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_第1页
各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_第2页
各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_第3页
各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比较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贸易 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贸易不仅成为世界各国对外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而且也成 为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 而对外贸易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将直接影响到它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角色 也 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 欧美发达国家的繁荣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日本和 新型国家发展 非洲与西亚阿拉伯国家的贫穷 巴西的没落 这些国家的兴衰 成败都与他的对外贸易战略有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对一些典型国家的对外贸易 战略进行剖析比较 阐释对外贸易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从而为中国的 对外贸易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对外贸易战略 经济发展 保护贸易 比较优势陷阱 贸易立国 一 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一 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1 11 1 美国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美国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美国不仅是经济大国 同时也是贸易大国 在世界十大贸易国家或地区中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雄居榜首 尤其是进口贸易额几乎是德国的 倍 美 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世界经济 的运行起到重大影响 审视并解析美国的贸易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总体来看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从美国建国到 1934 年以保护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 从 1934 年到 1974 年以自由贸易为主要政 策倾向 从 1974 年开始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已公开放弃 自由贸易 的口号 转而强调 公平贸易 1 保护贸易政策 美国建国 1934 年 美国建国以来曾长期采取保护贸易 政策 以保护那些尚无国际竞争力的幼稚产业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 率先从保护民族幼小工业出发 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反对无条件实行自由 贸易 随后以税法确立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 保护贸易政策很好的保护了美国的幼稚产业 提高了的生产力 以致美国 的生产力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大大增长 2 自由贸易政策 1934 年 1974 年 战后 10 年 是美国经济竞争力最 强盛的时期 当时 在经济实力 劳动生产率以及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美国都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美国市场容量比排名世界第二的英国大 9 倍以上 其商品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几乎也是独一无二的 正是这种绝对优势决定了当时美 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为此 美国推动建立了布雷 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通过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发达国家之间制成 品的关税率普遍由 1947 年的 40 降到东京回合之后的 5 8 3 新贸易保护主义 70 年代中期后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进 入 滞涨 阶段 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 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恶化 伴随着日本 和西欧的崛起 美国在经济上的霸主地位遭到挑战 美国的贸易政策重点放在 采取单边报复措施和其他贸易保护政策 扩大征收 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 强化外汇 金融 财政等鼓励出口措施 由关税壁垒到非关税壁垒 限制进口 以保护国内市场 1 21 2 美国的启示美国的启示 美国各个时期的贸易政策都紧紧围绕着美国国情制定 在美国经济实力强 大时 产业竞争力居于优势时 美国较少保留地采用了自由贸易制度 在其竞 争力受到威胁时 美国又及时地进行贸易制度创新 采用了具有单边侵略性质 的管理贸易制度 新的制度为其竞争力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新贸 易政策促进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二 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二 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2 12 1 利比里亚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利比里亚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非洲共有 53 个独立主权国家 大多数的非洲国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贸 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无甚变动 只依靠少数几种农产品或初级矿业产品 这些国 家的进口机械设备 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几乎全部都需要进口 处于静态比 较优势的陷阱之中 同时也处于长期贫穷贫困状态 利比里亚共和国 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 是橡胶之国 有世界最大的天 然橡胶园 西南频临大西洋 在 1980 年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 利比里亚一直 由美国黑人后裔统治 由于利比里亚与美国的特殊关系 导致利比里亚在经济 政治 宗教等方面 紧紧跟随美国 利比里亚不但实行市场经济 而且政治制 度也是照搬美国的 利比里亚在经济上基本和美国一样 100 多年来实行自由放任 市场做主 的政策 彻底对外开放 关税极低 但却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2005 年利人均 GDP 为 175 美元 美国也是利比里亚最大的出口国 在 2005 年 的贸易中 占据利比里亚出口比重的 73 7 其中 天然橡胶 木材 铁矿砂 咖啡 可可是其主要的出口品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国家发展概况却是非 常的不好 从 1980 年以来 内战接连不断 数十万人在内战中丧生 2 22 2 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非洲国家出口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进口机械设备 化工产品 电子 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 非洲贸易模式遵循的是典型的比较优势理论支配下的贸易模式 但经济长 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出超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是原油 外加博茨瓦纳的 钻石 科特迪瓦的可可豆 几内亚比绍的腰果等 这种重度依赖既反映其资源 匮乏 又决定了其经济脆弱性 一旦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重大的价格波动 就可能影响其商品出口及国际收支平衡 非洲这某国家盲目追随西方的自由贸易理论 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贸政 策 不断没有让本国的经济向西方世界一样得到发展 反而过度的自由贸易 遵循比较优势理论 使本国的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让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本国的经济命脉 威胁着国家安全 却在这同时也为西 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初级产品 三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三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3 13 1 新加坡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新加坡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新兴工业化国家 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在工业 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中比 较典型的是亚洲四小龙 作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贸易开放度最 高的国家 其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由于其本国国土面积 狭小 自然资源严重匮乏 因此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 在某种 程度上来说 对外贸易就是新加坡的生命线 可以说 新加坡因为对外贸易而 繁荣 对外贸易是新加坡整个国民经济的灵魂 1 长期的转口贸易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自由贸易政策将成为新加坡的基本 经济政策 在英帝国统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转口贸易成为了新加坡经济的 中心和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 这为之后新加坡高度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2 新加坡推行贸易立国的策略 即利用其原有的东南亚商贸集散中心的 地位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 虽然在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起初一段时 间内 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的脱离和缺乏销售 市场使得新加坡的转口贸易一度 受到打击 但是新加坡政府迅速转变策略在吸收外资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制成 品的出口 在度过危机的同时也成功的将转口贸易转型为工业制成品出口 从 此 新加坡的对外贸易开始有了稳步的发展 分析历年数据可以知道 新加坡 的平均每年的外贸总额都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 3 倍多 2009 年 新加坡的外 贸总额接近本国 GDP 的近 4 倍 3 23 2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启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启示 韩国 台湾 香港 新加坡这些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或地区在 1970 年 代到 1990 年代经济发展高速成长 但是 在这之前他们都只以农业和轻工业为 主 它们的成功在于根据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发展 合理的利用西方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 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 术 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 迅速走上发展 道路 并且成为继日本国以后亚洲新兴的发达国家或地区 也成为东亚和东南 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 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根据本国经济的发展 制 定符合本国发展的外贸政策 四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四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同样是 30 年的发展 中国为何未能像 亚洲四小龙 那样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相对亚洲四小龙缓慢 但中国需要 发展 就必须做好对外贸易这方面的工作 需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