你们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生作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我们再回到“非洲之子”史怀哲。许多人也许永远不能理解,阿尔贝特史怀哲为什么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功成名就的社会地位,毅然决然的带着新婚妻子来到困苦的非洲,一呆就是30年。 在我看来,正是他心中的人道信仰,使他使然。因为这份信仰,他不会在乎物质的穷困、生活的艰难。当他以高超的技艺和出色的人格力量,救助病人于苦厄时,也正是他体验与享受这份崇高职业生活的无穷快乐之时史怀哲把它称为“职业的福祉之源”。这份快乐体验就是人们所说的:“施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份快乐体验,单纯的物质满足不能赋予,它需要高尚的人道信仰。倘若医生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这种快乐,他就算获利再多,也无法平复内心的焦躁和困顿。,悲悯,医者的人文品格二,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孙思邈的“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救含灵之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悲悯恻隐的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墨竹图题诗,悲悯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体恤同情、感同身受的人文情愫。,悲悯是佛祖“投身喂虎、普度众生”的慈悲。悲悯是儒家“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仁义。悲悯是道家“上善若水、利而不争”的柔善。,医者的悲悯唐孙思邈: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民国陈存仁医家座右铭:聆病者之呻吟,常如己饥己溺;操大权于掌握,时凛我杀我生。,“心怀悲悯慰苍生”的医者,医生不知患者的冷暖,没有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怎么能治好病呢? 林巧稚,我一生为很多人看过病,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他们承受着生活贫困和疾病的双重折磨。我至今都清楚的记得他们找我时的痛苦表情,当时就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股权整合及增资拓展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家居定制房屋半包装修服务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客户经理劳动合同集锦
- 2025年商铺租赁中介佣金分配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存量房交易税收筹划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石渣石粉绿色矿山建设与销售合同
- 2025版生物科技研发与应用三方合伙协议书
- 2025版教育辅助软件维护与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合同
- 2025版环保生产辅材采购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员工食堂膳食质量采购合同
- 高中生德育教育主题班会
- 租赁冷库协议书范本
- 一线班组质量奖申报材料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课件
- 企业破产流程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
-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
- 《PRP配合左归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